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又被卡了
刘大河实在想不出来,究竟是哪个在写匿名信。按照谁告状谁受益的原则,似乎是于华。但是也难说,于华就算被压了风头,可他还是主席,自己从副部长连升三级,挡了那么多部长的升迁之道,任何一人心里不爽都有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罢了,罢了,小心驶得万年船,小人得罪不起,自己凡事多注意点吧。
要开团代会了,从各班团支部开始,层层推选团代表,刘大河是总支副书记,自然在班上顺利推出。按惯例,团代会还要选举校团委委员,作为这个大系的总支副书记,刘大河也是声名在外的,要在大会上选为委员,也是很正常的。尽管这个委员只是个荣誉而已,但是代表着认可的问题。
临近团代会只有几天了,校党委、校团委和系上都收到了匿名信,主题只有一个:刘大河不具备代表资格,更别说作为委员候选人了!
刘大河毕业多年之后才听到校党委办公室的说起,当时的党委副书记看了匿名信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个刘大河,要么是个大才,要么真是愚蠢。如果信上所写属实,那只能说明,这个学生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开个团代会,一个学生代表的事情,居然告到了党委会,我看还是头一回!转给校团委就行了,不要听风就是雨,把情况弄清楚,只要没有原则问题,就不要纠缠细枝末节了。”
有党委的定调,校团委心里有数了。
团委书记刘政以征求对大会报告的意见的名义,把政治系、中文系、教育系等几个大系的团代表全部通知去开会。黎小红最不喜欢去开会,叫刘大河带了系上的团代表去了。
团委胡老师通读了一遍《报告》。中文系、教育系的团总支书记依次发了言。刘大河紧接着话题就开说:“各位领导,同学们,我们系团总支书记临时有急事来不了,我就代表我们系团总支发个言。”
刘大河先简要讲了下对报告全文的立意、框架、文风、重点的肯定性评价。紧接着主要就下一步工作谈了一些思考。他一边讲,一边注意观察校团委那几个老师的表情,看大家是不是仔细在听,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之间刘政一边听一边和旁边的胡老师指着他窃窃私语,刘大河想:“他是不是在问胡老师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啊?”
发言结束之前,刘大河又想起了一点,忙补充说:“我觉得我们大学生搞‘三下乡’是个很好的社会实践平台,但是频率不够高,能否把‘三下乡’改为‘常下乡’啊。好了,时间关系,我就只说这些,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说完这句,刘大河敏锐地捕捉到刘政眼里流露出的满意和欣赏来,忙不动神色地坐好,听其他代表的发言。
会后,胡老师叫刘大河不忙走,把他拉去刘政面前。刘政高兴地说,“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那团委活动场地办培训的那个刘大河啊。怎么样,找到钱就私吞了呀?哈哈。”
“感谢书记的支持啊,我们一帮穷学生,找点生活费而已,不过确实比当家教强,收入是要高些。书记何时有空,我请你们吃火锅吧。”
“说那些,呵呵,你们的辛苦钱,好好保管,我就不剥削你们了。今天你发言很好,很有思路,小胡你下来后可以把一些东西吸收进去。刘大河,好好干!尽管有人告了你的状,说你连个团代表的资格都不够,更别说团委委员了。我看了你的表现,不错,人无完人,你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这次团委委员你就不参选了吧。我们不去激化矛盾,集中精力开好大会。怎么样?”
“好的,感谢书记信任!”
