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八、淡淡盐水浓浓情
终于她开始接着往下练了。练到第三式“三体式藏刀”第3动右脚后撤一步时,她说:“这一撤步我按照陈式太极拳‘白鹤亮翅’的撤步要求练习。”
“太极拳比形意拳好吗?”李存义问。
“一样好,但练好太极拳后再练啥啥成。太极拳象小雨,泡透了棉花,最软的棉花也能结成坚冰。”
“我喜欢听你这样说话。”他说。
“为啥?”她问。
“因为似通非通,让人们听不懂。”
她不禁大笑起来,笑了又笑,笑得好开心。
李存义也想开心地笑,跟着她笑了又笑,却笑不出来。
“你怎么这么蔫头耷拉耳的,怎么啦?”
“我病了呗。”他说。
“生病了,怎么不舒服?”
“不能告诉你。”
“不告诉我我用指裆锤收拾你。”她说着比划招式。
“就是这儿,早晨一觉醒来,我现肿得白萝卜一样粗。”
“那还了得,快跟我来消消炎吧。”
她把他拽到她的房间里去,往脸盆架上的洗脸盆里倒上些水,又撒进去两提捏盐,然后三下五除二把他的白萝卜扯了出来,给他淋洗。
“肿这样了也不去看丈夫,也不早点告诉我,会肿死你的!”她说着哭起来,泪珠啪嗒啪嗒地滴在盆里。
泪珠掉进盐水盆里又消失了,是跑到李存义的心里去了。从此在李存义的心里,什么珍珠、钻石、金条全不珍贵,只有这些泪珠珍贵无价。
李存义在刘小燕闺房里又看到了她写的作文:
一日,护镖投宿于旅店。与同道者谈武艺,有旁若无人之概。忽有同宿一长发皓然之老叟在旁冷笑,鄙视之意现于颜色。吾不能堪,忿然谓叟曰:“若龙钟似此,岂亦能武!将毋倚老卖老,以为我没奈何乎?”叟从容曰:“强中更有强中手,武艺谁敢称能。因见汝少女不知天高地厚,故不自觉其笑之出于鼻也,怒将何?”吾益不能忍,必欲与叟较,叟亦不辞。吾方出手,已跌数步,竟不测叟以何种手法,能跌人如此干脆。吾初以叟年迈,恐其不胜掊击,故出手未尽其长,至此乃以全力赴之。不料一近叟身,手脚如被蛛网缠缚,有力无所施,跳脱亦不可得,中心惶急,遍身汗出如淹。见叟张两臂往复搓弄如玩圆球,神气闲逸,绝无寻常比试态度,吾始知非敌,跪请拜师。叟曰:“拜师则可,但当拜我为义父。”
李存义这才明白了师妹练太极拳的原因。
次日,李存义的肿胀就消退了,他和师妹又快乐地练起了形意拳。切磋时,她总要占他的上风,占上风后又每每笑得前仰后合。她笑他也笑,笑得更灿,因为他愿意她快乐,她每有一分的快乐,他就感觉到十分的喜悦。练形意拳真让人幸福!
一天会友镖局押的镖船,由京杭大运河北行到了沧州。
路上镖师们嘱咐过刘小燕,到了沧州不要喊镖。
“到了沧州连做个小广告都不敢了吗?”刘小燕问。
“喊镖的目的是要显示一个镖局的威力,可以震慑一些小匪们的动作。可是沧州是武林高手荟萃的地方,从事镖行的又多,没有小匪们成长的土壤,所以便没必要搞什么震慑,并且镖不喊沧,这是江湖的老规矩。”
“这是沧州武术家们定的规矩吗?”刘小燕又问。
“一半是外地武林人到沧州后的腼腆。”一位老镖师说,“在古代,‘武术之乡’沧州为燕齐之地。在辽、金、宋时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封建官府的层层盘剥,豪绅地主的强夺压榨,人们需要生存就要有保护自己的手段。梁山好汉林冲当年就被发配于此,看守草料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战场也是在沧县古城附近。沧州,古有“远恶郡州”之称,明时有“小梁山”之号,频繁之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故须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救图存。沧州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芦荡荒滩,人烟稀少,既是犯军发配之地,又是叛将蔽身良所。明清时,一些受朝廷缉拿之叛将,寻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他等隐姓埋名,化装僧道游侠,传艺维生。如沧州"五十三刀"即"闯王刀",就是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的部将隐名沧州传授下来的。在我知道的100多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0多个,民间零散的功夫更加难以计数。沧州,地处“九河下梢”,土地瘠薄,旱、涝、虫灾不时降临。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讨,卖儿鬻女者不鲜。民谣云:抛弃黄口儿,一乳恩情尽;但恨生不辰,莫怨父母忍。许多壮丁,以贩盐维生,而官府缉拿甚严。民求生不得,必然反抗,反抗则必习武事。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说明了沧州人民自古就尚义任侠。正是由于有如此之多的掌故、光环林立沧州,所以镖不喊沧成为绿林中人共同遵守的一条规矩。镖师们走遍全国,唯有在沧州三缄其口。这是武林给沧州的莫大尊荣,也是沧州武术强盛的必然结果。”
“一半是沧州武林人士比武较技的战果。”老镖师又说,“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风’。清康熙十五年,两个俄人到北京摆擂,京人不敌,皇帝张榜招贤,孟村八极拳师丁发祥闻讯赶赴京都,力劈‘大牤牛’,吓死‘二牤牛’,名声大噪,皇帝亲自召见嘉奖。在过去镖行兴盛时期,历来有喊镖不过沧的说法,镖车过沧州时都是拔下镖旗,不喊镖号。分析其原因:一是沧州人性格磊落,好为不平事,地面上容不下劫镖的;二是沧州人好面子,喊镖过沧就等于向当地武林界挑战,虽然不劫你的镖,可也少不了有人要比试的。传说一日,一外地镖局通过沧州时高声喊镖,没落镖旗,行至南门,被李冠铭骑马追上。李冠铭大吼一声,纵身而起,双手抓住城门,把烈马用双腿夹起,马被悬在空中咴儿咴儿乱叫,却动弹不得。镖客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李冠铭没有给镖客出难题,而是一笑了之。因此,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运路行,只要是车到沧州、船过沧州,都会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大喊镖号。否则,无论你有多大的名头,多好的身手,在沧州喊镖叫板,栽个大跟头儿就脸面丢尽,下不来台了。”
“这事可信,我师叔郭云深就有这样的大力。”刘小燕说。
“沧州武术即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小巧灵活的招数,并具有速度、力度大和善于攻守的实战特点。”老镖师又说,“能代表沧州武术特点的如燕青、功力、劈卦、通臂、明堂、弥宗、八极、太祖、六合、弹腿、戳脚、翻子、大洪拳、小洪拳、形意等。”
“原来也有俺家形意啊!”刘小燕骄傲地说,“那闯王刀厉害吗?”
