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再去董家
萧全画的是一幅风景画,画面的左侧偏中就是爷爷那小小的茅草棚,似乎有暖暖的阳光从西边的天空斜射过来,屋顶的干茅草温暖而蓬松,茅草棚的左边是一个空鸭栏,在被茅草棚遮挡的阴处,落着几根雪白的鸭绒,静静地,像是在等着什么。茅屋的前面,是一片亮绿的草地,干净而柔软,画面的近处,是一条静静流淌的大河。河的北岸,有些乱石,阴凉处歇着几只鸭子,偶有两丛未被破坏的芦苇,在阳光下闪着莹莹的光芒。画面的远处,是青山蓝天,近处的天空是有些飘忽的蓝色,稍远一点的地方是柔柔的白色浮云,再远处则漂浮着带着丝丝缕缕紫橘色的云朵,到了最远处,这些云朵就层层地叠着,慢慢地,竟像是氤氲着的一团气体。这是夏天的景色,苏白一下子就确定了,他似乎感觉到了夏日响水村那特有的温暖暑气,茅草的干香,鸭绒的气味,芦苇的清香,似乎也一丝一缕地向着天空弥散。
苏白像妈妈抱小孩一样小心翼翼地抱着这幅画往家走,等他走到村头终于松了一口气慢悠悠地走了几步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把画儿放进空间里。懊恼地骂了自己一句笨蛋,不过顿了顿,苏白还是决定抱着走。虽然放在空间里就不用担心画的保养问题,但他想要爷爷也看看自己的茅草棚是有多漂亮。
果然回到家里,爷爷看到了这幅画,嘴里不住地发出感叹声,先是一个劲儿地夸着萧全有出息,然后又看这画儿不住地说好,接着又颤抖着手隔着玻璃片将这画摸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老人的眼里竟然泛起些泪花。
“爷爷?”苏白看见老人哭,就有些无措,他这是第一次看见一个老人眼中的泪水,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没事,没事。”老人使劲儿眨眨眼睛,叹一口气,“人老了,就爱瞎想,这画儿挺好,挺好。”
“爷爷要是喜欢,就将这画儿挂你屋里。”想了想,苏白说道。
“不了,我那墙上,到处都挂着东西,没地儿挂这么好看的画儿。”老人虽然摇了摇头,但是看得出来他是极喜欢这幅画儿的。
“一会儿我去把墙上的东西取了就好。萧全可是说了,这画儿要挂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我的屋子有些潮,挂你那儿正好。”苏白找了个理由,自己最亲的人就只剩爷爷了,他希望能让老人过得开心一些。
老人最终同意了苏白的提议,在这个晚上,苏白和爷爷先是把墙上的杂物收了,又拔了钉子,然后爷孙俩儿搞了一次大扫除,最后才仔仔细细地将画儿挂好。
“真好看。”看到挂在屋子北墙上的画儿,老人又感叹一句。
“嗯。”苏白也看着,夜晚屋里的白炽灯亮着,将画笼在一片柔和的光芒中,画中宁谧的氛围似乎在柔光中又加深了几分。
“萧全这孩子可真厉害。”老人又赞叹。
“嗯。”苏白依旧点点头,虽然他对不是自己而是萧全讨好了爷爷这事有点介怀,但他却不能说出什么昧良心的话。
出了爷爷的房间,皎洁的月亮已经从村西的树林爬上的半空,清清冷冷的月光洒在院子里,像一层娟洁的薄纱,而夏日的虫鸣蛙声似乎也沉醉在银白的世界里,高高低低地,弹起了月光鸣奏曲。
苏白回到屋子里,拿着蒲扇赶走蚊帐里飞舞的蚊子,然后钻进薄被里,看着呼呼乱舞的蚊子试图往帐子里钻,苏白心情出奇得好,看了它们半晌,才伸手关掉床头的开关。
******
七月中旬,期末考试结束了,这一次,苏白没有等成绩单,在家歇了两天跟董延山打了电话和萧全打了招呼便往董延山那里去了,看着苏白背着行李兴奋的样子,萧全心里生出一点嫉妒,送苏白去车站的时候,就一直保持着一副郁闷的表情。
坐到车上,看到萧全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苏白想想,又下了车跑到他面前:“我是完全没有基础才去董师傅那儿的。你的基础好,自己看着书练习也能学好的。”说完,苏白也不待萧全反应就蹬蹬地跑到车上。
“切,没师傅就没师傅。”萧全看着车子渐渐远去,嘴里抱怨一句,然后双手揣在包里,慢悠悠地往家里走。
再次到达临平村,苏白已经没有了上一次的忐忑,熟门熟路地来到董延山的家,敲了敲门,来开门的是一个比自己大了几岁少年。少年穿着白T恤,蓝短裤,白白的皮肤,看上去挺沉稳的,像是城里的孩子。
“嗯……你好。”看见陌生人,苏白有些拘谨地问好。
“你是……苏白!”看见一个陌生的少年,李泽愣了一下,等想到舅婆提到今天那个天赋很高的预备徒儿要来,便开口问道。
“嗯,我是苏白,你是?”
