正文 No.69 已成定居莫问缘由
男子以情人耳畔低语的姿态,用最温柔的声音,说出这世上最残忍的话,一遍遍不厌其烦,在子衿耳边重复着子佩凄惨的死状。
体内的无名孽火逐渐被点燃,胸膛之中火焰翻腾,似是将心肺灼烧成灰。
不要说了!
不要再说了!
“闭嘴!”手掌聚力,朝着人气所在的地方拍去。
玄弘不躲不避,反将剧烈颤抖的人抱入怀中,以胸口硬生生接下她这全力的一掌,五脏在剧烈的冲击下,似乎都跳离了原本的位置。
腥甜涌入口中,血丝顺着嘴角流下,染红了子衿的视线,空洞的眼眸,逐渐恢复清明,涌现出情绪的波动。
虽然不再是充满信任眷恋的眼神,可玄弘仍旧为此感到满足,什么都好,什么都比她死气沉沉的模样好,哪怕…
哪怕是憎恨。
“告诉我,到底是谁。”子衿在短暂的失神后,将玄弘推了开,眼中的冰冷,像是一根细针,在玄弘的心上,刺了一下。
那种绵绵的痛意,让人无法漠视。
“除了这些,你就沒有别的想要问我?”玄弘勾出一抹淡淡的苦笑,宛如吃到一枚青果,舌尖满是苦涩的滋味。
子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压下梗在喉咙中的气团。
“事已至此,我已不知,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可说。”
玄弘再次被她的冷漠刺伤,神色激动的抓了她的手臂,深看着她的眼眸晃动着痛色。
“无话可说?你当真无话和我说?!”
“无话可说。”子衿合上眼睑,艰难的将盘旋在心头上的一切疑问吞回肚中。
问了又如何呢,她已无法再去相信他说的话,问了不过是徒增伤害,不如不问…
玄弘不知何时走了,留她一人泡在偌大的暖池中,冰冷的身体,便是泡在温暖的水中,也难以回温。
玄弘释放子衿,在朝中引起了极大的动荡,惜命的用眼神表达着不满,不怕死的则是喋喋不休的重复与法不容,而那些激进份子,则是嚷嚷要将子衿凌迟处死。
玄弘顶着巨大的压力,将一切反抗的声音都压了下去,虽是无人在朝上吵闹,可声讨子衿的奏折,却从未有一天间断过得,更有些老臣,直接整日的跪在殿前,用行动來向玄弘抗议。
巨大的压力顶在背上,令那温润如玉的男人,变得暴躁易怒,斥候皇侧的内侍经常能听到,书房中传出的摔打东西的巨大声响,而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得越來越激化。
这一日,右相于下朝之后,随着玄弘來到了书房。
“君主,臣有事要禀。”
对任何风吹草动异常敏感的玄弘,眼眸中当即凝出了一层寒霜,“怎么,今日轮到右相大人出马了?”
听出他话中的不快,右相立刻跪在了地上。
“臣不敢,只是为臣子者,有些话却不得不说。”他抬头,眼眸坚定直视玄弘,“如今朝中左相独大,君主又是新君登基,根基尚不稳妥,怕只怕这般僵持下去,君主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玄弘眼眸猛然睁大,愤怒升至顶点,发热的头脑反而冷却了下來。
沒人知道,他走到这一步,付出了多少努力,他怎么能让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对,他不能,他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让霍国继续被佞臣掌控,他要带领霍国,一步一步走向强大,让秦国虎狼再也不敢小瞧,要成为众国之首。
那么子衿呢…
他的子衿该怎么办?若是沒了她,他又该和谁分享他的快乐,分享胜利的果实?
玄弘拧紧了眉头,纠结在鱼和熊掌的得失之中。
下首的右相,讲他的纠结看在眼中,心绪转动,突生一计。
“君主。”右相见玄弘看來,低垂下头道:“臣有一个办法,能保全洛小姐的性命。”
“说。”玄弘的激动,很好的掩藏在平静之下,只是仍能从他细微的动作中,看出他的紧张。
“旧主残暴,并不得人心。那些老臣纠缠,所讨所要不过是一个说法,君主何不给他们一个说法呢?”
