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血火南京 第十章:张天翔的战术素养
第十章:张天翔的战术素养
(感谢同城迷糊大大的第一个打赏,每一个第一总是让人激动,看见到有人打赏自己,小弟我是激动难眠啊!)
十二月二十六日,特战队在第三战区派出的五人小组的陪同下,押运缴获的黄金,启程向武汉开进。为了安全,他们选择了从郎溪到宁国,再由宁国到安庆,由安庆乘船到武汉的路线。陆路路程近三百公里,特战队没有足够的汽车,只能靠双脚走完全程,用时五天。
一路上,特战队完全是按照战争期间的行军模式,将特战队分为三个部分,刘云飞带一个中队前面为先锋,邢幕岳中队为后卫。每天宿营后,张天翔还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军事理论的培训。因为,特战队中的每一员,都会是扩大后的队伍中的骨干,最低也会在扩大后的队伍中担任班长、排长的职务。张天翔着重的是战术上的培训,他把自己所学的常规战争下的战术、战法像填鸭子一样,向特战队的战士们灌输。至于他们能理解多少,如何运用,就看个人的水平高低了。其实,张天翔所讲授的战术思想,大部分是抄袭别人的,(是谁?看了下面,地球人都知道。)再加上一些后世研究抗战历史的军事学家们提出来的有针对性的战术。主要包括下面的内容:
①实行战略防御,战役战斗上必须采取积极进攻的方针。现阶段,中**队处于战略防御的一方;而且,在将来战略相持阶段,在局部地区,也会打一些防御战。战略上的防御是积极防御而不是消极防御,是攻势防御而不是单纯防守,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单纯为了“守土”,是有重点的防御而不是到处设防,是战场上主动进攻而不是被动挨打。战役战斗上的一切防守、退却都要围绕着进攻,配合进攻,造成进攻的条件。针对抗日战争的作战情况,我们的作战形式应以进攻的运动战为主,以袭击的游击战和阵地的反击战为辅。运动战是战略上攻势防御的主要体现。要把大部分兵力分配打运动战,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在运动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以小部分兵力打阵地防御战和游击战,以牵制日军的力量。
②实施战役战斗指挥,必须掌握好正确定下作战决心、选择攻击目标和作战时机三个重要环节。有七分胜利把握就下决心打,如果再加上勇敢和正确的指挥,就可以克服那三分冒险,争取十分胜利。两种仗应该打:能胜必胜的仗;虽无充分把握,但所获胜利大、即使不胜亦无妨大局的仗。四种仗不能打:完全没有把握的仗;虽胜但得不偿失的仗;情况不明的仗;虽第一步战斗能胜,但对下一步战斗不利以至妨碍整个战役计划的仗。对敌实施攻击时,应首先割裂并歼灭敌之一路或一部,然后逐次转移兵力各个击破。对运动之敌,一般应选孤立或较弱的一路,在特殊情况下亦可选较强的一路予以歼灭。在同时需要攻坚和打援时,一般应先顾一头,再顾另一头。通常是佯攻据点,实打援兵,亦可先克据点,再歼援兵。对坚固防守之敌的进攻战,不仅要解决扫清外围和突破前沿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纵深战斗的问题。实施攻坚战斗,要注意不要打急,攻击队形不要太密,要大胆插到敌人后面切断分割敌人,切实组织好火力。阵地防御战,要准备随时实施反突击、反冲击,以少数精兵固守纵深要点,集中主要兵力隐蔽控制于待机位置,待敌攻我阵地不下或在我阵地侧后绕过时迅猛攻击之。
③在战役战斗上形成兵力对比的绝对优势,才能保证进攻作战的胜利。战役上要以5~6个团打敌1个团,兵力宁可感到多,不可感到不够,以便能同时进行攻击、阻援和围堵溃逃之敌,求得全歼敌人。战斗上也要把3/4~4/5的兵力集中用于主要突破方向,切忌分散使用。
④“一点两面”的战斗部署。“一点”即是将攻击的主要兵力集中到突击点上,突击点选在敌之部署弱点上,应综合考虑敌我双方的条件去判断敌人薄弱部位。敌之弱点有三种:虽然好打但与主要部署无关;与强点相联系的弱点;既是弱点又是要害的地方。选择突破口,最好是打第三种弱点,其次是第二种,实在没有这两种才打第一种。实施突破时,口子不能张大,以免分散兵力。“两面”即是至少在两个方向(兵力多时可三面、四面)对敌实施包围或钳制。总的来说,“一点”是打垮敌人,“两面”是把被打垮的敌人消灭。
⑤“四快一慢”的攻击原则。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追击动作要快。相对于“四快”而言,“一慢”是指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发起总攻的时机要慢,攻击准备要充分,搞清敌情、做好准备后再打响,不能打急了。对于运动中的敌人,发起攻击要快些,但也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对于退却的敌人,就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追击,慢了敌人就会跑掉。
