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沉没的军饷(上)
范廷亮在小虾屯偶遇狐仙之后,再也不外出喝酒到天黑了,再也不一个人走夜路了,每天都准时在家陪着吴美娇。吴美娇见他可怜,允许他偶尔和陈忠、侯楠到镇子里的小酒馆喝点酒。
这个醉八仙小酒馆是镇子里唯一有点规模的酒馆,经常爆满,打渔归来的渔民都喜欢在这里喝壶酒吃点菜,向朋友们诉说自己在外地的所见所闻,所以这个醉八仙酒馆也是传播新闻的场所,是百姓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范廷亮和陈忠、侯楠来到小酒馆的时候,已经吵吵闹闹挤满了酒徒、食客,他们三人在角落里发现一张空桌,走了过去坐下。三个人要了点酒菜,店小二说了一声稍等,跑到后厨递菜单去了,三个人坐着听见旁边一桌醉醺醺的渔民在吹侃谈唠。
一个渔民面红耳赤,眼神迷离,打着酒嗝儿把衣袖挽到肘部,一只脚大大咧咧地踩到凳子上,对同桌几个渔民说:“前几天我去打渔,连下了好几网都是空网,妈了个巴子的,我一怒之下就驾着船往东走,走出去大约有几十里,忽然看见湖面上有许多虞朝的军舰,岸边还有持枪握刀的虞兵,那阵势像是要有什么大仗发生似的,我心里纳闷这是怎么了?”
渔民抓起几粒花生米扔进嘴里嚼了嚼,又滋溜一声喝下一口白酒,继续说:“我见到这场面赶紧调转船头往回跑,没想到虞朝的军舰竟然向我开炮,差点打中了我的桅杆,耳边轰轰的全是炮声,水花激起三丈多高,湖面被炸得像开水似的直翻腾,我那小船摇摇晃晃有好几次都险些倾覆,吓得我是出了一身冷汗,嗨,现在想起来我这心还砰砰直跳。”
渔民喝了一口酒为自己压惊,“幸亏我这渔船是新做的,我拼命往回跑,那群狗杂种在后面穷追不舍,不停地向我开炮,我他妈的招他们惹他们了?我心想这下要完了,今天非沉到湖里喂了鱼虾不可。”
讲到精彩处渔民忽然停住了,向同桌的酒友勾了勾手指,“把那猪头肉给我拿过来。”
酒友说:“你先把故事讲完,讲完了再吃。”
渔民不高兴了,“我讲饿了,不吃点东西怎么行,别磨叽了,快点快点。”酒友把一盘猪头肉递过去,渔民伸手抓了几片塞进嘴里,咽下肉打了一个嗝儿,渔民继续开讲。
“当时真危险,用教书的孔先生的话说,就是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之际,虞朝的军舰马上就要追到我了,他们那大船,硬撞都能把我那渔船撞个粉碎,你们猜他们撞没撞死我?”
酒友们不耐烦地叫了起来,“废话,撞死你了你还能在这白话吗,赶紧往下讲。”
渔民笑着拍了拍胸脯,说:“本大爷福大命大造化大,吉人自有天相。眼看着军舰就要追到我了,突然湖面上刮起了风暴,天昏地暗,波涛汹涌,我的渔船被吹到一块礁石上撞碎了,粉碎粉碎的,那可是我花钱新做的渔船啊,他奶奶的狗杂种,活剐了他们我都不解恨!”渔民一拳砸在桌子上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渔船撞碎了我就沉到了湖里,那些虞朝的狗杂种可能以为我淹死了,便调转船头回去了,我在水里挣扎了将近半个时辰,仗着我这一身好水性,我硬是游到了岸边。爬上岸之后天下起了大暴雨,我躲进一户人家的窝棚里,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一对夫妻站在我面前,他们是这家的主人,我向他们说我是如何被虞军追赶,又是怎么游到了岸上……”
渔民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那对夫妻,“夫妻俩见我可怜便给了我一碗饭吃,我吃着饭和那家的男主人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一个秘密。”
说到这里渔民突然停住了,听得入神的酒友们纷纷叫嚷:“快讲,快讲。”
渔民故意压低了声音,范廷亮和陈忠、侯楠竖起了耳朵听着,渔民说:“前些天虞军有一批军饷从大湖运往南方前线,押运的船在大山礁一带遇上风暴触礁沉没了,一百多万的军饷沉到了湖底,现在虞军封锁大湖就是为了寻找那批军饷。”
酒友们听渔民讲述完毕之后竖起了大拇指,“老黄讲的好,才发现你还有说书的潜力。”
老黄叫道:“什么说书,我讲的都是我亲身发生的事情,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虚假。”
一个酒友挥了挥手,“老黄,别那么投入,故事都讲完了,我们听得也挺高兴,来,喝酒。”
老黄是一个固执的人、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气呼呼地说:“我说的都是真的,千真万确,我敢对天发誓。”
酒友们看了看他,“行啦,老黄,别没完没了的,虞朝军舰追赶你,你的船撞碎了你游泳逃跑了,你以为你是浪里白条,《水浒传》看多了吧。”
老黄恼羞成怒站了起来,伸着胳膊指着上面的伤疤,说:“你们看,这就是我那天在水里游泳时被石头划破的。”
一个酒友故意起身看了看,说:“哎呀,还真是伤疤,老黄你怎么惹着你媳妇儿了,让你媳妇儿打成这样?”