“那孤,就给他们一个说法!”玄弘眼眸晃动了一下,表情重归于淡然,“來人,研磨。”
內侍垂首上前,提袖研磨,玄弘拿起笔來,流畅书写,明黄的锦布上寥寥数笔,是他对子衿的宣判。
玄弘想,这一切不过是权宜之计,待朝堂稳定,他便将子衿接回,永远都不再分别。
他认为,聪明如她,一定会理解他的苦心,会明白他的无奈。
他觉得,他和她还有很多的时间,就算她无法理解他,为此而怪他,他也会努力得到她的原谅,他们的结局绝对不会如此…
明黄的圣旨,由內侍宣读出來,平板无波的语调,却化为了无数的刀刃,一刀一刀将跪在地上的子衿活活凌迟。
她的眼睛骤然失色,看到的一切,都失去了鲜明的色彩,变成单调的灰白颜色。
明明是早就料到的结局,可真的应验的那一刻,她为什么还会感到失望?难道她还会期望,他会拼着皇位不要,也要保下她吗?
她怎么会有过这般单纯的想法。
如今的玄弘,已经不是她当初认识,了解的那个人了,他是一国之君,是万民之主,她到底还在期望什么呢。
洛子衿,如今你也该死心了是不是?他不会信你,不,应该说,他早就准备好了放弃你,在他 当着你的面,杀死玄烨的那一夜,就准备好了,放弃,你…
“罪臣,接旨。”子衿垂下头,双手高抬举过头顶,握住了她的结局。
沉重的枷锁套在脖颈,子衿于深夜,被人押送出城,连同许多被流放的囚犯,一个串联一个嘲着西北的苦寒之地而去,他们会在那里做工,直至死亡。
听说,许多的囚犯忍受不住恶劣的天气,病死在哪里,还有长期的劳作,不得休歇累死在哪里,在哪里不止埋沒了多少枯骨。
出了王城,先是一路北上,走过黄尘飞扬的管道,接受了无数人指指点点,隐晦的目光,走过许多熟悉的道路,记得上一次她走在这条路上,是为了前往北关。
同样的道路,不同的是,她已经不再是笑对沙场的将军,而是大逆不道的弑君者。
同行的,有不再少数的女子,一路上她们小声的抽泣,哭诉着不安,已经对未來的恐惧,只有子衿一直很安静,安静的像是一个不存在的人。
其实,她又何曾不迷惘呢,只是,她哭不出來,似乎她的眼泪,从子佩死的那一日,便已经流光。
在通往北关,和西北山峡的分岔口上,子衿遇到了一个熟人,陈墨。
身为现任的镇北将军,牢头自然是百般的讨好他,一听说,他要找人,立刻下令原地休息,谄媚的领着他认人。
其实,他完全是多此一举,只消一眼,陈墨便在人群中,找到了子衿。
大步走到她的身边,曾经想过的千言万语,却在此刻全部都忘了,铁血的汉子,红了眼眶,将瘦弱的像根枯枝样的少女用力的搂入怀中,却在最后放松了力道,轻柔的好似她是一件易碎的珍品。
“陈墨?”子衿有些不确定的唤道,她好像分辨不清,此刻站在身前的人,究竟是她的幻觉,还是真实存在的。
“将军。”陈墨声音哽咽,抱着她手却不知落在何处,她怎么瘦成这样?她怎么消沉成这样?怀中的少女,当真的是他记忆中的那个人吗?
嗅到他身上北关的甘草味,子衿绷着身体,缓缓的松弛下來,是陈墨,真的是陈墨,她还以为,有生之年她和他再不会相见呢。
不过,他是陈墨,却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人了,身处高位的他,比以前更加内敛,气质更加刚硬,身体也更加健壮。
“别在叫我将军了,这称号,对身为囚奴的我,如何担当的起。”子衿自嘲的笑了笑。
“不,在我心目中,你永远是我的将军。”陈墨一时激动,吐露心声,黝黑的脸上,立刻燃起了两团火在烧。
“嗯,我知道你孝顺。”见了他,子衿总是会按捺不住自己的恶劣,用言语调侃他。
陈墨眼角抽跳了两下,所有的伤感,情动,都因为她这么一句煞风景的话,化为乌有。
扶着她避开人群,陈墨用令人头皮发麻的眼神,深深的,仔细的打量子衿。
“你这是看什么呢,当是在买猪肉吗!”子衿斜了陈墨一眼,沉重的心情,因为遇到他,而变得轻松。
对上她,陈墨似乎永远词穷,不过,却让他感觉,一切都沒有变,她还是那个笑闹怒骂,稳站沙场的将军,他还是她的副将,永远被她取乐的副将。
“我全都听说了,你…为何这么做?”陈墨在沉默了许久后,轻声发问。
重复的喜悦,被他的话打散,子衿讥讽的低笑了两声,“做都做了,还有什么为什么,陈墨,你不觉着现在问这些,都是沒有任何意义的话吗?最后教你一句话,已成定局,莫问缘由。”
体内的无名孽火逐渐被点燃,胸膛之中火焰翻腾,似是将心肺灼烧成灰。
不要说了!
