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第一百零九章
邱真追随唐寅时间最长自然也最明白他的心思。91du 小 说 整理他呵呵一笑摇头说道:“不会!正因为大人打了胜仗巩固了边疆王廷才越加不会把大人调离反过来讲若是大人在平原县毫无作为或者连吃败仗那王廷倒是有可能把大人调回都城。”
“哦!”唐寅应了一声悠悠而笑说道:“好就按照你的意思帮我起草一份奏章上交给王廷!”
“是!大人!”如何写奏章如何能把奏章内容写的即夸大又令人信服邱真可比唐寅在行的多。
接下来唐寅又将边城的事务详细安排了一番并将第一兵团重新调回边城布防第四、第五兵团则拉回横城整顿。
这一仗第四、第五两个兵团阵亡有三千人伤者也有五千左右人员损失过半需要继续徽兵收纳有生力量。
第二天等第一兵团抵达边城之后唐寅这才率众回往横城。
临离开前邱真见唐寅仍穿一身锦衣大摇其头连称不妥。
唐寅不解低头看看自己的穿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他问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邱真笑道:“若在平时大人身穿金锣绸缎当然不会不妥但现在不行在外人看来大人这身行头根本不象是去带兵打仗的更象是去游山玩水的百姓们自然会把胜利的功劳记在风军将士身上而不会记在大人头上。”
唐寅乐了耸肩说道:“记在谁的头上都无所谓我总不该与去下面的将士们抢风头吧!”
邱真连连摇头说道:“大人你错了现在平原县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民众的信心!但信心要如何建立这就需要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充当英雄带给民众希望让民众有安全感甚至让民众去崇拜大人当然就是这个人而这个人也只能是大人只有这样民众才能产生凝聚力、向心力为平原县的重建奠定基础这样也可以更加巩固大人的地位!”
原来如此!唐寅还真没有邱真想的那么深远仔细琢磨觉得邱真说的大有道理。他点点头连声应道:“有道理。我应该穿盔甲?”
“正是!”
“好!就听你的!”
唐寅有时候倔强有时候也很听劝。听从邱真的意见他换上风军将领的黑盔黑甲腰跨佩剑后披红色披风骑上战马率众回横城。
路上无话天至正午到达横城。
没等进城唐寅就觉察到城内的气氛不太对劲平原县内最繁华的城市平日里即使称不上热闹也是人来人往可现在城内却声息皆无鸦雀无声。
正在他心生疑惑的时候出城迎接的上官元吉、白勇等人纷纷快步上前一各个笑容满面拱手施礼道:“恭喜大人凯旋而归!”
“恩!”唐寅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然后看向横城问道:“城内……”
他话还没说完上官元吉已抢先说道:“大人城内请!”说着话他侧身闪到一旁。
唐寅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又瞧瞧白勇等人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没有继续追问他催马入城。
刚近来他就被城内的景象吓了一跳只见横城的主街之上人山人海站满了风国民众自唐寅就任以来还从未在横城里见过这么多人估计得到十万之众望眼望去黑压压的一大片。
唐寅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时街上民众也看到了他突然之间欢呼声响起掌声雷动与此同时无数鲜红的花瓣从天而降。
他骑在马上缓缓扬头原来街道两侧的阁楼上也聚满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人们手提花篮不时将其中的花瓣挥洒出来成千上万的花瓣在空中飘荡仿佛鲜红的雪花。
唐寅伸出手掌接住一片花瓣随后慢慢收缩五指握紧拳头。
民众们对他的欢迎令他由衷的感动一种被人承认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风国民众性情爽直又随性对唐寅的欢迎并非是由官方组织的而是民众自的话说回来如果官方可以组织的话那么唐寅就任的第一天就该看到此番场景了。
越是明白这一点唐寅的心绪越是悸动难平。他催马缓缓走在街道上所过之处欢呼声不断民众们高呼着唐寅的名字声浪一**响亮震天回音久久不散。
唐寅几乎是一路飘回县守府的直至坐在椅子上下人们送上茶水和点心他仍有身在梦境之感。
跟随唐寅近来的众人见他这副表情相互看看忍不住都笑了。
在他们看来这或许是很正常的事但给唐寅带来的震撼太大了他是孤儿饱受人间饥苦现在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这个起伏落差太大了也让唐寅有些难以适应甚至有不真实感。
“大人有两个消息我要向你禀报!”
