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无形阻碍
拿着舒琞瓑递给自己的奏折,舒温逹漫不经心的随意看了下,然后扔在桌面上,冷冷说道:“我堂堂大青国居然没有一个可以制造大型军舰的船厂,现在还要从国库里
面抽出银两让阴国人来造船?就不怕他们在里面动了手脚?至于那个智爵士,朕信不过这个人,说起来,上次他从阴国回来,还不是想谋回他曾经失去的皇位。”
“皇上,您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本王不是很明白。”舒琞瓑抱手说道。
“父亲的事,做儿子的又怎会不明白?”舒温逹冷笑道。
舒琞瓑心里微微一惊,但很快又平静了下来,又继续说道:“本王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请皇上勿再猜疑。”
“那就好好做一条听话的狗吧。”舒温逹向前靠了下,手指点几下桌面上的奏折,想了想说道:“还有近些天来,在天汉江发生了大灾,而国库在父皇在位时因建立了新军,耗资了不少,此时费用紧缺,家则不久又到了孝惠贤皇太后的生日,这建立军舰一事暂且拖拖。”
“既然如此,那就等国库充裕后,再继续造船事宜。”舒琞瓑俯首说道。
“好了,说完这事,朕也感到有些累了。如没其他事,你就退下吧。”舒温逹罢了罢手,然后起身带着小德子往左侧的卧室走去。
“皇上,你就这样敷衍琞亲王,只怕孝玉诚皇太后知道后,会很怪责于皇上。”小德子俯身凑近舒温逹低声说道。
“等明日早朝之时再与她说。”舒温逹拿起桌面上放在的一个小黑盒,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放有六个白纸包,想必又是那个九王叔让人放在这里。想也不想,他把盒子盖起来,放在桌面上,对小德子说道:“你把这东西扔了,千万别让人看到,以后九亲王叫人拿来的东西,都让他们退回去。”说罢,他抬起手放在嘴边打了个哈欠,全身感到无力的样子,又犹豫了下,摇摇头,用手扶着额头,罢罢手,让小德子赶紧把东西拿走。
“皇上,这个你真的不需要?要是万一在朝臣或皇太后面前被看到现在这副样子,让老太上皇知道,那就不好了,想想这皇位您才做多久?”小德子附在舒温逹耳边说道。
“如不戒,可能比这失去皇位还要严重。”
“是,皇上,我这就将东西拿走。”
说罢,小德子把桌面上的盒子拿在手中,走出了房内。
玉寿宫这边,孝玉诚皇太后正坐在大厅内,听着格桑向她禀报的事。
“今日九亲王又派人送了一盒东西给皇上,想必就是那些逍遥散毒,不过奇怪的是那晚我们在王府中却搜查不到半点,估计他们还有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制作这些祸害百姓的毒粉。微臣已派人四处查找,待已有消息便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有劳了,这次一定要人赃并获,不能再让这些东西祸害了皇上和天下的百姓。”孝玉嘱咐道。
“是,太后娘娘,微臣就先告退了。”
第二日上朝,按等级高低,众臣依序排列走进殿内,最前面走的是舒琞瓑和舒摩豊两位亲王,随后的是文官宰相安晓室,和武官努-尔-珂赤等人。各人来到自己所站的位置后,便俯首面朝金碧辉煌的龙座,等待温逹与两位皇太后的各入座位。
半个时辰后,才听到小德子那尖锐的声音在议政殿内响起:“皇上,皇太后驾到,众臣下跪叩首,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岁。”
“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随着众人呼声落下,只见舒温逹穿着金色黑龙皇袍,戴着龙纹朝冠,一脸冷酷的从议政殿左侧的屏风后面走了出来;而右侧悬挂白纱幔的里面隐约可以见到两个身影在里面走着,从金玉阶梯上缓缓走上,坐在了温逹的身后,这两个人正是垂帘听政的孝玉诚皇太后与孝惠贤皇太后两人。
