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纳彩纳征定婚事
里正娘子又给陈氏道赵家听了她这么说后,真是对她感恩戴德,又夸陈氏见识好、不同于人,又笑着道:
“他家第二天就着人来打听了蕙娘,第三天就找我说他们很满意蕙娘,求你们给个准话,应不应这亲事,我就说你们要细打听再考虑考虑,拖了几天,我才去他们家说你们家答应了。他们家明天应该就会来相看了。”
陈氏这回不急了,又摆上谱了,扭了扭腰身,“哼”了一声道:
“虽说他家是读书人,家里田地多,但是我家蕙娘也不差,赵家能求到我家蕙娘,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里正娘子也不计较陈氏这番作态,只和陈氏说让她明天准备好茶水。又神神秘秘的丢出一句,“他家现在可是有百亩田地了啊,可不要小瞧了去!”
把个陈氏惊的站起,眼睛都瞪圆了。里正娘子哈哈直笑,看到陈氏张口结舌的样子很是高兴,左右看看无人,又在陈氏耳边低声道:
“听说他家大嫂子和二嫂子能干的很,这些年经营的很好,家里不仅有田地还有铺子。只是因为他们家兴什么‘低调’,就没有嚷出来。这还是我无意中听到的,你可别说出去了。”
二人嘀嘀咕咕了半天,里正娘子才得意的家去。陈氏待里正娘子一走,就立马招呼蕙娘进房,又是一番叙说商量,暂且不提。
第二天巳初,许家果然来了三人。一人是媒人里正娘子,另外二人是赵礼娘亲和大嫂。赵礼娘亲已经五十一岁了,看起来却只有四十几岁,一头黑发挽起来,满面春风,通体都透着喜气。赵礼大嫂名叫李锦娘,今年三十一岁,脸上却没什么皱纹,麦色肌肤,浓眉大眼,很是健康好看,一样的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要小,也不知道她家是用什么法子保养的。
这时,蕙娘几个早就进了里间,陈氏赶紧将三人迎了进堂屋,几人见了礼。许大力只管坐在上首充当木人,一切由着陈氏来应酬。
双方一个说我家闺女长的是多水灵,虽说是做过奴婢,但那也是在大府里当绣娘,从没吃过苦,回家后也是娇滴滴的养着,同一般村姑不一样。
一个说家里有多少家财,我家儿子多么争气,人品多好云云。
你来我往说的是天花乱坠,双方都是满意至极,很快就亲亲热热夸起对方的孩子。
李锦娘从院门一路进来,看到整齐的院子,干净的堂屋,喝起热腾腾的茶,就感觉这家虽然家境不是那么好,陈氏却勤快会做事理家,那么蕙娘应该也差不离。她端起茶,又是细细思索起来。
赵家里,李锦娘的婆婆王氏是个没主见的,家里都是他和二弟妹金元宝在打理。这回里正娘子说的许氏蕙娘,她婆婆是一千一万个愿意,她和金元宝却觉得怪异,在这古代,一般人家很是迷信,几乎没有好人家会同意嫁给小叔赵礼。
所以她们二人偷偷找了两批人去查访这事。一批连夜去了张府打听,得到的却是没有什么异常,蕙娘是很正常的契约期满归家,也没听到她和什么少爷小厮的绯闻。
另外一批是来了古里村打听许家各人,结果提起他家没有说不好的,许大力是个只会埋头苦做的妻管严;陈氏倒是很厉害,但是也没人说她不好;家里的几个孩子个个小小年纪就会帮着做事干活,二叔也说学塾里的一苇聪慧刻苦,而蕙娘也是长的好针线好。总之,这一家子人,没什么奇怪的,而且听说陈氏是个要强的,绝不会为了聘礼就把女儿推进火坑。
结果查来查去,查不到不对的地方。她和金元宝就只能相信,陈氏不同于一般妇人,人家虽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人,但是骨子里有着现代人的科学不迷信,眼光长远……
最后,她们二人只能收起心中的疑惑,开始打点小叔的婚事,毕竟这是公公婆婆盼了好几年的。小叔这几年出海倒卖,心中早有思量,他既然也不反对,那就欢欢喜喜备婚礼呗。
王氏觉得今年是个收获年呐,二儿媳妇隔了多年终于又怀上快生了,她这胎肚子尖尖的又喜吃酸,肯定是个胖小子。小儿子的亲事也有着落了,未来亲家说话直接为人爽快,她闺女指定是个好的。哎咿呀,等小儿子成了亲拜了堂,没多久就又能抱小孙孙了。王氏仿佛看到了好多个穿着大红肚兜,晃着小鸟的娃娃冲她爬过来。
陈氏看王氏傻呵呵笑的样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忙拉回她的魂,说道:
“老姐姐,我家蕙娘泡的茶很是好喝,您要不要尝尝?”
