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3章
第六十三章
传旨的太监声音尖利而生硬,一字字穿透林浣的耳膜,刺进林浣的心里。林浣只觉脑袋一片空白,全身血液像是被突然抽干了一般,身形摇晃,眼前晕眩,一片模糊。
“王妃!”青琼小心地拉了拉跪在前面的林浣的衣角。林浣恍然回过神来,这才察觉手心疼痛,低头一看,才修剪好的漂亮的指甲已不知何时掐断在肉里,鲜血浸满了指头。微微深吸了一口气,起身接过太监手中的懿旨。明黄的颜色,似是要耀花了林浣的眼,轻盈的布料,握在林浣手里,却如坠千斤,仿佛要将她整个人都扯下去。
青琼机灵地自袖中掏出打赏的荷包,好生谢了那内监,又吩咐了丫头送将出去。那太监一走,林浣强撑的身子便再支持不住,摇晃起来,幸得身边的徒君然与徒笑然二人扶住。
“娘!”
林浣望着一双儿女以及林家三兄妹眼中的担忧,心底升起一股暖意,总算将之前的冰凉驱散了几分。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将手中的懿旨交给青琼,仿似无事一般道:“摆饭吧!玉儿她们奔波了一天,应是饿了!”
几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见得林浣这般模样,欲要安慰相劝,却又不知当如何开口,只林浣又不愿再谈,几人便也只得作罢。待丫头摆好饭。几人按长幼宾主做了。只这一顿饭,却是谁也没有心思,谁也没有吃好。不过片刻,便草草停著。
林浣又唤了丫头来领林家三兄妹下去歇息。挥手遣走了徒君然与徒笑然。徒笑然本想留下,只林浣坚持,眉目间满是倦意,也只得作罢。
内室里,林浣望着案上的懿旨愣愣出神。
她与徒明谚成亲十五载有余,虽则徒明谚婚前风流韵事颇多,可这十五年来,整个忠顺王府内院却只她林浣一人。男尊女卑,三妻四妾乃为常理。只是,徒明谚生母早逝,中宫空缺。甄妃虽代掌凤印,却始终不是嫡母,且依着两方对的关系,也是不好过问徒明谚家事。以免落下口舌。太后自陈家倒台之后,身子便时好时坏,窝在延寿宫中,却是真正的不问世事了。
因而,对于给徒明谚纳妾一事,无人逼迫施压,林浣便也全做不知。以致如今,徒明谚仍是只有林浣一人,侧妃庶妃之位皆都空缺,更不必说侍妾了。
明黄色的懿旨,虽不曾明言,可其间字字句句都隐含深意,透露出的,无外乎是说她林浣善妒,以致徒明谚子嗣不丰,十五年来只得一子一女。
林浣闭着眼睛,右手食指敲击着桌案,面上喜怒不明。
青琼觑了一眼,小心地走上前去,道:“奴婢问清楚了,王妃猜得不错,确实也有懿旨传去了忠平王府。”
林浣眼皮一动,睁开眼来,道:“可知那边赐下的是什么人?可也是陈氏女?”
青琼抿了抿嘴,似是有些为难。;林浣但觉疑惑,道:“有话直说!”
青琼这才摇头道:“是太后身边的女官。贾氏元春。被封了庶妃。”
林浣一愣,怔怔地盯着青琼。青琼郑重点头。林浣这才恍然,转头再瞧那圣旨。太后赐给徒明谚的倒是陈氏女。陈家满门遭了罪。女眷皆贬为贱籍。贱籍女子是不能为亲王侧妃的。便是庶妃也不能,只能是侍妾。
太后近两年来身子越发不好。今岁入冬后已是卧床不起。陈家如今风雨飘摇,皇上当年那一番打压太过惨烈,要想翻身,实在难如登天。只是,太后在时,不论如何,好歹可以看顾一二,可太后若一去,陈家便更是岌岌可危了。淑妃虽后来经由太后求情,被从冷宫放了出来,只却难以见得圣驾,也无圣宠。恭亲王被夺了王位,却是比一般的皇子还不如。这般下去,太后一死,陈家只怕是连如今的局面也难以维系。太后这是想要在死前为陈家谋划一番。
以陈氏女赐入忠顺王府。虽则如今只是侍妾,可若得了徒明谚喜欢,以后有了孩子,也未尝不能混个庶妃之类。且不论面上礼制如何,内府里头总压不过王爷的宠爱去。而太后如今又借着宣旨,明里暗里的对她训斥打压,不过就是想为这个只能成为侍妾的陈氏女添一份助力。
徒明谚不过是追随忠平王,日后新帝登基也不过是个亲王。但忠平王不同,是可登大宝之人。侍妾位上便不够了。且,不论谁是下任君主,只怕也不放心再让一个陈氏女入后宫。也只怨陈家此前权势太过。
因而,太后这才费尽心机选了身边得信的女官。想来,这贾元春也算是有些本事。能得太后垂青,赐予这等好机会。只是……林浣冷笑。这贾元春与贾家怎会是甘愿为太后驱使,为陈家谋划之人。太后可真真是老了,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还是说,那贾元春在太后面前表现的太温顺?