上官元吉的话惊醒唐寅后者回过神来双眼直勾勾地看着他问道:“什么消息?”
“大人写给霸关守将英步将军的信已经送到英步将军承诺只要大人有需要他定会鼎立相助购买莫**马一事他也会从中协助。另外我已让莫国商人先带来一百匹军马交由大人鉴定现正在路上。”
唐寅听闻大喜真没想到与自己只有一面之缘的英步竟然会帮自己这么大的忙。他连连点头笑道:“我应重谢英步将军!”
上官元吉没有表态伸手入怀取出一封书信递给唐寅说道:“大人这是英步将军的回信。”
“哦?”唐寅接过打开信封取出信纸。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字迹十分潦草显然英步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短短数句话中还夹杂着不少错别字不过大概意思唐寅还是能看得懂英步是有心和他深交希望两人能成为知己、兄弟相互提携等等。
看罢之后唐寅将书信合起小心收好然后又看向上官元吉问道:“元吉第二个消息是……”
上官元吉说道:“公主殿下出使宁国调停风宁两国休战宁国已经接受调停停止对我国动战争潼门外的宁军在逐步后撤另外为了表示诚意君上已更换潼门主将由姚之礼取而代之!”
这个消息正是唐寅关注的事情原来公主殷柔去宁国的调停也大获成功了这让他心里的一块石头平安落地。随后他又托起下巴仰着头默默沉思。
没有记错的话潼门的守将应该是粱家的长公子梁启邱真曾说过此人是用兵的天才把梁启撤换掉换上这个姚之礼还真是令人意外。
他疑问道:“这个姚之礼是什么人?”
“大人可能不知道他但若是提起他的岳丈大人肯定就不陌生了。”
“他的岳丈是……”
“上将军钟天!”
“哦!”唐寅当然不会不知道钟天是谁。子阳、粱、舞、钟四大家族合称风国四大权贵是风国最具实权的四大贵族钟天正是钟家的族长。在唐寅的印象中钟家一直很低调即不争也不抢只是坐观另外三家斗的你死我活。
其实在唐寅看来咬人的狗不叫钟家算是四大权贵中真正可怕的甚至比张扬跋扈的梁家更甚。
因为潼门距离平原县太遥远了一个在风国最西一个在风国最东北人们听完上官元吉的话也没什么反应。
但邱真却幽幽叹口气说道:“君上如此决定实在太冒险了。潼门若有梁启坐镇会固若金汤纵有千军万马来犯亦难踏入潼门半步而姚之礼不然此人空有一副漂亮的皮囊实际上只是个头脑空空的酒囊饭袋由他镇守潼门若宁国突然毁约杀个回马枪潼门势必不保!”
唐寅听完暗皱眉头但其余的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
朱诺摆手说道:“潼门会不会出事又与我们何干?”
邱真扬起眉毛反问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潼门若是被破接下来一马平川宁军可直突都城都城不保我大风岂不也亡国了吗?大风都没了还有我们的平原县吗?”
“这……”朱诺被邱真说的面红耳赤他虽然是第三兵团的兵团长但也是个粗人典型的直肠子想什么就说什么说出的话不会经过大脑不过他也有一点好处就是知错马上改。
他瞥了瞥其他人见众人都在不满地看着自己责怪他多嘴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连称邱真教训的是。
顿了一下他又问道:“那……是不是需要大人向君上谏言不要更换潼门守将?”
邱真笑了气笑了说道:“大人职位固然不低但也仅仅是地方官员如何能改变王廷的决策而且王廷内关系复杂一个不小心就会引来杀身之获何况这是四大权贵之争大人还是少参与为妙!”
