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3第三十三章 赐婚(一)
第三十三章赐婚(一)
“这字可是如海写的!”
圣上心思最是难测,她与林如海几次利用圣上对林家的旧情也是存了几分侥幸之态。圣上之前一直不说话,林浣心里也直打鼓。如今听得此语,略定了定,道:“哥哥事务繁忙,即便有心,也是无力。这字是民女写了绣上去的。”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你习过字?”
林家乃书香门第,女子自是同样习字的,只不过,大周朝女子大多练习簪花小楷,少有如此英气挺秀的字迹。皇上问的不过是这字体。
林浣笑回道:“民女幼时便于哥哥一同习字,均是父亲教授描红。此后也皆是临摹了父亲的字帖。”
金刚经上的字体确实出自林家。林浣的祖父,是大周朝的书法大家,承继王羲之风骨,却又带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皇上曾学与林浣祖父,与林老侯爷一道临摹,字体上也随了几分。因而这般的字迹,皇上一眼便瞧了出来。当年的科举殿试,皇上也是这般瞧出林如海的答卷,一时欢喜,钦点了探花之名。
“呦!皇上瞧得果然就是与我们不同。臣妾和几位姐姐瞧了半天,都只注意这阵法绣艺。皇上若不说,咱们还不曾发现,林姑娘不仅女红出色,便是连书法也毫无逊于男子。林家的女儿,就是不一样。”贤妃是四妃中最年轻的,不过二十多岁。性子活泼直率,想说什么便说什么,皇上也是爱着这份坦然,才越发得宠,近两年,隐隐有压过甄贵妃之势。
这样的马屁若是旁人来拍,皇上或许会考虑几分这人的用意,可出自贤妃之口,皇上宠溺地笑了笑。
林浣红了脸,“贤妃娘娘谬赞了!”
贤妃抿嘴巧笑,指着林浣道:“小姑娘害羞起来越发好看了。”
林浣越发囧了几分。甄贵妃好心解围,“小孩子家脸皮薄,贤妃妹妹快少说两句,不然这林姑娘可连站都站不住了。”
贤妃眉眼一挑,嗤了一声,“贵妃姐姐这话妹妹可不爱听,敢情,好像我便是那脸皮厚的不成?还是,我故意为难林姑娘?林姑娘这般可心的人,我恨不得天天栓在身边疼着,哪里舍得为难?”贤妃起身一把拉过林浣,笑着打量了一翻,又道:“我是越瞧越欢喜了。只可惜,我们家小十一还小,若是大上几岁,我倒要向皇上求了这个恩典。”
林浣一时间窘地手足无措。
淑妃噗嗤一笑,“贤妃妹妹考虑的可真是长远,小十一如今可只有八岁呢。”
贤妃一笑:“好姑娘难求,自然是要早早便看着。皇上你说是不是?”
这一番逗趣直让皇上哈哈大笑起来。贤妃又道:“皇上,臣妾说的可都是实话。皇上瞧瞧,这么好的姑娘家,皇上就舍得便这般放过了。小十一虽然还小,可是我瞧着几位王爷府里也是时候添人了。”
林浣背脊一僵,这样的话当着林浣的面说将出来,又在众位巨头面前,林浣是进了不是,退也不是,只能低眉垂首,安静地呆在一旁,全当没有听见。
此话说得却是让甄贵妃淑妃二人一动。皇上也想起了之前贵妃淑妃所求之事,只这心思只一瞬,眼角余光瞄过那架绣屏,又歇了下来。他幼年时学与林浣祖父,也是多得林浣祖父教导和照顾,才能从一个并不受宠,甚至经常被欺负被忽视的皇子成为一代帝王。因与林家相处的时间长,对林家也有几分了解。林家有家训,林家女子,不为继室,不做妾。虽说侧妃不能算妾,但若林浣祖父与父亲还在,向来也是不愿意的。
林浣瞧着皇上的神情,嘴角轻轻扬了起来。其实,林家家训还有一句,是皇上不知道的,不入宫门。
不入宫门,不为继室,不做妾。
义忠亲王,勤亲王,恭亲王皆是已有正妃之人。皇上心底叹了口气,瞧着一旁将头低到尘埃里去的林浣,微微觉得有些可惜。
甄贵妃和淑妃二人抢着想要接话,便听得外头太监唱和:“忠顺王到!”
贤妃一抿嘴:“瞧瞧!刚说着呢,这合适的人就来了!”
