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八百九十四章 新的鲇鱼(求月票)

    有了意外惊喜的梁柱旭阳心情不由得大好,在酒桌上是谈笑风生,岳麓、古海生、房泽良言语间都透出了几分羡慕的味道。

    不要小看了这一个项目,如果说山海建设集团公司顺利地拿下,这也代表着潼宜的建筑工程市场对山海建设集团公司的开放,而拿下了潼宜的建筑工程,也就意味着,打开了秦西省的建筑工程市场。

    自从潼宜建筑公司行业协会成立以来,它的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它的立碑追责制度,它的保证金制度,它的监理制度,它的会员制度,都在全国同行里和社会上引起争议。当然了,社会上普遍是叫好者多,而同行中,对潼宜的这一做法,却是咬牙切齿地多。不过,不管社会叫好也罢,批评也罢,潼宜建筑公司行业协会就这样成立了,而且已经拥有了四十一家会员,从成立至今,又有四家建筑公司成为了它的会员,从而进入潼宜建筑市场。

    而且,潼宜市政府在潼宜建筑公司行业协会成立之后,对建筑工程收取税费这一块,进行了大清理,凡是无凭无据、来路不清的各种税费,全部都被废除,从此之后,不管是潼宜市政府哪个部门,或者说哪家事业单位,在没有得到市政府明确公开的授权前,要是敢向这些建筑公司收取乱七八糟的的费用,直接都追究该部门、该单位一把手的责任,轻则公开批评通报,重则直接撤职、开除。

    在潼宜,公开批评通报和撤职可不像其他地方那样软绵绵的,还给你个xx单位的x某某,令不知内情者完全猜不到犯事的人到底是谁,连个性别都不知道。在潼宜,那可绝对是指名点姓还带配照片的通报批评,一次公开通报批评,至少两年内不可能会有职位的提升,三次以上,就会降职甚至撤职处理。

    而撤职,也不像其他地方,还给你保持着同级别的待遇,日后有了新的职位时还要考虑你当初的级别,至少要平级安排。在潼宜,一旦撤职就是一撸到底成为了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员,意味着多年的心血全部成空!

    开除那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当事人所有的档案交给社会管理部门,从此十年之内,不得再进入潼宜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任职。而在潼宜,本地国有企业可以说是几乎为零,真正来说,也就一家水泥厂。所以这一块倒是没有限制。

    对此,潼宜的这些机关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也不是没有人明着暗着抗议,也有人向秦西省甚至于中\央举报,认为潼宜这是在瞎胡闹,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稳定,而且这样做,他们认为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普遍用人制度相违背,请求上级机关纠正这一错误。

    只可惜,他们的这些抗议行为,根本就没有起到他们所预想的作用。举报信,如同石沉大海,根本就无人问起。而明面上抗议的那些人,则是被处理的处理,开除的开除。华夏最不缺的就是人,体制中最不缺的就是官,潼宜的规章制度虽然为人不喜,但是谁也不能够否认,在副省级城市里,进入官场的起步就高,提拔也高,三四十岁当个处长什么的,不算什么,但是一旦外放到秦西省其他地方,一个处级干部那就是可以当县长了。而且潼宜的发展速度这样快,工作经验的获取,与其他地市相比起来,完全就不是一回事。日后,若是能够有机会调动到其他地市,这都是难得的官场资本。潼宜市政府还放开了外地户籍人员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限制,那些外地户口的人们,可是巴不得能够借此在潼宜落户呢。可以说,每个职位都有人在屁股后面盯着呢。

    这些措施都决定了,潼宜市政府免除杂费的这一决定得到了高效率的执行。而且,潼宜市政府对于那些有凭可依的税费,全部都是八折收取,这样算下来,建筑公司在潼宜建设工程,成本支出上有了明显的减少,这也使得更多的建筑公司有意进入潼宜市场。

    只是潼宜的建筑市场进入门槛并不高,但是想要从中拿到工程项目,却不是那么容易,差不多四十家大小建筑公司,对于一个还只有几年历史的新城市来说,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的。尤其是那些小工程项目,这些个公司竞争之激烈说得夸张一点,那是能够把人脑打成狗脑的。

