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三百六十七章 坐堂问政
三的到来显然让很多人感觉纳闷,本来情绪激动的百姆洲圳消停下来,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先脚底板抹油开溜。那些面对“暴民”横眉冷眼的官员们都侧过了头。他来作甚?莫不是来弹压?
倒是马扩看出来些端倪,眼下是战争时期,徐卫作为军事主官,成天都是铠甲不离身。可现在,他却穿着一身簇新的紫色官袍,头上顶着直脚乌纱,腰里扎眼的金带分明表示他今天有意要淡化自己大帅的身份。
一看到他来,那些包围官员衙役的百姓自动闪出一条道来。徐卫却在离人群还有十数步的地方下了马,步行而来。虽说顶乌纱穿官袍,可他走起路来那股气势到底不比常人。凡他所到之处,百姓纷纷避让。
至场中,他举起右手,众人不明其意。却又见那百十名威武的士兵齐齐止步,既不见包围现场,也不见抓捕嫌犯。随后,他作个四方揖。朗声道:“诸个大人。”
众官都还礼,万俟商上下打量着对方,脸上狐疑之色愈重。不待徐卫表明来意,他抢先问道:“经略相公此来所为何事?”
徐卫看他一眼,答道:“长安乃城京兆府衙所在地,出了这等大事,本官作为知府,自当出面。”
倒整得跟真事一般,用你作永兴军帅已然是权宜之计,你还摆出京兆知府的架子来。是不是这几日没仗打闲得慌?万俟商心里这么想着,也不再多问,而是说道:“既如此,那就看徐知府的了。”
他这么一说,诸司官员都松口气。场面如此紧张,正担心下不来台。徐卫来了正好让他顶这个雷。当下便有人想打退堂鼓,可又实在想看看徐卫怎么镇住局面,便都把目光投向紫金虎。
徐卫背着手,环视现场一周,随即那京兆府那个司录官问道:“人抓了么?”
那司录自徐卫上任后,一直代行知府职权,对自己这位新上司还不太熟悉,听他这么一问,老老实实回答道:“嫌犯已然拿下,只是民众围堵陈情,脱不得身。”说罢,指了指被京兆府公人拿索链套住脖子的那几个人。
徐卫听了。便大声向百姓问道:“你等因何堵截?不使安差拿人?”
先前还七嘴八舌,群情激愤的老百姓,这时都不敢答话。一来惧于徐卫声威,二来又见他是带着士兵前来,就怕一句话说不对,让军汉们拿了去。当兵的可不是衙役,网在城头上杀红了眼,搞不好一刀下来,结果了性命,找谁说理? “既然没有理由,那本官可就将人犯带走了。”徐卫说完,便吩咐那群公人将人犯押至京兆府大堂候审。
人群一阵骚动,终于有胆大的,将心一横,挤了出来,对着徐卫深深一揖,说道:“经略相公,非是小民等目无王法,实是事出有因。自开战以来,”
徐卫挥断了他的话,正色道:“有什么事,到府衙大堂再说。你等若有不平,可到堂上陈情,本官自会与诸司同僚主持公道,对么?”
话说完,他转向万俟商等人。众官一时失神,随后纷纷附和,都称言之在理。万俟提刑突然觉得不爽利,这事明明已经由宣抚司提刑司接手,你怎么又来插一扛子?便阻拦道:“徐经略,此事宣抚司已经责成提刑司负责,京兆府就不必过问了吧?”
徐卫微微一笑:“若是京兆府处理不来,再请提刑司主持。”语毕,径直出了重围,跨上战马往府衙方向而去。那群公人面面相觑,随后大着胆子将人犯押着跟在后头,倒也不见有人来拦。
老百姓窃窃私语,互相议论着是不是去旁听?说着说着,便都跟在了后头。诸司官员一见,没奈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此事经好事者一宣扬,长安城里立时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徐卫等人还没到府衙,身后跟着的民众,便以千计,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比过年还热闹。
至京兆府衙门,徐卫吩咐卫队维持秩序,百姓若要来旁听,不必阻拦。若有趁机煽动闹事者,或是打砸抢烧,一律逮捕!
