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乱之章 第三十一章 暗涌(二十三)
<div id="bdastop" align=center>
<TABLE border=0>
<TBODY>
<TR >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2">
<script ></script>
</TD>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3">
<script ></script> </FIELDSET></TD>
</TR></TBODY></TABLE>
李世民在榆次被隋军击败的消息,在河东诸郡以风一般的度传开了,在隋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之下,离石郡、西河郡、文城郡等六七个郡治纷纷遣使来降。(更新最快读看看小说网)接到消息之后的杨浩非常高兴,依旧让那些人镇守城池,并不动摇。
河东诸郡战乱良久,农田已经荒芜,有些贫苦的百姓家中已经断粮,竟以树叶等物为食。杨浩只能让各郡安抚百姓,并开放粮仓,赈济灾民,同时,抓紧时间,耕种适合这个季节的农作物,抢救生产。毕竟,一味的靠政府救济,那是不行的。
而这个时候,北方又传来了消息,宋金刚领着大军杀向楼烦雁门,两郡不战而降,投效了大隋。不过据说刘武周已经到达了突厥,留下苑君璋镇守马邑。
说起苑君璋,和宋金刚倒是有些关系。当初,刘武周为了笼络他们,分别将两个妹妹许配给了两人。只不过,虽然有着一层关系在,可是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意见往往相左,生过几度的争吵。刘武周南侵,宋金刚是始作俑者,而苑君璋则是大力的反对,曾给对刘武周说:“大唐以一州之地,定三辅,四周的郡县闻之,无不纷纷投降,这固然是天命,难道没有人的原因吗?况且并州以南,形险阻,如果悬军深入,后军则无法跟上支援,不如北依突厥,南连大唐,就足以在马邑称孤,建立霸业。这才是上策啊!”
只不过,刘武周因为被宋金刚的计划所吸引,并没有采取苑君璋的策略,坚持带兵南侵,柏壁一战,宋金刚大败而逃,刘武周见大势已去,只能仓皇逃窜,经过马邑之时,只是带上了金银细软,奔往突厥。
他已经不敢在马邑停留,虽然还有土地,可是他已经没有了士卒,空有土地又有什么用?所以刘武周只是留下苑君璋镇守马邑,然后匆匆奔往突厥而去。
苑君璋兵力不足,无奈的只能收缩兵力,坚守要地,这样一来,楼烦、雁门两郡的兵力就显得不足了,在隋军大兵压境之下,同时也有宋金刚的功劳,使得两郡不战而降。接下来,宋金刚的目标就是准备攻打马邑郡。
接到这个消息,杨浩只是微微的一笑,看来选人并没有错。宋金刚也明白,他只有效忠大隋才有出路。
“陛下!”现下杨浩的第一谋士凌敬将写好的文递给杨浩,问道:“果真要放了李采玉?”
杨浩点点头,道:“李采玉虽然智谋不凡,可她终究是伪唐的人,又是女子,能成什么大事?朕所想要的,只是救出杨吉儿,希望她不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倒也是,隋唐两大势力,很明显是水火不容的,日后肯定是一番厮杀,不知道又会结下多少的仇恨。留着自己的亲人在敌人的势力里,他有些不忍心。趁着俘虏了李采玉的当口,做一个交换也是不错的决定。就算是李渊,也不会看着自己的子女被别人囚禁!
凌敬只能无声的叹息。
他一直弄不明白皇帝的想法,或许是猜不透。说他仁慈,当初他带着士卒,星夜奔袭乐寿的时候,因为担心随时反叛的俘虏,毫不犹豫的杀了他们,那可是整整的五百士卒啊。张金称、宇文智及等人被擒之后,也是在清河被凌迟处死,千刀万剐,惨不忍睹。说他凶残,对百姓却是非常的不错,兴水利,办州县学,奖励垦荒等等,都是利国利民的措施,遇见灾年,还开仓救济。
杨浩将凌敬的文看完,笑道:“凌爱卿果然一手好字啊!”
“多谢陛下!”杨浩的话,让凌敬惊醒过来,看着笑意盈盈的杨浩,躬身谢恩。
这个时候,降将杨伏念走了进来,道:“陛下!”
“啊,原来是杨爱卿!”杨浩哈哈一笑,却是看见他一脸的郁郁。难道有什么坏消息吗?杨浩的心中忍不住嘀咕了一声。
“陛下。”杨伏念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思虑半响终于道:“秦将军在西河郡大败李世民,活捉唐军两员大将!”