“相传此刀术系明末闯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实用刀法,故名闯王刀。当时,因讳闯王,遂改称五十三刀。又因刀法中有九路对闯,也称闯刀。传说清顺治二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后,农民起义军逐渐失败。此时,有一对老夫妇流落沧县运河西早市庙,隐姓埋名,留居庙中,以卖水捡柴来维持生计。因庙内无僧,少香火,且庙产归王氏财主经管。王氏之王堂、王金兄弟二人皆喜武,庙院即为习武场,机缘之下,这对老夫妇将闯王刀授与兄弟二人。终于,闯王刀在沧州流传了下来。”老镖师对刘小燕说。
船到红孩口码头,老镖师正想落下镖旗悄悄过去,突然刘小燕说:“你看!”
只见红孩口码头一片喧闹,有装运货物的,有来这里看热闹的。靠近河边,有一个穿一身红衣的小姑娘在踢鸡毛毽子玩耍,很是惹眼。那鸡毛毽子即便飞起两丈多高,小姑娘仍能接住再踢向高空。
“踢得真好,比我踢得还好!”刘小燕说。说罢她情不自禁地喊开了:“我武唯扬——我武唯扬——”
从前各地镖局喊镖号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威武镖”,即高呼“我武唯扬”或“以武会友”之类的口号,但这种镖号带有挑衅意味,因此只有少数几个实力强大的镖局敢喊;第二种镖号最为常见,即拉长声音喊“合吾”二字,称为“仁义镖”,为一般镖局通用。“合吾”,喊这两个字儿,是告诉江湖人,我们是同行;第三种是哑镖,逢省会城市或镖局所在,不得喊镖号,镖客下马下车步行。
老镖师被惊呆了:“你竟敢喊镖?!”
“朝这儿踢,朝这儿踢!”刘小燕冲了岸上高喊。
岸上的小姑娘果真把毽子踢了过来。
刘小燕一脚就给踢了回去。
“谢谢,谢谢!”岸上的小姑娘高喊道。
看这儿人很和善友好,船便停住,大家上码头上吃点东西。
刘小燕去打小姑娘伙着踢了一会毽子玩,踢了一刻钟后才去吃饭。
老镖师吃饭时间和别人闲聊,问及李冠铭双手抓住城门把烈马用双腿夹起拦截镖车的故事,旁边的人对他说“那是李冠铭在练功夫玩,没有向后看,后面镖局的人误会了,吓得浮想联翩。”刘小燕则问关于闯王刀的故事。那人给她讲道:
清顺治二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后,农民起义军逐渐失败。此时,有老夫妇流落沧县)运河西早市庙,隐姓埋名,留居庙中,男卖水女拣柴维生。因庙内无僧,少香火,庙产归王氏财主经管。王氏之王堂、王金兄弟二人皆喜武,庙院即为习武场。一年后某一日晨,老妇见王金练拳,端一盆水出屋,高喊:”快闪开!”即将水泼出,王金闻声急退,而水皆泼至身上。王欲急,老妇赔礼。王责之,老妇怪王乃练武之人却不能躲水。王急,责老妇有恩不报,反耻笑之。老妇曰:“请二少东也以一盆水泼我如何?”老妇立于阶上,王倾盆泼之,只见水泼于阶上,老妇已纵身坐于正殿之檐。王正在目瞪口呆,忽听背后有人叫“好!”此人乃王堂。二人叩拜老妇,口称“师娘在上,怪弟子有眼不识泰山。”老妇劝起二兄弟,二人知老夫妇非等闲之辈,中午,携酒肴饭菜至庙中,跪于殿前,诚心拜师求艺,誓曰奉老师和师娘如父母,活养死葬。并说,二老背井离乡来沧,必有难言之苦,弟子不敢多问,后遇天大之事由弟子承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二老说,往事不堪回首,不述也罢。活有衣食,死后黄土盖身,别无他求。又说,贤昆仲心地忠厚,肝胆照人,当倾囊传艺。老夫妇所用之刀,背厚刃薄,身宽,柄长,全刀长三尺五寸。二老演练,刀招迅猛,吃硬吞长,马上步下和双手之劈、挂、削、剁、扎、钩、刺、撩、抹、横,以及擒拿术,变化多端,招招实用。王氏二兄弟惊叹曰,其乃刀中之魁耳。从此,二人苦练,得此刀法之真谛。二老临终前,才称原系李自成之部将。老夫姓秦,未表名字。王堂、王金授徒沧县大白头村杨德符、杨德清、杨德玉,郝家庄李春魁,曹家庄孙绍文,大圈子还俗僧人王效仁。他等授杨积善、杨清池、杨佩玺、李风山、李霖春、孙捷三等。他等又传杨汝立、杨乐山等多人。下一代习练者更多。演练闯王刀,多斜身拗步。进、退、虚、实,变换灵活,上下左右?连环无空,敏捷力狠,观者惊心。闯王刀以技击实践为中心,编排套路结构严紧,布局匀称,运动清晰,招术奇特,手法惊异,步法多变,美无花架,实而不华,马上步下均适用。攻如猛虎下山,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防时稳如泰山,伺机相还。临阵应用,以攻为主,先发制人。其特点是猛、快、巧、准。
