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纵横东北 第一百八十四章造反指南金瓶梅,有借不还真君子
第一百八十四章[求收藏,求红票]
明朝军校本来最初是占在上风头的,如今被李自成的军队压制着,却不得不往回收着阵脚。分散开的军校们,也逐渐的开始往一起聚拢过来。各营的小头目也开始招呼着自己营中的军校开始整列成阵,以防全军万一再被流民们给冲散开来,最后也只能败退而去。
此时在密林之中却又涌现出来不少的打着各色旗帜的人马来,其中的一个人看其模样似乎年以花甲。头戴银盔身披银甲,手中却不曾提着什么兵刃,只是在身上挂着一柄十分寻常的宝剑,观其这副打扮,以及这些军校和中军无不是围拢与身旁,宛如众星捧月一般,将此人给托衬出来,猜也猜得到了,此人定是这里的主将。
闯王高迎祥此时也终于被李自成的手下,将其从那名军校的脚下给救了出来。只是对于自己被人给踩在脚下这件事情,使其认为是奇耻大辱,尤其是眼见着唐枫亲手救出了罗汝才,却对自己理也没理,更是让他对此愤懑以及。恨不得就地吩咐人将唐枫给捉到自己的跟前,也对他好好的羞辱一番才好。尤其最好是当着他的那两名有着沉鱼落雁之容的侍妾面前,那样自己才能出得这口心头恶气。
李自成与罗汝才的手下流民,已跟着那些溃败下来的明朝军校到了明军的阵列跟前。正打算着一鼓作气,就此将这些人都杀散了,最好再能捉住那个处在众人之中的那个老头,也好拿他跟大明朝谈谈条件,最不济的还可跟他家里勒索几两银子来使。可就见这些明军却是绕过阵列到了后面,也跟着结好了阵势,严阵以待等着这些流民上前。
对于这明军的方阵,李自成对此可是深有体会。尤其是明军结成方阵一齐来施放火器,其威力之大,杀伤范围之广,更是使之困扰不已,却又苦无别的什么良策来破解对方这火器的阵列。
而罗汝才虽不知道明军的火器究竟有多么厉害,也不知晓明军这方阵之后隐藏着什么?但看李自成却是下令让流民们渐渐地收住了脚,也开始集结起队伍,就知道这其中定有文章,便也急忙下令流民们开始整顿队伍,与对面的明军相对着也站成一个方阵。
对面的那明军老将,眼见着对面的流民们慢慢地收住了阵势,居然也开始似模似样的学着自己列成了方阵,未免对此有些惊讶,心中寻思道,‘看来这流民之中,也有着一些有识之士,只是可叹,却甘愿**为贼,未免可惜了。想到自己跟圣上跟前所下的保证,心中已然有了一个主意。
老者便急忙催动坐骑出了自己的阵营,来到两面阵营得当中空旷之处,带住了坐骑,对着对面高声喝道:“对面的流民听真,速速的让你们首领出来答话,老夫有重要事情要与之详谈。”说完,便往对面望过来,等着李自成这面能出去一人也好与之对上话,再将自己为其所设想的对之言说一遍,何愁对方不肯归降。
流民这面看对面的明军居然出来一个老者来,要跟自己首领会谈,一时不知是何事?急忙有人飞奔到后面来,将此事通禀于李自成和罗汝才还有闯王高迎祥三个人。
闯王高迎祥听了禀报之后,不由就是一愣,以往的明军,有哪一个肯放下架子来与自己这些流民互相对话的?如今都稀奇了,在于自己这些人打了一次大仗之后,明军居然有人出来要与之详谈?看对方也并没有露出败势,又怎么肯会罢兵?莫不是其中另有玄机不成?
此时就连素有曹操之谋略的罗汝才,也对此事是百思而不得其解,不由回头一双眼睛望向身后自己的救命恩人唐枫的身上。
笑着对其询问道:“唐兄弟对此事可有何看法?不妨与我等面前说说看,也好让我等知道,如今这明军此番又是意欲何为?而我们也好对此有个应对之策,知道究竟该怎么做才好?”