舒温逹站在龙座前,俯首向两位太后行礼,然后才回过身,望着台阶下的众臣,在龙座上慢慢坐下,把手放在腿上,然后向小德子点了点头。
“众臣起立。”小德子高喊了一声,然后待众人起身后,便又说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奏折一并交与收折太监呈给皇上。”
两三名穿着蓝衣,穿着黑色冠帽的白脸小太监,俯首捧着黑色的木盘,从每一个大臣身边走过,好让他们把需要交给皇上的奏折放在盘中。一个来回下来,木盘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本奏折,努-尔-珂赤微微抬起头瞄一眼,不由地轻摇了下头,想起太上皇上朝之时,奏折何其之多,现在却就那几个人上奏议政,这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舒温逹看到如此少的奏折,脸上稍露出了一些喜色,嘴角边翘起,眼中担忧顿消,心中暗道:这下可又轻松不少了。可想到身后的两位太后,忽又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朝自己压了下来,舒温逹紧握着下手,然后对众臣说道:“为何今日奏折如此的少?你们是否都觉得现今天下太平,便无事可议。”
众臣面面相窥,然后继续垂首,无人站出来说话。见此,安晓室回头看了下,随即走出来稍稍抬起头,抱手对温逹说道:“皇上,近日汉江泛滥,而后闽州又遇到大旱,这两地的灾民甚多,虽官府已开仓赈灾,但还有一些暴民趁乱强抢灾民从官府领回来的口粮和一些随身贵重物品,当地的官府已派人前去抓拿。”
“如此严重的事,你为何现才上奏。”舒温逹怒斥道,然后拿起小德子递过来的一本奏折,起身走上台阶前,用力扔在安晓室的面前,说道:“看看你写的都是些什么?说已安抚了灾民,为何又发生暴乱,说汉江流势变缓,为何大雨还继续普降不停,江水继续升高,危害到了更多地方。”
“咳咳。”身后传来了孝惠的咳嗽声。
舒温逹稍稍回过头看了下,然后继续对安晓室说道;“此事不便在朝堂上议论,下朝后,你到御书房朕再细细问你,先退下吧。”
“是,皇上。”安晓室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抬起衣袖擦了下冒着冷汗的额头,暗道:这小子今天到底是怎么了,一副正气凌然的样子。
这时,站在安晓室前面的舒琞瓑走了出来,拱手对朝舒温逹行礼说道:“启禀皇上,微臣还有一事上奏。”
“快说。”舒温逹略显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但顾及身后坐着的孝玉诚皇太后,便又声音放轻的问道:“是否是建立海军的事宜?”
“不是。”
“那又是何事?”舒温逹不解道。
舒琞瓑拿出一张白色折纸,双手拿着走上前,交给台阶前站着的一名太监,随后退后,再对舒温逹说道:“皇上请先看这张状纸,这是汉江州府官员李秉承亲笔所写,还有他的指印,一切事情已在上面说的一清二楚,并无一点虚假。”
接着小德子递过来的折纸,感到诧异的舒温逹拿起一边,“啪”的一抖,把它翻开,然后拿起另一边,略看了下,只见他的脸色从晴转阴,又从阴转为愤怒,然后抬起头,怒看向下面俯首站着的安晓室。然后又对舒琞瓑说道:“此事如此之大,朕与太后商议后再做处理,你先退下。”
“皇上,可否把那张状纸给哀家看下。”
身后传来了孝玉的声音,舒温逹暗下一惊,支吾地说道:“这个……”
“是否有何不妥?”
见舒温逹如此的犹豫,孝玉又问道。
“阿玉,也许皇上有什么难言之言,不便在这朝堂之上谈论,不如等回到御书房再说。”坐在身旁的孝惠低声对孝玉说道。
看来这事与某人必定有关,也为顾及孝惠这皇太后的面子吧,皇上才不敢说出来,孝玉此时心里明了一些。
“母后所说极是。”
舒温逹回首忙说道。
“既然如此,那等会御书房里再议吧。”
看着眼前两母子互通一气,孝玉轻叹了下。
“其他大臣还何事需要上奏?”