习练此刀必有一定之基本功。沧州人习练此刀法功深者,皆有习练各门拳术之功底。闯王刀之谱,以108句歌诀述明五十三刀之各招式。其多数歌诀中,既有招式,又有用法,便于习练者明其意,通其理,练其功,握其技。根据实际经验,汇有“九路对闯”,此乃闯王刀法之精华。
闯王刀的应用要诀,其速度讲三快:手快、步快、身快。灵活讲三活:手活、步活、身活。顾盼讲三顾:攻前顾后、攻左顾右、攻上顾下。战术讲三定:定方位、定攻点、定主择。
“你会练?”刘小燕问。
“学过,但因为教我的人不会对练套路,所以就改学形意刀法了,就把那套刀生疏了。”那人说。
“你能练给我看看吗?”刘小燕又问。
“这有什么不能的?”那人说罢借了一把切菜刀练了起来。
“谢谢您。礼尚往来,我也练一趟形意刀给你看。”刘小燕说罢接过切菜刀,练了起来。
“你练得真好看,你的一马三箭真快!”那人夸奖道。
“谁看了都是这样夸我的。”刘小燕得意地说。
那人恋恋不舍地告辞走后,刘小燕见有个小姑娘骑着小毛驴过来,便让借给她玩玩。那小姑娘同意了。刘小燕便骑着小毛驴逛了一圈,然后驱小毛驴去自家镖船上,骑进去又骑出来。岸上上见了便都笑。
然后镖船告别红孩码头,告别沧州北去。事后竟有了新的传说:
说某日有一个女孩在岸上一个飞脚将鸡毛毽子踢向某艘船上招摇的镖旗,“咔嚓”一声镖旗的竹竿应声折断。
说某日一头小毛驴受惊吓跳过一座桥的栏杆落到一艘船上,桥上有一个小姑娘一个燕子穿帘跳到了小毛驴的脊背上,两腿一夹把身子一纵连人带小毛驴都到了桥上。然后镖船还进水下沉,镖箱里的银元宝也被换成了砖头瓦块,上岸后发现一个老头把一块大青石坐成了八瓣,便谦恭向老头求助,银元宝才失而复得。
回到家后,刘小燕演示闯王刀给李存义看,并让李存义用形意刀法和她的闯王刀法对练,以发现其中的奥妙。
一次,镖局人手紧张,刘小燕介绍师哥李存义来当助手。
两人护商往大同,出雁门关、过永盛庄。时正暮春,微雨初晴,山翠如滴,夕阳未下,素月欲升,刘小燕和李存义两人并辔徐行,顿忘日暮。眨眼冥色四合,黑云骤起。于是策马疾驰,找着个大车店住下。
两人把黄金白银寄放在东厢房中,并用镖旗覆盖其上。然后两人对坐于中堂,刘小燕教李存义写字和背形意口诀,又给他讲起了拳理理论:
“形意拳之美,不是平常人可能察觉的。以为它没有了心意古拳之美,那就错了。咱们师爷李老农通过改善,凭鹰捉四把、鹰熊竞志之真义,发明劈拳,这劈拳是动静合参的真法宝啊。不必去想‘上下争力与回缩劲’,真义已设计于姿式中,只要按师父教的方法劈去就没问题了。形意拳是心意拳的至宝,劈到功夫上身,啥鹰捉、虎抱头、熊膀、龙身、鸡腿,连‘落地曲直枪’的能耐都自然也了。因此形意拳与心意拳没什么两样,且和进入拳法的更妙之处,只是明白的人少,因此大多没有耐心坚持。所以练形意拳就劈,劈,劈,多劈,多劈,能劈就自然能懂三体式了。以一生之专情把劈拳劈活,即可再得出一个活脱脱的郭云深。由此再参八卦之变,太极之空灵,再参一切拳种,就可知道一切拳术的神意了。”
“怪不得你后来又参太极,原来你已经把劈明透了啊。”李存义说,“刚才你专门提到郭云深,可见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啊。”
“形意之打人,以崩拳最有名。”刘小燕说,“不管单崩,双崩,都像山崩撞人,因此形意拳极实,不是像鞭梢抽打人。功夫让要在于沾粘控,于你胸腹处沾及才开始崩打,0.01秒地紧一下子,因此叫炸劲、战劲。战拌的战。一下即摧。二是能整能沉,看捅实崩,看打实撞,打人成飞。人有一身功力就可沾控人,拳头可随意放到人的胸腹处,前手抓摸压下就是劈,不变手连带不可变崩而进。抓小孩过来打肚子,就是崩。无论多么凶猛的巨寇,自称或人称武艺高强的,只要遇着郭云深,一把抓过来,一月牙刀横过,如同抓来杀。你别看郭云深人瘦小,内力特浑厚,抓个高手像抓个小毛孩。我刚才说了个0.01秒,就是这么个瞬息,以沾粘贴实之身手,微震矮小的距离,一紧即松,瞬间摧毁敌人,这是内家拳的利器,也是武艺之美,武人之梦……”
两人谈得好开心。
三更后,风声陡然大作,一粒弓弹丸忽然射入中堂,骤然射灭了堂上烛火。李存义急忙持刀去东厢房,见黄白物都不胫而去。
李存义和刘小燕出门四顾,只见向东一缕黑影,立即驰往追之。
追出十余里到一古刹,见有一老僧,曲背垢面,状颇蹒跚,正在剪切茅草修补屋顶。
这样的老人岂能行劫,寺内又空旷,无黄白物踪迹,李存义和刘小燕便打算返回。
老僧忽然昂首挺胸,变得魁梧伟岸,说道:“二位来找丢失的东西吧?是老僧我派徒儿弄来了,为的是请你们二位来荒刹中,领教一下你们的功夫。现东西放在寺后石壁上,我徒儿去赵家庄沽酒了,请稍安勿躁。”
一会儿,一个和尚用扁担担着酒回来了,也面目黎黑,状如乞丐。老僧叱责道:“来去不过二百里地,你怎么走了半个时辰?小僧便向李存义、刘小燕施礼,并出酒菜款待。”