不要再说了!
“闭嘴!”手掌聚力,朝着人气所在的地方拍去。
玄弘不躲不避,反将剧烈颤抖的人抱入怀中,以胸口硬生生接下她这全力的一掌,五脏在剧烈的冲击下,似乎都跳离了原本的位置。
腥甜涌入口中,血丝顺着嘴角流下,染红了子衿的视线,空洞的眼眸,逐渐恢复清明,涌现出情绪的波动。
虽然不再是充满信任眷恋的眼神,可玄弘仍旧为此感到满足,什么都好,什么都比她死气沉沉的模样好,哪怕…
哪怕是憎恨。
“告诉我,到底是谁。”子衿在短暂的失神后,将玄弘推了开,眼中的冰冷,像是一根细针,在玄弘的心上,刺了一下。
那种绵绵的痛意,让人无法漠视。
“除了这些,你就沒有别的想要问我?”玄弘勾出一抹淡淡的苦笑,宛如吃到一枚青果,舌尖满是苦涩的滋味。
子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压下梗在喉咙中的气团。
“事已至此,我已不知,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可说。”
玄弘再次被她的冷漠刺伤,神色激动的抓了她的手臂,深看着她的眼眸晃动着痛色。
“无话可说?你当真无话和我说?!”
“无话可说。”子衿合上眼睑,艰难的将盘旋在心头上的一切疑问吞回肚中。
问了又如何呢,她已无法再去相信他说的话,问了不过是徒增伤害,不如不问…
玄弘不知何时走了,留她一人泡在偌大的暖池中,冰冷的身体,便是泡在温暖的水中,也难以回温。
玄弘释放子衿,在朝中引起了极大的动荡,惜命的用眼神表达着不满,不怕死的则是喋喋不休的重复与法不容,而那些激进份子,则是嚷嚷要将子衿凌迟处死。
玄弘顶着巨大的压力,将一切反抗的声音都压了下去,虽是无人在朝上吵闹,可声讨子衿的奏折,却从未有一天间断过得,更有些老臣,直接整日的跪在殿前,用行动來向玄弘抗议。
巨大的压力顶在背上,令那温润如玉的男人,变得暴躁易怒,斥候皇侧的内侍经常能听到,书房中传出的摔打东西的巨大声响,而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得越來越激化。
这一日,右相于下朝之后,随着玄弘來到了书房。
“君主,臣有事要禀。”
对任何风吹草动异常敏感的玄弘,眼眸中当即凝出了一层寒霜,“怎么,今日轮到右相大人出马了?”
听出他话中的不快,右相立刻跪在了地上。
“臣不敢,只是为臣子者,有些话却不得不说。”他抬头,眼眸坚定直视玄弘,“如今朝中左相独大,君主又是新君登基,根基尚不稳妥,怕只怕这般僵持下去,君主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玄弘眼眸猛然睁大,愤怒升至顶点,发热的头脑反而冷却了下來。
沒人知道,他走到这一步,付出了多少努力,他怎么能让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对,他不能,他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让霍国继续被佞臣掌控,他要带领霍国,一步一步走向强大,让秦国虎狼再也不敢小瞧,要成为众国之首。
那么子衿呢…
他的子衿该怎么办?若是沒了她,他又该和谁分享他的快乐,分享胜利的果实?
玄弘拧紧了眉头,纠结在鱼和熊掌的得失之中。
下首的右相,讲他的纠结看在眼中,心绪转动,突生一计。
“君主。”右相见玄弘看來,低垂下头道:“臣有一个办法,能保全洛小姐的性命。”
“说。”玄弘的激动,很好的掩藏在平静之下,只是仍能从他细微的动作中,看出他的紧张。
“旧主残暴,并不得人心。那些老臣纠缠,所讨所要不过是一个说法,君主何不给他们一个说法呢?”