听见罗汝才居然对这唐枫是如此的客气,李自成心中却是不以为然,但也是满面堆笑的对其言道:“连素有机智的小曹操,如今也看不透明军此举是何原因?看来,还需仰仗唐将军帮着释疑解惑才是。唐将军就莫要推辞了,早些讲出来也好能让我们做好提防,减免将士们的伤亡。此乃是一件功德之事,呵呵呵。”李自成说罢,干笑了几声,便就此打住,却拿眼睛瞟了一眼身旁的李岩夫妇,红娘子鼻中却是冷冷的哼了一声,将头转到一旁。
见这几个人如今都把眼睛投到自己的身上,也不好在捏腔作势的。便也笑着对着二人回应道:“明军此时明明不曾露出败势,可却主动罢战。依我观之,乃是为了招抚与我等。想来此老必是在当今皇帝面前夸了口,言其定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息流民之叛乱,因此才主动罢战。至于肯不肯受其招抚,这就得看几位头领的意思了?”唐枫的这一番话,罗汝才倒是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心中对此早已猜到了十之**。
相反,李自成和闯王高迎祥闻听此言,不由面露疑惑之色。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高迎翔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腆着一张老脸对着唐枫笑着言道:“那唐将军认为我等可是否应当接受招抚?如要是真的接受了招抚,那今后我等又能否受到当今朝廷的重用?”这才是高迎翔最为关心的事情,毕竟这造反做流寇,可是终日在担惊受怕之中度过。虽然每次攻打下一处城池拿下一座村镇之后,面对那数不尽的金银细软,和那肯在自己面前放下架子的大家闺秀,任由着自己对其的羞-辱-欺-凌,却只是默不作声的忍受。这些随让自己的心和身体得享一时的欢愉和满足,可事后却是更加的空虚和恐惧,只有在拼命地去攻打下另一座城池,在如此循环一遍。朝朝暮暮就是这种生不知死的日子,自己早有些对此厌烦了。所以一听说对面的明军居然肯对自己这些流民招抚,便不由自主地就动了心,只是还不知道旁人的想法罢了。所以这才又对着唐枫想问个仔细,也好让旁人能都听一听。
最后的这场缠绵之极得小雨,终于停了,深秋的山坳里,空气凉爽而清新,到处浮动着一抹淡淡的半透明的雾气,几声婉转的鸟鸣带着清脆的尾声袅袅地从雾中飘来。
“闯王和罗老哥可都看过於三国演义同名的一部奇书否?那本书中讲的,到与咱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可谁知道唐枫却并不直接回答,相反倒是对这几个人回问了这么一句,使得几个人不解其意。
互相以探究的目光对视过一眼之后,罗汝才这才笑着回应道:“唐老弟嘴中所讲的,老哥我倒是曾经看过,那果真是一本奇书。闯王,老李你们可知道唐老弟所讲说的是哪本书么?你看看往日大家多读点书也是有好处的,也免得人家一提你等都听不明白,丢了自己的脸不说,也让手下人跟着寒碜。既然你们都不知道,我就讲给你们听听。唐老弟所说的那本书名为金瓶梅,著书的人名为兰陵笑笑生,乃是一位知名的才子托名所著。听说乃是在严嵩执掌内阁之时注写而成,后来献给了其子严藩赏阅,至此才流传开来,书里讲的是一个男人和许多女人的故事,不瞒各位说,咱老罗就是看了这本书之后,这才决定造反的。大丈夫人生一世享乐至上,既然托生为男人身,焉能就守得一房妻子度日?所以咱老罗对书中的那个男人十分艳羡,发誓要借着造反的机会,多弄他十几房的侍妾来过过这瘾,好好享享这等艳福。没有想到的是,唐老弟居然与我是同道中人?真是可喜可贺,如等脱了此劫之后,定要与老弟好好研讨一番这本奇书不可?”这罗汝才眉飞色舞的一番话讲完之后,再看在场的众人面色似红似绯,一副想乐又不敢乐得样子,便有些不乐意的瞪了几个人一眼。