天亮后,老僧领着李存义、刘小燕来到寺后,见真有一石壁,高三丈余,陡不可临,钱袋放在壁顶上,其中的黄白物历历可观。环顾周遭几十里无人烟。
老僧说:“我徒儿已醉了,黄白之物还望两位自取。一般武师是上不去的,有多少高手望壁兴叹,跺脚而归啊。我这儿有个规矩:如果没这个能耐,就归我们师徒打酒用了。”
“师哥,你有飞檐走壁的功夫吗?”刘小燕问。
“有啊。”已走到壁后的李存义说。他见到有一架由三架梯子接在一起而成的一架破梯子,爬上去反钱袋取了扔了下来。
两人拿起钱袋告辞,这时老僧说:“你俩在智力游戏中胜出了,钱袋可以拿走了,要知道有多少人败在这种智力战斗中。但咱们还是应该比试一下真功夫,以做切磋。”
于是小僧与李存义交手,功力不相上下。小僧佯败稍撤,想回身一脚,可脚尚未离地,就被李存义追上打倒了。
“想不到你在腿脚速度上是天才。”老僧说。
老僧出手朝刘小燕比划几招,刘小燕道:“临清肘捶。”老僧立即收手,说:“你认识临清肘捶?!”刘小燕说:“我久闯江湖,能不认识这个?”老僧便向刘小燕恭敬地作了个揖。
师兄师妹出双入对,有活时打工当镖客,没活时在家练武功玩。就在这样的滏阳河水般丰盈的幸福中,时光哗哗流淌着。
这天,李存义又在练刀法,师妹过来,说:“师哥,给你块糖吃吧。”李存义停止练习,说:“糖?谢谢师妹。”他伸出了右手。师妹说:“你张嘴,我直接放你嘴里。”李存义便张开了嘴。这时师妹一个槐虫步冲过来,把嘴里的半块糖送到了李存义的嘴里。
李存义慌得不知所措,嘴里的糖吃也不是,吐掉也不是。
刘小燕说:“师哥,我想嫁给你,你要我吗?”
见李存义回答不出来,刘小燕又说:“你也该成年了,别见了女孩就害羞啦。告诉你个秘密,我有个理想,就是想女扮男装,出去走南闯北,打把式卖艺。咱俩扮作师兄弟好不好?”
“当然好。”李存义想回答说不好,但不忍心说。
“我给你的糖你还舍不得吃啊,还要留给我呀?”刘小燕说着又伸了舌头,到李存义嘴里把糖要了回来。
这一幕被来刘师家的南午村王大户看到了,气得几乎要吐血。
王大户这次来,就是来找刘奇兰谈刘小燕过门的事情的。刘小燕从小跟王大户的儿子订了娃娃亲。
那年,刘奇兰为做翡翠生意找刘大户借钱,两人在酒桌上定下了那门亲事。
王大户说:“你二女儿小燕也十八大九的大闺女了,我儿子也二十一岁了,该为他俩成亲了,半月后,这个月的二十八,是个好日,把亲事办了怎么样?”
“那好吧。”刘奇兰说。
王大户走后,刘奇兰把女儿唤过去,说了成亲的事。刘小燕说:“我不嫁,除非李存义!”
“你们是订了娃娃亲的。”刘奇兰说。
“那绝对不算数,必须的!”刘小燕说。
“这绝对算数,必须的!”刘奇兰说。
到了廿八这天,娶亲的队伍来了,刘小燕却失踪了。
王大户赶了来,骂刘奇兰不守信用,秽语轰耳,指戳手搡。刘奇兰手臂一挂,王大户摔了个猪拱槽。
王大户回家去后,纠集一大伙子壮汉雄男来报仇。
村里红白理事会的人们看刘奇兰的亲家聚众持械前来寻衅,便截于大街上,但百般劝解无效。
这时前来参加婚礼的郭云深乃持大杆子出迎。郭对进前者用大杆子插入其两腿间,振臂一挑,一个“乌龙搅海”竟使得对方拔地翻滚。
连挑三人,对方惊惧,乃息争。
郭云深因此在武林内外皆声名大著。
人们都听说过郭云深崩拳厉害,却不知他的形意枪也乃一绝。
枪在武术器械中,比较难练难精,故有“年刀、月棍、久练的枪”一说。枪又最灵巧,有空就能钻,故又有“枪是百刃之贼”之说。实质在长器械中应该说枪是“长兵之主”,因为练枪你有多高的灵巧性也能施展得出,你有多大的功力也可用得上。特别是拦、拿、扎(也称为崩、扣、扎),从技法到劲路,该说是任何长兵在攻防实战上都必须用,甚至是主要应用的技法。所以说它是“长兵之主”并不过分。由于双手使用主力在腰,技法多面不改色,故较难练。且形意枪法是以练大杆子为基础的,郭云深酷爱练大杆子,每夜无数次苦练,每次都练上百下,乃至功力不断地猛增进。
次日事情平息后,刘师把李存义唤了去谈心。
刘师说:“你刚学徒时我就给你算过卦,你的婚姻不平坦。家是人心灵的暖情老窝,但要学鹰,受不了平庸俗气,离群索居,凝眸高远的青天,翔在天宇栖在山巅。避开嘈杂才能从容淡定,逃脱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才能遨游在自由高贵的国度。希望你莫学为师这般,懂得深却练不大,而要成长为一代武林英豪,不断壮大自己的阳刚之气,走南闯北大展宏图。”
李存义说:“我听师父的话。”
“太极拳比形意拳好吗?”李存义问。
“一样好,但练好太极拳后再练啥啥成。太极拳象小雨,泡透了棉花,最软的棉花也能结成坚冰。”
“我喜欢听你这样说话。”他说。
“为啥?”她问。
“因为似通非通,让人们听不懂。”
她不禁大笑起来,笑了又笑,笑得好开心。
李存义也想开心地笑,跟着她笑了又笑,却笑不出来。
“你怎么这么蔫头耷拉耳的,怎么啦?”