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嘛!朱诺撇撇嘴在心里嘟囔一句但没敢说出口。
“所以说大人应早做安排以防不测!”邱真若有所指地说了一句随后闭上嘴巴再不多言。有些话在众人面前也不好说出口。
“哦!”唐寅应了一声悠悠而笑说道:“好就按照你的意思帮我起草一份奏章上交给王廷!”
“是!大人!”如何写奏章如何能把奏章内容写的即夸大又令人信服邱真可比唐寅在行的多。
接下来唐寅又将边城的事务详细安排了一番并将第一兵团重新调回边城布防第四、第五兵团则拉回横城整顿。
这一仗第四、第五两个兵团阵亡有三千人伤者也有五千左右人员损失过半需要继续徽兵收纳有生力量。
第二天等第一兵团抵达边城之后唐寅这才率众回往横城。
临离开前邱真见唐寅仍穿一身锦衣大摇其头连称不妥。
唐寅不解低头看看自己的穿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他问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邱真笑道:“若在平时大人身穿金锣绸缎当然不会不妥但现在不行在外人看来大人这身行头根本不象是去带兵打仗的更象是去游山玩水的百姓们自然会把胜利的功劳记在风军将士身上而不会记在大人头上。”
唐寅乐了耸肩说道:“记在谁的头上都无所谓我总不该与去下面的将士们抢风头吧!”
邱真连连摇头说道:“大人你错了现在平原县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民众的信心!但信心要如何建立这就需要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充当英雄带给民众希望让民众有安全感甚至让民众去崇拜大人当然就是这个人而这个人也只能是大人只有这样民众才能产生凝聚力、向心力为平原县的重建奠定基础这样也可以更加巩固大人的地位!”
原来如此!唐寅还真没有邱真想的那么深远仔细琢磨觉得邱真说的大有道理。他点点头连声应道:“有道理。我应该穿盔甲?”
“正是!”
“好!就听你的!”
唐寅有时候倔强有时候也很听劝。听从邱真的意见他换上风军将领的黑盔黑甲腰跨佩剑后披红色披风骑上战马率众回横城。
路上无话天至正午到达横城。
没等进城唐寅就觉察到城内的气氛不太对劲平原县内最繁华的城市平日里即使称不上热闹也是人来人往可现在城内却声息皆无鸦雀无声。
正在他心生疑惑的时候出城迎接的上官元吉、白勇等人纷纷快步上前一各个笑容满面拱手施礼道:“恭喜大人凯旋而归!”
“恩!”唐寅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然后看向横城问道:“城内……”
他话还没说完上官元吉已抢先说道:“大人城内请!”说着话他侧身闪到一旁。
唐寅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又瞧瞧白勇等人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没有继续追问他催马入城。
刚近来他就被城内的景象吓了一跳只见横城的主街之上人山人海站满了风国民众自唐寅就任以来还从未在横城里见过这么多人估计得到十万之众望眼望去黑压压的一大片。
唐寅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时街上民众也看到了他突然之间欢呼声响起掌声雷动与此同时无数鲜红的花瓣从天而降。
他骑在马上缓缓扬头原来街道两侧的阁楼上也聚满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人们手提花篮不时将其中的花瓣挥洒出来成千上万的花瓣在空中飘荡仿佛鲜红的雪花。
唐寅伸出手掌接住一片花瓣随后慢慢收缩五指握紧拳头。
民众们对他的欢迎令他由衷的感动一种被人承认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风国民众性情爽直又随性对唐寅的欢迎并非是由官方组织的而是民众自的话说回来如果官方可以组织的话那么唐寅就任的第一天就该看到此番场景了。
越是明白这一点唐寅的心绪越是悸动难平。他催马缓缓走在街道上所过之处欢呼声不断民众们高呼着唐寅的名字声浪一**响亮震天回音久久不散。
唐寅几乎是一路飘回县守府的直至坐在椅子上下人们送上茶水和点心他仍有身在梦境之感。
跟随唐寅近来的众人见他这副表情相互看看忍不住都笑了。
在他们看来这或许是很正常的事但给唐寅带来的震撼太大了他是孤儿饱受人间饥苦现在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这个起伏落差太大了也让唐寅有些难以适应甚至有不真实感。
“大人有两个消息我要向你禀报!”