“两员大将?”杨浩一愣,不由暗中思索,究竟是那两个人呢?
“噗通!”一声,杨伏念忽然跪下,道:“陛下,罪臣有一言,不知陛下愿听否?”
“杨爱卿,你这是为何?”杨浩微微皱眉,有些不解,杨伏念究竟想做什么?
“陛下,尉迟、寻相两位将军虽然有罪,可是均有大才,是不可多得的猛将,陛下既然能够饶恕宋王,罪臣恳请陛下饶过两位将军,准许他们戴罪立功,为国效命!”杨伏念跪拜在地上,倒是非常的真诚。读看看小说网请记住我)
“胡说!”杨浩忽然大怒起来,道:“尉迟敬德本是隋臣,被授朝散大夫。天下大乱,可是他居然相应叛贼刘武周,定杨军兵败,更是立刻投效了李世民。似这等三心二意之辈,岂能复归大隋?”
“陛下,尉迟将军投降李世民,也不过迫于形势,还望吾皇开恩啊!如果陛下能够饶恕他的罪责,那么微臣愿意抛弃一切。”杨伏念急忙道。
“朕要你替他们去死,你可愿意?”杨浩忽然笑了,让凌敬都有些猜不透。
杨伏念闻言一愣,这一瞬间,他犹豫了一下,随即用力的点点头,十分坚定的道:“陛下,此二人皆有万夫不挡之勇,如果臣能够救他们,罪臣甘愿领死!只是希望臣死之后,陛下能够重用此二人!”
“哈哈!”杨浩哈哈一笑,上前一步扶起杨伏念,道:“看来杨爱卿与这二人关系非比寻常啊!”
说话间,一名隋将带着几名士卒,押解着尉迟敬德、寻相走了上来。
尉迟敬德此刻被五花大绑着,杨浩看了一眼此人,见他长的颇为健壮,满脸的虬髯胡须,虎目,隆鼻,阔口。一眼看去,只觉得此人甚为勇武。尉迟敬德见了杨浩,也不言语,却是冷冷的看着寻相。
隰城一战,若不是寻相的突然叛变,恐怕唐军也不会败落至斯,这样尉迟敬德感到了耻辱。当然,这几天他也想明白了,李世民,哼,当初拿他不过是做诱饵而已,说什么伏兵,全是骗人的话语。早就将自己抛弃了,亏自己还想着为他死战,保他逃回关中。
可笑啊可笑,尉迟敬德,你妄自一身功夫,难道就要死在这里了吗?
杨浩眯着眼睛打量着他,这个时候,寻相上前一步,道:“罪臣寻相拜见陛下!”寻相也被捆绑着,所以他只是微微的下跪。这等降臣,秦叔宝也实在放心不小,更何况这两人非常凶猛,只能将他们捆绑了,囚禁押送至太原。
“你就是寻相?”杨浩打量了一番他,点点头,道:“倒也是个猛将!”对于寻相杨浩对他并不了解,不过能够作为宋金刚先锋,时常与尉迟敬德一起冲锋陷阵的将领,又能差到哪里去?
隋军将领上前,将隰城的战事向杨浩汇报,杨浩这才笑着道:“寻将军能够弃暗投明,是最好不过了!”说着,吩咐士卒为寻相松绑。
杨伏念赶紧上前,为寻相割断绑绳,正要解开尉迟敬德的时候,杨浩却是叫了一声“慢”,随即抽出一把利刃,笑着走上前去。
杨伏念大吃一惊,却道杨浩是要杀尉迟敬德,他想要说什么,可是话语却又噎在喉咙,出声不得,眼睁睁的看着杨浩走上前去,一刀,割开了尉迟敬德身上的绑绳,然后亲手为他松绑。
尉迟敬德有些吃惊的看着杨浩,他不明白,隋帝这究竟是要做什么,难道不是要杀自己吗?
“尉迟敬德,你*于贼的事情,朕就不加追究了,日后可要为光复大隋而尽力!”杨浩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尉迟敬德的事情,杨浩知道的清清楚楚,历史上,他投效了李世民之后,就忠心耿耿,所以杨浩并不担心日后他会反叛。
“啊!”尉迟敬德恍如梦中,回过神来,忽然跪在地上,道:“陛下此恩此德,尉迟敬德虽死也不能报!”
