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五)人心难测
顾维钧快步上前,来到了飞机旁边,用无比热切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飞机。
“这是咱们中国制造的飞机吗?”顾维钧伸出手抚摸着机翼,问道。
“废话!”飞机员不屑地看了他一眼,骄傲地用手指了指机身上的文字。
此时周围的人们纷纷聚拢了过来,美国公使芮恩施也从餐厅里来到了街上,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了绘着龙头的飞机机首处,不由得愣了一下。
在那里,似乎安装着两挺机枪。
此时顾维钧也注意到了机首的机枪,脸上的表情一点点的变得坚毅起来。
1915年5月10日,日本,东京。
“……昨天晚上6点,支那政府粗暴地拒绝了帝国政府的最后通牒。帝国政府不得不遗憾地宣布,我国同支那政府数月来的交涉,已经完全失败。……支那政府拒绝日本的最后通牒,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日本和支那政府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一间传统的日式小屋内,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英武但略显老态的中年人不声不响的合上了手中的报纸,在他的周围,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日本行将对我国用兵,先生以为如何?”有人问道。
中年人叹息了一声,没有说话。
“先生曾说‘吾党所处之地位,纯系一秘密组织之团体,对于国际交涉,固未可立言者也’,而如今交涉破裂,日本欲以武力征伐我国,我等革命同志,当如何以应之?先生既为我党领袖,还请先生示下。”有人接着说道。
“驱除袁世凯为今时所当行之最重之事,”中年人含糊其辞地回答道,“此为我党千载难逢之良机,当善加利用,以申夙志。”
“先生的意思,就是要借助日本的力量,驱走袁世凯了?”又有人问道。
“借助于日本一说,虽至愚之人,亦足以知日本万不可靠,稍有识者亦当识此说之谬妄。”中年人有些勉强地回答道。
听到他这么说,好多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在大家陆续离去之后,屋子里只剩下了中年人一个人。
中年人拿起了桌上的信札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愠怒之色。
“……至言假借外力,尤为荒诞……一族以内之事,纵为万恶,亦惟族人自董理之。倚赖他族,国必不保……”
“……国人既惩兴等癸丑之非,自后非有社会真切之要求,决不轻言国事。今虽不能妄以何种信誓宣言于人,而国政是否必由革命始获更新,亦愿追随国人瞻其效果。夫兵凶战危,古有明训,苟可以免,畴曰不宜……故公等畏避革命之心,乃同人之所共谅……”
“……惟革命之有无,非可求之革命自身,而当卜之政象良恶。……至今空尸共和之名,有过封建**之实,不特致内政极端**,亦易招致外侮之主因。……窃论外界受逼,虽有时势因缘,而政治组织不良,乃其最易取侮之道。盖一人政治,近世已经绝迹,非其不能,实乃未可……而今吾国不见国家,不见国民,而惟见一人。惜吾党之内亦同……”
“……值此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当停止革命,并一致对外。……然借异虐同之举,引狼拒虎之谋,前为天良所不容,后为智计所不取……”
中年人恼火地将这些信札重重地摔在了桌子上,响声惊动了旁边的房间里的人,一个一身和服的明艳少女有些惊慌地探出身来,向中年人的屋子里张望着。
中年人又看了看那张报纸上刊载的日本向中国宣战的消息,眼中竟然闪过一丝难言的欣喜之色,与刚才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忧愁疑虑判若两人。
此时的他,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取过纸笔,飞快地写了起来。