到了堂上,还喝了半杯茶,万俟商等官员才从茫茫人海中挤将进来。
徐卫也不跟他们客气,自己坐上了大堂,两班衙差左右立定。将那水火棍敲得直响。这还是第一回升堂问政,徐卫觉得有些新鲜,拿起那硕大的惊堂木往案上一拍。他久在军中,那力气岂是书生辈可比,就跟拿了块大板砖似的,惊得里里外外再不敢聒噪。
此时,那几名带头哄抢闹事的犯人已经跪在堂下,大堂外面围得水泄不通,不管是来陈情的,还是看热闹的,都挤作一处。倒想见识见识这位带兵的大帅如何问案。
“啪”又是一声炸响,徐卫竟又拍了一次惊堂木,下面坐着的诸司官员哭笑不得,心说你说书呢?用得着一直拍么?我这心都快让你惊出来了,赶紧地,问吧,把事情了结,民怨消除是正经。
徐卫也不来虚的,直接向堂下问道:“说吧,为什么哄抢商铺,还闯进民宅?”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看穿戴模样,估计也就是个泼皮。跟徐卫他们当初在夏津县城里有一拼。当着经略安抚使兼知府的面也不怕,摆出一副横娑是个死的架势道:“回大帅,家里断了粮,有钱买不到,为了活命,不得不如此。”
“本,本府问你。”徐卫觉得这词特熟,怎么这么顺口?“宣抚相公体恤民情,已经着令仓司放粮,你等只须拿钱去买便是,又不收你高价,为何还去抢?”
“仓司是放了粮,可百姓拿着钱却没处买,谁知粮进了谁的口袋?”这厮还真不是个怕事的人,仓司官员就在堂上,他居然敢直言不讳。
徐卫听罢,将目光往堂下坐着一溜官员脸上扫一遍,笑问道:“哪位大人执掌提举常平司?”
下面没人理他,徐卫又问了一遍,才见有个官员慢吞吞了拱了拱手,答道:“本官主持仓司,日前已经遵照宣抚司吩咐,放出粮食。”
“这厮说他有钱没处买粮,敢问这是怎么回事?”徐卫还是一脸笑容
“那知府大人得去问事主,本官如何知道?”那官员把话顶了回来。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一声喊:“粮都让商铺抢购了,我等到哪处去买?”他一吼,围观民众又闹腾没把公堂掀翻。徐卫又将惊堂木一拍,把守外面的士兵一通喝令。才把局面镇住。
“这位大人,有人说粮食让商铺抢购了,有这事么?”徐卫又向那位仓司提举问道。
“道听途说,不足为航 仓司放粮,都是按人头限量供应,何来抢购一说?”那人语气生硬地回答道。
徐卫便把惊堂木一拍:“你等怎可信口雌黄?仓司放粮,本为百姓,不感恩便罢,怎地还捕风捉影,胡说八道?着实可恶,来,打一百军棍!”
堂下有官员互相对视,那神情便象在说,到底是带兵的粗人,什么也不懂,就知道打打杀杀。
衙役也晕了,班头小声问道:“相公,打谁?”
“谁说的打谁!诽谤官员,那就是诽谤朝廷!这还得了?”徐卫一本正经。
衙役们大眼望小眼,刚才就听到外面吼了一句,可现在大堂外围了成千上万的人,让我们逮谁去?
“大帅”那披枷带锁的二愣子又要说话。
徐卫大喝道:“本府现在是京兆知府!”
“知府大人,抢购一事并非捕风捉影,长安百姓都知道,仓司放出来的粮食,大半进了几家大商铺的粮仓小民今日闯的民宅,便是茂源号东主的宅院。他趁仓司放粮之际,大肆屯积,商铺里装不下,连自己家里都堆积如山!不抢他抢谁!”那十七八的二愣子虽跪在地上,却把腰板挺得笔直,一副悍不畏死的模样。
徐卫象是要故意出洋相,竟在坐堂的时候把乌纱帽摘了,使劲抓了几把头皮,疑惑道:“诸个大人,这商人屯积货物,伺机高价出售,犯王法么?”
“买进卖出,任听商贾自便,犯的甚么王法?”万俟商回答道。
徐卫又问道:“那若是抢购屯积仓司所放之粮呢?”