哈哈的大笑声响起,杨浩的心情很是高兴,毕竟又收到两员猛将,大隋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能人志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龙门。
瀑声隆隆,声震数十里,黄河到此,因为两岸渐窄,河水千回百转,奔腾澎湃,激山为浪。险要的地势,使得此地历来为秦晋交通要冲,如蒲坂一般,往往有重兵把守。不过此时的龙门显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隋军已经占据了河东的消息纷纷传来,据说,夏县、芮城、桑泉等地均已经雌伏了大隋。因此,原本驻守在此地的龙门守将只能匆忙席卷了金银细软,匆匆逃回关中。在龙门守将的蓄意安排下,龙门百姓以为隋军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当然,也有人怀疑,毕竟大隋立国虽然不久,可是到底尚有一定威信,在文帝的统治之下,百姓也算富足,就算是大业初期,百姓的生活也是非常好的,明帝更是一度减低赋税。如果不是大业末年,明帝想法错误,尤其是攻伐辽东的方法错误,使得国内民变四起,导致如李渊、萧铣等世家起了异心,这才使得大隋风云飘摇。
正当龙门县的百姓惶恐的时候,他们现,从北部茫茫的吕梁山中,出现了一支军队,很是疲倦不堪的模样,人人均是满身的泥沙,更有一些士卒的身上,伤口出了浓烈的恶臭,想是受伤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加上天气炎热,这才使得伤势进一步的恶化。
“县令可在?”一个看起来稍好一些的士卒上前询问百姓。
那名百姓胆子还比较大,壮壮胆,应声道:“军爷,县令已经逃走了!”
“逃走了?为什么?”那名询问的士卒心中咯噔一声,隐隐的感到不妙了。
“军爷,十几天前,隋军苏定方部赶赴蒲坂,击败了赵郡王李孝恭,如今夏县、芮城、桑泉诸县已经举城投降。据说苏定方的隋军已经向龙门杀来,所以县令带着家人都逃走了!”那名百姓倒也健谈,将所知道的事情大概的说了一遍,虽然不是很详细,可是那名士卒已经听明白了。
“什么,赵郡王他也……”那名士卒大吃一惊,道了一声谢,赶紧向后跑去。
“承范,事情怎么样了?”一个声音显得有些虚弱。
“堂哥,据说赵郡王已经被苏定方击败,河东郡已经被隋军占据!”声音显得无比的沉痛。
“什么!”独眼之中,显得有些惊慌。大惊之下,那人站立不稳,踉跄了几步。
“秦王!”守护在他身边的士卒喊出声来,纷纷上前,想要扶住独眼男子。
独眼男子伸出手,示意众人安静,刚才他得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的确受到了颇大的打击,不过他很快的镇定了下来,思索出路。
独眼男子正是从隰城逃出的李世民,那名被他唤作承范的名叫李道宗,与李道玄乃是兄弟。榆次那一战,他保护着李世民逃出,但是李道玄却是战死沙场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道宗暗暗的誓,一定要击败隋军,为兄弟报仇。
从隰城逃出以后,隋军秦叔宝部紧追不舍,一路紧紧的咬着唐军丝毫不放松,两军生过几场战斗,在李世民继续实行的丢车保帅的策略之下,李世民险险的逃过了秦叔宝的追击,并且利用军中河东人氏较多,对吕梁山的地形较为熟悉的优势,渐渐的将隋军甩开了。
可是饶是如此,唐军一路急奔,几乎不敢停留,深恐一个不小心就被隋军追上,小命不保。
环视了一眼四周的士卒,李世民的独眼之中,射出无限的仇恨,其中隐隐的还有一丝无奈。果然,河东已经被隋军所占据,由此看来,当初放弃从介休南下,不走雀鼠谷,实在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啊,否则,恐怕就要落入隋军的包围之中!如今虽然情况不妙,可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困难,毕竟已经赶到了龙门,从这里,就可以渡过黄河,回转关中。
一想到回转关中,李世民就激动了起来,这个时候,他感到很累,很累很累!这段时间,已经耗尽了他的力气。当然,他并没有丧失勇气,李世民可是容忍失败,可是他不能容忍放弃!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放弃!