“我病了呗。”他说。
“生病了,怎么不舒服?”
“不能告诉你。”
“不告诉我我用指裆锤收拾你。”她说着比划招式。
“就是这儿,早晨一觉醒来,我现肿得白萝卜一样粗。”
“那还了得,快跟我来消消炎吧。”
她把他拽到她的房间里去,往脸盆架上的洗脸盆里倒上些水,又撒进去两提捏盐,然后三下五除二把他的白萝卜扯了出来,给他淋洗。
“肿这样了也不去看丈夫,也不早点告诉我,会肿死你的!”她说着哭起来,泪珠啪嗒啪嗒地滴在盆里。
泪珠掉进盐水盆里又消失了,是跑到李存义的心里去了。从此在李存义的心里,什么珍珠、钻石、金条全不珍贵,只有这些泪珠珍贵无价。
李存义在刘小燕闺房里又看到了她写的作文:
一日,护镖投宿于旅店。与同道者谈武艺,有旁若无人之概。忽有同宿一长发皓然之老叟在旁冷笑,鄙视之意现于颜色。吾不能堪,忿然谓叟曰:“若龙钟似此,岂亦能武!将毋倚老卖老,以为我没奈何乎?”叟从容曰:“强中更有强中手,武艺谁敢称能。因见汝少女不知天高地厚,故不自觉其笑之出于鼻也,怒将何?”吾益不能忍,必欲与叟较,叟亦不辞。吾方出手,已跌数步,竟不测叟以何种手法,能跌人如此干脆。吾初以叟年迈,恐其不胜掊击,故出手未尽其长,至此乃以全力赴之。不料一近叟身,手脚如被蛛网缠缚,有力无所施,跳脱亦不可得,中心惶急,遍身汗出如淹。见叟张两臂往复搓弄如玩圆球,神气闲逸,绝无寻常比试态度,吾始知非敌,跪请拜师。叟曰:“拜师则可,但当拜我为义父。”
李存义这才明白了师妹练太极拳的原因。
次日,李存义的肿胀就消退了,他和师妹又快乐地练起了形意拳。切磋时,她总要占他的上风,占上风后又每每笑得前仰后合。她笑他也笑,笑得更灿,因为他愿意她快乐,她每有一分的快乐,他就感觉到十分的喜悦。练形意拳真让人幸福!
一天会友镖局押的镖船,由京杭大运河北行到了沧州。
路上镖师们嘱咐过刘小燕,到了沧州不要喊镖。
“到了沧州连做个小广告都不敢了吗?”刘小燕问。
“喊镖的目的是要显示一个镖局的威力,可以震慑一些小匪们的动作。可是沧州是武林高手荟萃的地方,从事镖行的又多,没有小匪们成长的土壤,所以便没必要搞什么震慑,并且镖不喊沧,这是江湖的老规矩。”
“这是沧州武术家们定的规矩吗?”刘小燕又问。
“一半是外地武林人到沧州后的腼腆。”一位老镖师说,“在古代,‘武术之乡’沧州为燕齐之地。在辽、金、宋时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封建官府的层层盘剥,豪绅地主的强夺压榨,人们需要生存就要有保护自己的手段。梁山好汉林冲当年就被发配于此,看守草料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战场也是在沧县古城附近。沧州,古有“远恶郡州”之称,明时有“小梁山”之号,频繁之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故须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救图存。沧州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芦荡荒滩,人烟稀少,既是犯军发配之地,又是叛将蔽身良所。明清时,一些受朝廷缉拿之叛将,寻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他等隐姓埋名,化装僧道游侠,传艺维生。如沧州"五十三刀"即"闯王刀",就是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的部将隐名沧州传授下来的。在我知道的100多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0多个,民间零散的功夫更加难以计数。沧州,地处“九河下梢”,土地瘠薄,旱、涝、虫灾不时降临。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讨,卖儿鬻女者不鲜。民谣云:抛弃黄口儿,一乳恩情尽;但恨生不辰,莫怨父母忍。许多壮丁,以贩盐维生,而官府缉拿甚严。民求生不得,必然反抗,反抗则必习武事。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说明了沧州人民自古就尚义任侠。正是由于有如此之多的掌故、光环林立沧州,所以镖不喊沧成为绿林中人共同遵守的一条规矩。镖师们走遍全国,唯有在沧州三缄其口。这是武林给沧州的莫大尊荣,也是沧州武术强盛的必然结果。”
“一半是沧州武林人士比武较技的战果。”老镖师又说,“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风’。清康熙十五年,两个俄人到北京摆擂,京人不敌,皇帝张榜招贤,孟村八极拳师丁发祥闻讯赶赴京都,力劈‘大牤牛’,吓死‘二牤牛’,名声大噪,皇帝亲自召见嘉奖。在过去镖行兴盛时期,历来有喊镖不过沧的说法,镖车过沧州时都是拔下镖旗,不喊镖号。分析其原因:一是沧州人性格磊落,好为不平事,地面上容不下劫镖的;二是沧州人好面子,喊镖过沧就等于向当地武林界挑战,虽然不劫你的镖,可也少不了有人要比试的。传说一日,一外地镖局通过沧州时高声喊镖,没落镖旗,行至南门,被李冠铭骑马追上。李冠铭大吼一声,纵身而起,双手抓住城门,把烈马用双腿夹起,马被悬在空中咴儿咴儿乱叫,却动弹不得。镖客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李冠铭没有给镖客出难题,而是一笑了之。因此,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运路行,只要是车到沧州、船过沧州,都会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大喊镖号。否则,无论你有多大的名头,多好的身手,在沧州喊镖叫板,栽个大跟头儿就脸面丢尽,下不来台了。”
“这事可信,我师叔郭云深就有这样的大力。”刘小燕说。
“沧州武术即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小巧灵活的招数,并具有速度、力度大和善于攻守的实战特点。”老镖师又说,“能代表沧州武术特点的如燕青、功力、劈卦、通臂、明堂、弥宗、八极、太祖、六合、弹腿、戳脚、翻子、大洪拳、小洪拳、形意等。”
“原来也有俺家形意啊!”刘小燕骄傲地说,“那闯王刀厉害吗?”