“那非但商贾犯法,有司官员也须被追究责任。”一人语惊满堂,正是宣抚司参议官马扩。他跟徐卫相交多年,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人,没把握的事紫金虎会干么?现在他搞这些名堂,多半是胸有成竹。
徐卫听罢,飞快地戴上乌纱,喝令道:“左右,去把那甚么东主带来问话。”
作为苦主,茂源号的东家早已经在堂外等候。本来,他以为闹事的乱民已经被抓了,只等过了堂。便该关的关,该打的打,他是受害者,搞不好还能得到赔偿。可谁料,徐卫东问西问,问到了他头上。被两名衙役一左一右押着往堂里走,外面,骂声一片,
“小人见过知府,诸位大人。”这人约有四十多岁年纪,衣着咙,鲜,浑身上下没一丝折皱,保养也很得法,陕西这种地方,他居然一张大胖脸,白得跟咋。慢头一般。规规矩矩地跪在那里,一副本分相。
徐卫抬抬下巴:“买过仓司放出来的粮么?”
“回知府大人,绝无此事!都是这班刁民造谣生事!此人唤作陈二,是我本家亲戚,因上门借粮被拒,遂生歹意,纠集泼皮无赖打上门来。大人请看小人脸上这块青,便是被他打的!”茂源号陈掌柜一脸晦气,陈述自己的冤情。
那名叫陈二的泼皮登时大怒,破口骂道:“上了公堂还敢耍赖!你这猪狗一般的人物,莫以为我不晓得你老底。我进你家时,粮食还堆在中庭里!打你还是轻的!早知如此,我真该”他一骂,外头跟着起哄,都说这厮不是个东西!
徐卫也火了,娘的,你们当老子这府衙大堂是菜市场怎么着?想闹就闹,就骂就骂?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咆哮公堂”这个罪名,要有,我非抽这小小子几十咋。大嘴巴不可!
不过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他把火压下去,沉声向他东主问道:“你家里有真粮?”
听知府大人这么一问,那掌柜显得有些慌张:“知府相公,小人家里的粮,都是之前购买的。”
徐卫手肘往案上一放,身子往前一倾:“可不要扯谎。你是作买卖的人,进出都有本账,本府要查出来很容易。”如果这厮真从仓司手里买了大批粮食,那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一对账准露马脚。
那东主嗫嚅着说不出话来,也怪了,他一哑,堂上也鸦雀无声。诸司官员都坐得端端正正,大气也不喘一口。 徐卫觉得好笑,从公案后起身下堂,踱步至那东主面前,问道:“怎么不开腔了?”
“知府相公小人小人委实”那厮急得满头大汗。徐九不是个带兵的么?怎么今天有雅兴升堂问案?而且,京兆府
徐卫蹲下身去:“若你真不干净,放在平时罪过就不眼下是什么光景你心里该有数,战时搞这些名堂,你不想要脑袋了?”
作买卖的人哪经得住这么吓,差点尿没出来,浑身打摆子似的抖,连句整话都说不清了。徐卫见状,低声问道:“想活命?”
“想,想”那掌柜猛地一抬头,连连说道。
“那就记住了,从此刻起,打死你也别说一个字!”徐卫说完这句话后,也不管他明不明白,霍然起身,念出了一长串的名字。
“广源庄刘本、丰明号李修明、盛达粮行吴四五,以上人等,立即抓捕!”
堂内堂外一齐轰动!王庶万俟商等官员。想初还抱着看把戏的想法,甚至有人还等着看徐卫出丑。你一个满脑袋高梁花子的带兵将领,跑来凑什么热闹?及至徐卫装模作样的升堂,众人更觉得好笑,只当是紫金虎穷极无聊了。可谁曾想突然来这么一手,惊得众官不明所以。
外头围观的百姓将这事口耳相传,个个兴奋,人人激动。看样子,官府是要对那些商人下重手了!好!就该如此!这种财,生了儿子没屁眼!
倒是马扩看出来些端倪,眼下是战争时期,徐卫作为军事主官,成天都是铠甲不离身。可现在,他却穿着一身簇新的紫色官袍,头上顶着直脚乌纱,腰里扎眼的金带分明表示他今天有意要淡化自己大帅的身份。
一看到他来,那些包围官员衙役的百姓自动闪出一条道来。徐卫却在离人群还有十数步的地方下了马,步行而来。虽说顶乌纱穿官袍,可他走起路来那股气势到底不比常人。凡他所到之处,百姓纷纷避让。
至场中,他举起右手,众人不明其意。却又见那百十名威武的士兵齐齐止步,既不见包围现场,也不见抓捕嫌犯。随后,他作个四方揖。朗声道:“诸个大人。”
众官都还礼,万俟商上下打量着对方,脸上狐疑之色愈重。不待徐卫表明来意,他抢先问道:“经略相公此来所为何事?”