闻言,努-尔-珂赤抬起脚,刚要走出去,却又止住了,他抬起头望了下龙座上的舒温逹,想了想,把脚轻轻放了下来。
“如无事便退朝吧。”
舒温逹起身环视了下众人,然后冷冷说道。
“努-尔-将军,方才见你要走出来的,为何却突然停住?”御花园的走廊中,舒摩豊停下脚步,回过头,看向身后的努-尔-珂赤,不解地问道。
“九亲王的事情,想必晋王你也知道,只是九亲王与皇上之间的叔侄关系密切,只怕适得其反。”
“究竟是为何事?看将军你一副神色不安的样子。”
“据皇宫有人说,国库内的银两时有减少,而九亲王府每天进入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只怕这与他有关。”
“琞瓑也跟我说过这些是,但是暂时还没有任何证据,我们只能猜疑;还有逍遥粉之事,京城里偶有人秘密贩卖,获取暴利,但幕后之人究竟是谁,格桑那边看似还在暗中调查中。”
“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希望早日能把这些祸国殃民的人一锅端了。”
面抽出银两让阴国人来造船?就不怕他们在里面动了手脚?至于那个智爵士,朕信不过这个人,说起来,上次他从阴国回来,还不是想谋回他曾经失去的皇位。”
“皇上,您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本王不是很明白。”舒琞瓑抱手说道。
“父亲的事,做儿子的又怎会不明白?”舒温逹冷笑道。
舒琞瓑心里微微一惊,但很快又平静了下来,又继续说道:“本王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请皇上勿再猜疑。”
“那就好好做一条听话的狗吧。”舒温逹向前靠了下,手指点几下桌面上的奏折,想了想说道:“还有近些天来,在天汉江发生了大灾,而国库在父皇在位时因建立了新军,耗资了不少,此时费用紧缺,家则不久又到了孝惠贤皇太后的生日,这建立军舰一事暂且拖拖。”
“既然如此,那就等国库充裕后,再继续造船事宜。”舒琞瓑俯首说道。
“好了,说完这事,朕也感到有些累了。如没其他事,你就退下吧。”舒温逹罢了罢手,然后起身带着小德子往左侧的卧室走去。
“皇上,你就这样敷衍琞亲王,只怕孝玉诚皇太后知道后,会很怪责于皇上。”小德子俯身凑近舒温逹低声说道。
“等明日早朝之时再与她说。”舒温逹拿起桌面上放在的一个小黑盒,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放有六个白纸包,想必又是那个九王叔让人放在这里。想也不想,他把盒子盖起来,放在桌面上,对小德子说道:“你把这东西扔了,千万别让人看到,以后九亲王叫人拿来的东西,都让他们退回去。”说罢,他抬起手放在嘴边打了个哈欠,全身感到无力的样子,又犹豫了下,摇摇头,用手扶着额头,罢罢手,让小德子赶紧把东西拿走。
“皇上,这个你真的不需要?要是万一在朝臣或皇太后面前被看到现在这副样子,让老太上皇知道,那就不好了,想想这皇位您才做多久?”小德子附在舒温逹耳边说道。
“如不戒,可能比这失去皇位还要严重。”
“是,皇上,我这就将东西拿走。”
说罢,小德子把桌面上的盒子拿在手中,走出了房内。
玉寿宫这边,孝玉诚皇太后正坐在大厅内,听着格桑向她禀报的事。
“今日九亲王又派人送了一盒东西给皇上,想必就是那些逍遥散毒,不过奇怪的是那晚我们在王府中却搜查不到半点,估计他们还有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制作这些祸害百姓的毒粉。微臣已派人四处查找,待已有消息便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有劳了,这次一定要人赃并获,不能再让这些东西祸害了皇上和天下的百姓。”孝玉嘱咐道。
“是,太后娘娘,微臣就先告退了。”
第二日上朝,按等级高低,众臣依序排列走进殿内,最前面走的是舒琞瓑和舒摩豊两位亲王,随后的是文官宰相安晓室,和武官努-尔-珂赤等人。各人来到自己所站的位置后,便俯首面朝金碧辉煌的龙座,等待温逹与两位皇太后的各入座位。
半个时辰后,才听到小德子那尖锐的声音在议政殿内响起:“皇上,皇太后驾到,众臣下跪叩首,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岁。”
“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随着众人呼声落下,只见舒温逹穿着金色黑龙皇袍,戴着龙纹朝冠,一脸冷酷的从议政殿左侧的屏风后面走了出来;而右侧悬挂白纱幔的里面隐约可以见到两个身影在里面走着,从金玉阶梯上缓缓走上,坐在了温逹的身后,这两个人正是垂帘听政的孝玉诚皇太后与孝惠贤皇太后两人。
舒温逹站在龙座前,俯首向两位太后行礼,然后才回过身,望着台阶下的众臣,在龙座上慢慢坐下,把手放在腿上,然后向小德子点了点头。