林浣心思突而一转。她素来不曾将贾家放在眼里。这贾元春,五年前被选入宫,按理说,依着贾家与甄家的关系,也当是被分给甄妃才是。只是,却被派去伺候太后,从无品级升至了从六品的女官,甚得太后信任。但凭这点,可见,此人能耐。
只是这贾家与甄家,是双方合计,还是贾家虽表面与甄家关系良好,但内里却也有自己的算计?说来也不为奇怪。贾元春进宫是为了至上的尊荣,可宫里头有甄妃在,甄妃身边又怎会给贾元春机会?
而从贾敏这边来说,有她这个身为忠顺王妃的林家姑奶奶。虽则同在京城,她这些年对贾家总是冷冷的,寻常不愿搭理。但贾敏仍是林家的女主子,有这层关系摆在这里,便尽够了。如今又添了这么一位忠平王庶妃的贾元春,只不知贾家如今是何打算。
只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攀着这边又不愿得罪那边,世上哪有这般好的事?任凭你是怎样宽和的主子,只怕也容不下左右飘摇心事二主的奴才。贾家便是如今一心向着忠平王,也是难以得用了。何况,如贾家这般的奴才,忠平王可不稀罕,别给主子惹祸便已是足够了。
青琼见林浣总盯着懿旨,半晌不语,面无表情,觑了几眼,心中担忧,怕林浣伤心,上前道:“王妃,不妨让奴婢将这懿旨收了吧!”
林浣淡笑着点了点头。青琼望着林浣面上笑容一怔。林浣见她这般模样越发舒心了几分,道:“便收了吧!”
青琼见林浣笑容不似作假,面上也确实不见了之前的伤怀,心中欢喜,脆生应了。
林浣又问:“那位陈姑娘可进府了没有?”
“已进府了。奴婢安排在了芳菲院。那姑娘倒是说要叩见王妃。奴婢以王妃已经歇息为由打发了。”
林浣点了点头,此时天色尚早,哪里便会歇息。这是不敢来报她,怕她伤心,也是担忧着她一时转不过来,对那陈氏做些什么。虽只是一个侍妾,可却是太后懿旨赐下的,又是太后族女。却是不能作为一般侍妾看待。普天之下,莫说侍妾,谁见过一般庶妃有太后所赐懿旨的?太后这也是想方设法的为陈氏女与贾元春抬高身份。为陈家抬高身份。
林浣鼻尖透出一丝冷哼,淡淡应了。突然想起今日到府的黛玉三人,面色回暖,笑着道:“今日玉儿她们刚来便碰上这种事。你去好好与她们说说。就怕她们乱想,心里头不舒坦。还有,因着我,只怕五个孩子则晚饭是都没有吃好了。你去……”
林浣话还未完,青琼已回到:“奴婢已经吩咐过厨房了。另做了点心吃食送去了各房里。也照着王妃之前的打算,遣了铃兰与翠衣去伺候表姑娘。王妃不必担心。”
林浣笑着握了青琼的手,点头道:“这些年,我身边多亏了你!你最是能想在我前头。”
青琼低头受了。林浣叹了口气,又道:“嫂子和三个孩子都好。尤其玉儿,我今日见了,是喜欢的很。只是这贾家……总归是玉儿她们的外家,如今到了京城,稍作休整,明日必是要去拜见的。不然,总要落人口实。若被人说德行上有亏,对三个孩子可没半点好处。何况,总还有嫂子这层关系在。我便是对贾家再不喜欢,有些时候也总得给贾家几分脸面。我只是有些担心,前些年京里便传的沸沸扬扬,贾家出了个衔玉而生的公子。贾家老太太当做是心肝宝贝凤凰蛋。宠溺得没了天。如今倒是也该有快十岁了吧?却仍和姐妹们一处厮混。且这姐妹里头还有个客居的姨表姑娘。玉儿虽则不过是面上去拜访,我心里却仍有些担心。明日,让铃兰与翠衣跟着。她们两个俱是你调、教出来的,虽年岁不大,我却放得下心。你只让她们警醒着些。王府里出来的人,料想贾家也有几分忌惮。最多不过半日,仍叫玉儿回来。若那老太太想要留了玉儿小住,你只让她们说, 便是我说的,玉儿这丫头我喜欢得紧。我们姑侄方才相见,正该好好亲近。”
青琼笑道:“两个表少爷也便罢了,终究是外男,且翃大爷身上还担着明年要下场的事儿。只表姑娘,若贾老太太终究是表姑娘的外祖母,若那老太太执意,表姑娘碍着她是长辈,不免为难。如今有王妃这话在,那贾老太太便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敢逆了王妃去。”
二人相视而笑。林浣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些年,贾家的一应流言,连同宝玉的出生等事,林浣皆是一笑而过,全当笑话看。只如今黛玉上了京。此生有她这个姑姑,若那贾家敢在黛玉身上打半分不好的主意,端看她怎么收拾了。
但闻得屋外丫头道“王爷”,青琼卷了那懿旨便要往退下去。林浣眼眸一转,道:“不必了,那懿旨,就这般摊着吧!”
