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立隋

纷乱之章 第三章 河东的对峙

    河东的三月,开始绿意盎然,树林边,鸟儿开始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与这一切截然相反的是,定杨军大营,宋金刚的脸色阴沉的可怕,此刻,他一脸阴郁的扫过了跪在地上的寻相。这次,派出去的可是军中仅次于尉迟敬德的猛将,可是还是遭到敌人的伏击,粮草皆没!

    这是第几次了?宋金刚低着头,想了一想。半个月不到,已经被唐军偷袭了三次粮道,所有的粮食皆被烧毁,这使得在柏壁与李世民对峙的宋金刚陷入了缺粮的危机。

    本来,以马邑、雁门这等苦寒之地,断然是无法供应定杨军数十万军队的粮食,所以,宋金刚采取了以战养战的办法,每当占领了一地之后,就派人前去征收的粮食,同时,再从太原运送粮食,这才勉强满足了定杨军的粮食需求。

    在和裴寂作战的时候,这一套还颇为管用,那时候,裴寂采取了坚清壁野的政策,强行将河东百姓迁入城中。因为裴寂看清了定杨军的弱点,想要和定杨军打消耗战,试图耗尽定杨军的粮食,然后在定杨军无粮可吃被迫撤退的时候,再出兵追击,一定可以获得全胜。可是裴寂虽然看出了定杨军后勤供应弱点,他所奉行的政策却弄得百姓怨恨,那些世家大族也很是不满。所以一些当地的豪强,像夏县的吕崇茂一样,或暗或明,纷纷投靠了宋金刚。

    那个时候,唐军比定杨军还不得人心。

    可是这一切,随着唐军阵前换帅的举动而改变了。李世民虽然实行的依旧是坚清壁野的政策,可是手段却温和许多,那些世家大族也容易接受,采用的却是宣传和劝说的方法,当然,唐军多是宣传定杨军的残暴不仁,使得那些百姓自动放弃家园,烧毁庄稼,随着唐军后撤,不留给定杨军一粒粮食。当然,也有少部分的百姓,不肯离开家乡,唐军也只能无奈的离去。

    随后没多久,打着定杨军旗号的骑兵出现,他们到了村子里,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就杀,见粮就抢,一时间,许多村子变为废墟,一些顽固的世家,累世家业顿时化为乌有,所有的粮食都被抢走。

    一时间,河东都在盛传着定杨军的恶行,当真正的定杨军抵达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只有废墟。

    宋金刚看出了唐军的想法,可是,李世民坚守不出,定杨军根本找不到决战的机会。他宋金刚纵有三头六臂,也只有素手无策。以战养战的方法不行,宋金刚只能让太原的守军,多运送粮食,以解决前线的粮食需求。

    可是谈何容易!

    本来,定杨军有两条粮道,一条是沿着在汾水西岸,从太原沿汾水经浩州东侧进入雀鼠谷,然后,途径霍邑等小城进入临汾,再到达宋金刚大营,这条粮道由于路都随着汾水而行,可以利用船只运输,极为方便,宋金刚大军的补给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它。

    可是李世民在防守的同时,也有主动出击之时,他派兵攻占了浩州(今山西汾阳),将这条最为便利的粮道硬生生的截断!刘武周多次派大将张万岁去攻打浩州,想要将浩州重新夺回来,可是,由于定杨军四处抢劫,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浩州的百姓,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对定杨军非常的敌视,积极配合唐军抵御定杨军的进攻。所以,刘武周多次攻打,均是无功而返。

    在这种情况下,刘武周唯有舍弃那条粮道,让运粮队走另外一条道路。这条线路,需要翻越太岳山,道路非常崎岖,运转很是困难,不过,总比无法运送为好,所以,宋金刚仍能坚持和李世民在柏壁对抗。

