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隐秘发现不成疑
影影幢幢的灯烛被吹进窗柩的风摇荡,如同轻盈旋舞的女子扭动着腰身。
谢安孑然伫立窗前,看窗外忽至的骤雨,白衣黑发,衣发都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飘拂。他掐指一算,忽然双眉微皱,口中默念:无生有,有生无,无能自生,有能自生,有不能自生,无不能自生,有无相生。俄而一眼睛中闪动着一千种琉璃的光芒。叹道:“罢了罢了,万物是亦有亦无,有无双遣而并存的。既来之则安之,只得随遇而安而已。”
“怎的?”一声女子的询问打破这寂寥,谢安转身,妻子刘氏端着一碗姜汤款款走来。刘氏虽系出名门,是汉室之裔,刘惔之妹,却不是柔弱的大家闺秀,她机智幽默,性格刚强,谢安和她感情很好,常和她一起议论时事人物。她相貌匀称秀气,眼睛却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转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着灵动聪颖、睿智个性。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只是一个名门淑女,显不出她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她的眼使她全身都灵动起来,她的眼似乎能透露出使人佩服的人格与行动,最以表达的心意与情感。
谢安微微一笑,踱步过去,接过刘氏的雕花托盘:“有劳夫人。”
“卿卿,何事烦忧?”刘氏笑意恣然,抬眼望着谢安。
谢安今年三十有二,已过而立之年,生性洒脱不羁,风流自在,对竹林七贤的风采也比较欣赏。但他对子爱学竹林七贤中王戎的妻子唤自己的丈夫为卿卿一事还是无可奈何,持保留意见的。
“卿卿我我”这一成语的始作俑者是竹林七贤王戎夫妇。
王戎的夫人总是叫王戎为“卿”,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卿”是用来称呼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的。夫为妇纲,只有丈夫才可以称妻子为“卿”。被夫人称“卿”,传出去了,名士的面子还往哪里搁?王戎于是说:“你这样叫我,显得礼数不周,以后不要再这样叫了啊!”
王戎可能也只是抱着商量的态度,不过他这么一说,夫人不高兴了:“我爱你疼你,才叫你卿卿的,我不叫你卿卿,谁又叫你卿卿呢!”(“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刘氏既然亲卿爱卿,谢安也喜欢刘氏,便对她的肉麻忽略不计。何况又有几人能这样洞察自己的心思忧愁?
“本应晴空万里,忽阴风骤雨,必有蹊跷。”谢安对刘氏一向有问必答,刘氏不仅时自己的妻子,更是自己的朋友,谢安常常想假如刘氏不是自己的妻子,也必定是自己的红颜知己。
“连江左第一也为难的事必定不同寻常,天道无常,既来之则安之。”刘氏淡淡地宽慰道。
谢安轻轻吹了吹了散发着热气的姜汤,不禁又一次感叹“英雄所见略同”。
谢安次兄谢据,早亡,一双子女与谢道媛、谢朗由谢安抚养。谢道媛早年丧父,与母亲早早分开,生性胆小懦弱,寄人篱下,在一众后辈中属于烂泥扶不到南墙上的人物。
谢安今天觉察到了谢道媛的不同,那种眼神不再是寄人篱下的唯唯诺诺,虽然带着惊恐、迷茫,却折射出坚定、坚强与……谋略?有点像……自己的妻子刘氏?
不过谢安却不知道天象的变幻是否与李瑶有关,因为即使是江左第一也不可能猜到异度时空的灵魂互换。
着青绿衫子的谢康手持纸扇来回旋转,使得扇子在拇指与中指间像个风扇似的旋转。心中似有烦恼。
着杏黄衫子的孙鹤霄在一旁静静地品茗。
空气中流动中一种诡异的平静。
谢康转了转扇子,抬眼瞧了孙鹤霄一眼。无语。
大约过了一刻钟,谢康又抬眼瞧了孙鹤霄一眼。还无语。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谢康谢康又抬眼瞧了孙鹤霄一眼。继续无语。
如此几个循环,孙鹤霄已经缓缓地收起了茶具。
淡定地开口:“问吧。”
谢康这才停下转动的扇子,随手一旋,将扇子支在额下,好奇道:“我自小与阿媛关系亲厚,我待她比她的亲哥哥还要好。今日你说她有秘密,你快告诉我她有何秘密?”