青琼握着懿旨的手一顿,担忧地瞧着林浣,“王妃!”
林浣自知她关心自己的心思,笑道:“你只摊开放着就好。他惹出来的事,总要让他瞧一眼。没得平白让我一个人在这生闷气的道理。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呢!”
之前懿旨方下,事态突然,她确实如遭雷击,接受不能,便是知晓不过只是太后旨意,并不是徒明谚的风流之事,伤心伤怀也是在所难免。只冷静过后,却镇定了下来。若是成亲初期,她担忧害怕也是理所当然,只如今,若她再不信徒明谚,那便也枉费了她们十五年夫妻,举案齐眉了。只是,终归心里头有些膈应,低头瞧了瞧掌心已经上了药的掐痕,若不给徒明谚几分脸色,岂不让她白断了这指甲?
作者有话要说:因着贾敏还在,贾家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的,但是可以渐渐疏远疏离。可是,碍着表面上,那边总是黛玉的长辈,有些东西就避免不了。
传旨的太监声音尖利而生硬,一字字穿透林浣的耳膜,刺进林浣的心里。林浣只觉脑袋一片空白,全身血液像是被突然抽干了一般,身形摇晃,眼前晕眩,一片模糊。
“王妃!”青琼小心地拉了拉跪在前面的林浣的衣角。林浣恍然回过神来,这才察觉手心疼痛,低头一看,才修剪好的漂亮的指甲已不知何时掐断在肉里,鲜血浸满了指头。微微深吸了一口气,起身接过太监手中的懿旨。明黄的颜色,似是要耀花了林浣的眼,轻盈的布料,握在林浣手里,却如坠千斤,仿佛要将她整个人都扯下去。
青琼机灵地自袖中掏出打赏的荷包,好生谢了那内监,又吩咐了丫头送将出去。那太监一走,林浣强撑的身子便再支持不住,摇晃起来,幸得身边的徒君然与徒笑然二人扶住。
“娘!”
林浣望着一双儿女以及林家三兄妹眼中的担忧,心底升起一股暖意,总算将之前的冰凉驱散了几分。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将手中的懿旨交给青琼,仿似无事一般道:“摆饭吧!玉儿她们奔波了一天,应是饿了!”
几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见得林浣这般模样,欲要安慰相劝,却又不知当如何开口,只林浣又不愿再谈,几人便也只得作罢。待丫头摆好饭。几人按长幼宾主做了。只这一顿饭,却是谁也没有心思,谁也没有吃好。不过片刻,便草草停著。
林浣又唤了丫头来领林家三兄妹下去歇息。挥手遣走了徒君然与徒笑然。徒笑然本想留下,只林浣坚持,眉目间满是倦意,也只得作罢。
内室里,林浣望着案上的懿旨愣愣出神。
她与徒明谚成亲十五载有余,虽则徒明谚婚前风流韵事颇多,可这十五年来,整个忠顺王府内院却只她林浣一人。男尊女卑,三妻四妾乃为常理。只是,徒明谚生母早逝,中宫空缺。甄妃虽代掌凤印,却始终不是嫡母,且依着两方对的关系,也是不好过问徒明谚家事。以免落下口舌。太后自陈家倒台之后,身子便时好时坏,窝在延寿宫中,却是真正的不问世事了。
因而,对于给徒明谚纳妾一事,无人逼迫施压,林浣便也全做不知。以致如今,徒明谚仍是只有林浣一人,侧妃庶妃之位皆都空缺,更不必说侍妾了。
明黄色的懿旨,虽不曾明言,可其间字字句句都隐含深意,透露出的,无外乎是说她林浣善妒,以致徒明谚子嗣不丰,十五年来只得一子一女。
林浣闭着眼睛,右手食指敲击着桌案,面上喜怒不明。
青琼觑了一眼,小心地走上前去,道:“奴婢问清楚了,王妃猜得不错,确实也有懿旨传去了忠平王府。”
林浣眼皮一动,睁开眼来,道:“可知那边赐下的是什么人?可也是陈氏女?”