只闻得哗啦一声,忠顺王一阵风一般蹿了进来,见得皇上,四妃皆在,微微一愣,一一行了礼,林浣硬着头皮上前拜了。忠顺王似乎这才看到还有外人在场,也显得有些尴尬。
贤妃打趣道:“没想到,咱们老九也有见着姑娘脸红的时候。”
在皇上跟前,忠顺王到底不好说出荒唐的话,呵呵笑了两声。皇上摆了摆手,也是想着林浣待字闺中的姑娘中,虽说是意外,却也不好这般见忠顺王,唤了太监领了林浣出门。
经过忠顺王身边,林浣几不可察的点了点头。她能做的,已经做到了,剩下便只看忠顺王了。
皇上将盖碗往桌上一搁,哼道:“这几日又去哪里鬼混了,总见不到人影!”
“父皇这可是冤枉我了。我可不曾去鬼混。这几日我可是满京城地找工艺师傅,学习手艺呢!”
这话却是让在座各位都觉得新鲜至极,皇上奇道:“手艺?”
忠顺王一股脑儿蹭到太后脚跟前,也不顾形象,等不及太监搬椅子来,便拍了拍屁股,随意做到太后前边的脚塌上,从怀里献宝一般拿出一块玉佩。玉是好玉,只是这雕刻的手艺却显得粗糙。
“皇祖母,你瞧!这可是我一早便找人寻来的蓝田暖玉,上边儿的祥纹图案是请教了雕刻师傅,我自个儿亲手刻的。皇祖母瞧着可好看?”忠顺王将玉佩塞到太后手中,“皇祖母试试,可觉得有丝暖意?”
太后宫里金碧辉煌,太后整日里便在这金贵得东西里活着,哪里会稀罕这些东西。忠顺王这份礼难得的不是这稀罕的玉,而是这份心意。皇上听了,连连点头。
贤妃略带了几分酸味,道:“瞧瞧!老九这东西一出,倒是将咱们几个都给比下去了!没想到,咱们倒还不如一个孩子有心。”
忠顺王忙站了起来,笑得越发灿烂,“若论心意,我哪里比得过几位娘娘,几位娘娘每日里陪着皇祖母说话逗趣,这份心,我哪里比得上。不知道刚才娘娘们都在说些什么,我进来的时候可是热闹得很。”
“老九如今可是越来越会说话了!”贤妃呵呵直笑,与忠顺王的话却是不答,反转过头去与皇上道,“若没记错,老九也有十七岁了吧?宁妃姐姐走得早。可怜了老三和老九这两个孩子。老三性子沉稳,是个懂事的。只老九,皇上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了?”
忠顺王一头雾水,“考虑什么?”
甄贵妃淑妃面色一变,欲要插话,可贤妃哪里给她们机会,早已抢道:“自然是考虑你的终生大事!”说着眼珠子一转,还未待忠顺王反应过来,又言,“老九刚才可瞧见那林家姑娘?老九觉得可好?”
忠顺王脸色唰地一下通红,支支吾吾了好一阵,才朝皇上太后行了一礼,道:“父皇,皇祖母,我突然记起来外头还有事儿,先……先且告辞了,待时辰到了,再来与皇祖母正式拜寿!”说完便一溜烟跑了出去。
贤妃笑得越发欢畅,走至皇上身边,“皇上整日里为老九那些个荒唐事儿烦心。我早便说老九不过是孩子脾性,过一阵子也便好了。皇上如今瞧着,老九何时如现在这般过?往常见着女孩子家总要逗趣一番。皇上还训过好几回呢。只这孩子……”贤妃抿了嘴,又道,“我瞧着,老九不过是没遇着那个人,待得成了亲,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管着,也便会好些了。”
这话说的皇上心花怒放,想了想,点头道:“老九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是时候了。”
贤妃眼珠一转,扫过甄贵妃淑妃,见二人有些气闷不甘,却又碍着皇上高兴,不敢多言,心里一时乐开了花。
她凭着窈窕身材和年轻美貌获得圣宠。只是,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这道理贤妃哪里不明白。她虽有皇子,且是皇上的老来子,皇上平日里宠爱不断。可她家世不显,凭着皇子进上妃位已经是到顶了。贤妃自己心里清楚。十一皇子不论在母族帮助,还是朝堂官员拥戴方方面均拼不过其他人。
可是,贤妃到底要为自己和十一皇子往后的日子打算。义忠亲王性量狭小,气度不够,且这些年来,一直是众皇子之首,因此自以为比旁人不同,在兄弟间也是高高在上。这般的人,贤妃自是不放心与之为伍。而勤亲王和恭亲王,那边更不用想了。她在宫里与甄贵妃淑妃不对付,若这两位上位,哪里还会容得了她和她的小十一?
正巧此时,忠顺王抛出橄榄枝,岂不是刚想瞌睡,便有人送枕头过来?而忠顺王母妃早逝,有些事情,比如林浣,忠顺王纵使有意,总不好自己去求皇上,便需得在后宫找个帮手。
贤妃笑了笑,她自是不介意这般的利用的,互相利用正是同盟的相处之道。也只有对彼此都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结成同盟。
“这字可是如海写的!”