团代会如期举行。估计告状之人也只是想把刘大河恶心一下而已,虽然上面让他继续做代表,但是好歹让他连个校团委委员候选人都没当上,还是够恶心的了。不知情的同学们会以为刘大河犯了错误,至少会认为他不受系上待见。刘大河的威信一贯比于华的高得多,如今也被扯下来了不少。不过总的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学生干部们相对倾向于刘大河和于华的,人数也差不多,大家基本持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于华下面的副主席刘学平居然主动向刘大河靠拢。刘大河保持着十二分的警惕,生怕是于华派来套他话的,也就比较克制地只限于工作交流。有次,刘学平陪着父亲来过系上,只听王副书记很尊敬地叫他父亲“刘校长”。一打听,才知人家是工商大学的副校长。说白了,一个高干子弟,刘学平犯不着为了于华的面子来给他做“卧底”。时间一长,刘大河越发发现是自己多虑了。这个刘学平,毕竟是家庭背景好,浑身透露着大气,压根不屑于当这个副主席。就他那家庭,他当不当副主席又有何区别?当了,是锦上添花而已。不当的话,毫发不伤。到了毕业的时候,他就是再普通,工作也会比刘大河找得好。
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刘学平主动配合刘大河,把自己管的那几个部门弄得服服帖帖的。鉴于刘大河提出的“常下乡”理念,刘学平花了很多心思筹划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先按程序去于华要经费。于华一看数额太大,连连摇头不敢接招。刘学平早就知道是这样的效果,变名正言顺地来找刘大河。
刘大河遗憾地说:“你搞个活动,整得比上次游园还阵仗,好!但是,经费怎么搞?确实没那么多钱的。要投,只有我们两个出了。”
“就等你这句呢!书记!所需经费,你三我七,如何?搞出来绝对巴适。我以我俩的名义做个方案,把经费预算做小点,报给黎老师。”
“锤子,我二你八!这样对我来说都很老火。先做方案吧,我觉得行。”
刘学平兴匆匆地把方案做好,和刘大河一道去给黎小红汇报。黎小红没意见,只提出经费要他们多想办法。
二人也没期望她能有多支持,不反对就谢天谢地了。
刘学平一个电话,他老爹就给他打来了经费。刘大河话说得好听,叫他拿自己的血汗钱,他才懒得干。刘大河想重操旧业,到外面去找点钱。
他第一个就想到了陈亮。
陈亮把头一摇,死个舅子的就是不愿干。“书记,你何必嘛,现在是做得多、错得多,更何况是拿自己的钱去做,做好了,人家说你出风头,做不好,人家还说你坏话。”
“给老子的,找到的钱,你拿一半!剩下的才拿去搞互动,行不?”
“对不起啊,我真的不想掺合进来了。请你理解我,我也有夹在当中难受。”
“那,好吧。”
刘大河闷闷不乐了好半天,拿了份方案边走边扇,走出校园,在街上暴走。走到区民政局门口,突然眼前一亮。
他旁若无人地朝里走,门卫要他登记,他略一抬头:“耶,不认识呀,我市局的,你们局长是不是还在203号办公室啊?”心想就这样糊弄一下进去算了。
“203?不是啊!你找哪个局长嘛?”
“你们局领导是不是调整了分工?唉,问你也不知道!你就给我说‘一把手’在哪个办公室就是了,我直接找他!”
“哦,412!”
“麻烦了!”
刘大河径直上到4楼,敲了412房的门。
“请进。”
刘大河推开门,只见办公室里3个人。椅子上1个,沙发上坐了2个。
“局长您好,我是师范大学政治系团总支的刘大河,来找您申请点赞助。”
“我们这里三个局长,你找哪个局长?”沙发上一人问道。
“我找您”,刘大河面朝椅子上那人坚定地说,“你是正局长,他们是副局长。”
“咦。你怎么知道我是正的,他们是副的?”局长饶有兴趣地问道。
“因为您坐在那里,就不怒而威,很有一把手的气质。这二位一看就有领导的气质,但都是您的副职。”刘大河边说边观察,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若说错了,您哄我出去就是。”
其实,刘大河一进门就发现沙发,明显矮于椅子,系上王副书记叫他做沙发的时候,他就得仰着脖子看他居高临下地说话。坐沙发上的人,膝盖上还放有笔记本,这更坚定了“他们是部下”的判断。
“哈哈哈,这小伙子有意思。你说,找我们民政部门拉什么赞助,我们又不是企业?”局长一乐,发问了。
“是这样的,局长,各位领导,我们系上以前也通过假期去给校外的困难群体做做好事,毕竟是次数少,像‘赶场’一样。我们想组织学生经常性地利用周末、节假日来开展这样的帮扶活动。但是,提供服务也不能够仅停留在义务做清洁等低层次上,我们想运用好所学专业,多提供点智力型、技术型的服务,比如:法律咨询、电器维修、义务家教,等等。逗羊子还要把草,我们学生哪有那么多钱去铺这个底。所以,就想到请民政局的领导们帮忙了。这是我们的方案,请领导们过目研究,若是可行,请打我电话。”刘大河抓起局长的笔,把名字和电话号码写在方案上。
“你慢点,小伙子,我们现在就看。”
几个局长快速浏览了方案,局长就发话了:“这样,你叫刘大河,是吧?涉及到钱和物资的事情,我们有制度的。你先回去,等候通知,如何。”
研究?研究?刘大河心有不甘,却也没法,强打精神与几位领导作别,回去了。
年底了,拙作更新慢,抱歉
要开团代会了,从各班团支部开始,层层推选团代表,刘大河是总支副书记,自然在班上顺利推出。按惯例,团代会还要选举校团委委员,作为这个大系的总支副书记,刘大河也是声名在外的,要在大会上选为委员,也是很正常的。尽管这个委员只是个荣誉而已,但是代表着认可的问题。
临近团代会只有几天了,校党委、校团委和系上都收到了匿名信,主题只有一个:刘大河不具备代表资格,更别说作为委员候选人了!