王氏比陈氏大十七岁,二人为显亲热,就以姐妹称呼。这喝茶一说,也有个讲究在里头。男方在女方家相看,若女方家同意,就让说亲的姑娘给男方家送上一盏茶,男方也觉得好的话喝茶后就在桌上放上茶钱。这样,就算双方答应了亲事,纳彩这礼算是过了。
王氏一听陈氏这样说,就知道他们家是同意亲事了,迫不及待道:
“好好,快快,让我喝茶。”
李锦娘暗暗拉了下王氏的袖子,示意她悠着点。
陈氏乐不可支,赵家越是急切对蕙娘越好,她进了里间去叫蕙娘泡茶端出来。姐妹三人刚刚偷听了堂屋几人的话,早准备了茶水,蕙娘装着淑女踩着小碎步跟着陈氏来到堂屋。
李锦娘看着羞怯的跟在陈氏后面的蕙娘,暗暗点头,光是容貌这一点,就让人没话说的,小叔艳福不浅啊。
蕙娘盈盈一拜,细声细气的请了安,向王氏送上一盏茶。果然,王氏立马端起茶盏边喝边点头,十分满意地盯着柔顺的蕙娘看。
蕙娘也不乱瞟,上完茶就直接回了里间。
“娘,该放上茶钱了。”李锦娘虽然也认为蕙娘还可以,但是,王氏紧盯着人家背影的举动,太显眼啦!
回过神来的王氏忙从荷包里数出八百文钱,放在桌上。这茶钱多少不限,只要是双数就成,但是陈氏看王氏放了八百钱也是很高兴滴!
纳彩(提亲)完了还有问名(合八字)、纳吉(过文定∕小定)、纳征(过大礼)、请期(乞日)、亲迎(迎亲)五礼以及得准备三书。因为赵礼二人都不小了,所以两家都同意快点定亲迎娶。因为原主以前在张府每天都是绣自己和别人的活计或者是绣些小东西给陈氏去卖,所以没有时间给自己绣嫁妆,日子就有点赶。
这下,蕙娘就忙起来了,嫁衣,盖头,衾被等都得需要重新绣,要买的话,又贵又没自己绣的好。幸好芸娘薇娘也能帮着绣点,而一些小物件有村里的姑娘们帮着绣,这样一来蕙娘也就很感激这些姑娘们了,对她们热情多了,也会挑拣着教她们些复杂的绣法,决定之后送她们一些精致香囊作回报。
话说赵家遣里正娘子到许家拿了庚帖又重新去合了八字,果然得的是“天作之合”。至于之前陈氏偷偷找里正娘子要赵礼八字合八字的事,二人都不约而同的忘记了。八字合好后,两家很快换了庚帖,赵家交予了聘书下了小定。
接下来的过大礼,蕙娘就十分心急了,她是希望赵家能拿出丰厚的聘礼的,可是她又不好意思明说,不然显得她多势力。可是不说,如果赵家给的聘礼不够多,她心里又不舒服。她是想着,赵家给的聘礼她是不会再陪送过去的,到时候这些就留给家里人,好歹改善家境,以后芸娘几个的嫁妆也不会寒酸。
为了聘礼的事,她真是急的几晚上没睡好,眼下面青了一圈,最后终于还是和陈氏商量,让陈氏想办法找赵家要多多的聘礼,结果,被陈氏华丽丽的无视了。时间就在蕙娘的郁闷纠结中过去。
许家其他人看着这几天怏怏不乐的蕙娘都很是好笑,也不询问她,也不开解她,由着她自己折腾自己。芸娘几个都知道蕙娘是为了聘礼的事焦急,觉得蕙娘纯粹是自找麻烦。
且不说,这门亲事是赵家千盼万盼来的,聘礼只有厚的没有薄的。再说,即使再厚的聘礼她们也都会让蕙娘陪送过去的,万没有留在家里的说法。只可惜蕙娘看不透,在蕙娘心里,许家贫困,赵家富有,她自然是向着娘家,处处为娘家着想的,而她毕竟对赵家不熟,没什么感情,只想着去了他家享福,再给许家捞好处。