谢康本是谢安长兄谢奕第八子谢康,后过继给堂兄谢尚。而谢安次兄谢据的一双子女由谢安抚养。许是共同的生活经历,许是谢道媛柔弱的性格令谢康激发出自己的男子气概,反正一干后生中谢道媛不跟自己的亲哥哥谢朗亲厚,反而与谢康关系好。
孙鹤霄十分佩服谢康的直率坦白,他是如此爱憎分明的一个人,关系好的他便关心,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的他便疏离,眼下他对谢道媛的关系明明白白的挂在脸上。孙鹤霄能看出谢道媛的女孩心事,知道那仅仅是小女孩的情窦初开。但如果这让谢康知道了以他的性子定不会坐视不理,那样事情就复杂了。怎么样自然地止了谢康的疑问与关心呢?
孙鹤霄清俊的眉宇间透出淡淡的光。他一只手撑着下巴,一只手在桌上轻轻敲着鼓点。忽然绽开一张坏坏的笑脸,“可能葵水来了吧!”
“葵水……?”
谢康这才真的无语了。
李瑶跌跌撞撞的从床上下来。案几上有书有竹简,李瑶翻阅着这些东西企图弄清自己的现状,她是谁?身份地位是什么?还……能回去吗?
看着这洋洋洒洒“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行书,脑中吧唧一声想到一个问题。她居然看得懂行书,听得懂他们的方言?她急切地试图从这些文字中寻求答案。
半晌,李瑶又跌跌撞撞的回到床上。
她睁着眼睛,侧生蜷曲成婴孩在母体中的睡姿,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防伪姿势。
怎么办,她到了魏晋南北朝了。
怎么办?她记得以往的穿越作品没几个能回去的,她想回去!
她想自己在现代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自己在现代打拼的一切都被这异度时空割裂了,自己怎么这么倒霉!爸爸妈妈,瑶瑶想你们。
谢道媛?
那……?好熟?
哼哼,李瑶苦中作乐的想,好像是咏絮才女谢道韫的亲戚哩。
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女孩是个内向胆怯的娃,居然有记日记的习惯。这就好办多了。
简单来说,她现在的情况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寄人篱下,而且多愁善感唯唯诺诺,在这门阀大族,恐多说一句话,只有倾诉在日记里。
哎,好累!
罢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荒谬成了现实,除了接受还有什么?
希望大家喜欢啊
谢安孑然伫立窗前,看窗外忽至的骤雨,白衣黑发,衣发都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飘拂。他掐指一算,忽然双眉微皱,口中默念:无生有,有生无,无能自生,有能自生,有不能自生,无不能自生,有无相生。俄而一眼睛中闪动着一千种琉璃的光芒。叹道:“罢了罢了,万物是亦有亦无,有无双遣而并存的。既来之则安之,只得随遇而安而已。”
“怎的?”一声女子的询问打破这寂寥,谢安转身,妻子刘氏端着一碗姜汤款款走来。刘氏虽系出名门,是汉室之裔,刘惔之妹,却不是柔弱的大家闺秀,她机智幽默,性格刚强,谢安和她感情很好,常和她一起议论时事人物。她相貌匀称秀气,眼睛却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转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着灵动聪颖、睿智个性。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只是一个名门淑女,显不出她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她的眼使她全身都灵动起来,她的眼似乎能透露出使人佩服的人格与行动,最以表达的心意与情感。
谢安微微一笑,踱步过去,接过刘氏的雕花托盘:“有劳夫人。”
“卿卿,何事烦忧?”刘氏笑意恣然,抬眼望着谢安。
谢安今年三十有二,已过而立之年,生性洒脱不羁,风流自在,对竹林七贤的风采也比较欣赏。但他对子爱学竹林七贤中王戎的妻子唤自己的丈夫为卿卿一事还是无可奈何,持保留意见的。
“卿卿我我”这一成语的始作俑者是竹林七贤王戎夫妇。
王戎的夫人总是叫王戎为“卿”,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卿”是用来称呼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的。夫为妇纲,只有丈夫才可以称妻子为“卿”。被夫人称“卿”,传出去了,名士的面子还往哪里搁?王戎于是说:“你这样叫我,显得礼数不周,以后不要再这样叫了啊!”
王戎可能也只是抱着商量的态度,不过他这么一说,夫人不高兴了:“我爱你疼你,才叫你卿卿的,我不叫你卿卿,谁又叫你卿卿呢!”(“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刘氏既然亲卿爱卿,谢安也喜欢刘氏,便对她的肉麻忽略不计。何况又有几人能这样洞察自己的心思忧愁?