刘大河毕业多年之后才听到校党委办公室的说起,当时的党委副书记看了匿名信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个刘大河,要么是个大才,要么真是愚蠢。如果信上所写属实,那只能说明,这个学生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开个团代会,一个学生代表的事情,居然告到了党委会,我看还是头一回!转给校团委就行了,不要听风就是雨,把情况弄清楚,只要没有原则问题,就不要纠缠细枝末节了。”
有党委的定调,校团委心里有数了。
团委书记刘政以征求对大会报告的意见的名义,把政治系、中文系、教育系等几个大系的团代表全部通知去开会。黎小红最不喜欢去开会,叫刘大河带了系上的团代表去了。
团委胡老师通读了一遍《报告》。中文系、教育系的团总支书记依次发了言。刘大河紧接着话题就开说:“各位领导,同学们,我们系团总支书记临时有急事来不了,我就代表我们系团总支发个言。”
刘大河先简要讲了下对报告全文的立意、框架、文风、重点的肯定性评价。紧接着主要就下一步工作谈了一些思考。他一边讲,一边注意观察校团委那几个老师的表情,看大家是不是仔细在听,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之间刘政一边听一边和旁边的胡老师指着他窃窃私语,刘大河想:“他是不是在问胡老师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啊?”
发言结束之前,刘大河又想起了一点,忙补充说:“我觉得我们大学生搞‘三下乡’是个很好的社会实践平台,但是频率不够高,能否把‘三下乡’改为‘常下乡’啊。好了,时间关系,我就只说这些,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说完这句,刘大河敏锐地捕捉到刘政眼里流露出的满意和欣赏来,忙不动神色地坐好,听其他代表的发言。
会后,胡老师叫刘大河不忙走,把他拉去刘政面前。刘政高兴地说,“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那团委活动场地办培训的那个刘大河啊。怎么样,找到钱就私吞了呀?哈哈。”
“感谢书记的支持啊,我们一帮穷学生,找点生活费而已,不过确实比当家教强,收入是要高些。书记何时有空,我请你们吃火锅吧。”
“说那些,呵呵,你们的辛苦钱,好好保管,我就不剥削你们了。今天你发言很好,很有思路,小胡你下来后可以把一些东西吸收进去。刘大河,好好干!尽管有人告了你的状,说你连个团代表的资格都不够,更别说团委委员了。我看了你的表现,不错,人无完人,你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这次团委委员你就不参选了吧。我们不去激化矛盾,集中精力开好大会。怎么样?”
“好的,感谢书记信任!”