五月十五这天,蕙娘阴了许多天的脸终于放晴了。赵家请了四位全福太太约同里正娘子带着聘金、礼金和聘礼来了许家。一路吹鼓奏乐,手捧挑担,排行成对的行来。
满满一院子的聘礼,村里的人都跑了过来看热闹,把蕙娘高兴的在房里炕上直打滚。
院子里,里正娘子对着礼书唱着聘礼,一位全福太太一一打开箱子。聘饼一担、海味四式、醇酒四支、茶叶芝麻、四京果、帖盒、三金(金钏、金锭、金幢坠)等等不一一赘述。
聘金一百两,田地二十亩……
把个院门外的人看的是目瞪口呆,都在说赵家这是倾家荡产求蕙娘呢。
陈氏含着眼泪看着这些聘礼,她因为硬气所以是没有主动提让赵家送多少聘礼的。虽然知道赵家应该不会送少,但是也仍然怕赵家瞧不起他家家世,怕他们回头想想又不喜欢蕙娘,真真是担足了心。现在,她终于松了口气,看赵家这样,是板上钉钉的就是蕙娘了,而且对蕙娘没有不满意的。
陈氏领着赵家请来的人进了堂屋,让一苇端了茶水,道辛苦。叙了闲话,请这些人用了午饭,把回礼给了他们带走了。
“他家第二天就着人来打听了蕙娘,第三天就找我说他们很满意蕙娘,求你们给个准话,应不应这亲事,我就说你们要细打听再考虑考虑,拖了几天,我才去他们家说你们家答应了。他们家明天应该就会来相看了。”
陈氏这回不急了,又摆上谱了,扭了扭腰身,“哼”了一声道:
“虽说他家是读书人,家里田地多,但是我家蕙娘也不差,赵家能求到我家蕙娘,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里正娘子也不计较陈氏这番作态,只和陈氏说让她明天准备好茶水。又神神秘秘的丢出一句,“他家现在可是有百亩田地了啊,可不要小瞧了去!”
把个陈氏惊的站起,眼睛都瞪圆了。里正娘子哈哈直笑,看到陈氏张口结舌的样子很是高兴,左右看看无人,又在陈氏耳边低声道:
“听说他家大嫂子和二嫂子能干的很,这些年经营的很好,家里不仅有田地还有铺子。只是因为他们家兴什么‘低调’,就没有嚷出来。这还是我无意中听到的,你可别说出去了。”
二人嘀嘀咕咕了半天,里正娘子才得意的家去。陈氏待里正娘子一走,就立马招呼蕙娘进房,又是一番叙说商量,暂且不提。
第二天巳初,许家果然来了三人。一人是媒人里正娘子,另外二人是赵礼娘亲和大嫂。赵礼娘亲已经五十一岁了,看起来却只有四十几岁,一头黑发挽起来,满面春风,通体都透着喜气。赵礼大嫂名叫李锦娘,今年三十一岁,脸上却没什么皱纹,麦色肌肤,浓眉大眼,很是健康好看,一样的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要小,也不知道她家是用什么法子保养的。
这时,蕙娘几个早就进了里间,陈氏赶紧将三人迎了进堂屋,几人见了礼。许大力只管坐在上首充当木人,一切由着陈氏来应酬。
双方一个说我家闺女长的是多水灵,虽说是做过奴婢,但那也是在大府里当绣娘,从没吃过苦,回家后也是娇滴滴的养着,同一般村姑不一样。
一个说家里有多少家财,我家儿子多么争气,人品多好云云。
你来我往说的是天花乱坠,双方都是满意至极,很快就亲亲热热夸起对方的孩子。