“相传此刀术系明末闯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实用刀法,故名闯王刀。当时,因讳闯王,遂改称五十三刀。又因刀法中有九路对闯,也称闯刀。传说清顺治二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后,农民起义军逐渐失败。此时,有一对老夫妇流落沧县运河西早市庙,隐姓埋名,留居庙中,以卖水捡柴来维持生计。因庙内无僧,少香火,且庙产归王氏财主经管。王氏之王堂、王金兄弟二人皆喜武,庙院即为习武场,机缘之下,这对老夫妇将闯王刀授与兄弟二人。终于,闯王刀在沧州流传了下来。”老镖师对刘小燕说。
船到红孩口码头,老镖师正想落下镖旗悄悄过去,突然刘小燕说:“你看!”
只见红孩口码头一片喧闹,有装运货物的,有来这里看热闹的。靠近河边,有一个穿一身红衣的小姑娘在踢鸡毛毽子玩耍,很是惹眼。那鸡毛毽子即便飞起两丈多高,小姑娘仍能接住再踢向高空。
“踢得真好,比我踢得还好!”刘小燕说。说罢她情不自禁地喊开了:“我武唯扬——我武唯扬——”
从前各地镖局喊镖号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威武镖”,即高呼“我武唯扬”或“以武会友”之类的口号,但这种镖号带有挑衅意味,因此只有少数几个实力强大的镖局敢喊;第二种镖号最为常见,即拉长声音喊“合吾”二字,称为“仁义镖”,为一般镖局通用。“合吾”,喊这两个字儿,是告诉江湖人,我们是同行;第三种是哑镖,逢省会城市或镖局所在,不得喊镖号,镖客下马下车步行。
老镖师被惊呆了:“你竟敢喊镖?!”
“朝这儿踢,朝这儿踢!”刘小燕冲了岸上高喊。
岸上的小姑娘果真把毽子踢了过来。
刘小燕一脚就给踢了回去。
“谢谢,谢谢!”岸上的小姑娘高喊道。
看这儿人很和善友好,船便停住,大家上码头上吃点东西。
刘小燕去打小姑娘伙着踢了一会毽子玩,踢了一刻钟后才去吃饭。
老镖师吃饭时间和别人闲聊,问及李冠铭双手抓住城门把烈马用双腿夹起拦截镖车的故事,旁边的人对他说“那是李冠铭在练功夫玩,没有向后看,后面镖局的人误会了,吓得浮想联翩。”刘小燕则问关于闯王刀的故事。那人给她讲道:
清顺治二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后,农民起义军逐渐失败。此时,有老夫妇流落沧县)运河西早市庙,隐姓埋名,留居庙中,男卖水女拣柴维生。因庙内无僧,少香火,庙产归王氏财主经管。王氏之王堂、王金兄弟二人皆喜武,庙院即为习武场。一年后某一日晨,老妇见王金练拳,端一盆水出屋,高喊:”快闪开!”即将水泼出,王金闻声急退,而水皆泼至身上。王欲急,老妇赔礼。王责之,老妇怪王乃练武之人却不能躲水。王急,责老妇有恩不报,反耻笑之。老妇曰:“请二少东也以一盆水泼我如何?”老妇立于阶上,王倾盆泼之,只见水泼于阶上,老妇已纵身坐于正殿之檐。王正在目瞪口呆,忽听背后有人叫“好!”此人乃王堂。二人叩拜老妇,口称“师娘在上,怪弟子有眼不识泰山。”老妇劝起二兄弟,二人知老夫妇非等闲之辈,中午,携酒肴饭菜至庙中,跪于殿前,诚心拜师求艺,誓曰奉老师和师娘如父母,活养死葬。并说,二老背井离乡来沧,必有难言之苦,弟子不敢多问,后遇天大之事由弟子承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二老说,往事不堪回首,不述也罢。活有衣食,死后黄土盖身,别无他求。又说,贤昆仲心地忠厚,肝胆照人,当倾囊传艺。老夫妇所用之刀,背厚刃薄,身宽,柄长,全刀长三尺五寸。二老演练,刀招迅猛,吃硬吞长,马上步下和双手之劈、挂、削、剁、扎、钩、刺、撩、抹、横,以及擒拿术,变化多端,招招实用。王氏二兄弟惊叹曰,其乃刀中之魁耳。从此,二人苦练,得此刀法之真谛。二老临终前,才称原系李自成之部将。老夫姓秦,未表名字。王堂、王金授徒沧县大白头村杨德符、杨德清、杨德玉,郝家庄李春魁,曹家庄孙绍文,大圈子还俗僧人王效仁。他等授杨积善、杨清池、杨佩玺、李风山、李霖春、孙捷三等。他等又传杨汝立、杨乐山等多人。下一代习练者更多。演练闯王刀,多斜身拗步。进、退、虚、实,变换灵活,上下左右?连环无空,敏捷力狠,观者惊心。闯王刀以技击实践为中心,编排套路结构严紧,布局匀称,运动清晰,招术奇特,手法惊异,步法多变,美无花架,实而不华,马上步下均适用。攻如猛虎下山,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防时稳如泰山,伺机相还。临阵应用,以攻为主,先发制人。其特点是猛、快、巧、准。