酒友们哄堂大笑,老黄转身走了,“我他妈的再也不和你们喝酒了。”
“老黄,老黄,你怎么这么不经逗呀,开个玩笑嘛,回来,老黄……”酒友们见老黄真的生气了,起身去想要拉回老黄,老黄任谁也不理,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小酒馆,闹得众酒友颇为扫兴。
酒友们不信老黄的话,范廷亮却对老黄的话很感兴趣,他和陈忠、侯楠走出小酒馆尾随老黄来到家里。范廷亮向老黄询问虞军军饷沉入大湖的事情,老黄来了驴脾气,提到这件事情就瞪着两个眼珠子要发火,侯楠好话说尽才使老黄平息了情绪,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范廷亮三人。
范廷亮三人分析老黄的话没有什么矛盾漏洞,像是真的,范廷亮第二天天刚亮,就派出几组密探到虞朝控制的地区去打探消息。几组密探回来证实了老黄的话,并且还带回了最新的消息,虞军已经找到了军饷,由于近日风浪太大暂时无法打捞,密探还探听到了军饷沉没的具体位置。
范廷亮喜出望外,如果打捞到这些军饷就是立下一件大功,张文宗肯定对他要大加封赏,说不定就能离开狐仙镇回到安乐城。但是他又有一些顾虑,他麾下只有二百多水兵,而且装备简陋,无力与虞军争夺军饷,要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上级,功劳又会被别人抢去。
范廷亮把手下官兵都召集起来,商讨打捞军饷之事,马功赞向范廷亮提议,大湖湖畔的黑家十三岛上面住着一些渔民,大约有两三千人的样子,他们世代以渔业为生,水性极好,如果能取得他们的支持,那么打捞军饷就会增加很大的把握。
范廷亮很高兴,让马功赞去联系黑家十三岛的渔民,马功赞面露难色,说:“大人,这黑家十三岛上面的渔民比较特殊,他们的祖先,因为在以前皇室一对叔侄,争夺皇位的过程中站错了队伍,被皇帝划入贱籍,改姓为黑,世代居住在黑家十三岛上不准登岸,族人不准参加科举不准为官为吏,不准与岸上的良民通婚,不准住高楼穿美服坐华车,反正有许多侮辱性质的限定。因此黑氏族人除了偶尔在岸边与村民以物易物之外,从不与外人接触,对外人还怀有很深的敌意,要取得他们的支持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范廷亮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亲自去会一会这黑氏族人。”
这个醉八仙小酒馆是镇子里唯一有点规模的酒馆,经常爆满,打渔归来的渔民都喜欢在这里喝壶酒吃点菜,向朋友们诉说自己在外地的所见所闻,所以这个醉八仙酒馆也是传播新闻的场所,是百姓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范廷亮和陈忠、侯楠来到小酒馆的时候,已经吵吵闹闹挤满了酒徒、食客,他们三人在角落里发现一张空桌,走了过去坐下。三个人要了点酒菜,店小二说了一声稍等,跑到后厨递菜单去了,三个人坐着听见旁边一桌醉醺醺的渔民在吹侃谈唠。
一个渔民面红耳赤,眼神迷离,打着酒嗝儿把衣袖挽到肘部,一只脚大大咧咧地踩到凳子上,对同桌几个渔民说:“前几天我去打渔,连下了好几网都是空网,妈了个巴子的,我一怒之下就驾着船往东走,走出去大约有几十里,忽然看见湖面上有许多虞朝的军舰,岸边还有持枪握刀的虞兵,那阵势像是要有什么大仗发生似的,我心里纳闷这是怎么了?”
渔民抓起几粒花生米扔进嘴里嚼了嚼,又滋溜一声喝下一口白酒,继续说:“我见到这场面赶紧调转船头往回跑,没想到虞朝的军舰竟然向我开炮,差点打中了我的桅杆,耳边轰轰的全是炮声,水花激起三丈多高,湖面被炸得像开水似的直翻腾,我那小船摇摇晃晃有好几次都险些倾覆,吓得我是出了一身冷汗,嗨,现在想起来我这心还砰砰直跳。”
渔民喝了一口酒为自己压惊,“幸亏我这渔船是新做的,我拼命往回跑,那群狗杂种在后面穷追不舍,不停地向我开炮,我他妈的招他们惹他们了?我心想这下要完了,今天非沉到湖里喂了鱼虾不可。”
讲到精彩处渔民忽然停住了,向同桌的酒友勾了勾手指,“把那猪头肉给我拿过来。”
酒友说:“你先把故事讲完,讲完了再吃。”
渔民不高兴了,“我讲饿了,不吃点东西怎么行,别磨叽了,快点快点。”酒友把一盘猪头肉递过去,渔民伸手抓了几片塞进嘴里,咽下肉打了一个嗝儿,渔民继续开讲。
“当时真危险,用教书的孔先生的话说,就是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之际,虞朝的军舰马上就要追到我了,他们那大船,硬撞都能把我那渔船撞个粉碎,你们猜他们撞没撞死我?”