“众臣起立。”小德子高喊了一声,然后待众人起身后,便又说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奏折一并交与收折太监呈给皇上。”
两三名穿着蓝衣,穿着黑色冠帽的白脸小太监,俯首捧着黑色的木盘,从每一个大臣身边走过,好让他们把需要交给皇上的奏折放在盘中。一个来回下来,木盘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本奏折,努-尔-珂赤微微抬起头瞄一眼,不由地轻摇了下头,想起太上皇上朝之时,奏折何其之多,现在却就那几个人上奏议政,这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舒温逹看到如此少的奏折,脸上稍露出了一些喜色,嘴角边翘起,眼中担忧顿消,心中暗道:这下可又轻松不少了。可想到身后的两位太后,忽又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朝自己压了下来,舒温逹紧握着下手,然后对众臣说道:“为何今日奏折如此的少?你们是否都觉得现今天下太平,便无事可议。”
众臣面面相窥,然后继续垂首,无人站出来说话。见此,安晓室回头看了下,随即走出来稍稍抬起头,抱手对温逹说道:“皇上,近日汉江泛滥,而后闽州又遇到大旱,这两地的灾民甚多,虽官府已开仓赈灾,但还有一些暴民趁乱强抢灾民从官府领回来的口粮和一些随身贵重物品,当地的官府已派人前去抓拿。”
“如此严重的事,你为何现才上奏。”舒温逹怒斥道,然后拿起小德子递过来的一本奏折,起身走上台阶前,用力扔在安晓室的面前,说道:“看看你写的都是些什么?说已安抚了灾民,为何又发生暴乱,说汉江流势变缓,为何大雨还继续普降不停,江水继续升高,危害到了更多地方。”
“咳咳。”身后传来了孝惠的咳嗽声。
舒温逹稍稍回过头看了下,然后继续对安晓室说道;“此事不便在朝堂上议论,下朝后,你到御书房朕再细细问你,先退下吧。”
“是,皇上。”安晓室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抬起衣袖擦了下冒着冷汗的额头,暗道:这小子今天到底是怎么了,一副正气凌然的样子。
这时,站在安晓室前面的舒琞瓑走了出来,拱手对朝舒温逹行礼说道:“启禀皇上,微臣还有一事上奏。”
“快说。”舒温逹略显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但顾及身后坐着的孝玉诚皇太后,便又声音放轻的问道:“是否是建立海军的事宜?”
“不是。”
“那又是何事?”舒温逹不解道。
舒琞瓑拿出一张白色折纸,双手拿着走上前,交给台阶前站着的一名太监,随后退后,再对舒温逹说道:“皇上请先看这张状纸,这是汉江州府官员李秉承亲笔所写,还有他的指印,一切事情已在上面说的一清二楚,并无一点虚假。”
接着小德子递过来的折纸,感到诧异的舒温逹拿起一边,“啪”的一抖,把它翻开,然后拿起另一边,略看了下,只见他的脸色从晴转阴,又从阴转为愤怒,然后抬起头,怒看向下面俯首站着的安晓室。然后又对舒琞瓑说道:“此事如此之大,朕与太后商议后再做处理,你先退下。”
“皇上,可否把那张状纸给哀家看下。”
身后传来了孝玉的声音,舒温逹暗下一惊,支吾地说道:“这个……”
“是否有何不妥?”
见舒温逹如此的犹豫,孝玉又问道。
“阿玉,也许皇上有什么难言之言,不便在这朝堂之上谈论,不如等回到御书房再说。”坐在身旁的孝惠低声对孝玉说道。
看来这事与某人必定有关,也为顾及孝惠这皇太后的面子吧,皇上才不敢说出来,孝玉此时心里明了一些。
“母后所说极是。”
舒温逹回首忙说道。
“既然如此,那等会御书房里再议吧。”
看着眼前两母子互通一气,孝玉轻叹了下。
“其他大臣还何事需要上奏?”
闻言,努-尔-珂赤抬起脚,刚要走出去,却又止住了,他抬起头望了下龙座上的舒温逹,想了想,把脚轻轻放了下来。
“如无事便退朝吧。”
舒温逹起身环视了下众人,然后冷冷说道。
“努-尔-将军,方才见你要走出来的,为何却突然停住?”御花园的走廊中,舒摩豊停下脚步,回过头,看向身后的努-尔-珂赤,不解地问道。
“九亲王的事情,想必晋王你也知道,只是九亲王与皇上之间的叔侄关系密切,只怕适得其反。”
“究竟是为何事?看将军你一副神色不安的样子。”
“据皇宫有人说,国库内的银两时有减少,而九亲王府每天进入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只怕这与他有关。”
“琞瓑也跟我说过这些是,但是暂时还没有任何证据,我们只能猜疑;还有逍遥粉之事,京城里偶有人秘密贩卖,获取暴利,但幕后之人究竟是谁,格桑那边看似还在暗中调查中。”
“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希望早日能把这些祸国殃民的人一锅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