    太原到河东,路途遥远,对于后勤供应可是一个难题,更何况,如今冰雪初化,道路泥泞,更加难行。可是不管如何艰难,这粮食还是要运送的,否则前线的将士吃喝那里来?可是让宋金刚郁郁的是,连续好几次,定杨军的运粮队遭到了唐军的偷袭!这些唐军,也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四处打秋风,每次的地点都不一样。让定杨军根本无从防备,也无法预先做出安排。

    这些唐军,清一色的全是骑兵,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支,他们时而有数百人,时而有数千人,他们从来都不和定杨军正面冲突,也不攻打定杨军占据的城池,而是不断的骚扰定杨军的粮道,攻击定杨军的运粮队,有时候,他们能运走粮食,就会运走少量的粮食,似乎留着自己食用,当然,大部分的粮食都被他们烧毁了。

    一开始,宋金刚以为是李世民派出去的士兵,袭扰本方的粮道,所以,宋金刚针对驻扎在柏壁的唐军,派出了大量的斥候,侦查是否李世民的情况,可是事实,却让宋金刚吃惊,因为李世民根本不曾派出军队,对定杨军的后方进行骚扰。

    既然不是李世民,那或许是那些溃败的唐军,被暗中组织起来了?经过几次的试探,定杨军这才发现,领头的有时候时一个青年将军,有时候是一个貌美的女子,谁也说不清楚他们的来历。

    宋金刚曾经想要设置圈套,引唐军上钩,想要将这些可恶的唐军一网打尽,可是很快,宋金刚就发现他失算了。

    唐军的将领显然也不是庸才,不管宋金刚做出怎样的部署,怎样的计谋,唐军就是不上当,可是当定杨军一旦没有防备的时候,唐军就转了出来,手中举着大刀,将运送军粮的民夫尽皆杀死,然后烧毁军粮。宋金刚虽然一度加派了人手,可是还是被唐军聚集优势兵力,一举将粮草烧毁。

    如果要战胜驻扎在柏壁的李世民,只有保证了军粮,士卒才有力气作战啊,可是要保证军粮的供应,只有消灭了这几支唐军。

    可是谈何容易!

    这些唐军似乎隐藏在河东的群山之中。依仗着太岳山的掩护,和刘武周派出去的大军打着游击。这些可恶的唐军,依仗河东的士卒,知晓地理。定杨军多是马邑、雁门人氏,对河东的地理并不熟悉,所以在连绵百里的太岳山中,根本找不到唐军的踪迹。

    找不到这几支唐军,又如何能保证粮道的安全!

    办法不是没有,宋金刚派人联系了在河东郡的王行本,打算和他联手,共同对付李唐。

    消息,很快的传来,河东的王行本同意和定杨军联手,这对宋金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可是,随后他就发现,王行本的助力并不是很大。

    前些日子,被定杨军俘虏的独孤怀恩趁着尉迟敬德在美良川被李世民偷袭的时候,逃了出来。李渊对他依旧信任,让他领兵继续围困河东,因为这个缘故,王行本只能据城而守。对定杨军没有多大的帮助。

    两军相持的时间越久,就对定杨军越不利啊。这种情形,是宋金刚不想看见的。

    谁又能料到会是如今的这种状况呢?当初,定杨军声势盛大,摧枯拉朽的攻下河东诸县,基本上没有遇见什么像样地抵抗,就连裴寂率领的十余万唐军也在度索原一役中被定杨军打得抱头鼠窜,退回晋州困守。

    那个时候,宋金刚可真是意气风发啊,以为河东旦夕可下,军中甚至认为,可能在年底,就能攻下整个河东,到时候,再进兵关中,夺取了长安,则天下唾手可得!可惜,这些都只是美丽的幻想啊。

    自从李世民接替了裴寂,指挥河东战役以来,定杨军似乎的运气似乎已经到头了。还遭遇了几场失败,造成了军心的不稳。

    粮食,还是需要小心谨慎的运输啊!