所以一路上,不管有多么的危险,他都在极力的激励着士兵,给予士兵最大的勇气。在柏壁同宋金刚对峙的时候是如此,而在此刻,也是如此。
“兄弟们,我们已经到了龙门,与关中隔河相望,再加一把劲,就能回到关中了!”李世民大声的喊着,用尽了他的力气,嘶哑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着,让唐军很是振奋,“兄弟们,回家,看望爹娘,看望妻子,看望孩子喽!”
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他绝口不提兵败的事情,这个时候,士卒的士气已经很低落了,提到兵败的事情,只会在士卒的伤口上再添一把盐。谁没有爹娘、妻子、孩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于他们来说,很是重要的人,所以李世民提起这些,就是想让士卒们想起家中的爹娘,想起家中的妻子、孩子,最大程度的激励士卒的求生意志。
面黄肌瘦、浑身是伤的唐军们兴奋起来,用尽的声音大声的喊着,让不远处的百姓很是恐惧。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士卒穿着唐军的铠甲,就差点以为这些披头散,黝黑肌肤裸露的士卒是哪里来的野人了(呃,压力好大)。
“走!”李道宗大声的喊着,唐军的士卒们开始迈动步伐向西边走去。哪里,有一个渡口,当初,他们就是从渡口对面的关中过来的。
这段路,虽然不长,可是仍然走了好久,好久。
黄河的水流声已经传了过来,虽然听起来很是汹涌澎湃,可是却让唐军士卒的身子一震,人人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视线向远处看去,已经能看到黄河的上方,雾气腾腾。在这里的上方,不足两里之处,就有一处渡口,哪里水势较为平缓,平时还有船夫,渡人过河。
而且,就算没有船夫,李世民也不用担心,毕竟,当初唐军就是从哪里过的河,还留下了许多的船只。
离渡口越来越近,唐军的士兵越来越激动,纷纷大喊着,向前奔去,就连李世民也很是兴奋。他大业未成,哪能甘心送死?能有活命之机,那就意味他可以报仇。
可是,为什么欢呼声戈然而止?李世民奔上前去,看见的是一堆废墟。那是大火焚烧的后果。
“为什么,为什么?”看清这一切的李世民喃喃自语。
李世民自然不会知道,这是龙门县令撤退后留下的成果,虽然那个时候,隋军还不知道在哪里,可是各地传来的消息,显然让龙门县令肝胆俱裂,匆匆逃跑还不够,还将渡口东岸的船坞,也是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这一刻,李世民终于感到了一丝绝望。为什么,老天总是在给了我希望的时候,亲手将他毁灭?如果是这样的结局,当初在榆次,或者是隰城,就该和隋军决一死战,那么胜负还犹未可知,也不至于白白损失了像尉迟敬德这样的大将!
后悔吗?或许,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
“贼老天,你何其不公!”李世民仰天大叫,声音之中,说不出的悲愤,噗通一声,他跪在了地上,眼中流出了热泪。
“秦王,秦王,不必如此,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境地啊!”杜如晦急忙上前,扶起李世民,可是他乃一介文臣,本来就没有什么力气。这段时间,一路奔逃,身子更是虚弱,他用力几次,竟是扶不起李世民那沉重的身躯。
“堂哥,如今隋军离我军尚远,此地四周尚有不少树木,不妨伐木制舟,以渡大河!”李道宗急忙上前扶起李世民,说出了他的想法。
“秦王,略阳郡公说的没错,只要赶在隋军赶来之前,造出船只,还可以渡河啊!”杜如晦眼前一亮。他说的略阳郡公就是李道宗,李渊称帝于长安之后,李道宗的父亲李韶,被追封东平王,赠户部尚。李道宗则封为略阳郡公。
“对,略阳郡公说的没错!”秦武通听见了之后,也是出言赞同。
翟长孙、李仲文诸将听见,也是纷纷上前进言,一时间,李世民的耳畔边,响起众人的劝阻声。毕竟这个时候,谁都不想死。
“既然如此,那就要快!”李世民终于站了起来,下达了这个命令。
杜如晦说的没有错,李道宗的建议也非常的好,他李世民没有必要如此悲观,毕竟隋军已经被远远的甩开,如今恐怕还在茫茫的吕梁山中转悠呢,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自暴自弃呢?
军令下达之后,唐军士卒提起精神,用手中的武器砍伐树木,开始制造木筏,这个时候,扎上几十个木筏是最快的,而且不用担心漏水。至于绳索,李世民派了秦武通、李仲文等几个有战马的将军,赶回龙门,至于是买是抢,这个时候,还有谁会在乎呢?