“……不肖等经常确信,东亚之安全与福利全赖于日本之提携,因此,日中两国应有巩固之同盟,昔日,贵国政府曾向敝国政府提出日中交涉事宜。对其详细内容,固然无法窥知,但其主要内容必定以日中亲善及东亚和平为目标。与敝人素来倡导之主张一致,闻之不胜欣喜……”
“……贵国政府向敝国政府提出之所谓日中交涉事件,乃以日中亲善及东亚和平为谈判之目的者。不肖听闻虽欣喜不已,至于贯彻此目的之手段方法,则不能不使人失望灰心,诚所不堪焦虑者也。且如欲求东亚之和平,则舍实行真正之日中提携以外,决无其他途径。”
“……唯关于交涉事件,对于将真正提携问题置于度外且缺乏诚意之敝国政府当局,采取始终一贯之强硬交涉手段,将出现可悲之事实,至为明显。此与吾人最终目的之日中提携之本旨相背离之手段,不肖等至感遗憾……”
“欲得巩固之同盟,尝起草如左之盟约草案,秘密就教于贵国之有司焉。以今日之形势,欲实现如此理想,虽属不易,然今日世界大势动乱、欧洲战局变化极大之秋,更是需要日中提携,不可一日或缓之际。因此,应尽一切方法以挽回局面,兹谨披沥满腔之诚意,以请教于阁下……”
“……而对无诚意之敝国政府始终一贯持续执行强硬之交涉……旷日持久,时至今日,仍不能决,实在可悲……日中提携这一最终目的之手段,日渐远离,敝人等遗憾至极。”
和服少女并没有去看中年人在写着什么,此时的她,看着他的背影,眼中正闪烁着崇敬和爱幕的光芒。
外务省,政务局。
“可惜他不是袁世凯,不然的话,我们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加藤高明看着政务局长小池张造送来的流亡日本的中国民党领袖的信函,轻蔑地一笑。
“不过从这上面来看,泄漏消息的应该不会是他。”小池张造说道。
小池张造这么说,并不是没有根据,因为这封信函上提出的“日中盟约”草案,竟然有好多地方和“二十一条”可以说异曲同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及中华,为维持东亚永远福利,共同体认两国合作之必要,特约定如左:”
“第一条,日中两国合作,凡有关他国对东亚外交事件,先行互相照会协商。”
“第二条,为方便日中两国协同作战,中华陆海军使用之武器、弹药、装备等,均采用与日本同一型式。”
“第三条,基于与前条同一之目的,中华陆海军在聘用外**人时,以采用日本军人为主。”
“第四条,为期日中政治确实合作,中华中央政府及地方官署在聘用外国人时,以采用日本人为主。”
“第五条,为期日中经济协同发展,在日华重要都市设立‘中日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第六条,基于与前条同一目的,在中华方面为经营矿业、铁路、及沿海航线等,而若需要他国资本或合作时,应先与日本协商;倘日本无力办理,则可与他国协商。”
“第七条,日本为中华改良币政及调整通货给予必要援助,俾早日完成。”
“第八条,日本赞助中华改良内政、整顿军备,俾建设为健全国家。”
“第九条,日本赞助中华进行改订条约、自主关税及撤废领事裁判权等事务。”
“第十条,在属于以上各条范围内之约定,非经两国外交当局、或在本盟约签署之两国人认可,不得与他国缔约。”
“第十一条,本盟约自签订之日起,有效期为10年,并得依据两国之期望予以延期。”
加藤高明看完后,随便地将信函丢在了桌子上,表明他对信函里的建议丝毫不感兴趣。
“你是不是认为,我们在推翻袁世凯政府之后,应该扶持他成立新的中国政府?”加藤高明问道。
“我觉得政府应该考虑一下。”小池张造说道。
“我宁可在现在的中国政府内部寻求代理人,也不会考虑他。”加藤高明冷笑了一声,“据我所知,帝国政府及民间团体支援了他们大量的金钱,但他们到现在为止,收获的除了失败,还是失败。这样的乌合之众,偶尔利用一下还行,指望他们成大事,是根本不可能的。”
听了顶头上司的话,小池张造不再言语了。
“不过,他既然肯答应签订这样一个同盟条约,对我们来说,在未来也许会有一定的用处。”加藤高明看了看桌子上的信函,“你就负责这件事吧,我需要一份正式的书面文件,上面要有他本人的签字和印章。”
“好的,我马上去办。”小池张造点头答道。
“军部的那帮家伙,竟然没有制定任何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计划!真是可笑!”加藤高明有些恼火地说道,“他们竟然天真地以为派几千人,几艘军舰到中国去,中国人就会屈服!我简直不敢相信。”