李锦娘从院门一路进来,看到整齐的院子,干净的堂屋,喝起热腾腾的茶,就感觉这家虽然家境不是那么好,陈氏却勤快会做事理家,那么蕙娘应该也差不离。她端起茶,又是细细思索起来。
赵家里,李锦娘的婆婆王氏是个没主见的,家里都是他和二弟妹金元宝在打理。这回里正娘子说的许氏蕙娘,她婆婆是一千一万个愿意,她和金元宝却觉得怪异,在这古代,一般人家很是迷信,几乎没有好人家会同意嫁给小叔赵礼。
所以她们二人偷偷找了两批人去查访这事。一批连夜去了张府打听,得到的却是没有什么异常,蕙娘是很正常的契约期满归家,也没听到她和什么少爷小厮的绯闻。
另外一批是来了古里村打听许家各人,结果提起他家没有说不好的,许大力是个只会埋头苦做的妻管严;陈氏倒是很厉害,但是也没人说她不好;家里的几个孩子个个小小年纪就会帮着做事干活,二叔也说学塾里的一苇聪慧刻苦,而蕙娘也是长的好针线好。总之,这一家子人,没什么奇怪的,而且听说陈氏是个要强的,绝不会为了聘礼就把女儿推进火坑。
结果查来查去,查不到不对的地方。她和金元宝就只能相信,陈氏不同于一般妇人,人家虽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人,但是骨子里有着现代人的科学不迷信,眼光长远……
最后,她们二人只能收起心中的疑惑,开始打点小叔的婚事,毕竟这是公公婆婆盼了好几年的。小叔这几年出海倒卖,心中早有思量,他既然也不反对,那就欢欢喜喜备婚礼呗。
王氏觉得今年是个收获年呐,二儿媳妇隔了多年终于又怀上快生了,她这胎肚子尖尖的又喜吃酸,肯定是个胖小子。小儿子的亲事也有着落了,未来亲家说话直接为人爽快,她闺女指定是个好的。哎咿呀,等小儿子成了亲拜了堂,没多久就又能抱小孙孙了。王氏仿佛看到了好多个穿着大红肚兜,晃着小鸟的娃娃冲她爬过来。
陈氏看王氏傻呵呵笑的样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忙拉回她的魂,说道:
“老姐姐,我家蕙娘泡的茶很是好喝,您要不要尝尝?”
王氏比陈氏大十七岁,二人为显亲热,就以姐妹称呼。这喝茶一说,也有个讲究在里头。男方在女方家相看,若女方家同意,就让说亲的姑娘给男方家送上一盏茶,男方也觉得好的话喝茶后就在桌上放上茶钱。这样,就算双方答应了亲事,纳彩这礼算是过了。
王氏一听陈氏这样说,就知道他们家是同意亲事了,迫不及待道:
“好好,快快,让我喝茶。”
李锦娘暗暗拉了下王氏的袖子,示意她悠着点。
陈氏乐不可支,赵家越是急切对蕙娘越好,她进了里间去叫蕙娘泡茶端出来。姐妹三人刚刚偷听了堂屋几人的话,早准备了茶水,蕙娘装着淑女踩着小碎步跟着陈氏来到堂屋。
李锦娘看着羞怯的跟在陈氏后面的蕙娘,暗暗点头,光是容貌这一点,就让人没话说的,小叔艳福不浅啊。
蕙娘盈盈一拜,细声细气的请了安,向王氏送上一盏茶。果然,王氏立马端起茶盏边喝边点头,十分满意地盯着柔顺的蕙娘看。
蕙娘也不乱瞟,上完茶就直接回了里间。
“娘,该放上茶钱了。”李锦娘虽然也认为蕙娘还可以,但是,王氏紧盯着人家背影的举动,太显眼啦!