<TABLE border=0>
<TBODY>
<TR >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2">
<script ></script>
</TD>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3">
<script ></script> </FIELDSET></TD>
</TR></TBODY></TABLE>
李世民在榆次被隋军击败的消息,在河东诸郡以风一般的度传开了,在隋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之下,离石郡、西河郡、文城郡等六七个郡治纷纷遣使来降。(更新最快读看看小说网)接到消息之后的杨浩非常高兴,依旧让那些人镇守城池,并不动摇。
河东诸郡战乱良久,农田已经荒芜,有些贫苦的百姓家中已经断粮,竟以树叶等物为食。杨浩只能让各郡安抚百姓,并开放粮仓,赈济灾民,同时,抓紧时间,耕种适合这个季节的农作物,抢救生产。毕竟,一味的靠政府救济,那是不行的。
而这个时候,北方又传来了消息,宋金刚领着大军杀向楼烦雁门,两郡不战而降,投效了大隋。不过据说刘武周已经到达了突厥,留下苑君璋镇守马邑。
说起苑君璋,和宋金刚倒是有些关系。当初,刘武周为了笼络他们,分别将两个妹妹许配给了两人。只不过,虽然有着一层关系在,可是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意见往往相左,生过几度的争吵。刘武周南侵,宋金刚是始作俑者,而苑君璋则是大力的反对,曾给对刘武周说:“大唐以一州之地,定三辅,四周的郡县闻之,无不纷纷投降,这固然是天命,难道没有人的原因吗?况且并州以南,形险阻,如果悬军深入,后军则无法跟上支援,不如北依突厥,南连大唐,就足以在马邑称孤,建立霸业。这才是上策啊!”
只不过,刘武周因为被宋金刚的计划所吸引,并没有采取苑君璋的策略,坚持带兵南侵,柏壁一战,宋金刚大败而逃,刘武周见大势已去,只能仓皇逃窜,经过马邑之时,只是带上了金银细软,奔往突厥。
他已经不敢在马邑停留,虽然还有土地,可是他已经没有了士卒,空有土地又有什么用?所以刘武周只是留下苑君璋镇守马邑,然后匆匆奔往突厥而去。
苑君璋兵力不足,无奈的只能收缩兵力,坚守要地,这样一来,楼烦、雁门两郡的兵力就显得不足了,在隋军大兵压境之下,同时也有宋金刚的功劳,使得两郡不战而降。接下来,宋金刚的目标就是准备攻打马邑郡。
接到这个消息,杨浩只是微微的一笑,看来选人并没有错。宋金刚也明白,他只有效忠大隋才有出路。
“陛下!”现下杨浩的第一谋士凌敬将写好的文递给杨浩,问道:“果真要放了李采玉?”
杨浩点点头,道:“李采玉虽然智谋不凡,可她终究是伪唐的人,又是女子,能成什么大事?朕所想要的,只是救出杨吉儿,希望她不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倒也是,隋唐两大势力,很明显是水火不容的,日后肯定是一番厮杀,不知道又会结下多少的仇恨。留着自己的亲人在敌人的势力里,他有些不忍心。趁着俘虏了李采玉的当口,做一个交换也是不错的决定。就算是李渊,也不会看着自己的子女被别人囚禁!
凌敬只能无声的叹息。
他一直弄不明白皇帝的想法,或许是猜不透。说他仁慈,当初他带着士卒,星夜奔袭乐寿的时候,因为担心随时反叛的俘虏,毫不犹豫的杀了他们,那可是整整的五百士卒啊。张金称、宇文智及等人被擒之后,也是在清河被凌迟处死,千刀万剐,惨不忍睹。说他凶残,对百姓却是非常的不错,兴水利,办州县学,奖励垦荒等等,都是利国利民的措施,遇见灾年,还开仓救济。
杨浩将凌敬的文看完,笑道:“凌爱卿果然一手好字啊!”
“多谢陛下!”杨浩的话,让凌敬惊醒过来,看着笑意盈盈的杨浩,躬身谢恩。
这个时候,降将杨伏念走了进来,道:“陛下!”
“啊,原来是杨爱卿!”杨浩哈哈一笑,却是看见他一脸的郁郁。难道有什么坏消息吗?杨浩的心中忍不住嘀咕了一声。
“陛下。”杨伏念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思虑半响终于道:“秦将军在西河郡大败李世民,活捉唐军两员大将!”