    “方少,我听说在潼宜,建筑工程项目招标,并不完全是价低者得?”梁旭阳笑道。

    方明远冲他举了举杯道:“梁总对我们这里的建筑市场很关注啊。确实是这样的,很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招标,并不完全是价低者得。价格,在招标过程中,只占一部分的考虑因素。想要在这里靠拼价格,是赢不来工程项目的。所以,山海建设集团公司必须有个心理准备,想要拿下工程项目的,可是要拿出几分真本领的。”

    潼宜的很多建筑工程招标,尤其是市政府出面的建筑工程招标,事先都会有数个机构根据要求对该工程的总造价有个估价,参加招标的企业所报的标价,可以在这个估价上下一定范围内,远高于这个估价的或者说远低于这个估价的报价,除非有恰当而合理的缘由,否则的话,都是第一时间被淘汰的。想要靠价格战,在潼宜拿下建筑工程,是不现实的。

    梁旭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拼价格好啊,山海建设集团在其他方面还真没什么可怕的。

    “还有,我要提醒梁总一句,潼宜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十分地看重,所以不管是施工过程中的监理还是最后的验收,都会十分严格。”方明远笑道,“而且在工程转包上,也有着很多的限制。要不要我找人给贵集团公司的人解说解说。”

    梁旭阳一笑道:“那当然好了,我替他们谢谢方少了。呵呵,说老实话,如果不拼价格的话,质量自然也会没有问题。”

    方明远会意地笑了笑,是啊,价格拼到了极点,没有利润的工程谁愿意做,而要从没有利润的工程中抠出利润来,这工程的质量自然就没有了保证。潼宜的建筑工程为什么要事先估价,报价过低的建筑公司又会被第一时间淘汰就是这个缘故。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谁都明白,但是谁又都想压榨出最大的剩余价值来,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豆腐渣工程。

    “对了,方少,我听说华夏电视台的新大楼设计方案快要定稿了,不知道方少你更看好哪一个方案,是伊东丰雄、多米尼克.佩罗、还是雷姆.库哈斯、或者说摩天大楼之父亨利.考伯?”梁旭阳笑道,“龙兴建设集团有意在未来参加这一建筑工程项目的竞标吗?”

    “啊?”方明远恍惚了一下,他还真的没有注意到,难道说,前世里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大裤衩”又要重出江湖了?

    身为一个京城人,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后来就耸立在东三环路边,那个与周围建筑显得格格不入的“大裤衩”了,而且,在接近完工时因为春节烟火而造成的一场火灾,更是令“大裤衩”名扬全国。完工之后“大裤衩”又因为陷入了丑闻之中,更成了舆论的峰头浪尖。

    对于“大裤衩”后来的隐喻,到底是真是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一个公正权威的机构出来给予一个最终结论。虽然说,方明远也认为,这个隐喻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至少“大裤衩”的造型有这个嫌疑。但是方明远更在意的是,前世里,这个“大裤衩”的造价!据说,当初华夏电视台给新址的建设预算是五十亿元,但是到了“大裤衩”完工时,这个预算已经达到了二百亿元!

    花了二百亿元,差不多近三十亿美元就建设了那么个玩意,与耗资三十五亿美元的迪拜帆船酒店,以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耗资一亿两千万美元建成的悉尼歌剧院相比起来,方明远只能说,“大裤衩”实在是缺乏美感!每次走在它下方,方明远都关心的是,一旦出现地震之类的灾害,它会不会一头倒下来的问题。

    至于美?老天在上,方明远没体会到。

    “怎么?方少并没有关注此事吗?”宗正有些奇怪地道。华夏电视台新址建筑工程项目,预算可是高达五十亿元,所以不仅仅是建筑公司,其他的很多相关行业的大大小小公司也都关注着事情的进展,想着从中分一杯羹。

    “年底事务繁多,倒是没怎么特意关注此事。”方明远心念电转,打了个呵呵道,“不过,那些设计我倒是也知道一些,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吧。我觉得最没有希望的应当是那个‘大裤衩’造型的设计。我们首都大地上,怎么能够建起那么一座没有美感,而且寓意如此不堪的建筑!”

    “大裤衩?”宗正几人面面相觑,那又是哪个设计?(未完待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