“咳,那个罗老哥所讲的这本书么?不瞒老哥说我倒也是看过,只是兄弟所言的却是另一本书。名为水浒传,有人言乃是罗贯中托名为施耐庵而著?实则不然,他们二人乃是师徒关系。这本书最后的一段,就讲了梁山的好汉受了朝廷的招抚之后的故事。朝廷使他等去征伐别处起义的人,最后,那些人死伤殆尽不说,便连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也是被朝廷以各种名义给纷纷的处死。最后轰轰烈烈的一场起义,竟闹了个悲剧收尾。所以么?到底是不是去接受朝廷的招抚,还需各位首领自己来定,我唐枫不过是一过客而已,焉能替各位决定下这等大事?”唐枫话一说完了,是干脆退身到一旁,与自己的那几个人站在一处,竟对这面的事是在不过问。
明朝军校本来最初是占在上风头的,如今被李自成的军队压制着,却不得不往回收着阵脚。分散开的军校们,也逐渐的开始往一起聚拢过来。各营的小头目也开始招呼着自己营中的军校开始整列成阵,以防全军万一再被流民们给冲散开来,最后也只能败退而去。
此时在密林之中却又涌现出来不少的打着各色旗帜的人马来,其中的一个人看其模样似乎年以花甲。头戴银盔身披银甲,手中却不曾提着什么兵刃,只是在身上挂着一柄十分寻常的宝剑,观其这副打扮,以及这些军校和中军无不是围拢与身旁,宛如众星捧月一般,将此人给托衬出来,猜也猜得到了,此人定是这里的主将。
闯王高迎祥此时也终于被李自成的手下,将其从那名军校的脚下给救了出来。只是对于自己被人给踩在脚下这件事情,使其认为是奇耻大辱,尤其是眼见着唐枫亲手救出了罗汝才,却对自己理也没理,更是让他对此愤懑以及。恨不得就地吩咐人将唐枫给捉到自己的跟前,也对他好好的羞辱一番才好。尤其最好是当着他的那两名有着沉鱼落雁之容的侍妾面前,那样自己才能出得这口心头恶气。
李自成与罗汝才的手下流民,已跟着那些溃败下来的明朝军校到了明军的阵列跟前。正打算着一鼓作气,就此将这些人都杀散了,最好再能捉住那个处在众人之中的那个老头,也好拿他跟大明朝谈谈条件,最不济的还可跟他家里勒索几两银子来使。可就见这些明军却是绕过阵列到了后面,也跟着结好了阵势,严阵以待等着这些流民上前。
对于这明军的方阵,李自成对此可是深有体会。尤其是明军结成方阵一齐来施放火器,其威力之大,杀伤范围之广,更是使之困扰不已,却又苦无别的什么良策来破解对方这火器的阵列。
而罗汝才虽不知道明军的火器究竟有多么厉害,也不知晓明军这方阵之后隐藏着什么?但看李自成却是下令让流民们渐渐地收住了脚,也开始集结起队伍,就知道这其中定有文章,便也急忙下令流民们开始整顿队伍,与对面的明军相对着也站成一个方阵。
对面的那明军老将,眼见着对面的流民们慢慢地收住了阵势,居然也开始似模似样的学着自己列成了方阵,未免对此有些惊讶,心中寻思道,‘看来这流民之中,也有着一些有识之士,只是可叹,却甘愿**为贼,未免可惜了。想到自己跟圣上跟前所下的保证,心中已然有了一个主意。
老者便急忙催动坐骑出了自己的阵营,来到两面阵营得当中空旷之处,带住了坐骑,对着对面高声喝道:“对面的流民听真,速速的让你们首领出来答话,老夫有重要事情要与之详谈。”说完,便往对面望过来,等着李自成这面能出去一人也好与之对上话,再将自己为其所设想的对之言说一遍,何愁对方不肯归降。
流民这面看对面的明军居然出来一个老者来,要跟自己首领会谈,一时不知是何事?急忙有人飞奔到后面来,将此事通禀于李自成和罗汝才还有闯王高迎祥三个人。
闯王高迎祥听了禀报之后,不由就是一愣,以往的明军,有哪一个肯放下架子来与自己这些流民互相对话的?如今都稀奇了,在于自己这些人打了一次大仗之后,明军居然有人出来要与之详谈?看对方也并没有露出败势,又怎么肯会罢兵?莫不是其中另有玄机不成?
此时就连素有曹操之谋略的罗汝才,也对此事是百思而不得其解,不由回头一双眼睛望向身后自己的救命恩人唐枫的身上。
笑着对其询问道:“唐兄弟对此事可有何看法?不妨与我等面前说说看,也好让我等知道,如今这明军此番又是意欲何为?而我们也好对此有个应对之策,知道究竟该怎么做才好?”