“支那军队本身可以说是一个大笑话,”小池张造说道,“军部如此轻视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咱们中国制造的飞机吗?”顾维钧伸出手抚摸着机翼,问道。
“废话!”飞机员不屑地看了他一眼,骄傲地用手指了指机身上的文字。
此时周围的人们纷纷聚拢了过来,美国公使芮恩施也从餐厅里来到了街上,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了绘着龙头的飞机机首处,不由得愣了一下。
在那里,似乎安装着两挺机枪。
此时顾维钧也注意到了机首的机枪,脸上的表情一点点的变得坚毅起来。
1915年5月10日,日本,东京。
“……昨天晚上6点,支那政府粗暴地拒绝了帝国政府的最后通牒。帝国政府不得不遗憾地宣布,我国同支那政府数月来的交涉,已经完全失败。……支那政府拒绝日本的最后通牒,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日本和支那政府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一间传统的日式小屋内,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英武但略显老态的中年人不声不响的合上了手中的报纸,在他的周围,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日本行将对我国用兵,先生以为如何?”有人问道。
中年人叹息了一声,没有说话。
“先生曾说‘吾党所处之地位,纯系一秘密组织之团体,对于国际交涉,固未可立言者也’,而如今交涉破裂,日本欲以武力征伐我国,我等革命同志,当如何以应之?先生既为我党领袖,还请先生示下。”有人接着说道。
“驱除袁世凯为今时所当行之最重之事,”中年人含糊其辞地回答道,“此为我党千载难逢之良机,当善加利用,以申夙志。”
“先生的意思,就是要借助日本的力量,驱走袁世凯了?”又有人问道。
“借助于日本一说,虽至愚之人,亦足以知日本万不可靠,稍有识者亦当识此说之谬妄。”中年人有些勉强地回答道。
听到他这么说,好多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在大家陆续离去之后,屋子里只剩下了中年人一个人。
中年人拿起了桌上的信札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愠怒之色。
“……至言假借外力,尤为荒诞……一族以内之事,纵为万恶,亦惟族人自董理之。倚赖他族,国必不保……”
“……国人既惩兴等癸丑之非,自后非有社会真切之要求,决不轻言国事。今虽不能妄以何种信誓宣言于人,而国政是否必由革命始获更新,亦愿追随国人瞻其效果。夫兵凶战危,古有明训,苟可以免,畴曰不宜……故公等畏避革命之心,乃同人之所共谅……”
“……惟革命之有无,非可求之革命自身,而当卜之政象良恶。……至今空尸共和之名,有过封建**之实,不特致内政极端**,亦易招致外侮之主因。……窃论外界受逼,虽有时势因缘,而政治组织不良,乃其最易取侮之道。盖一人政治,近世已经绝迹,非其不能,实乃未可……而今吾国不见国家,不见国民,而惟见一人。惜吾党之内亦同……”
“……值此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当停止革命,并一致对外。……然借异虐同之举,引狼拒虎之谋,前为天良所不容,后为智计所不取……”
中年人恼火地将这些信札重重地摔在了桌子上,响声惊动了旁边的房间里的人,一个一身和服的明艳少女有些惊慌地探出身来,向中年人的屋子里张望着。
中年人又看了看那张报纸上刊载的日本向中国宣战的消息,眼中竟然闪过一丝难言的欣喜之色,与刚才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忧愁疑虑判若两人。
此时的他,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取过纸笔,飞快地写了起来。
“……不肖等经常确信,东亚之安全与福利全赖于日本之提携,因此,日中两国应有巩固之同盟,昔日,贵国政府曾向敝国政府提出日中交涉事宜。对其详细内容,固然无法窥知,但其主要内容必定以日中亲善及东亚和平为目标。与敝人素来倡导之主张一致,闻之不胜欣喜……”