习练此刀必有一定之基本功。沧州人习练此刀法功深者,皆有习练各门拳术之功底。闯王刀之谱,以108句歌诀述明五十三刀之各招式。其多数歌诀中,既有招式,又有用法,便于习练者明其意,通其理,练其功,握其技。根据实际经验,汇有“九路对闯”,此乃闯王刀法之精华。
闯王刀的应用要诀,其速度讲三快:手快、步快、身快。灵活讲三活:手活、步活、身活。顾盼讲三顾:攻前顾后、攻左顾右、攻上顾下。战术讲三定:定方位、定攻点、定主择。
“你会练?”刘小燕问。
“学过,但因为教我的人不会对练套路,所以就改学形意刀法了,就把那套刀生疏了。”那人说。
“你能练给我看看吗?”刘小燕又问。
“这有什么不能的?”那人说罢借了一把切菜刀练了起来。
“谢谢您。礼尚往来,我也练一趟形意刀给你看。”刘小燕说罢接过切菜刀,练了起来。
“你练得真好看,你的一马三箭真快!”那人夸奖道。
“谁看了都是这样夸我的。”刘小燕得意地说。
那人恋恋不舍地告辞走后,刘小燕见有个小姑娘骑着小毛驴过来,便让借给她玩玩。那小姑娘同意了。刘小燕便骑着小毛驴逛了一圈,然后驱小毛驴去自家镖船上,骑进去又骑出来。岸上上见了便都笑。
然后镖船告别红孩码头,告别沧州北去。事后竟有了新的传说:
说某日有一个女孩在岸上一个飞脚将鸡毛毽子踢向某艘船上招摇的镖旗,“咔嚓”一声镖旗的竹竿应声折断。
说某日一头小毛驴受惊吓跳过一座桥的栏杆落到一艘船上,桥上有一个小姑娘一个燕子穿帘跳到了小毛驴的脊背上,两腿一夹把身子一纵连人带小毛驴都到了桥上。然后镖船还进水下沉,镖箱里的银元宝也被换成了砖头瓦块,上岸后发现一个老头把一块大青石坐成了八瓣,便谦恭向老头求助,银元宝才失而复得。
回到家后,刘小燕演示闯王刀给李存义看,并让李存义用形意刀法和她的闯王刀法对练,以发现其中的奥妙。
一次,镖局人手紧张,刘小燕介绍师哥李存义来当助手。
两人护商往大同,出雁门关、过永盛庄。时正暮春,微雨初晴,山翠如滴,夕阳未下,素月欲升,刘小燕和李存义两人并辔徐行,顿忘日暮。眨眼冥色四合,黑云骤起。于是策马疾驰,找着个大车店住下。
两人把黄金白银寄放在东厢房中,并用镖旗覆盖其上。然后两人对坐于中堂,刘小燕教李存义写字和背形意口诀,又给他讲起了拳理理论:
“形意拳之美,不是平常人可能察觉的。以为它没有了心意古拳之美,那就错了。咱们师爷李老农通过改善,凭鹰捉四把、鹰熊竞志之真义,发明劈拳,这劈拳是动静合参的真法宝啊。不必去想‘上下争力与回缩劲’,真义已设计于姿式中,只要按师父教的方法劈去就没问题了。形意拳是心意拳的至宝,劈到功夫上身,啥鹰捉、虎抱头、熊膀、龙身、鸡腿,连‘落地曲直枪’的能耐都自然也了。因此形意拳与心意拳没什么两样,且和进入拳法的更妙之处,只是明白的人少,因此大多没有耐心坚持。所以练形意拳就劈,劈,劈,多劈,多劈,能劈就自然能懂三体式了。以一生之专情把劈拳劈活,即可再得出一个活脱脱的郭云深。由此再参八卦之变,太极之空灵,再参一切拳种,就可知道一切拳术的神意了。”
“怪不得你后来又参太极,原来你已经把劈明透了啊。”李存义说,“刚才你专门提到郭云深,可见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啊。”
“形意之打人,以崩拳最有名。”刘小燕说,“不管单崩,双崩,都像山崩撞人,因此形意拳极实,不是像鞭梢抽打人。功夫让要在于沾粘控,于你胸腹处沾及才开始崩打,0.01秒地紧一下子,因此叫炸劲、战劲。战拌的战。一下即摧。二是能整能沉,看捅实崩,看打实撞,打人成飞。人有一身功力就可沾控人,拳头可随意放到人的胸腹处,前手抓摸压下就是劈,不变手连带不可变崩而进。抓小孩过来打肚子,就是崩。无论多么凶猛的巨寇,自称或人称武艺高强的,只要遇着郭云深,一把抓过来,一月牙刀横过,如同抓来杀。你别看郭云深人瘦小,内力特浑厚,抓个高手像抓个小毛孩。我刚才说了个0.01秒,就是这么个瞬息,以沾粘贴实之身手,微震矮小的距离,一紧即松,瞬间摧毁敌人,这是内家拳的利器,也是武艺之美,武人之梦……”
两人谈得好开心。
三更后,风声陡然大作,一粒弓弹丸忽然射入中堂,骤然射灭了堂上烛火。李存义急忙持刀去东厢房,见黄白物都不胫而去。
李存义和刘小燕出门四顾,只见向东一缕黑影,立即驰往追之。
追出十余里到一古刹,见有一老僧,曲背垢面,状颇蹒跚,正在剪切茅草修补屋顶。
这样的老人岂能行劫,寺内又空旷,无黄白物踪迹,李存义和刘小燕便打算返回。
老僧忽然昂首挺胸,变得魁梧伟岸,说道:“二位来找丢失的东西吧?是老僧我派徒儿弄来了,为的是请你们二位来荒刹中,领教一下你们的功夫。现东西放在寺后石壁上,我徒儿去赵家庄沽酒了,请稍安勿躁。”