“我叫李泽。”李泽一边介绍自己一边打量着苏白,他来的这几天,舅婆已经无数次提起舅公这个天赋很高的预备徒儿了,这话舅公也是默认的,于是他对这个苏白倒有几分好奇,打量了一番,李泽对他的印象也不坏,安安静静的比同龄人成熟许多,虽然皮肤发黑黑,衣着朴素,却不像一般的农村男孩那样带着些野气。
看着面前的少年看着自己不说话又不让自己进去,苏白绞尽脑汁,想要说什么,不过还没想到,张贵晴的声音就响起来了:“阿泽,是苏白来了吧,怎么还不进来。”
熟悉的声音让苏白稍稍松了一口气。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他还是有些不自在。
“知道了,舅婆,马上就来。”
李泽对张贵晴的称呼让苏白微微有些吃惊,不过随即便平静下来,放暑假了,小孩子走亲戚挺正常的。
“张奶奶好。”进了院子,苏白看见张贵晴,乖巧地问好。
“好好。”张贵晴点点头,“半年不见了,长高了不少。你还没吃午饭吧,先去放好包,哦,还是之前的那个屋子,我去给你盛饭。”
“不用了,张奶奶,我在车上吃了两个包子,还饱着。”苏白摇摇头,他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所以早上走的时候便带了干粮。
“正长身体的时候呢,两个包子怎么够?知道你今天要来,饭都是给你留着的。”
苏白刚想拒绝,一旁的李泽就开口了:“那舅婆多盛一碗,我这会儿也饿了。”
“你小子,中午叫你多吃一点你不肯,现在知道饿了。”张贵晴虽然说这责备的话不过眼里却带着笑意,说完,她又转头对苏白说,“对了,他叫李泽,我孙子,这次是被他妈逼着来学雕核子的。你们年龄差不多,正好有个伴儿。”
“李泽哥哥好。”听了张贵晴的话,苏白倒是乖乖地和他打招呼,甚至还鞠了躬。
“叫我李泽就好。”李泽有些无奈地说到。李泽哥哥这个称呼实在让他有些受不了,不过看看苏白的表情,似乎也不是捉弄他,这小孩,该说他实诚吗?
张贵晴也被苏白的称呼弄得发笑,待看到苏白一脸迷糊,她才忍住笑意:“好了,阿白去放行李吧,阿泽,和我一起去端饭菜。”
屋子跟寒假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只是换了薄被,也撑了蚊帐,苏白摸了摸,心里生出一股暖意。
饭菜是被端在院子里一处阴凉的石桌上的,饭菜还冒着热气,李泽面前是一个小碗,而另一个明显是给苏白的碗则比李泽那个大上两倍,里面的饭还是紧紧实实的一满碗。苏白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而张贵晴还在一边说:“锅里还有,吃完就添啊。阿泽吃了碗里的也就够了,不用想着他。”
“这一碗已经够了。”苏白通红着一张脸说。
“正长身体呢……”
“舅婆,你再说,饭菜都冷了。”见苏白害羞得不行,自家舅婆又要发表长篇大论,李泽还是好心地给苏白解了围。
“是是饭菜都凉了,你们俩儿快吃啊。”张贵晴终于不说话,转而往屋里走。
见张贵晴离开,苏白终于松了口气,只是低头看着满满的一碗饭却有些犯愁,他虽然是有些饿,但是这碗里的量对他来说实在有些多。只是第一天都剩饭吗?苏白皱起眉头,看着一碗饭,颇有不敢下筷的样子。
“吃不完的话,拿着空碗添出来,一会儿倒回锅里就好。”李泽一直关注着苏白,见他皱起一张脸,李泽心里再次感叹了一下这孩子实诚,然后便解了围。
“可是……”苏白有些犹豫,张贵晴对自己是好心,倒回去,总觉得有些不好。
“锅里的饭还多,晚上都是要吃剩饭的。”
苏白想了一会儿,还是照着李泽的话做,大不了,把这碗饭放一边,自己晚上再吃。
吃完饭,李泽见苏白将添出来的一碗专门放了一个地方,他也不再说什么了,现在,他已经对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的苏白有些不耐了。自己都这么说了,寒假也已经来过一次了,再这么做,他觉得苏白实在有些小气了,这样的男孩子,他不怎么喜欢。