“那孤,就给他们一个说法!”玄弘眼眸晃动了一下,表情重归于淡然,“來人,研磨。”
內侍垂首上前,提袖研磨,玄弘拿起笔來,流畅书写,明黄的锦布上寥寥数笔,是他对子衿的宣判。
玄弘想,这一切不过是权宜之计,待朝堂稳定,他便将子衿接回,永远都不再分别。
他认为,聪明如她,一定会理解他的苦心,会明白他的无奈。
他觉得,他和她还有很多的时间,就算她无法理解他,为此而怪他,他也会努力得到她的原谅,他们的结局绝对不会如此…
明黄的圣旨,由內侍宣读出來,平板无波的语调,却化为了无数的刀刃,一刀一刀将跪在地上的子衿活活凌迟。
她的眼睛骤然失色,看到的一切,都失去了鲜明的色彩,变成单调的灰白颜色。
明明是早就料到的结局,可真的应验的那一刻,她为什么还会感到失望?难道她还会期望,他会拼着皇位不要,也要保下她吗?
她怎么会有过这般单纯的想法。
如今的玄弘,已经不是她当初认识,了解的那个人了,他是一国之君,是万民之主,她到底还在期望什么呢。
洛子衿,如今你也该死心了是不是?他不会信你,不,应该说,他早就准备好了放弃你,在他 当着你的面,杀死玄烨的那一夜,就准备好了,放弃,你…
“罪臣,接旨。”子衿垂下头,双手高抬举过头顶,握住了她的结局。
沉重的枷锁套在脖颈,子衿于深夜,被人押送出城,连同许多被流放的囚犯,一个串联一个嘲着西北的苦寒之地而去,他们会在那里做工,直至死亡。
听说,许多的囚犯忍受不住恶劣的天气,病死在哪里,还有长期的劳作,不得休歇累死在哪里,在哪里不止埋沒了多少枯骨。
出了王城,先是一路北上,走过黄尘飞扬的管道,接受了无数人指指点点,隐晦的目光,走过许多熟悉的道路,记得上一次她走在这条路上,是为了前往北关。
同样的道路,不同的是,她已经不再是笑对沙场的将军,而是大逆不道的弑君者。
同行的,有不再少数的女子,一路上她们小声的抽泣,哭诉着不安,已经对未來的恐惧,只有子衿一直很安静,安静的像是一个不存在的人。
其实,她又何曾不迷惘呢,只是,她哭不出來,似乎她的眼泪,从子佩死的那一日,便已经流光。
在通往北关,和西北山峡的分岔口上,子衿遇到了一个熟人,陈墨。
身为现任的镇北将军,牢头自然是百般的讨好他,一听说,他要找人,立刻下令原地休息,谄媚的领着他认人。
其实,他完全是多此一举,只消一眼,陈墨便在人群中,找到了子衿。
大步走到她的身边,曾经想过的千言万语,却在此刻全部都忘了,铁血的汉子,红了眼眶,将瘦弱的像根枯枝样的少女用力的搂入怀中,却在最后放松了力道,轻柔的好似她是一件易碎的珍品。
“陈墨?”子衿有些不确定的唤道,她好像分辨不清,此刻站在身前的人,究竟是她的幻觉,还是真实存在的。
“将军。”陈墨声音哽咽,抱着她手却不知落在何处,她怎么瘦成这样?她怎么消沉成这样?怀中的少女,当真的是他记忆中的那个人吗?
嗅到他身上北关的甘草味,子衿绷着身体,缓缓的松弛下來,是陈墨,真的是陈墨,她还以为,有生之年她和他再不会相见呢。
不过,他是陈墨,却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人了,身处高位的他,比以前更加内敛,气质更加刚硬,身体也更加健壮。
“别在叫我将军了,这称号,对身为囚奴的我,如何担当的起。”子衿自嘲的笑了笑。
“不,在我心目中,你永远是我的将军。”陈墨一时激动,吐露心声,黝黑的脸上,立刻燃起了两团火在烧。
“嗯,我知道你孝顺。”见了他,子衿总是会按捺不住自己的恶劣,用言语调侃他。
陈墨眼角抽跳了两下,所有的伤感,情动,都因为她这么一句煞风景的话,化为乌有。
扶着她避开人群,陈墨用令人头皮发麻的眼神,深深的,仔细的打量子衿。
“你这是看什么呢,当是在买猪肉吗!”子衿斜了陈墨一眼,沉重的心情,因为遇到他,而变得轻松。
对上她,陈墨似乎永远词穷,不过,却让他感觉,一切都沒有变,她还是那个笑闹怒骂,稳站沙场的将军,他还是她的副将,永远被她取乐的副将。
“我全都听说了,你…为何这么做?”陈墨在沉默了许久后,轻声发问。
重复的喜悦,被他的话打散,子衿讥讽的低笑了两声,“做都做了,还有什么为什么,陈墨,你不觉着现在问这些,都是沒有任何意义的话吗?最后教你一句话,已成定局,莫问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