一会儿,一个和尚用扁担担着酒回来了,也面目黎黑,状如乞丐。老僧叱责道:“来去不过二百里地,你怎么走了半个时辰?小僧便向李存义、刘小燕施礼,并出酒菜款待。”
天亮后,老僧领着李存义、刘小燕来到寺后,见真有一石壁,高三丈余,陡不可临,钱袋放在壁顶上,其中的黄白物历历可观。环顾周遭几十里无人烟。
老僧说:“我徒儿已醉了,黄白之物还望两位自取。一般武师是上不去的,有多少高手望壁兴叹,跺脚而归啊。我这儿有个规矩:如果没这个能耐,就归我们师徒打酒用了。”
“师哥,你有飞檐走壁的功夫吗?”刘小燕问。
“有啊。”已走到壁后的李存义说。他见到有一架由三架梯子接在一起而成的一架破梯子,爬上去反钱袋取了扔了下来。
两人拿起钱袋告辞,这时老僧说:“你俩在智力游戏中胜出了,钱袋可以拿走了,要知道有多少人败在这种智力战斗中。但咱们还是应该比试一下真功夫,以做切磋。”
于是小僧与李存义交手,功力不相上下。小僧佯败稍撤,想回身一脚,可脚尚未离地,就被李存义追上打倒了。
“想不到你在腿脚速度上是天才。”老僧说。
老僧出手朝刘小燕比划几招,刘小燕道:“临清肘捶。”老僧立即收手,说:“你认识临清肘捶?!”刘小燕说:“我久闯江湖,能不认识这个?”老僧便向刘小燕恭敬地作了个揖。
师兄师妹出双入对,有活时打工当镖客,没活时在家练武功玩。就在这样的滏阳河水般丰盈的幸福中,时光哗哗流淌着。
这天,李存义又在练刀法,师妹过来,说:“师哥,给你块糖吃吧。”李存义停止练习,说:“糖?谢谢师妹。”他伸出了右手。师妹说:“你张嘴,我直接放你嘴里。”李存义便张开了嘴。这时师妹一个槐虫步冲过来,把嘴里的半块糖送到了李存义的嘴里。
李存义慌得不知所措,嘴里的糖吃也不是,吐掉也不是。
刘小燕说:“师哥,我想嫁给你,你要我吗?”
见李存义回答不出来,刘小燕又说:“你也该成年了,别见了女孩就害羞啦。告诉你个秘密,我有个理想,就是想女扮男装,出去走南闯北,打把式卖艺。咱俩扮作师兄弟好不好?”
“当然好。”李存义想回答说不好,但不忍心说。
“我给你的糖你还舍不得吃啊,还要留给我呀?”刘小燕说着又伸了舌头,到李存义嘴里把糖要了回来。
这一幕被来刘师家的南午村王大户看到了,气得几乎要吐血。
王大户这次来,就是来找刘奇兰谈刘小燕过门的事情的。刘小燕从小跟王大户的儿子订了娃娃亲。
那年,刘奇兰为做翡翠生意找刘大户借钱,两人在酒桌上定下了那门亲事。
王大户说:“你二女儿小燕也十八大九的大闺女了,我儿子也二十一岁了,该为他俩成亲了,半月后,这个月的二十八,是个好日,把亲事办了怎么样?”
“那好吧。”刘奇兰说。
王大户走后,刘奇兰把女儿唤过去,说了成亲的事。刘小燕说:“我不嫁,除非李存义!”
“你们是订了娃娃亲的。”刘奇兰说。
“那绝对不算数,必须的!”刘小燕说。
“这绝对算数,必须的!”刘奇兰说。
到了廿八这天,娶亲的队伍来了,刘小燕却失踪了。
王大户赶了来,骂刘奇兰不守信用,秽语轰耳,指戳手搡。刘奇兰手臂一挂,王大户摔了个猪拱槽。
王大户回家去后,纠集一大伙子壮汉雄男来报仇。
村里红白理事会的人们看刘奇兰的亲家聚众持械前来寻衅,便截于大街上,但百般劝解无效。
这时前来参加婚礼的郭云深乃持大杆子出迎。郭对进前者用大杆子插入其两腿间,振臂一挑,一个“乌龙搅海”竟使得对方拔地翻滚。
连挑三人,对方惊惧,乃息争。
郭云深因此在武林内外皆声名大著。
人们都听说过郭云深崩拳厉害,却不知他的形意枪也乃一绝。
枪在武术器械中,比较难练难精,故有“年刀、月棍、久练的枪”一说。枪又最灵巧,有空就能钻,故又有“枪是百刃之贼”之说。实质在长器械中应该说枪是“长兵之主”,因为练枪你有多高的灵巧性也能施展得出,你有多大的功力也可用得上。特别是拦、拿、扎(也称为崩、扣、扎),从技法到劲路,该说是任何长兵在攻防实战上都必须用,甚至是主要应用的技法。所以说它是“长兵之主”并不过分。由于双手使用主力在腰,技法多面不改色,故较难练。且形意枪法是以练大杆子为基础的,郭云深酷爱练大杆子,每夜无数次苦练,每次都练上百下,乃至功力不断地猛增进。
次日事情平息后,刘师把李存义唤了去谈心。
刘师说:“你刚学徒时我就给你算过卦,你的婚姻不平坦。家是人心灵的暖情老窝,但要学鹰,受不了平庸俗气,离群索居,凝眸高远的青天,翔在天宇栖在山巅。避开嘈杂才能从容淡定,逃脱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才能遨游在自由高贵的国度。希望你莫学为师这般,懂得深却练不大,而要成长为一代武林英豪,不断壮大自己的阳刚之气,走南闯北大展宏图。”
李存义说:“我听师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