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逃宫弃嫡(上部)

正文 8原来我是冒名顶替的啊?!

    茗雅苑。都统府正院。都统夫人的住处。

    院墙之外,正对着都统夫人卧房方向的灌草丛里,一个丫鬟模样的娇小身影正鬼鬼祟祟地贴在墙角处一动不动。

    没错,这个人就是陶沝。

    算起来,陶沝在这座都统府里也呆了快整整一个月了,其间像这种爬墙停角的事她可是一件都没少干。且不论这样的方法是否正确,但其成果的确惊人。不但是对这一整座都统府内的全部地形了若指掌,就连具体到府内哪个院落的具体哪个位置最适合偷听八卦,也都已经被她摸了个一清二楚。

    譬如都统夫人居住的这座茗雅苑,陶沝如今蹲藏的这块位置就是适用于偷听八卦的最佳“风水宝地”。因为这座院落正好是临湖而立的,使得背水的这块部分在空间上构成了一个视觉死角,再加上四周茂密的草丛和紧密交错的树干又恰巧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于是乎,就算旁边有人近距离经过也完全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而最最巧合的就是,安在临湖这面院墙上的雕花窗洞,竟是不偏不倚地正对着此院落的大门,里面有什么人进进出出都可以从这里看得明明白白。

    虽说这“听墙扒角”并不是一件多少值得夸耀的事,但是偶尔听听旁人背后的言语,也多少能知晓那些人内心真实的想法。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些人往往表面上对你如何如何好,但背地里却指不定就在打着什么鬼主意想要整死你呢。这是陶沝在经历了一系列亲身实践后最终总结出来的经验结论。

    当然啦,也并非所有背后说人的都是坏话。更多时候,还是以闲聊八卦为主,其主要目的想来也只是为了娱乐一下身心而已。就拿待在都统府的这一月来说吧,陶沝每天“偷墙窃角”听来的那些八卦□,就足以抵得上她在现代看电视听新闻一个月的了。果然啊,古人在没有现代高级娱乐通讯设备的条件下却还能丝毫不觉过日子无聊,感情全都是在靠这些八卦消息活命的啊?!唔,看来“八卦”这二字还真是千古永流传、历代皆闻名啊!

    不过,基于地区范围限制,陶沝平日里所听说的那些八卦内容几乎都大同小异,完全没有什么新意可言,无外乎是那位都统大人最宠爱的二夫人私下里怎么接济娘家呀,都统府的两位公子最近又在外面惹了什么祸啊,还有都统大人本人平日里又从哪里贪来了某些东西啦,当然里面也没少议论她这位被休回娘家的下堂福晋。只是有一点很是奇怪,那些人虽然经常会忍不住提到她,但往往还没有说上两句就被人很快又转移了话题,仿佛是要故意避开什么似的。

    陶沝对此可以说得上是深表怀疑。

    方才,她在房里前思后想了许久,越想就越觉得自己此番被休回娘家的这件事情大有蹊跷,但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决定到府里各处转转,看看能不能从中挖出什么惊人□来。加上今日上午,那位九阿哥本人也来过,想必那些嬷嬷丫鬟们必定会忍不住八一八个中内情,So她一定要抓紧机会仔细听听。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来都统夫人这里旁听嘛,其主要原因莫过于,这里的八卦版本象征着最权威的官方版本。当然啦,那位都统本人住的地方也是官方消息的发源地,只是她这位名义上的父亲的贴身侍卫们都有良好的武功底子,只要一个不小心,立马就能被其轻易发现行踪,因此,不到万不得已,陶沝是不敢轻易去那边偷听的。再说了,几个男人也扒不出什么经典来,无非是权利的任命而已。陶沝很是奇怪,他们为什么从来都不八卦一下哪家的姑娘长得漂亮,亦或是哪家青楼的脂粉最香,一个个搞得全都像工作狂似的。倒是跟在这位都统夫人身边的几个丫鬟更懂得八卦之道,再来就是厨房和护院那边,基本上是靠八卦消息活命的,难怪人家说消息绯闻全都来自于民间,这话儿真是搁到哪朝哪代都一点也不假。

    从自己所住的小院起一路走来到现在,陶沝一直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先来这里听听官方这边的八卦版本,倘若没有什么收获再转去厨房护院那边听民间版本。

    原本以为这个时间段,那位都统夫人早该是已经午睡下了,因此陶沝一开始只打算听听底下那些小丫鬟二度转播的八卦内容有何具体价值,却没有想到那扇紧靠着院墙这边的都统夫人卧房的窗户打开着,里面竟适时地响起了说话声。虽然那声音压得很低,甚至于有些模糊,但陶沝依然能听得出,这绝对是源自那位都统夫人本人之口。想必定是因为今儿个那位传说中的九阿哥来访,这位都统夫人一度兴奋过头而导致没有心思午睡。说起来,陶沝这具身体的原主人的身份还是她的第二个女儿呢。难道说,这位都统夫人今日之所以会如此反常,是因为终于能够成功把她这个被休回娘家的下堂女儿给重新送出去了而感到无限欣慰?!

    陶沝被自己突如其来的这一想法弄得有些哭笑不得。倘若真是如此,那这位都统夫人未免也太……她真的就那么想攀龙附凤,即使是把女儿嫁给那个传说中的花心大萝卜也在所不惜?她真的,就一点儿也不顾惜自己女儿真正的幸福吗?