青琼抿了抿嘴,似是有些为难。;林浣但觉疑惑,道:“有话直说!”
青琼这才摇头道:“是太后身边的女官。贾氏元春。被封了庶妃。”
林浣一愣,怔怔地盯着青琼。青琼郑重点头。林浣这才恍然,转头再瞧那圣旨。太后赐给徒明谚的倒是陈氏女。陈家满门遭了罪。女眷皆贬为贱籍。贱籍女子是不能为亲王侧妃的。便是庶妃也不能,只能是侍妾。
太后近两年来身子越发不好。今岁入冬后已是卧床不起。陈家如今风雨飘摇,皇上当年那一番打压太过惨烈,要想翻身,实在难如登天。只是,太后在时,不论如何,好歹可以看顾一二,可太后若一去,陈家便更是岌岌可危了。淑妃虽后来经由太后求情,被从冷宫放了出来,只却难以见得圣驾,也无圣宠。恭亲王被夺了王位,却是比一般的皇子还不如。这般下去,太后一死,陈家只怕是连如今的局面也难以维系。太后这是想要在死前为陈家谋划一番。
以陈氏女赐入忠顺王府。虽则如今只是侍妾,可若得了徒明谚喜欢,以后有了孩子,也未尝不能混个庶妃之类。且不论面上礼制如何,内府里头总压不过王爷的宠爱去。而太后如今又借着宣旨,明里暗里的对她训斥打压,不过就是想为这个只能成为侍妾的陈氏女添一份助力。
徒明谚不过是追随忠平王,日后新帝登基也不过是个亲王。但忠平王不同,是可登大宝之人。侍妾位上便不够了。且,不论谁是下任君主,只怕也不放心再让一个陈氏女入后宫。也只怨陈家此前权势太过。
因而,太后这才费尽心机选了身边得信的女官。想来,这贾元春也算是有些本事。能得太后垂青,赐予这等好机会。只是……林浣冷笑。这贾元春与贾家怎会是甘愿为太后驱使,为陈家谋划之人。太后可真真是老了,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还是说,那贾元春在太后面前表现的太温顺?
林浣心思突而一转。她素来不曾将贾家放在眼里。这贾元春,五年前被选入宫,按理说,依着贾家与甄家的关系,也当是被分给甄妃才是。只是,却被派去伺候太后,从无品级升至了从六品的女官,甚得太后信任。但凭这点,可见,此人能耐。
只是这贾家与甄家,是双方合计,还是贾家虽表面与甄家关系良好,但内里却也有自己的算计?说来也不为奇怪。贾元春进宫是为了至上的尊荣,可宫里头有甄妃在,甄妃身边又怎会给贾元春机会?
而从贾敏这边来说,有她这个身为忠顺王妃的林家姑奶奶。虽则同在京城,她这些年对贾家总是冷冷的,寻常不愿搭理。但贾敏仍是林家的女主子,有这层关系摆在这里,便尽够了。如今又添了这么一位忠平王庶妃的贾元春,只不知贾家如今是何打算。
只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攀着这边又不愿得罪那边,世上哪有这般好的事?任凭你是怎样宽和的主子,只怕也容不下左右飘摇心事二主的奴才。贾家便是如今一心向着忠平王,也是难以得用了。何况,如贾家这般的奴才,忠平王可不稀罕,别给主子惹祸便已是足够了。
青琼见林浣总盯着懿旨,半晌不语,面无表情,觑了几眼,心中担忧,怕林浣伤心,上前道:“王妃,不妨让奴婢将这懿旨收了吧!”
林浣淡笑着点了点头。青琼望着林浣面上笑容一怔。林浣见她这般模样越发舒心了几分,道:“便收了吧!”