“……贵国政府向敝国政府提出之所谓日中交涉事件,乃以日中亲善及东亚和平为谈判之目的者。不肖听闻虽欣喜不已,至于贯彻此目的之手段方法,则不能不使人失望灰心,诚所不堪焦虑者也。且如欲求东亚之和平,则舍实行真正之日中提携以外,决无其他途径。”
“……唯关于交涉事件,对于将真正提携问题置于度外且缺乏诚意之敝国政府当局,采取始终一贯之强硬交涉手段,将出现可悲之事实,至为明显。此与吾人最终目的之日中提携之本旨相背离之手段,不肖等至感遗憾……”
“欲得巩固之同盟,尝起草如左之盟约草案,秘密就教于贵国之有司焉。以今日之形势,欲实现如此理想,虽属不易,然今日世界大势动乱、欧洲战局变化极大之秋,更是需要日中提携,不可一日或缓之际。因此,应尽一切方法以挽回局面,兹谨披沥满腔之诚意,以请教于阁下……”
“……而对无诚意之敝国政府始终一贯持续执行强硬之交涉……旷日持久,时至今日,仍不能决,实在可悲……日中提携这一最终目的之手段,日渐远离,敝人等遗憾至极。”
和服少女并没有去看中年人在写着什么,此时的她,看着他的背影,眼中正闪烁着崇敬和爱幕的光芒。
外务省,政务局。
“可惜他不是袁世凯,不然的话,我们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加藤高明看着政务局长小池张造送来的流亡日本的中国民党领袖的信函,轻蔑地一笑。
“不过从这上面来看,泄漏消息的应该不会是他。”小池张造说道。
小池张造这么说,并不是没有根据,因为这封信函上提出的“日中盟约”草案,竟然有好多地方和“二十一条”可以说异曲同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及中华,为维持东亚永远福利,共同体认两国合作之必要,特约定如左:”
“第一条,日中两国合作,凡有关他国对东亚外交事件,先行互相照会协商。”
“第二条,为方便日中两国协同作战,中华陆海军使用之武器、弹药、装备等,均采用与日本同一型式。”
“第三条,基于与前条同一之目的,中华陆海军在聘用外**人时,以采用日本军人为主。”
“第四条,为期日中政治确实合作,中华中央政府及地方官署在聘用外国人时,以采用日本人为主。”
“第五条,为期日中经济协同发展,在日华重要都市设立‘中日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第六条,基于与前条同一目的,在中华方面为经营矿业、铁路、及沿海航线等,而若需要他国资本或合作时,应先与日本协商;倘日本无力办理,则可与他国协商。”
“第七条,日本为中华改良币政及调整通货给予必要援助,俾早日完成。”
“第八条,日本赞助中华改良内政、整顿军备,俾建设为健全国家。”
“第九条,日本赞助中华进行改订条约、自主关税及撤废领事裁判权等事务。”
“第十条,在属于以上各条范围内之约定,非经两国外交当局、或在本盟约签署之两国人认可,不得与他国缔约。”
“第十一条,本盟约自签订之日起,有效期为10年,并得依据两国之期望予以延期。”
加藤高明看完后,随便地将信函丢在了桌子上,表明他对信函里的建议丝毫不感兴趣。
“你是不是认为,我们在推翻袁世凯政府之后,应该扶持他成立新的中国政府?”加藤高明问道。
“我觉得政府应该考虑一下。”小池张造说道。
“我宁可在现在的中国政府内部寻求代理人,也不会考虑他。”加藤高明冷笑了一声,“据我所知,帝国政府及民间团体支援了他们大量的金钱,但他们到现在为止,收获的除了失败,还是失败。这样的乌合之众,偶尔利用一下还行,指望他们成大事,是根本不可能的。”
听了顶头上司的话,小池张造不再言语了。
“不过,他既然肯答应签订这样一个同盟条约,对我们来说,在未来也许会有一定的用处。”加藤高明看了看桌子上的信函,“你就负责这件事吧,我需要一份正式的书面文件,上面要有他本人的签字和印章。”
“好的,我马上去办。”小池张造点头答道。
“军部的那帮家伙,竟然没有制定任何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计划!真是可笑!”加藤高明有些恼火地说道,“他们竟然天真地以为派几千人,几艘军舰到中国去,中国人就会屈服!我简直不敢相信。”
“支那军队本身可以说是一个大笑话,”小池张造说道,“军部如此轻视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