    说起来,这位都统夫人也算得上是名门之后——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就是那位鼎鼎有名的纳兰明珠的女儿,那位名扬天下的纳兰性德的妹妹。

    且不说那位明珠大人当初是怎样得权倾朝野,单单就纳兰性德一人而言,想必就没有穿越MM会说不知道的吧。

    纳兰性德是何许人也?!

    那个传说中著名的清朝才子,那个传说中满清的第一词人,那个传说中多少穿越姐妹们YY的对象……但可惜,却最终落得个“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结果,其死因据说至今还是个谜。

    想当初,陶沝也是超级哈这位的花痴女之一。只是,在看到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纳兰性德本人的真实画像之后,却被当场雷得那叫一个天雷地火、外焦里嫩。那真正是:“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果然啊,上天总是公平的,美貌和才干,从来都不是可以兼而得之的。

    陶沝郁闷地想,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又想起那位都统夫人。话说今儿个从她房间传出的那另一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很是陌生,之前好像从来没有在府里听到过。难不成——会是这位都统夫人的相好?

    啊呸——陶沝当场甩了自己一个嘴巴。

    她的思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龌龊了?还有,那明明是个女人的声音,就算那位都统夫人思想再怎么前卫,也不会在这都统府内公然上演GL的戏码吧?

    陶沝正兀自胡思乱想间,房内那两人的谈话声已经透过院墙上的那扇雕花窗洞,幽幽地飘进了她的耳朵。

    “二小姐她……如今还好么?”

    这句话是都统夫人问的,声音听上去饱含着太多的歉意。陶沝闻言当即一愣。二小姐?这难道是在问她么?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另一个略感苍老的声音已经出声答道:“回夫人的话,应该还不错。二小姐她已经托人带来消息了,说现在已经到了江南一带。”

    陶沝这下更愣:她明明就在这里啊!哪来得另一个二小姐?

    都统夫人似乎哽咽了一下,继续说道:“若是好,就让她多写信回来吧……”

    另一个声音见状立即阻拦:“夫人,您这不是……若是能写信回来,那当初还用得着跑么?”

    都统夫人听罢顿时没了声响,半晌才又哽咽道:“唉,都是我以前宠的她,若不是……那位九阿哥啊,长得可真是一表人才,为什么璇儿她就偏偏……”话到这里,她又顿住了,许久,冒出一句,颇有一种咬牙切齿的味道:“哼,真是白白便宜了那个死丫头……”

    “夫人说的是。”那个苍老的声音顺着话茬接了过去,“要不是当初实在找不到人代替,又怎么会把那个丫头给推出去?只是,奴婢这几日在外头听说,九阿哥他,似乎已经知道了……”

    “嗯,老爷也是这么想。”都统夫人话里的语气似透着一丝淡淡的无奈,“……所以才不敢主动把人给送回去。就怕那边翻了脸。”

    “原来如此。”苍老的女声当即变得有些义愤填膺起来,“那……就让那丫头在府里这样好吃懒做地呆着?哼,还真以为她是小姐了呢……”

    “罢了,反正已经熬到头了。那丫头,九阿哥过两日就会来把她接走。这一次,完全拜了宜妃娘娘所赐。还有荣媛那丫头……”都统夫人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淡淡的,仿佛是在说一件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事儿,“若不是她在宜妃娘娘面前说尽了好话,指不定还要等到啥时候才能把那个扫把星给轰出去呢……对了,你这次回去也替我准备些东西给荣媛,单子写在这儿了,上次答应要送她的……”

    那名苍老的女声一阵惊讶:“原来三福晋是夫人您安排的?!”

    “哼,那是!”只听得这位都统夫人当即一声冷笑,“只要一想到那丫头在府里晃着我就难受,还不赶紧想办法给她弄出去……”

    “夫人真是英明。”估计那人也无语了。

    “对了,待会儿你找个嬷嬷再去给那个死丫头说说进宫的规矩,免得到时候又被退回来……”

    “是。夫人。奴婢明白。”

    “嗯,那你先出去吧!我也累了……”

    “是,夫人。奴婢这就告退。”

    话到这里,房里传出一阵响动,只听“吱呀”一声,卧房的门打开了。

    陶沝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双手死死地扒在院墙这边的窗洞上,眼见着一个看起来有些脸生的老嬷嬷从这位都统夫人的房间里走出来,再一步一摇地往院门口走去,半天没能回过神来。

    原、来、如、此、啊……

    怪道陶沝之前老觉得这位都统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咋样呢,还纳闷说一个做母亲的,怎么对自己的女儿还笑得那么虚假。她先前还以为是自己这具身体原来的那位主人跟这位都统夫人素来感情不亲呢,却原来根本就不是她的女儿啊……难怪难怪,从她醒来的那一刻起,府里那些下人们对她的态度就是古古怪怪的,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嗯,幸好她之前有要求自己一直走低调路线,在人前一直装可怜扮柔弱,跟任何人都保持得疏疏离离,且日常表现也是唯唯诺诺的,否则岂不是早就露陷了?!

    呼——看来前人总结的穿越经验还真是经典中的经典。穿越这事儿果真不是人干的,的确是步步惊心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