回过神来的王氏忙从荷包里数出八百文钱,放在桌上。这茶钱多少不限,只要是双数就成,但是陈氏看王氏放了八百钱也是很高兴滴!
纳彩(提亲)完了还有问名(合八字)、纳吉(过文定∕小定)、纳征(过大礼)、请期(乞日)、亲迎(迎亲)五礼以及得准备三书。因为赵礼二人都不小了,所以两家都同意快点定亲迎娶。因为原主以前在张府每天都是绣自己和别人的活计或者是绣些小东西给陈氏去卖,所以没有时间给自己绣嫁妆,日子就有点赶。
这下,蕙娘就忙起来了,嫁衣,盖头,衾被等都得需要重新绣,要买的话,又贵又没自己绣的好。幸好芸娘薇娘也能帮着绣点,而一些小物件有村里的姑娘们帮着绣,这样一来蕙娘也就很感激这些姑娘们了,对她们热情多了,也会挑拣着教她们些复杂的绣法,决定之后送她们一些精致香囊作回报。
话说赵家遣里正娘子到许家拿了庚帖又重新去合了八字,果然得的是“天作之合”。至于之前陈氏偷偷找里正娘子要赵礼八字合八字的事,二人都不约而同的忘记了。八字合好后,两家很快换了庚帖,赵家交予了聘书下了小定。
接下来的过大礼,蕙娘就十分心急了,她是希望赵家能拿出丰厚的聘礼的,可是她又不好意思明说,不然显得她多势力。可是不说,如果赵家给的聘礼不够多,她心里又不舒服。她是想着,赵家给的聘礼她是不会再陪送过去的,到时候这些就留给家里人,好歹改善家境,以后芸娘几个的嫁妆也不会寒酸。
为了聘礼的事,她真是急的几晚上没睡好,眼下面青了一圈,最后终于还是和陈氏商量,让陈氏想办法找赵家要多多的聘礼,结果,被陈氏华丽丽的无视了。时间就在蕙娘的郁闷纠结中过去。
许家其他人看着这几天怏怏不乐的蕙娘都很是好笑,也不询问她,也不开解她,由着她自己折腾自己。芸娘几个都知道蕙娘是为了聘礼的事焦急,觉得蕙娘纯粹是自找麻烦。
且不说,这门亲事是赵家千盼万盼来的,聘礼只有厚的没有薄的。再说,即使再厚的聘礼她们也都会让蕙娘陪送过去的,万没有留在家里的说法。只可惜蕙娘看不透,在蕙娘心里,许家贫困,赵家富有,她自然是向着娘家,处处为娘家着想的,而她毕竟对赵家不熟,没什么感情,只想着去了他家享福,再给许家捞好处。
五月十五这天,蕙娘阴了许多天的脸终于放晴了。赵家请了四位全福太太约同里正娘子带着聘金、礼金和聘礼来了许家。一路吹鼓奏乐,手捧挑担,排行成对的行来。
满满一院子的聘礼,村里的人都跑了过来看热闹,把蕙娘高兴的在房里炕上直打滚。
院子里,里正娘子对着礼书唱着聘礼,一位全福太太一一打开箱子。聘饼一担、海味四式、醇酒四支、茶叶芝麻、四京果、帖盒、三金(金钏、金锭、金幢坠)等等不一一赘述。
聘金一百两,田地二十亩……
把个院门外的人看的是目瞪口呆,都在说赵家这是倾家荡产求蕙娘呢。
陈氏含着眼泪看着这些聘礼,她因为硬气所以是没有主动提让赵家送多少聘礼的。虽然知道赵家应该不会送少,但是也仍然怕赵家瞧不起他家家世,怕他们回头想想又不喜欢蕙娘,真真是担足了心。现在,她终于松了口气,看赵家这样,是板上钉钉的就是蕙娘了,而且对蕙娘没有不满意的。
陈氏领着赵家请来的人进了堂屋,让一苇端了茶水,道辛苦。叙了闲话,请这些人用了午饭,把回礼给了他们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