    宋金刚不知道,在他发愁的时候,有一个人也显得格外的郁闷,那就是李世民。

    虽然局面对于唐军来说,局势越来越好,可是李世民的心中显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抗定杨军,手中继续掌握着军权,从而保持他在大唐的影响力,这是李世民最大的依仗。所以他必行非常谨慎。在经历了第一次浅水原大战的失败之后,李世民曾经一度的反思,努力的学习,向大唐的一些前辈请教。所以在第二次浅水原大战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变得成熟了许多,用兵变得更加的谨慎了,不过,在他心中的勇气从未消失,在所有人,包括薛仁果都以为李世民已经变成胆小鬼的时候,李世民却如一只埋藏在草丛的猎豹,时刻准备着,在猎物露出破绽的时候,给予致命的一击!

    如今,在河东的李世民,等待的也是这样的一个时机。所以在美良川和安邑打了两次胜仗之后,众将气势大振,纷纷要求与定杨军决战,可是李世民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忍耐和等待。

    李世民需要的是,一场酣畅的胜利。他要证明,他是最好的。

    如今的情形,刘武周占据太原,而宋金刚则是驻扎在柏壁,与唐军对峙。定杨军中,几乎所有的精锐都集中在柏壁了,可是宋金刚孤军深入,军中无粮,只能靠劫掠维持,在这种情况下,轻易的出击,对定杨军有利,而唐军紧闭营垒、养精蓄锐,不理会任何挑战,挫伤定杨军的锐气,只要等到定杨军粮草不济,士气低落之际,才是大唐将士立功之时。所以,李世民能够按捺住年轻人地热血和好胜之心,在柏壁与定杨军对峙,面对宋金刚的羞辱,面对众将的不忿,李世民却是冷冷的一笑,依然坚守不出。

    李世民能够按捺助好胜的心,可是,有个人却有些着急了。

    那就是大唐的皇帝,李渊。李世民在柏壁信息不通,可是李渊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其他各大势力的动作。

    隋军已经攻占了井陉关,李神符战死,隋军已经将河北入河东的线路掌握在了手中,教李渊如何不急?所以他派遣了使臣,前去柏壁打探消息,询问秦王与定杨军决战的时机,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击败定杨军,然后占据苇泽关,阻止隋军西进!

    河东的王行本久攻不下,如果再让隋军进入了河东,忠于隋室的王行本势必会投靠隋军,那么一来,隋军就控制了河东郡,随时都有可能攻击关中。所以李渊在派出使臣前往柏壁的催战的同时,另让独孤怀恩率领军队,攻打河东郡,势必要拔掉这个眼中钉。

    虽然使臣带着无数的美酒粮食和猪羊,名义是带着鼓励士兵,打败定杨军,收复河东的圣旨而来,可是李世民却知道,并没有那么简单。曾经,他一度怀疑,是不是大哥向父皇进言,让别人来取代自己,剥夺自己的兵权?

    在众将在帐中吃着香喷喷的烤肉的时候,李世民短暂的陷入了沉思,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是非常不满意的,不过幸好,使臣打消了他的顾虑,随后,说出了一个让李世民震惊的消息。

    原来父皇暗中的,下了这么大的一盘棋啊,而自己的这一环是如此的重要!关系着河东的得失,关系着李唐的存亡。

    飘忽的灯光下,李世民不由擦了擦冷汗,回过神来,李世民才发现背上全是冷汗。就连平阳妹子都出征了,带着士卒,经由河东、长平,然后达到了上党,指挥了李安的一万人马。忽然,李世民忽然明白了,定杨军为何粮道屡屡遭到抢劫。虽然自己也曾这样做过,可是从宋金刚的反应来看,应该还有平阳的帮助啊。

    据说,父皇的本意是想让她守住苇泽关,阻止隋军的西进。想不到,井陉关这样的雄关都失守了,怪不得,平阳一介女流都要亲征,看来,父皇确是着急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还不是决战的时候!所以他李世民只有等!