上官元吉的话惊醒唐寅后者回过神来双眼直勾勾地看着他问道:“什么消息?”
“大人写给霸关守将英步将军的信已经送到英步将军承诺只要大人有需要他定会鼎立相助购买莫**马一事他也会从中协助。另外我已让莫国商人先带来一百匹军马交由大人鉴定现正在路上。”
唐寅听闻大喜真没想到与自己只有一面之缘的英步竟然会帮自己这么大的忙。他连连点头笑道:“我应重谢英步将军!”
上官元吉没有表态伸手入怀取出一封书信递给唐寅说道:“大人这是英步将军的回信。”
“哦?”唐寅接过打开信封取出信纸。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字迹十分潦草显然英步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短短数句话中还夹杂着不少错别字不过大概意思唐寅还是能看得懂英步是有心和他深交希望两人能成为知己、兄弟相互提携等等。
看罢之后唐寅将书信合起小心收好然后又看向上官元吉问道:“元吉第二个消息是……”
上官元吉说道:“公主殿下出使宁国调停风宁两国休战宁国已经接受调停停止对我国动战争潼门外的宁军在逐步后撤另外为了表示诚意君上已更换潼门主将由姚之礼取而代之!”
这个消息正是唐寅关注的事情原来公主殷柔去宁国的调停也大获成功了这让他心里的一块石头平安落地。随后他又托起下巴仰着头默默沉思。
没有记错的话潼门的守将应该是粱家的长公子梁启邱真曾说过此人是用兵的天才把梁启撤换掉换上这个姚之礼还真是令人意外。
他疑问道:“这个姚之礼是什么人?”
“大人可能不知道他但若是提起他的岳丈大人肯定就不陌生了。”
“他的岳丈是……”
“上将军钟天!”
“哦!”唐寅当然不会不知道钟天是谁。子阳、粱、舞、钟四大家族合称风国四大权贵是风国最具实权的四大贵族钟天正是钟家的族长。在唐寅的印象中钟家一直很低调即不争也不抢只是坐观另外三家斗的你死我活。
其实在唐寅看来咬人的狗不叫钟家算是四大权贵中真正可怕的甚至比张扬跋扈的梁家更甚。
因为潼门距离平原县太遥远了一个在风国最西一个在风国最东北人们听完上官元吉的话也没什么反应。
但邱真却幽幽叹口气说道:“君上如此决定实在太冒险了。潼门若有梁启坐镇会固若金汤纵有千军万马来犯亦难踏入潼门半步而姚之礼不然此人空有一副漂亮的皮囊实际上只是个头脑空空的酒囊饭袋由他镇守潼门若宁国突然毁约杀个回马枪潼门势必不保!”
唐寅听完暗皱眉头但其余的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
朱诺摆手说道:“潼门会不会出事又与我们何干?”
邱真扬起眉毛反问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潼门若是被破接下来一马平川宁军可直突都城都城不保我大风岂不也亡国了吗?大风都没了还有我们的平原县吗?”
“这……”朱诺被邱真说的面红耳赤他虽然是第三兵团的兵团长但也是个粗人典型的直肠子想什么就说什么说出的话不会经过大脑不过他也有一点好处就是知错马上改。
他瞥了瞥其他人见众人都在不满地看着自己责怪他多嘴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连称邱真教训的是。
顿了一下他又问道:“那……是不是需要大人向君上谏言不要更换潼门守将?”
邱真笑了气笑了说道:“大人职位固然不低但也仅仅是地方官员如何能改变王廷的决策而且王廷内关系复杂一个不小心就会引来杀身之获何况这是四大权贵之争大人还是少参与为妙!”
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嘛!朱诺撇撇嘴在心里嘟囔一句但没敢说出口。
“所以说大人应早做安排以防不测!”邱真若有所指地说了一句随后闭上嘴巴再不多言。有些话在众人面前也不好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