青琼见林浣笑容不似作假,面上也确实不见了之前的伤怀,心中欢喜,脆生应了。
林浣又问:“那位陈姑娘可进府了没有?”
“已进府了。奴婢安排在了芳菲院。那姑娘倒是说要叩见王妃。奴婢以王妃已经歇息为由打发了。”
林浣点了点头,此时天色尚早,哪里便会歇息。这是不敢来报她,怕她伤心,也是担忧着她一时转不过来,对那陈氏做些什么。虽只是一个侍妾,可却是太后懿旨赐下的,又是太后族女。却是不能作为一般侍妾看待。普天之下,莫说侍妾,谁见过一般庶妃有太后所赐懿旨的?太后这也是想方设法的为陈氏女与贾元春抬高身份。为陈家抬高身份。
林浣鼻尖透出一丝冷哼,淡淡应了。突然想起今日到府的黛玉三人,面色回暖,笑着道:“今日玉儿她们刚来便碰上这种事。你去好好与她们说说。就怕她们乱想,心里头不舒坦。还有,因着我,只怕五个孩子则晚饭是都没有吃好了。你去……”
林浣话还未完,青琼已回到:“奴婢已经吩咐过厨房了。另做了点心吃食送去了各房里。也照着王妃之前的打算,遣了铃兰与翠衣去伺候表姑娘。王妃不必担心。”
林浣笑着握了青琼的手,点头道:“这些年,我身边多亏了你!你最是能想在我前头。”
青琼低头受了。林浣叹了口气,又道:“嫂子和三个孩子都好。尤其玉儿,我今日见了,是喜欢的很。只是这贾家……总归是玉儿她们的外家,如今到了京城,稍作休整,明日必是要去拜见的。不然,总要落人口实。若被人说德行上有亏,对三个孩子可没半点好处。何况,总还有嫂子这层关系在。我便是对贾家再不喜欢,有些时候也总得给贾家几分脸面。我只是有些担心,前些年京里便传的沸沸扬扬,贾家出了个衔玉而生的公子。贾家老太太当做是心肝宝贝凤凰蛋。宠溺得没了天。如今倒是也该有快十岁了吧?却仍和姐妹们一处厮混。且这姐妹里头还有个客居的姨表姑娘。玉儿虽则不过是面上去拜访,我心里却仍有些担心。明日,让铃兰与翠衣跟着。她们两个俱是你调、教出来的,虽年岁不大,我却放得下心。你只让她们警醒着些。王府里出来的人,料想贾家也有几分忌惮。最多不过半日,仍叫玉儿回来。若那老太太想要留了玉儿小住,你只让她们说, 便是我说的,玉儿这丫头我喜欢得紧。我们姑侄方才相见,正该好好亲近。”
青琼笑道:“两个表少爷也便罢了,终究是外男,且翃大爷身上还担着明年要下场的事儿。只表姑娘,若贾老太太终究是表姑娘的外祖母,若那老太太执意,表姑娘碍着她是长辈,不免为难。如今有王妃这话在,那贾老太太便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敢逆了王妃去。”
二人相视而笑。林浣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些年,贾家的一应流言,连同宝玉的出生等事,林浣皆是一笑而过,全当笑话看。只如今黛玉上了京。此生有她这个姑姑,若那贾家敢在黛玉身上打半分不好的主意,端看她怎么收拾了。
但闻得屋外丫头道“王爷”,青琼卷了那懿旨便要往退下去。林浣眼眸一转,道:“不必了,那懿旨,就这般摊着吧!”
青琼握着懿旨的手一顿,担忧地瞧着林浣,“王妃!”
林浣自知她关心自己的心思,笑道:“你只摊开放着就好。他惹出来的事,总要让他瞧一眼。没得平白让我一个人在这生闷气的道理。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呢!”
之前懿旨方下,事态突然,她确实如遭雷击,接受不能,便是知晓不过只是太后旨意,并不是徒明谚的风流之事,伤心伤怀也是在所难免。只冷静过后,却镇定了下来。若是成亲初期,她担忧害怕也是理所当然,只如今,若她再不信徒明谚,那便也枉费了她们十五年夫妻,举案齐眉了。只是,终归心里头有些膈应,低头瞧了瞧掌心已经上了药的掐痕,若不给徒明谚几分脸色,岂不让她白断了这指甲?
作者有话要说:因着贾敏还在,贾家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的,但是可以渐渐疏远疏离。可是,碍着表面上,那边总是黛玉的长辈,有些东西就避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