    时间慢慢的就这样过去了,让人等得很不耐烦,冰雪,渐渐的化了,地面上的水渐渐的干了,冒出嫩绿的一片,西北风渐渐地停止了,不再那么的寒冷,东南风缓缓的吹来,带着一丝暖意和潮湿,将干枯了一季的树木吹出了绿芽,连绵数十里的军营旌旗吹得猎猎作响,在空中欢愉的飞扬。

    原来,时间也是很快的啊,在四月的天气里,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士兵们脱去了一冬甚至初春也不曾脱下的厚厚毛皮衣衫,换上了单薄的布衣,尽情的享受着初夏阳光,在这样的天气,定杨军的斥候,渐渐的变得少了。

    唐军纷纷走出军营,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笑着,交谈着。

    自从去年的十一月份来到柏壁,就一直守在大营之中,很少的外出,因为定杨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唐军的大营。或许是因为阳光明媚的关系,唐军脸上,露出了笑容,一扫往昔的颓废,阴霾。

    李世民看着天际温暖的太阳,如今的情况,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唐军与定杨军对峙了大半年了,士兵们肯定疲惫了,军中,因为长期的困守,难免有些士气低落,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自然不高,所以,他才允许士兵们,外出舒缓一下心情,这样容易提升军中的士气。

    可是李世民在忧愁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宋金刚比他更为忧愁,而且比上个月还要更为忧愁!

    后方传来的消息,让宋金刚愁眉不展,因为,他就要断粮了啊。本来,镇守太原的刘武周派了大将黄子英押送粮草,这一次,显然刘武周也知道非常重要,因为宋金刚派去的士卒,告诉刘武周,宋王的粮食,只够支持七八日的了,若是没有粮食,宋王只有撤退一途,那样的话,就会前功尽弃了!

    所以,刘武周派出了大将,要他千万小心,押送这批粮草。而事实上,黄子英也做得很长谨慎,他派出了无数的斥候,前去打探浩州的消息,以免随时应对,这可是宋王的命根子啊!这批粮食要是出了差错,自己的性命就不保了!在押送这批足够宋金刚食用一个月的粮食前,他黄子英可是签了军令状的!

    对于浩州的兵力,黄子英有着非常的了解,他知道,在浩州的唐军,不过两千的兵力而已,而自己,除却押送粮食的民夫,他尚有五千的兵力,所以,黄子英认为,他这次押送粮食定然是万无一失的,五千定杨军的精锐,面对唐军两千微薄兵力,他黄子英怎么可能会输?更何况,他派出了无数的斥候,前往浩州方向打探唐军的行踪。以便在浩州的唐军有任何异动的时候,自己第一手就得到消息,从而做出安排。

    黄子英将定杨军的大部分军队,安排在了运粮队的右侧,也就是浩州唐军的方向。据消息称,这支唐军多是骑兵,所以,黄子英并没有打算将这支唐军剿灭的想法,他只是想将粮食安全的运送到宋金刚的大营,这就是大功一件了!

    浩州方向的唐军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发动进攻,他们只是远远的瞧着,似乎在等待什么,黄子英虽然疑惑,可是却并没有什么动作,运送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啊,所以他只是按兵不动,依旧缓缓的向前行走。

    正当黄子英沾沾自喜的时候,一支唐军出现在了他的左翼,而且,极其凶猛的向定杨军扑来,那一瞬间,黄子英大声的呼喊着,准备调动军队,抵御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可是他想不到的是,运粮队中,在这一瞬间,至少有两百名以上的民夫忽然从运粮车中,拔出了利刃,向定杨军杀了过来。

    在黄子英的头颅飞向天空的时候,他清晰的看见,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一身戎装,手中横刀闪烁,带着黑压压的唐军追杀已经因为失去主将而惊慌的定杨军。

    粮食,就这样失去了。只有五天的粮食了,这让宋金刚怎能不愁?

    终于,在思虑良久之后,宋金刚终于做出了决定:撤军!

    说句闲话吧,小封推看起来似乎遥遥无期,我就想说一句,就因为我不会刷收藏么?TMD,有人刷收藏就要上大封推了,BJ你是在逼我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