圣上心思最是难测,她与林如海几次利用圣上对林家的旧情也是存了几分侥幸之态。圣上之前一直不说话,林浣心里也直打鼓。如今听得此语,略定了定,道:“哥哥事务繁忙,即便有心,也是无力。这字是民女写了绣上去的。”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你习过字?”
林家乃书香门第,女子自是同样习字的,只不过,大周朝女子大多练习簪花小楷,少有如此英气挺秀的字迹。皇上问的不过是这字体。
林浣笑回道:“民女幼时便于哥哥一同习字,均是父亲教授描红。此后也皆是临摹了父亲的字帖。”
金刚经上的字体确实出自林家。林浣的祖父,是大周朝的书法大家,承继王羲之风骨,却又带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皇上曾学与林浣祖父,与林老侯爷一道临摹,字体上也随了几分。因而这般的字迹,皇上一眼便瞧了出来。当年的科举殿试,皇上也是这般瞧出林如海的答卷,一时欢喜,钦点了探花之名。
“呦!皇上瞧得果然就是与我们不同。臣妾和几位姐姐瞧了半天,都只注意这阵法绣艺。皇上若不说,咱们还不曾发现,林姑娘不仅女红出色,便是连书法也毫无逊于男子。林家的女儿,就是不一样。”贤妃是四妃中最年轻的,不过二十多岁。性子活泼直率,想说什么便说什么,皇上也是爱着这份坦然,才越发得宠,近两年,隐隐有压过甄贵妃之势。
这样的马屁若是旁人来拍,皇上或许会考虑几分这人的用意,可出自贤妃之口,皇上宠溺地笑了笑。
林浣红了脸,“贤妃娘娘谬赞了!”
贤妃抿嘴巧笑,指着林浣道:“小姑娘害羞起来越发好看了。”
林浣越发囧了几分。甄贵妃好心解围,“小孩子家脸皮薄,贤妃妹妹快少说两句,不然这林姑娘可连站都站不住了。”
贤妃眉眼一挑,嗤了一声,“贵妃姐姐这话妹妹可不爱听,敢情,好像我便是那脸皮厚的不成?还是,我故意为难林姑娘?林姑娘这般可心的人,我恨不得天天栓在身边疼着,哪里舍得为难?”贤妃起身一把拉过林浣,笑着打量了一翻,又道:“我是越瞧越欢喜了。只可惜,我们家小十一还小,若是大上几岁,我倒要向皇上求了这个恩典。”
林浣一时间窘地手足无措。
淑妃噗嗤一笑,“贤妃妹妹考虑的可真是长远,小十一如今可只有八岁呢。”
贤妃一笑:“好姑娘难求,自然是要早早便看着。皇上你说是不是?”
这一番逗趣直让皇上哈哈大笑起来。贤妃又道:“皇上,臣妾说的可都是实话。皇上瞧瞧,这么好的姑娘家,皇上就舍得便这般放过了。小十一虽然还小,可是我瞧着几位王爷府里也是时候添人了。”
林浣背脊一僵,这样的话当着林浣的面说将出来,又在众位巨头面前,林浣是进了不是,退也不是,只能低眉垂首,安静地呆在一旁,全当没有听见。
此话说得却是让甄贵妃淑妃二人一动。皇上也想起了之前贵妃淑妃所求之事,只这心思只一瞬,眼角余光瞄过那架绣屏,又歇了下来。他幼年时学与林浣祖父,也是多得林浣祖父教导和照顾,才能从一个并不受宠,甚至经常被欺负被忽视的皇子成为一代帝王。因与林家相处的时间长,对林家也有几分了解。林家有家训,林家女子,不为继室,不做妾。虽说侧妃不能算妾,但若林浣祖父与父亲还在,向来也是不愿意的。
林浣瞧着皇上的神情,嘴角轻轻扬了起来。其实,林家家训还有一句,是皇上不知道的,不入宫门。
不入宫门,不为继室,不做妾。
义忠亲王,勤亲王,恭亲王皆是已有正妃之人。皇上心底叹了口气,瞧着一旁将头低到尘埃里去的林浣,微微觉得有些可惜。
甄贵妃和淑妃二人抢着想要接话,便听得外头太监唱和:“忠顺王到!”
贤妃一抿嘴:“瞧瞧!刚说着呢,这合适的人就来了!”