苏白像妈妈抱小孩一样小心翼翼地抱着这幅画往家走,等他走到村头终于松了一口气慢悠悠地走了几步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把画儿放进空间里。懊恼地骂了自己一句笨蛋,不过顿了顿,苏白还是决定抱着走。虽然放在空间里就不用担心画的保养问题,但他想要爷爷也看看自己的茅草棚是有多漂亮。
果然回到家里,爷爷看到了这幅画,嘴里不住地发出感叹声,先是一个劲儿地夸着萧全有出息,然后又看这画儿不住地说好,接着又颤抖着手隔着玻璃片将这画摸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老人的眼里竟然泛起些泪花。
“爷爷?”苏白看见老人哭,就有些无措,他这是第一次看见一个老人眼中的泪水,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没事,没事。”老人使劲儿眨眨眼睛,叹一口气,“人老了,就爱瞎想,这画儿挺好,挺好。”
“爷爷要是喜欢,就将这画儿挂你屋里。”想了想,苏白说道。
“不了,我那墙上,到处都挂着东西,没地儿挂这么好看的画儿。”老人虽然摇了摇头,但是看得出来他是极喜欢这幅画儿的。
“一会儿我去把墙上的东西取了就好。萧全可是说了,这画儿要挂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我的屋子有些潮,挂你那儿正好。”苏白找了个理由,自己最亲的人就只剩爷爷了,他希望能让老人过得开心一些。
老人最终同意了苏白的提议,在这个晚上,苏白和爷爷先是把墙上的杂物收了,又拔了钉子,然后爷孙俩儿搞了一次大扫除,最后才仔仔细细地将画儿挂好。
“真好看。”看到挂在屋子北墙上的画儿,老人又感叹一句。
“嗯。”苏白也看着,夜晚屋里的白炽灯亮着,将画笼在一片柔和的光芒中,画中宁谧的氛围似乎在柔光中又加深了几分。
“萧全这孩子可真厉害。”老人又赞叹。
“嗯。”苏白依旧点点头,虽然他对不是自己而是萧全讨好了爷爷这事有点介怀,但他却不能说出什么昧良心的话。
出了爷爷的房间,皎洁的月亮已经从村西的树林爬上的半空,清清冷冷的月光洒在院子里,像一层娟洁的薄纱,而夏日的虫鸣蛙声似乎也沉醉在银白的世界里,高高低低地,弹起了月光鸣奏曲。
苏白回到屋子里,拿着蒲扇赶走蚊帐里飞舞的蚊子,然后钻进薄被里,看着呼呼乱舞的蚊子试图往帐子里钻,苏白心情出奇得好,看了它们半晌,才伸手关掉床头的开关。
******
七月中旬,期末考试结束了,这一次,苏白没有等成绩单,在家歇了两天跟董延山打了电话和萧全打了招呼便往董延山那里去了,看着苏白背着行李兴奋的样子,萧全心里生出一点嫉妒,送苏白去车站的时候,就一直保持着一副郁闷的表情。
坐到车上,看到萧全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苏白想想,又下了车跑到他面前:“我是完全没有基础才去董师傅那儿的。你的基础好,自己看着书练习也能学好的。”说完,苏白也不待萧全反应就蹬蹬地跑到车上。
“切,没师傅就没师傅。”萧全看着车子渐渐远去,嘴里抱怨一句,然后双手揣在包里,慢悠悠地往家里走。
再次到达临平村,苏白已经没有了上一次的忐忑,熟门熟路地来到董延山的家,敲了敲门,来开门的是一个比自己大了几岁少年。少年穿着白T恤,蓝短裤,白白的皮肤,看上去挺沉稳的,像是城里的孩子。
“嗯……你好。”看见陌生人,苏白有些拘谨地问好。
“你是……苏白!”看见一个陌生的少年,李泽愣了一下,等想到舅婆提到今天那个天赋很高的预备徒儿要来,便开口问道。
“嗯,我是苏白,你是?”