团代会如期举行。估计告状之人也只是想把刘大河恶心一下而已,虽然上面让他继续做代表,但是好歹让他连个校团委委员候选人都没当上,还是够恶心的了。不知情的同学们会以为刘大河犯了错误,至少会认为他不受系上待见。刘大河的威信一贯比于华的高得多,如今也被扯下来了不少。不过总的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学生干部们相对倾向于刘大河和于华的,人数也差不多,大家基本持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于华下面的副主席刘学平居然主动向刘大河靠拢。刘大河保持着十二分的警惕,生怕是于华派来套他话的,也就比较克制地只限于工作交流。有次,刘学平陪着父亲来过系上,只听王副书记很尊敬地叫他父亲“刘校长”。一打听,才知人家是工商大学的副校长。说白了,一个高干子弟,刘学平犯不着为了于华的面子来给他做“卧底”。时间一长,刘大河越发发现是自己多虑了。这个刘学平,毕竟是家庭背景好,浑身透露着大气,压根不屑于当这个副主席。就他那家庭,他当不当副主席又有何区别?当了,是锦上添花而已。不当的话,毫发不伤。到了毕业的时候,他就是再普通,工作也会比刘大河找得好。
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刘学平主动配合刘大河,把自己管的那几个部门弄得服服帖帖的。鉴于刘大河提出的“常下乡”理念,刘学平花了很多心思筹划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先按程序去于华要经费。于华一看数额太大,连连摇头不敢接招。刘学平早就知道是这样的效果,变名正言顺地来找刘大河。
刘大河遗憾地说:“你搞个活动,整得比上次游园还阵仗,好!但是,经费怎么搞?确实没那么多钱的。要投,只有我们两个出了。”
“就等你这句呢!书记!所需经费,你三我七,如何?搞出来绝对巴适。我以我俩的名义做个方案,把经费预算做小点,报给黎老师。”
“锤子,我二你八!这样对我来说都很老火。先做方案吧,我觉得行。”
刘学平兴匆匆地把方案做好,和刘大河一道去给黎小红汇报。黎小红没意见,只提出经费要他们多想办法。
二人也没期望她能有多支持,不反对就谢天谢地了。
刘学平一个电话,他老爹就给他打来了经费。刘大河话说得好听,叫他拿自己的血汗钱,他才懒得干。刘大河想重操旧业,到外面去找点钱。
他第一个就想到了陈亮。
陈亮把头一摇,死个舅子的就是不愿干。“书记,你何必嘛,现在是做得多、错得多,更何况是拿自己的钱去做,做好了,人家说你出风头,做不好,人家还说你坏话。”
“给老子的,找到的钱,你拿一半!剩下的才拿去搞互动,行不?”
“对不起啊,我真的不想掺合进来了。请你理解我,我也有夹在当中难受。”
“那,好吧。”
刘大河闷闷不乐了好半天,拿了份方案边走边扇,走出校园,在街上暴走。走到区民政局门口,突然眼前一亮。
他旁若无人地朝里走,门卫要他登记,他略一抬头:“耶,不认识呀,我市局的,你们局长是不是还在203号办公室啊?”心想就这样糊弄一下进去算了。
“203?不是啊!你找哪个局长嘛?”
“你们局领导是不是调整了分工?唉,问你也不知道!你就给我说‘一把手’在哪个办公室就是了,我直接找他!”
“哦,412!”
“麻烦了!”
刘大河径直上到4楼,敲了412房的门。
“请进。”
刘大河推开门,只见办公室里3个人。椅子上1个,沙发上坐了2个。
“局长您好,我是师范大学政治系团总支的刘大河,来找您申请点赞助。”
“我们这里三个局长,你找哪个局长?”沙发上一人问道。
“我找您”,刘大河面朝椅子上那人坚定地说,“你是正局长,他们是副局长。”
“咦。你怎么知道我是正的,他们是副的?”局长饶有兴趣地问道。
“因为您坐在那里,就不怒而威,很有一把手的气质。这二位一看就有领导的气质,但都是您的副职。”刘大河边说边观察,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若说错了,您哄我出去就是。”
其实,刘大河一进门就发现沙发,明显矮于椅子,系上王副书记叫他做沙发的时候,他就得仰着脖子看他居高临下地说话。坐沙发上的人,膝盖上还放有笔记本,这更坚定了“他们是部下”的判断。
“哈哈哈,这小伙子有意思。你说,找我们民政部门拉什么赞助,我们又不是企业?”局长一乐,发问了。
“是这样的,局长,各位领导,我们系上以前也通过假期去给校外的困难群体做做好事,毕竟是次数少,像‘赶场’一样。我们想组织学生经常性地利用周末、节假日来开展这样的帮扶活动。但是,提供服务也不能够仅停留在义务做清洁等低层次上,我们想运用好所学专业,多提供点智力型、技术型的服务,比如:法律咨询、电器维修、义务家教,等等。逗羊子还要把草,我们学生哪有那么多钱去铺这个底。所以,就想到请民政局的领导们帮忙了。这是我们的方案,请领导们过目研究,若是可行,请打我电话。”刘大河抓起局长的笔,把名字和电话号码写在方案上。
“你慢点,小伙子,我们现在就看。”
几个局长快速浏览了方案,局长就发话了:“这样,你叫刘大河,是吧?涉及到钱和物资的事情,我们有制度的。你先回去,等候通知,如何。”
研究?研究?刘大河心有不甘,却也没法,强打精神与几位领导作别,回去了。
年底了,拙作更新慢,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