酒友们不耐烦地叫了起来,“废话,撞死你了你还能在这白话吗,赶紧往下讲。”
渔民笑着拍了拍胸脯,说:“本大爷福大命大造化大,吉人自有天相。眼看着军舰就要追到我了,突然湖面上刮起了风暴,天昏地暗,波涛汹涌,我的渔船被吹到一块礁石上撞碎了,粉碎粉碎的,那可是我花钱新做的渔船啊,他奶奶的狗杂种,活剐了他们我都不解恨!”渔民一拳砸在桌子上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渔船撞碎了我就沉到了湖里,那些虞朝的狗杂种可能以为我淹死了,便调转船头回去了,我在水里挣扎了将近半个时辰,仗着我这一身好水性,我硬是游到了岸边。爬上岸之后天下起了大暴雨,我躲进一户人家的窝棚里,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一对夫妻站在我面前,他们是这家的主人,我向他们说我是如何被虞军追赶,又是怎么游到了岸上……”
渔民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那对夫妻,“夫妻俩见我可怜便给了我一碗饭吃,我吃着饭和那家的男主人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一个秘密。”
说到这里渔民突然停住了,听得入神的酒友们纷纷叫嚷:“快讲,快讲。”
渔民故意压低了声音,范廷亮和陈忠、侯楠竖起了耳朵听着,渔民说:“前些天虞军有一批军饷从大湖运往南方前线,押运的船在大山礁一带遇上风暴触礁沉没了,一百多万的军饷沉到了湖底,现在虞军封锁大湖就是为了寻找那批军饷。”
酒友们听渔民讲述完毕之后竖起了大拇指,“老黄讲的好,才发现你还有说书的潜力。”
老黄叫道:“什么说书,我讲的都是我亲身发生的事情,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虚假。”
一个酒友挥了挥手,“老黄,别那么投入,故事都讲完了,我们听得也挺高兴,来,喝酒。”
老黄是一个固执的人、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气呼呼地说:“我说的都是真的,千真万确,我敢对天发誓。”
酒友们看了看他,“行啦,老黄,别没完没了的,虞朝军舰追赶你,你的船撞碎了你游泳逃跑了,你以为你是浪里白条,《水浒传》看多了吧。”
老黄恼羞成怒站了起来,伸着胳膊指着上面的伤疤,说:“你们看,这就是我那天在水里游泳时被石头划破的。”
一个酒友故意起身看了看,说:“哎呀,还真是伤疤,老黄你怎么惹着你媳妇儿了,让你媳妇儿打成这样?”
酒友们哄堂大笑,老黄转身走了,“我他妈的再也不和你们喝酒了。”
“老黄,老黄,你怎么这么不经逗呀,开个玩笑嘛,回来,老黄……”酒友们见老黄真的生气了,起身去想要拉回老黄,老黄任谁也不理,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小酒馆,闹得众酒友颇为扫兴。
酒友们不信老黄的话,范廷亮却对老黄的话很感兴趣,他和陈忠、侯楠走出小酒馆尾随老黄来到家里。范廷亮向老黄询问虞军军饷沉入大湖的事情,老黄来了驴脾气,提到这件事情就瞪着两个眼珠子要发火,侯楠好话说尽才使老黄平息了情绪,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范廷亮三人。
范廷亮三人分析老黄的话没有什么矛盾漏洞,像是真的,范廷亮第二天天刚亮,就派出几组密探到虞朝控制的地区去打探消息。几组密探回来证实了老黄的话,并且还带回了最新的消息,虞军已经找到了军饷,由于近日风浪太大暂时无法打捞,密探还探听到了军饷沉没的具体位置。
范廷亮喜出望外,如果打捞到这些军饷就是立下一件大功,张文宗肯定对他要大加封赏,说不定就能离开狐仙镇回到安乐城。但是他又有一些顾虑,他麾下只有二百多水兵,而且装备简陋,无力与虞军争夺军饷,要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上级,功劳又会被别人抢去。
范廷亮把手下官兵都召集起来,商讨打捞军饷之事,马功赞向范廷亮提议,大湖湖畔的黑家十三岛上面住着一些渔民,大约有两三千人的样子,他们世代以渔业为生,水性极好,如果能取得他们的支持,那么打捞军饷就会增加很大的把握。
范廷亮很高兴,让马功赞去联系黑家十三岛的渔民,马功赞面露难色,说:“大人,这黑家十三岛上面的渔民比较特殊,他们的祖先,因为在以前皇室一对叔侄,争夺皇位的过程中站错了队伍,被皇帝划入贱籍,改姓为黑,世代居住在黑家十三岛上不准登岸,族人不准参加科举不准为官为吏,不准与岸上的良民通婚,不准住高楼穿美服坐华车,反正有许多侮辱性质的限定。因此黑氏族人除了偶尔在岸边与村民以物易物之外,从不与外人接触,对外人还怀有很深的敌意,要取得他们的支持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范廷亮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亲自去会一会这黑氏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