“我叫李泽。”李泽一边介绍自己一边打量着苏白,他来的这几天,舅婆已经无数次提起舅公这个天赋很高的预备徒儿了,这话舅公也是默认的,于是他对这个苏白倒有几分好奇,打量了一番,李泽对他的印象也不坏,安安静静的比同龄人成熟许多,虽然皮肤发黑黑,衣着朴素,却不像一般的农村男孩那样带着些野气。
看着面前的少年看着自己不说话又不让自己进去,苏白绞尽脑汁,想要说什么,不过还没想到,张贵晴的声音就响起来了:“阿泽,是苏白来了吧,怎么还不进来。”
熟悉的声音让苏白稍稍松了一口气。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他还是有些不自在。
“知道了,舅婆,马上就来。”
李泽对张贵晴的称呼让苏白微微有些吃惊,不过随即便平静下来,放暑假了,小孩子走亲戚挺正常的。
“张奶奶好。”进了院子,苏白看见张贵晴,乖巧地问好。
“好好。”张贵晴点点头,“半年不见了,长高了不少。你还没吃午饭吧,先去放好包,哦,还是之前的那个屋子,我去给你盛饭。”
“不用了,张奶奶,我在车上吃了两个包子,还饱着。”苏白摇摇头,他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所以早上走的时候便带了干粮。
“正长身体的时候呢,两个包子怎么够?知道你今天要来,饭都是给你留着的。”
苏白刚想拒绝,一旁的李泽就开口了:“那舅婆多盛一碗,我这会儿也饿了。”
“你小子,中午叫你多吃一点你不肯,现在知道饿了。”张贵晴虽然说这责备的话不过眼里却带着笑意,说完,她又转头对苏白说,“对了,他叫李泽,我孙子,这次是被他妈逼着来学雕核子的。你们年龄差不多,正好有个伴儿。”
“李泽哥哥好。”听了张贵晴的话,苏白倒是乖乖地和他打招呼,甚至还鞠了躬。
“叫我李泽就好。”李泽有些无奈地说到。李泽哥哥这个称呼实在让他有些受不了,不过看看苏白的表情,似乎也不是捉弄他,这小孩,该说他实诚吗?
张贵晴也被苏白的称呼弄得发笑,待看到苏白一脸迷糊,她才忍住笑意:“好了,阿白去放行李吧,阿泽,和我一起去端饭菜。”
屋子跟寒假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只是换了薄被,也撑了蚊帐,苏白摸了摸,心里生出一股暖意。
饭菜是被端在院子里一处阴凉的石桌上的,饭菜还冒着热气,李泽面前是一个小碗,而另一个明显是给苏白的碗则比李泽那个大上两倍,里面的饭还是紧紧实实的一满碗。苏白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而张贵晴还在一边说:“锅里还有,吃完就添啊。阿泽吃了碗里的也就够了,不用想着他。”
“这一碗已经够了。”苏白通红着一张脸说。
“正长身体呢……”
“舅婆,你再说,饭菜都冷了。”见苏白害羞得不行,自家舅婆又要发表长篇大论,李泽还是好心地给苏白解了围。
“是是饭菜都凉了,你们俩儿快吃啊。”张贵晴终于不说话,转而往屋里走。
见张贵晴离开,苏白终于松了口气,只是低头看着满满的一碗饭却有些犯愁,他虽然是有些饿,但是这碗里的量对他来说实在有些多。只是第一天都剩饭吗?苏白皱起眉头,看着一碗饭,颇有不敢下筷的样子。
“吃不完的话,拿着空碗添出来,一会儿倒回锅里就好。”李泽一直关注着苏白,见他皱起一张脸,李泽心里再次感叹了一下这孩子实诚,然后便解了围。
“可是……”苏白有些犹豫,张贵晴对自己是好心,倒回去,总觉得有些不好。
“锅里的饭还多,晚上都是要吃剩饭的。”
苏白想了一会儿,还是照着李泽的话做,大不了,把这碗饭放一边,自己晚上再吃。
吃完饭,李泽见苏白将添出来的一碗专门放了一个地方,他也不再说什么了,现在,他已经对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的苏白有些不耐了。自己都这么说了,寒假也已经来过一次了,再这么做,他觉得苏白实在有些小气了,这样的男孩子,他不怎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