“两员大将?”杨浩一愣,不由暗中思索,究竟是那两个人呢?
“噗通!”一声,杨伏念忽然跪下,道:“陛下,罪臣有一言,不知陛下愿听否?”
“杨爱卿,你这是为何?”杨浩微微皱眉,有些不解,杨伏念究竟想做什么?
“陛下,尉迟、寻相两位将军虽然有罪,可是均有大才,是不可多得的猛将,陛下既然能够饶恕宋王,罪臣恳请陛下饶过两位将军,准许他们戴罪立功,为国效命!”杨伏念跪拜在地上,倒是非常的真诚。读看看小说网请记住我)
“胡说!”杨浩忽然大怒起来,道:“尉迟敬德本是隋臣,被授朝散大夫。天下大乱,可是他居然相应叛贼刘武周,定杨军兵败,更是立刻投效了李世民。似这等三心二意之辈,岂能复归大隋?”
“陛下,尉迟将军投降李世民,也不过迫于形势,还望吾皇开恩啊!如果陛下能够饶恕他的罪责,那么微臣愿意抛弃一切。”杨伏念急忙道。
“朕要你替他们去死,你可愿意?”杨浩忽然笑了,让凌敬都有些猜不透。
杨伏念闻言一愣,这一瞬间,他犹豫了一下,随即用力的点点头,十分坚定的道:“陛下,此二人皆有万夫不挡之勇,如果臣能够救他们,罪臣甘愿领死!只是希望臣死之后,陛下能够重用此二人!”
“哈哈!”杨浩哈哈一笑,上前一步扶起杨伏念,道:“看来杨爱卿与这二人关系非比寻常啊!”
说话间,一名隋将带着几名士卒,押解着尉迟敬德、寻相走了上来。
尉迟敬德此刻被五花大绑着,杨浩看了一眼此人,见他长的颇为健壮,满脸的虬髯胡须,虎目,隆鼻,阔口。一眼看去,只觉得此人甚为勇武。尉迟敬德见了杨浩,也不言语,却是冷冷的看着寻相。
隰城一战,若不是寻相的突然叛变,恐怕唐军也不会败落至斯,这样尉迟敬德感到了耻辱。当然,这几天他也想明白了,李世民,哼,当初拿他不过是做诱饵而已,说什么伏兵,全是骗人的话语。早就将自己抛弃了,亏自己还想着为他死战,保他逃回关中。
可笑啊可笑,尉迟敬德,你妄自一身功夫,难道就要死在这里了吗?
杨浩眯着眼睛打量着他,这个时候,寻相上前一步,道:“罪臣寻相拜见陛下!”寻相也被捆绑着,所以他只是微微的下跪。这等降臣,秦叔宝也实在放心不小,更何况这两人非常凶猛,只能将他们捆绑了,囚禁押送至太原。
“你就是寻相?”杨浩打量了一番他,点点头,道:“倒也是个猛将!”对于寻相杨浩对他并不了解,不过能够作为宋金刚先锋,时常与尉迟敬德一起冲锋陷阵的将领,又能差到哪里去?
隋军将领上前,将隰城的战事向杨浩汇报,杨浩这才笑着道:“寻将军能够弃暗投明,是最好不过了!”说着,吩咐士卒为寻相松绑。
杨伏念赶紧上前,为寻相割断绑绳,正要解开尉迟敬德的时候,杨浩却是叫了一声“慢”,随即抽出一把利刃,笑着走上前去。
杨伏念大吃一惊,却道杨浩是要杀尉迟敬德,他想要说什么,可是话语却又噎在喉咙,出声不得,眼睁睁的看着杨浩走上前去,一刀,割开了尉迟敬德身上的绑绳,然后亲手为他松绑。
尉迟敬德有些吃惊的看着杨浩,他不明白,隋帝这究竟是要做什么,难道不是要杀自己吗?
“尉迟敬德,你*于贼的事情,朕就不加追究了,日后可要为光复大隋而尽力!”杨浩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尉迟敬德的事情,杨浩知道的清清楚楚,历史上,他投效了李世民之后,就忠心耿耿,所以杨浩并不担心日后他会反叛。
“啊!”尉迟敬德恍如梦中,回过神来,忽然跪在地上,道:“陛下此恩此德,尉迟敬德虽死也不能报!”