“本应晴空万里,忽阴风骤雨,必有蹊跷。”谢安对刘氏一向有问必答,刘氏不仅时自己的妻子,更是自己的朋友,谢安常常想假如刘氏不是自己的妻子,也必定是自己的红颜知己。
“连江左第一也为难的事必定不同寻常,天道无常,既来之则安之。”刘氏淡淡地宽慰道。
谢安轻轻吹了吹了散发着热气的姜汤,不禁又一次感叹“英雄所见略同”。
谢安次兄谢据,早亡,一双子女与谢道媛、谢朗由谢安抚养。谢道媛早年丧父,与母亲早早分开,生性胆小懦弱,寄人篱下,在一众后辈中属于烂泥扶不到南墙上的人物。
谢安今天觉察到了谢道媛的不同,那种眼神不再是寄人篱下的唯唯诺诺,虽然带着惊恐、迷茫,却折射出坚定、坚强与……谋略?有点像……自己的妻子刘氏?
不过谢安却不知道天象的变幻是否与李瑶有关,因为即使是江左第一也不可能猜到异度时空的灵魂互换。
着青绿衫子的谢康手持纸扇来回旋转,使得扇子在拇指与中指间像个风扇似的旋转。心中似有烦恼。
着杏黄衫子的孙鹤霄在一旁静静地品茗。
空气中流动中一种诡异的平静。
谢康转了转扇子,抬眼瞧了孙鹤霄一眼。无语。
大约过了一刻钟,谢康又抬眼瞧了孙鹤霄一眼。还无语。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谢康谢康又抬眼瞧了孙鹤霄一眼。继续无语。
如此几个循环,孙鹤霄已经缓缓地收起了茶具。
淡定地开口:“问吧。”
谢康这才停下转动的扇子,随手一旋,将扇子支在额下,好奇道:“我自小与阿媛关系亲厚,我待她比她的亲哥哥还要好。今日你说她有秘密,你快告诉我她有何秘密?”
谢康本是谢安长兄谢奕第八子谢康,后过继给堂兄谢尚。而谢安次兄谢据的一双子女由谢安抚养。许是共同的生活经历,许是谢道媛柔弱的性格令谢康激发出自己的男子气概,反正一干后生中谢道媛不跟自己的亲哥哥谢朗亲厚,反而与谢康关系好。
孙鹤霄十分佩服谢康的直率坦白,他是如此爱憎分明的一个人,关系好的他便关心,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的他便疏离,眼下他对谢道媛的关系明明白白的挂在脸上。孙鹤霄能看出谢道媛的女孩心事,知道那仅仅是小女孩的情窦初开。但如果这让谢康知道了以他的性子定不会坐视不理,那样事情就复杂了。怎么样自然地止了谢康的疑问与关心呢?
孙鹤霄清俊的眉宇间透出淡淡的光。他一只手撑着下巴,一只手在桌上轻轻敲着鼓点。忽然绽开一张坏坏的笑脸,“可能葵水来了吧!”
“葵水……?”
谢康这才真的无语了。
李瑶跌跌撞撞的从床上下来。案几上有书有竹简,李瑶翻阅着这些东西企图弄清自己的现状,她是谁?身份地位是什么?还……能回去吗?
看着这洋洋洒洒“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行书,脑中吧唧一声想到一个问题。她居然看得懂行书,听得懂他们的方言?她急切地试图从这些文字中寻求答案。
半晌,李瑶又跌跌撞撞的回到床上。
她睁着眼睛,侧生蜷曲成婴孩在母体中的睡姿,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防伪姿势。
怎么办,她到了魏晋南北朝了。
怎么办?她记得以往的穿越作品没几个能回去的,她想回去!
她想自己在现代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自己在现代打拼的一切都被这异度时空割裂了,自己怎么这么倒霉!爸爸妈妈,瑶瑶想你们。
谢道媛?
那……?好熟?
哼哼,李瑶苦中作乐的想,好像是咏絮才女谢道韫的亲戚哩。
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女孩是个内向胆怯的娃,居然有记日记的习惯。这就好办多了。
简单来说,她现在的情况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寄人篱下,而且多愁善感唯唯诺诺,在这门阀大族,恐多说一句话,只有倾诉在日记里。
哎,好累!
罢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荒谬成了现实,除了接受还有什么?
希望大家喜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