听见罗汝才居然对这唐枫是如此的客气,李自成心中却是不以为然,但也是满面堆笑的对其言道:“连素有机智的小曹操,如今也看不透明军此举是何原因?看来,还需仰仗唐将军帮着释疑解惑才是。唐将军就莫要推辞了,早些讲出来也好能让我们做好提防,减免将士们的伤亡。此乃是一件功德之事,呵呵呵。”李自成说罢,干笑了几声,便就此打住,却拿眼睛瞟了一眼身旁的李岩夫妇,红娘子鼻中却是冷冷的哼了一声,将头转到一旁。
见这几个人如今都把眼睛投到自己的身上,也不好在捏腔作势的。便也笑着对着二人回应道:“明军此时明明不曾露出败势,可却主动罢战。依我观之,乃是为了招抚与我等。想来此老必是在当今皇帝面前夸了口,言其定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息流民之叛乱,因此才主动罢战。至于肯不肯受其招抚,这就得看几位头领的意思了?”唐枫的这一番话,罗汝才倒是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心中对此早已猜到了十之**。
相反,李自成和闯王高迎祥闻听此言,不由面露疑惑之色。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高迎翔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腆着一张老脸对着唐枫笑着言道:“那唐将军认为我等可是否应当接受招抚?如要是真的接受了招抚,那今后我等又能否受到当今朝廷的重用?”这才是高迎翔最为关心的事情,毕竟这造反做流寇,可是终日在担惊受怕之中度过。虽然每次攻打下一处城池拿下一座村镇之后,面对那数不尽的金银细软,和那肯在自己面前放下架子的大家闺秀,任由着自己对其的羞-辱-欺-凌,却只是默不作声的忍受。这些随让自己的心和身体得享一时的欢愉和满足,可事后却是更加的空虚和恐惧,只有在拼命地去攻打下另一座城池,在如此循环一遍。朝朝暮暮就是这种生不知死的日子,自己早有些对此厌烦了。所以一听说对面的明军居然肯对自己这些流民招抚,便不由自主地就动了心,只是还不知道旁人的想法罢了。所以这才又对着唐枫想问个仔细,也好让旁人能都听一听。
最后的这场缠绵之极得小雨,终于停了,深秋的山坳里,空气凉爽而清新,到处浮动着一抹淡淡的半透明的雾气,几声婉转的鸟鸣带着清脆的尾声袅袅地从雾中飘来。
“闯王和罗老哥可都看过於三国演义同名的一部奇书否?那本书中讲的,到与咱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可谁知道唐枫却并不直接回答,相反倒是对这几个人回问了这么一句,使得几个人不解其意。
互相以探究的目光对视过一眼之后,罗汝才这才笑着回应道:“唐老弟嘴中所讲的,老哥我倒是曾经看过,那果真是一本奇书。闯王,老李你们可知道唐老弟所讲说的是哪本书么?你看看往日大家多读点书也是有好处的,也免得人家一提你等都听不明白,丢了自己的脸不说,也让手下人跟着寒碜。既然你们都不知道,我就讲给你们听听。唐老弟所说的那本书名为金瓶梅,著书的人名为兰陵笑笑生,乃是一位知名的才子托名所著。听说乃是在严嵩执掌内阁之时注写而成,后来献给了其子严藩赏阅,至此才流传开来,书里讲的是一个男人和许多女人的故事,不瞒各位说,咱老罗就是看了这本书之后,这才决定造反的。大丈夫人生一世享乐至上,既然托生为男人身,焉能就守得一房妻子度日?所以咱老罗对书中的那个男人十分艳羡,发誓要借着造反的机会,多弄他十几房的侍妾来过过这瘾,好好享享这等艳福。没有想到的是,唐老弟居然与我是同道中人?真是可喜可贺,如等脱了此劫之后,定要与老弟好好研讨一番这本奇书不可?”这罗汝才眉飞色舞的一番话讲完之后,再看在场的众人面色似红似绯,一副想乐又不敢乐得样子,便有些不乐意的瞪了几个人一眼。
“咳,那个罗老哥所讲的这本书么?不瞒老哥说我倒也是看过,只是兄弟所言的却是另一本书。名为水浒传,有人言乃是罗贯中托名为施耐庵而著?实则不然,他们二人乃是师徒关系。这本书最后的一段,就讲了梁山的好汉受了朝廷的招抚之后的故事。朝廷使他等去征伐别处起义的人,最后,那些人死伤殆尽不说,便连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也是被朝廷以各种名义给纷纷的处死。最后轰轰烈烈的一场起义,竟闹了个悲剧收尾。所以么?到底是不是去接受朝廷的招抚,还需各位首领自己来定,我唐枫不过是一过客而已,焉能替各位决定下这等大事?”唐枫话一说完了,是干脆退身到一旁,与自己的那几个人站在一处,竟对这面的事是在不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