哈哈的大笑声响起,杨浩的心情很是高兴,毕竟又收到两员猛将,大隋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能人志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龙门。
瀑声隆隆,声震数十里,黄河到此,因为两岸渐窄,河水千回百转,奔腾澎湃,激山为浪。险要的地势,使得此地历来为秦晋交通要冲,如蒲坂一般,往往有重兵把守。不过此时的龙门显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隋军已经占据了河东的消息纷纷传来,据说,夏县、芮城、桑泉等地均已经雌伏了大隋。因此,原本驻守在此地的龙门守将只能匆忙席卷了金银细软,匆匆逃回关中。在龙门守将的蓄意安排下,龙门百姓以为隋军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当然,也有人怀疑,毕竟大隋立国虽然不久,可是到底尚有一定威信,在文帝的统治之下,百姓也算富足,就算是大业初期,百姓的生活也是非常好的,明帝更是一度减低赋税。如果不是大业末年,明帝想法错误,尤其是攻伐辽东的方法错误,使得国内民变四起,导致如李渊、萧铣等世家起了异心,这才使得大隋风云飘摇。
正当龙门县的百姓惶恐的时候,他们现,从北部茫茫的吕梁山中,出现了一支军队,很是疲倦不堪的模样,人人均是满身的泥沙,更有一些士卒的身上,伤口出了浓烈的恶臭,想是受伤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加上天气炎热,这才使得伤势进一步的恶化。
“县令可在?”一个看起来稍好一些的士卒上前询问百姓。
那名百姓胆子还比较大,壮壮胆,应声道:“军爷,县令已经逃走了!”
“逃走了?为什么?”那名询问的士卒心中咯噔一声,隐隐的感到不妙了。
“军爷,十几天前,隋军苏定方部赶赴蒲坂,击败了赵郡王李孝恭,如今夏县、芮城、桑泉诸县已经举城投降。据说苏定方的隋军已经向龙门杀来,所以县令带着家人都逃走了!”那名百姓倒也健谈,将所知道的事情大概的说了一遍,虽然不是很详细,可是那名士卒已经听明白了。
“什么,赵郡王他也……”那名士卒大吃一惊,道了一声谢,赶紧向后跑去。
“承范,事情怎么样了?”一个声音显得有些虚弱。
“堂哥,据说赵郡王已经被苏定方击败,河东郡已经被隋军占据!”声音显得无比的沉痛。
“什么!”独眼之中,显得有些惊慌。大惊之下,那人站立不稳,踉跄了几步。
“秦王!”守护在他身边的士卒喊出声来,纷纷上前,想要扶住独眼男子。
独眼男子伸出手,示意众人安静,刚才他得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的确受到了颇大的打击,不过他很快的镇定了下来,思索出路。
独眼男子正是从隰城逃出的李世民,那名被他唤作承范的名叫李道宗,与李道玄乃是兄弟。榆次那一战,他保护着李世民逃出,但是李道玄却是战死沙场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道宗暗暗的誓,一定要击败隋军,为兄弟报仇。
从隰城逃出以后,隋军秦叔宝部紧追不舍,一路紧紧的咬着唐军丝毫不放松,两军生过几场战斗,在李世民继续实行的丢车保帅的策略之下,李世民险险的逃过了秦叔宝的追击,并且利用军中河东人氏较多,对吕梁山的地形较为熟悉的优势,渐渐的将隋军甩开了。
可是饶是如此,唐军一路急奔,几乎不敢停留,深恐一个不小心就被隋军追上,小命不保。
环视了一眼四周的士卒,李世民的独眼之中,射出无限的仇恨,其中隐隐的还有一丝无奈。果然,河东已经被隋军所占据,由此看来,当初放弃从介休南下,不走雀鼠谷,实在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啊,否则,恐怕就要落入隋军的包围之中!如今虽然情况不妙,可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困难,毕竟已经赶到了龙门,从这里,就可以渡过黄河,回转关中。
一想到回转关中,李世民就激动了起来,这个时候,他感到很累,很累很累!这段时间,已经耗尽了他的力气。当然,他并没有丧失勇气,李世民可是容忍失败,可是他不能容忍放弃!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放弃!
