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金姬玉涅

正文 第十一章:安抚人心

    马儿行走在泥泞的泥土路中,已至三个时辰有余,坐在马上的人略显出一些烦躁,不时用手中的马鞭敲击着马鞍,抬头看看天,此时阳光明媚,应该不会再有雨下。从赶来的神田军中抽出二十名枪法比较好的士兵,让他们随行一同前往崖琅山。临行前李秉承对舒摩豊带如此少的士兵前去还有些担忧,但见舒琞瓑这边也没有什么意见,只得再加上府衙内的十名衙差,共才三十多人作为护卫。

    “李大人,你们将府衙内剩余的粮食都拿走了,以后你与这些衙差们都吃些什么?”跟随在后的努-尔-珂赤回头看了下身后马上托着的数捆粮袋,向李秉承问道说。

    “水里还能捞到鱼,不碍事,只要老百姓们不因此挨饿就行了。”李秉承回头笑道说。

    “像李大人这样的清官,在我大青国甚是少见,就如京城那些达官贵族天天只知道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哪里知道民间疾苦。”

    “努-尔将军,你知道的可不少,你得给本王多说下京城一些鲜人所知之事。”骑马行在前头的舒琞瓑亦开口说道。

    “王爷,您这是抬举我了,京城里现在还有什么事情是王爷所不知道的。”闻言,努-尔-珂赤“呵呵”的一笑,对舒琞瓑说道。

    说着,众人也笑了起来。

    在弯弯曲曲的洼路上又走了半个时辰,眼前不远处突然出现了一座高耸的石崖山,旁边还连着一座翠绿色的高山。遥望山顶上,能看到有一股青烟从那里袅袅升起,似有人在生活做饭,应该就是那群到府衙抢了灾粮的暴民所住之处。

    看着升起的青烟,和四周一片宁静的样子,舒琞瓑不禁想道:为何会如此安静?一点都不像发生过什么事情。带着心中的疑惑,众人跟随着前面带路的衙差来到了山脚下。

    看着地上泥泞的泥路,舒琞瓑和舒摩豊两人也没再犹豫了,直接就翻身下马,走在了泥路上,然后仰头望向通往山顶的陡峭小路,对李秉承:“如此湿滑的道路,怎么上去?”

    “两位王爷随我来。”说着,李秉承拿着手中削尖了的竹棍,分别给了舒琞瓑和舒摩豊两人,然后带着他们往山上走了上去。

    随行的衙差们将马上托着的粮食接下来,放在肩膀上,也跟随了上来,努-尔-珂赤看了看自己空空的两手,想道:反正小莲在府衙内有人照顾着,自己现在跟王爷他们一起上山,可不能就这样空着手上去吧?于是便连忙上前将一名衙差扛着的两袋米,扛过来了一包,对方回过头感激地点了下头,然后继续朝山上走去。

    “看,是李大人他们来了。”

    来到了比较平坦的小平地前,从前面的山洞里面传来了一阵吵杂的声音,然后齐刷刷地走出一大堆人,向舒琞瓑他们围了过来,大略地看了下竟有近千人之多,几乎衣着褴褛,一副毫无生气的面目。

    惊讶之下,这边李秉承已带着衙差们将肩上扛着的粮食交给灾民手中,然后又听他说道:“各位受苦了,再熬一段时日,就可以回家了。”

    “多谢李大人。”灾民们感激地向李秉承鞠躬说道。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舒琞瓑忽然明白了些什么。只见他微微一笑,望向安抚灾民中的李秉承,轻点了下头。而在一旁的舒摩豊却感到有些不解,他四周望了下,却不见得有凶神恶煞之类的人在这里,于是便对李秉承问道:“李大人,你所说的暴民就是这么一些人?”

    “呵呵。”李秉承回头望向舒摩豊,轻抚着长须,一笑,说道:“王爷,这里并无暴民,只有这些逃难的老百姓。”

    “那为何急报中你称有暴民闯入府衙抢夺灾粮?你可知道仅此就犯了欺君之罪,不但你头上的乌纱帽丢掉,恐怕连性命也不保。”

    “若不如此说,恐怕这灾粮到不了灾民之手就已被人换成白花花的银子;而朝廷也就不会如此快的让两位王爷和将军大人前往汉江州府来,至于乌纱帽和老夫的性命,已无重要。”

    李秉承抱手向舒摩豊说道,只见他眼中泛着泪光,双眼早已通红,一股悲愤之情在脸上显露出来。

    “两位王爷。”一名衣着还算整洁的老头,拄着一条拐杖,在后生的搀扶下蹒跚地慢慢走上前,俯首对舒琞瓑和舒摩豊两人说道:“请莫怪责李大人,如不是李大人,在这里的所有人,不成为江鱼之食,也得饿死在这里。”说着,他又朝两人跪下,磕头道:“如朝廷要惩罚李大人的话,就请先把我等小民的性命拿去,我等亦毫无怨言。”