⑥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不能打莽撞仗,必须经过准备才能攻击;对退却之敌要打“莽撞仗”,猛打猛追,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对于要退未退之敌,完全莽撞或完全不莽撞都不行,首先应迅速抓住敌人,准备好了再打。
⑦攻坚战斗中,突击分队要采取“四组一队”的战斗编组。将加强了的突击分队(通常为连级单位)统一编成四个既有分工又密切协同的战斗组。火力组可配属强大的火力,负责火力准备和火力支援。爆破组负责清除障碍、开辟通路、炸掉敌坚固火力点。突击组负责打开并巩固突破口。其余为支援组,担任扩张战果的任务。在实际战斗中,可不受四个组的限制,要根据不同的作战目标编组和临时确定任务。
⑧“三三制”的战斗队形。为便于班长指挥和避免队形过于密集、造成过大伤亡,每个班编为三至四个战斗组,由正副班长和作战勇敢并有战斗经验的战士担任组长,每个战斗组三至四个战斗员。冲击时各战斗组之间和各战斗员之间均采取三角等战斗队形,交替掩护前进。
⑨“三猛”的战斗作风。在进攻战斗中要“猛打”、“猛冲”、“猛追”,不让敌人有喘息时间,一举把敌人打垮。
(10)向敌人发动进攻时,要大胆向敌人的纵深穿插,用强大的火力将敌人分隔开,打乱敌人的部署,使得敌人不能形成统一指挥,趁敌人混乱,消灭他们。
(11)战斗中要按照战术价值大小的顺序,消灭敌人。日军作战队伍中,战术价值依次为:战场指挥官,重机枪手,掷弹筒兵,普通士兵。在每个连队中,都要训练出十几个神枪手,赋予他们战场上自主作战的权利,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消灭敌人。
(12)要加强队伍的土工作业的培训,让每个战士都能在最短时间里,修出合格的工事。
说实话,这些都属于战术层面上的东西;可是,对于一支队伍中队基层指挥官,掌握好这些战术上的东西就足够了。至于高级军官应该具有的战略眼光,那要靠个人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不断学习;而且,张天翔也会在适当的时候,选拔一些基层指挥官中的优秀者,将他们培养成有一定战略思想的高级指挥官。
战略和战术,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一个有很好战术素养的而没有战略眼光的人,只能为将,不能为帅;而一个战术指挥上较差,但是有很高的战略思想的人,可以为帅。在当时的中国,有很高明战略眼光的有四个人:蒋、毛、李、蒋。后一个蒋指的是蒋百里将军,其人一生没有机会带兵;不是因为他不会带兵,就是因为他有很高明的战略眼光,所以前蒋很是忌惮,终其一生,没有让他有机会掌握实权。而另外两个人,老蒋也想剥夺其兵权,可是没有机会。最后,老蒋就是败在这两个人手中。
虽然就是这么点战术层面上的东西,但是特战队的队员们也是受益匪浅。他们中间有的也上过军校,但是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没有这么详尽、这么朴实。刘云飞和吴亮再次被张天翔所震撼,这个年轻人不仅有高明的战略眼光,也有很深的战术素养;而且,他所提到的战术中,有一些还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真不知道他从哪里学到的,难道他是天生的战神?
当然,在张天翔培训特战队员的时候,刘云飞和吴亮也没有闲着。每晚的两小时的培训,有一半的时间是张天翔的,另一半就是刘云飞和吴亮的。刘云飞也把自己学到的军事知识,加上自己这么多年的带兵经验、与日军的作战经验,传授给大家;吴亮着重于参谋方面的培训,像情报收集和处理,作战计划的制定等等。吴亮已经着手在特战队员中挑选一些人,组建特战队的参谋班子了。
等队伍到达安庆,特战队就乘船到武汉。有张天翔便宜老子在,特战队想坐船,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特战队的人员有一千二百多人,加上武器装备,张半江拨出五条船,才把特战队一次运到武汉。
(《血祭南京》已经上传三十多天了,每天的点击在直线上升。十年一梦多谢读者朋友的支持和关注。若我的作品有一点点值得关注的地方,请你在阅读后,推荐、收藏,最好能写一点点评。你的推荐、收藏、点评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十年一梦真诚的谢谢大大们!另外,本书已经A签,不会太监,请放心收藏。
(感谢同城迷糊大大的第一个打赏,每一个第一总是让人激动,看见到有人打赏自己,小弟我是激动难眠啊!)