只闻得哗啦一声,忠顺王一阵风一般蹿了进来,见得皇上,四妃皆在,微微一愣,一一行了礼,林浣硬着头皮上前拜了。忠顺王似乎这才看到还有外人在场,也显得有些尴尬。
贤妃打趣道:“没想到,咱们老九也有见着姑娘脸红的时候。”
在皇上跟前,忠顺王到底不好说出荒唐的话,呵呵笑了两声。皇上摆了摆手,也是想着林浣待字闺中的姑娘中,虽说是意外,却也不好这般见忠顺王,唤了太监领了林浣出门。
经过忠顺王身边,林浣几不可察的点了点头。她能做的,已经做到了,剩下便只看忠顺王了。
皇上将盖碗往桌上一搁,哼道:“这几日又去哪里鬼混了,总见不到人影!”
“父皇这可是冤枉我了。我可不曾去鬼混。这几日我可是满京城地找工艺师傅,学习手艺呢!”
这话却是让在座各位都觉得新鲜至极,皇上奇道:“手艺?”
忠顺王一股脑儿蹭到太后脚跟前,也不顾形象,等不及太监搬椅子来,便拍了拍屁股,随意做到太后前边的脚塌上,从怀里献宝一般拿出一块玉佩。玉是好玉,只是这雕刻的手艺却显得粗糙。
“皇祖母,你瞧!这可是我一早便找人寻来的蓝田暖玉,上边儿的祥纹图案是请教了雕刻师傅,我自个儿亲手刻的。皇祖母瞧着可好看?”忠顺王将玉佩塞到太后手中,“皇祖母试试,可觉得有丝暖意?”
太后宫里金碧辉煌,太后整日里便在这金贵得东西里活着,哪里会稀罕这些东西。忠顺王这份礼难得的不是这稀罕的玉,而是这份心意。皇上听了,连连点头。
贤妃略带了几分酸味,道:“瞧瞧!老九这东西一出,倒是将咱们几个都给比下去了!没想到,咱们倒还不如一个孩子有心。”
忠顺王忙站了起来,笑得越发灿烂,“若论心意,我哪里比得过几位娘娘,几位娘娘每日里陪着皇祖母说话逗趣,这份心,我哪里比得上。不知道刚才娘娘们都在说些什么,我进来的时候可是热闹得很。”
“老九如今可是越来越会说话了!”贤妃呵呵直笑,与忠顺王的话却是不答,反转过头去与皇上道,“若没记错,老九也有十七岁了吧?宁妃姐姐走得早。可怜了老三和老九这两个孩子。老三性子沉稳,是个懂事的。只老九,皇上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了?”
忠顺王一头雾水,“考虑什么?”
甄贵妃淑妃面色一变,欲要插话,可贤妃哪里给她们机会,早已抢道:“自然是考虑你的终生大事!”说着眼珠子一转,还未待忠顺王反应过来,又言,“老九刚才可瞧见那林家姑娘?老九觉得可好?”
忠顺王脸色唰地一下通红,支支吾吾了好一阵,才朝皇上太后行了一礼,道:“父皇,皇祖母,我突然记起来外头还有事儿,先……先且告辞了,待时辰到了,再来与皇祖母正式拜寿!”说完便一溜烟跑了出去。
贤妃笑得越发欢畅,走至皇上身边,“皇上整日里为老九那些个荒唐事儿烦心。我早便说老九不过是孩子脾性,过一阵子也便好了。皇上如今瞧着,老九何时如现在这般过?往常见着女孩子家总要逗趣一番。皇上还训过好几回呢。只这孩子……”贤妃抿了嘴,又道,“我瞧着,老九不过是没遇着那个人,待得成了亲,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管着,也便会好些了。”
这话说的皇上心花怒放,想了想,点头道:“老九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是时候了。”
贤妃眼珠一转,扫过甄贵妃淑妃,见二人有些气闷不甘,却又碍着皇上高兴,不敢多言,心里一时乐开了花。
她凭着窈窕身材和年轻美貌获得圣宠。只是,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这道理贤妃哪里不明白。她虽有皇子,且是皇上的老来子,皇上平日里宠爱不断。可她家世不显,凭着皇子进上妃位已经是到顶了。贤妃自己心里清楚。十一皇子不论在母族帮助,还是朝堂官员拥戴方方面均拼不过其他人。
可是,贤妃到底要为自己和十一皇子往后的日子打算。义忠亲王性量狭小,气度不够,且这些年来,一直是众皇子之首,因此自以为比旁人不同,在兄弟间也是高高在上。这般的人,贤妃自是不放心与之为伍。而勤亲王和恭亲王,那边更不用想了。她在宫里与甄贵妃淑妃不对付,若这两位上位,哪里还会容得了她和她的小十一?
正巧此时,忠顺王抛出橄榄枝,岂不是刚想瞌睡,便有人送枕头过来?而忠顺王母妃早逝,有些事情,比如林浣,忠顺王纵使有意,总不好自己去求皇上,便需得在后宫找个帮手。
贤妃笑了笑,她自是不介意这般的利用的,互相利用正是同盟的相处之道。也只有对彼此都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结成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