所以一路上,不管有多么的危险,他都在极力的激励着士兵,给予士兵最大的勇气。在柏壁同宋金刚对峙的时候是如此,而在此刻,也是如此。
“兄弟们,我们已经到了龙门,与关中隔河相望,再加一把劲,就能回到关中了!”李世民大声的喊着,用尽了他的力气,嘶哑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着,让唐军很是振奋,“兄弟们,回家,看望爹娘,看望妻子,看望孩子喽!”
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他绝口不提兵败的事情,这个时候,士卒的士气已经很低落了,提到兵败的事情,只会在士卒的伤口上再添一把盐。谁没有爹娘、妻子、孩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于他们来说,很是重要的人,所以李世民提起这些,就是想让士卒们想起家中的爹娘,想起家中的妻子、孩子,最大程度的激励士卒的求生意志。
面黄肌瘦、浑身是伤的唐军们兴奋起来,用尽的声音大声的喊着,让不远处的百姓很是恐惧。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士卒穿着唐军的铠甲,就差点以为这些披头散,黝黑肌肤裸露的士卒是哪里来的野人了(呃,压力好大)。
“走!”李道宗大声的喊着,唐军的士卒们开始迈动步伐向西边走去。哪里,有一个渡口,当初,他们就是从渡口对面的关中过来的。
这段路,虽然不长,可是仍然走了好久,好久。
黄河的水流声已经传了过来,虽然听起来很是汹涌澎湃,可是却让唐军士卒的身子一震,人人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视线向远处看去,已经能看到黄河的上方,雾气腾腾。在这里的上方,不足两里之处,就有一处渡口,哪里水势较为平缓,平时还有船夫,渡人过河。
而且,就算没有船夫,李世民也不用担心,毕竟,当初唐军就是从哪里过的河,还留下了许多的船只。
离渡口越来越近,唐军的士兵越来越激动,纷纷大喊着,向前奔去,就连李世民也很是兴奋。他大业未成,哪能甘心送死?能有活命之机,那就意味他可以报仇。
可是,为什么欢呼声戈然而止?李世民奔上前去,看见的是一堆废墟。那是大火焚烧的后果。
“为什么,为什么?”看清这一切的李世民喃喃自语。
李世民自然不会知道,这是龙门县令撤退后留下的成果,虽然那个时候,隋军还不知道在哪里,可是各地传来的消息,显然让龙门县令肝胆俱裂,匆匆逃跑还不够,还将渡口东岸的船坞,也是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这一刻,李世民终于感到了一丝绝望。为什么,老天总是在给了我希望的时候,亲手将他毁灭?如果是这样的结局,当初在榆次,或者是隰城,就该和隋军决一死战,那么胜负还犹未可知,也不至于白白损失了像尉迟敬德这样的大将!
后悔吗?或许,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
“贼老天,你何其不公!”李世民仰天大叫,声音之中,说不出的悲愤,噗通一声,他跪在了地上,眼中流出了热泪。
“秦王,秦王,不必如此,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境地啊!”杜如晦急忙上前,扶起李世民,可是他乃一介文臣,本来就没有什么力气。这段时间,一路奔逃,身子更是虚弱,他用力几次,竟是扶不起李世民那沉重的身躯。
“堂哥,如今隋军离我军尚远,此地四周尚有不少树木,不妨伐木制舟,以渡大河!”李道宗急忙上前扶起李世民,说出了他的想法。
“秦王,略阳郡公说的没错,只要赶在隋军赶来之前,造出船只,还可以渡河啊!”杜如晦眼前一亮。他说的略阳郡公就是李道宗,李渊称帝于长安之后,李道宗的父亲李韶,被追封东平王,赠户部尚。李道宗则封为略阳郡公。
“对,略阳郡公说的没错!”秦武通听见了之后,也是出言赞同。
翟长孙、李仲文诸将听见,也是纷纷上前进言,一时间,李世民的耳畔边,响起众人的劝阻声。毕竟这个时候,谁都不想死。
“既然如此,那就要快!”李世民终于站了起来,下达了这个命令。
杜如晦说的没有错,李道宗的建议也非常的好,他李世民没有必要如此悲观,毕竟隋军已经被远远的甩开,如今恐怕还在茫茫的吕梁山中转悠呢,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自暴自弃呢?
军令下达之后,唐军士卒提起精神,用手中的武器砍伐树木,开始制造木筏,这个时候,扎上几十个木筏是最快的,而且不用担心漏水。至于绳索,李世民派了秦武通、李仲文等几个有战马的将军,赶回龙门,至于是买是抢,这个时候,还有谁会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