十二月二十六日,特战队在第三战区派出的五人小组的陪同下,押运缴获的黄金,启程向武汉开进。为了安全,他们选择了从郎溪到宁国,再由宁国到安庆,由安庆乘船到武汉的路线。陆路路程近三百公里,特战队没有足够的汽车,只能靠双脚走完全程,用时五天。
一路上,特战队完全是按照战争期间的行军模式,将特战队分为三个部分,刘云飞带一个中队前面为先锋,邢幕岳中队为后卫。每天宿营后,张天翔还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军事理论的培训。因为,特战队中的每一员,都会是扩大后的队伍中的骨干,最低也会在扩大后的队伍中担任班长、排长的职务。张天翔着重的是战术上的培训,他把自己所学的常规战争下的战术、战法像填鸭子一样,向特战队的战士们灌输。至于他们能理解多少,如何运用,就看个人的水平高低了。其实,张天翔所讲授的战术思想,大部分是抄袭别人的,(是谁?看了下面,地球人都知道。)再加上一些后世研究抗战历史的军事学家们提出来的有针对性的战术。主要包括下面的内容:
①实行战略防御,战役战斗上必须采取积极进攻的方针。现阶段,中**队处于战略防御的一方;而且,在将来战略相持阶段,在局部地区,也会打一些防御战。战略上的防御是积极防御而不是消极防御,是攻势防御而不是单纯防守,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单纯为了“守土”,是有重点的防御而不是到处设防,是战场上主动进攻而不是被动挨打。战役战斗上的一切防守、退却都要围绕着进攻,配合进攻,造成进攻的条件。针对抗日战争的作战情况,我们的作战形式应以进攻的运动战为主,以袭击的游击战和阵地的反击战为辅。运动战是战略上攻势防御的主要体现。要把大部分兵力分配打运动战,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在运动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以小部分兵力打阵地防御战和游击战,以牵制日军的力量。
②实施战役战斗指挥,必须掌握好正确定下作战决心、选择攻击目标和作战时机三个重要环节。有七分胜利把握就下决心打,如果再加上勇敢和正确的指挥,就可以克服那三分冒险,争取十分胜利。两种仗应该打:能胜必胜的仗;虽无充分把握,但所获胜利大、即使不胜亦无妨大局的仗。四种仗不能打:完全没有把握的仗;虽胜但得不偿失的仗;情况不明的仗;虽第一步战斗能胜,但对下一步战斗不利以至妨碍整个战役计划的仗。对敌实施攻击时,应首先割裂并歼灭敌之一路或一部,然后逐次转移兵力各个击破。对运动之敌,一般应选孤立或较弱的一路,在特殊情况下亦可选较强的一路予以歼灭。在同时需要攻坚和打援时,一般应先顾一头,再顾另一头。通常是佯攻据点,实打援兵,亦可先克据点,再歼援兵。对坚固防守之敌的进攻战,不仅要解决扫清外围和突破前沿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纵深战斗的问题。实施攻坚战斗,要注意不要打急,攻击队形不要太密,要大胆插到敌人后面切断分割敌人,切实组织好火力。阵地防御战,要准备随时实施反突击、反冲击,以少数精兵固守纵深要点,集中主要兵力隐蔽控制于待机位置,待敌攻我阵地不下或在我阵地侧后绕过时迅猛攻击之。
③在战役战斗上形成兵力对比的绝对优势,才能保证进攻作战的胜利。战役上要以5~6个团打敌1个团,兵力宁可感到多,不可感到不够,以便能同时进行攻击、阻援和围堵溃逃之敌,求得全歼敌人。战斗上也要把3/4~4/5的兵力集中用于主要突破方向,切忌分散使用。
④“一点两面”的战斗部署。“一点”即是将攻击的主要兵力集中到突击点上,突击点选在敌之部署弱点上,应综合考虑敌我双方的条件去判断敌人薄弱部位。敌之弱点有三种:虽然好打但与主要部署无关;与强点相联系的弱点;既是弱点又是要害的地方。选择突破口,最好是打第三种弱点,其次是第二种,实在没有这两种才打第一种。实施突破时,口子不能张大,以免分散兵力。“两面”即是至少在两个方向(兵力多时可三面、四面)对敌实施包围或钳制。总的来说,“一点”是打垮敌人,“两面”是把被打垮的敌人消灭。
⑤“四快一慢”的攻击原则。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追击动作要快。相对于“四快”而言,“一慢”是指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发起总攻的时机要慢,攻击准备要充分,搞清敌情、做好准备后再打响,不能打急了。对于运动中的敌人,发起攻击要快些,但也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对于退却的敌人,就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追击,慢了敌人就会跑掉。