    话音刚落,身后的民众们也一同跪在了湿冷的地面上,朝舒琞瓑和舒摩豊磕头,呼喊道:“请把我等小民性命拿去。”

    一则作为护卫的神田军士兵手拿着长枪,眼色紧张地看着这些跪在地上的灾民,见此,舒摩豊连让他们全部退回山下,免得伤害到这些善良的灾民们。

    “各位先起。待本王回去后定奏明圣上,不但不会怪罪李大人,还会另拨灾粮给诸位灾民度过难关,帮助大家重建家园,然后将汉江水道再次整改,以后便不会有洪水泛滥之忧,这个就作为本王对众位的承诺。”舒琞瓑往上一抱手,对老者和他身后的民众说道。

    “听王爷如此一说,我等小民感激不尽,请受小民们一拜。”说着,众人连磕了三个响头。

    “老人家请起。”舒琞瓑扶起了老者,轻声地对他说道:“如还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对本王和李大人说。”

    “谢王爷。”老者哽咽地抱手说道。

    皇城玉寿宫内。

    “太后娘娘,舒王爷从汉江州府来信了。”一名宫人手捧着书信,递与软榻上的孝玉,然后俯首退了出去。

    连忙翻开手中的信件,看着心中的内容,孝玉忧愁多时的脸上此时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把看完的信紧握在胸前,眼中的泪水禁不住从眼角边滴落下来,担忧多天的心也轻轻放下来。

    “彩加,去帮哀家把热好的药拿来。”

    闻言,彩加心中一喜,这几天来,太后娘娘第一次开口让自己将药拿去给她,都断药两天,只怕这病也会再拖一拖了。

    拿过药碗后,孝玉皱也没皱眉头的就把这苦苦的药汤一口气喝了下去,直看得彩加睁大双眼,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皇上驾到。”门外传来了小德子一声唱和。

    彩加忙接过孝玉手中的空碗,放回一侧的药壶旁,然后行礼退出去把门关上。门外,彩加俯首向走过来的舒温逹俯首,道:“太后娘娘刚喝了药,正在里边休息,不便见皇上,请皇上先回去吧。”

    “朕只是来看下太后,不会打扰她,你无须担心。”说着,舒温逹把门轻轻推开,朝里面走了进去。

    小德子一脸堆笑地看着彩加,却被她狠狠地瞪了一眼,一时甚是感到尴尬。

    房内,孝玉手撑着额头,坐靠在软榻上闭目休息着,听到走进来的脚步声,她睁开眼睛看向走进来的舒温逹,对他问道:“皇上今日的政事都处理完了?”

    “还有一些,朕来看看太后,待会回去再忙。”说着,舒温逹坐在软榻边上,握住孝玉的手,关切地问道:“你的病好些了没有?”

    “谢皇上关心,这病要治愈的话还得很长的时日,只是长期的吃药,不要影响到腹中的胎儿就好了。”孝玉轻抚着腹部,轻声说道。

    “朕这里有一盒保胎丸,是让阴国医师特制的,现今阴国人在医治方面比大青国的老医师还甚之。所以朕特地让人从阴国买回一盒这样的药丸回来给太后您滋补保胎用。这毕竟是朕与太后的第一个孩子,比起宫中的那些珍宝都要珍贵无比。”说着,舒温逹把一盒纸盒包装,写着阴国文字和印有孕妇图案的长方形白色药盒放在了矮桌上。

    孝玉拿起药盒,翻看了下盒子上的文字和图案,只见上面的图案是一名大肚子的孕妇双手抚摸着隆起的腹部,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笑望着前方,似在看着孩子的父亲和僮憬未来一家三口开心愉快的样子。

    她是多么的幸福啊!!

    忽觉头一阵的晕眩,孝玉手中的药盒随之“啪”的跌落在软榻上,虚弱的身体也向前一倾,似要倒下般,舒温逹连忙双手把她扶住,抱在自己的怀里。

    用手捂住胸口,半天才缓过气来,孝玉紧抓着舒温逹的手臂,轻轻闭上眼睛,静静地伏靠在他温暖的怀中。

    这时,一封信从她宽大的衣袖中滑落出来,掉在了地上。

    看着掉在地上的信纸,和上面熟悉的刚柔字体,舒温逹方才柔和的脸忽然变得无比冷酷起来,只是孝玉并没有看到这些,随着药汤的药力发作,她昏昏入睡起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