⑥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不能打莽撞仗,必须经过准备才能攻击;对退却之敌要打“莽撞仗”,猛打猛追,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对于要退未退之敌,完全莽撞或完全不莽撞都不行,首先应迅速抓住敌人,准备好了再打。
⑦攻坚战斗中,突击分队要采取“四组一队”的战斗编组。将加强了的突击分队(通常为连级单位)统一编成四个既有分工又密切协同的战斗组。火力组可配属强大的火力,负责火力准备和火力支援。爆破组负责清除障碍、开辟通路、炸掉敌坚固火力点。突击组负责打开并巩固突破口。其余为支援组,担任扩张战果的任务。在实际战斗中,可不受四个组的限制,要根据不同的作战目标编组和临时确定任务。
⑧“三三制”的战斗队形。为便于班长指挥和避免队形过于密集、造成过大伤亡,每个班编为三至四个战斗组,由正副班长和作战勇敢并有战斗经验的战士担任组长,每个战斗组三至四个战斗员。冲击时各战斗组之间和各战斗员之间均采取三角等战斗队形,交替掩护前进。
⑨“三猛”的战斗作风。在进攻战斗中要“猛打”、“猛冲”、“猛追”,不让敌人有喘息时间,一举把敌人打垮。
(10)向敌人发动进攻时,要大胆向敌人的纵深穿插,用强大的火力将敌人分隔开,打乱敌人的部署,使得敌人不能形成统一指挥,趁敌人混乱,消灭他们。
(11)战斗中要按照战术价值大小的顺序,消灭敌人。日军作战队伍中,战术价值依次为:战场指挥官,重机枪手,掷弹筒兵,普通士兵。在每个连队中,都要训练出十几个神枪手,赋予他们战场上自主作战的权利,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消灭敌人。
(12)要加强队伍的土工作业的培训,让每个战士都能在最短时间里,修出合格的工事。
说实话,这些都属于战术层面上的东西;可是,对于一支队伍中队基层指挥官,掌握好这些战术上的东西就足够了。至于高级军官应该具有的战略眼光,那要靠个人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不断学习;而且,张天翔也会在适当的时候,选拔一些基层指挥官中的优秀者,将他们培养成有一定战略思想的高级指挥官。
战略和战术,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一个有很好战术素养的而没有战略眼光的人,只能为将,不能为帅;而一个战术指挥上较差,但是有很高的战略思想的人,可以为帅。在当时的中国,有很高明战略眼光的有四个人:蒋、毛、李、蒋。后一个蒋指的是蒋百里将军,其人一生没有机会带兵;不是因为他不会带兵,就是因为他有很高明的战略眼光,所以前蒋很是忌惮,终其一生,没有让他有机会掌握实权。而另外两个人,老蒋也想剥夺其兵权,可是没有机会。最后,老蒋就是败在这两个人手中。
虽然就是这么点战术层面上的东西,但是特战队的队员们也是受益匪浅。他们中间有的也上过军校,但是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没有这么详尽、这么朴实。刘云飞和吴亮再次被张天翔所震撼,这个年轻人不仅有高明的战略眼光,也有很深的战术素养;而且,他所提到的战术中,有一些还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真不知道他从哪里学到的,难道他是天生的战神?
当然,在张天翔培训特战队员的时候,刘云飞和吴亮也没有闲着。每晚的两小时的培训,有一半的时间是张天翔的,另一半就是刘云飞和吴亮的。刘云飞也把自己学到的军事知识,加上自己这么多年的带兵经验、与日军的作战经验,传授给大家;吴亮着重于参谋方面的培训,像情报收集和处理,作战计划的制定等等。吴亮已经着手在特战队员中挑选一些人,组建特战队的参谋班子了。
等队伍到达安庆,特战队就乘船到武汉。有张天翔便宜老子在,特战队想坐船,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特战队的人员有一千二百多人,加上武器装备,张半江拨出五条船,才把特战队一次运到武汉。
(《血祭南京》已经上传三十多天了,每天的点击在直线上升。十年一梦多谢读者朋友的支持和关注。若我的作品有一点点值得关注的地方,请你在阅读后,推荐、收藏,最好能写一点点评。你的推荐、收藏、点评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十年一梦真诚的谢谢大大们!另外,本书已经A签,不会太监,请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