徐卫看他一眼,答道:“长安乃城京兆府衙所在地,出了这等大事,本官作为知府,自当出面。”
倒整得跟真事一般,用你作永兴军帅已然是权宜之计,你还摆出京兆知府的架子来。是不是这几日没仗打闲得慌?万俟商心里这么想着,也不再多问,而是说道:“既如此,那就看徐知府的了。”
他这么一说,诸司官员都松口气。场面如此紧张,正担心下不来台。徐卫来了正好让他顶这个雷。当下便有人想打退堂鼓,可又实在想看看徐卫怎么镇住局面,便都把目光投向紫金虎。
徐卫背着手,环视现场一周,随即那京兆府那个司录官问道:“人抓了么?”
那司录自徐卫上任后,一直代行知府职权,对自己这位新上司还不太熟悉,听他这么一问,老老实实回答道:“嫌犯已然拿下,只是民众围堵陈情,脱不得身。”说罢,指了指被京兆府公人拿索链套住脖子的那几个人。
徐卫听了。便大声向百姓问道:“你等因何堵截?不使安差拿人?”
先前还七嘴八舌,群情激愤的老百姓,这时都不敢答话。一来惧于徐卫声威,二来又见他是带着士兵前来,就怕一句话说不对,让军汉们拿了去。当兵的可不是衙役,网在城头上杀红了眼,搞不好一刀下来,结果了性命,找谁说理? “既然没有理由,那本官可就将人犯带走了。”徐卫说完,便吩咐那群公人将人犯押至京兆府大堂候审。
人群一阵骚动,终于有胆大的,将心一横,挤了出来,对着徐卫深深一揖,说道:“经略相公,非是小民等目无王法,实是事出有因。自开战以来,”
徐卫挥断了他的话,正色道:“有什么事,到府衙大堂再说。你等若有不平,可到堂上陈情,本官自会与诸司同僚主持公道,对么?”
话说完,他转向万俟商等人。众官一时失神,随后纷纷附和,都称言之在理。万俟提刑突然觉得不爽利,这事明明已经由宣抚司提刑司接手,你怎么又来插一扛子?便阻拦道:“徐经略,此事宣抚司已经责成提刑司负责,京兆府就不必过问了吧?”
徐卫微微一笑:“若是京兆府处理不来,再请提刑司主持。”语毕,径直出了重围,跨上战马往府衙方向而去。那群公人面面相觑,随后大着胆子将人犯押着跟在后头,倒也不见有人来拦。
老百姓窃窃私语,互相议论着是不是去旁听?说着说着,便都跟在了后头。诸司官员一见,没奈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此事经好事者一宣扬,长安城里立时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徐卫等人还没到府衙,身后跟着的民众,便以千计,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比过年还热闹。
至京兆府衙门,徐卫吩咐卫队维持秩序,百姓若要来旁听,不必阻拦。若有趁机煽动闹事者,或是打砸抢烧,一律逮捕!
到了堂上,还喝了半杯茶,万俟商等官员才从茫茫人海中挤将进来。
徐卫也不跟他们客气,自己坐上了大堂,两班衙差左右立定。将那水火棍敲得直响。这还是第一回升堂问政,徐卫觉得有些新鲜,拿起那硕大的惊堂木往案上一拍。他久在军中,那力气岂是书生辈可比,就跟拿了块大板砖似的,惊得里里外外再不敢聒噪。
此时,那几名带头哄抢闹事的犯人已经跪在堂下,大堂外面围得水泄不通,不管是来陈情的,还是看热闹的,都挤作一处。倒想见识见识这位带兵的大帅如何问案。
“啪”又是一声炸响,徐卫竟又拍了一次惊堂木,下面坐着的诸司官员哭笑不得,心说你说书呢?用得着一直拍么?我这心都快让你惊出来了,赶紧地,问吧,把事情了结,民怨消除是正经。
徐卫也不来虚的,直接向堂下问道:“说吧,为什么哄抢商铺,还闯进民宅?”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看穿戴模样,估计也就是个泼皮。跟徐卫他们当初在夏津县城里有一拼。当着经略安抚使兼知府的面也不怕,摆出一副横娑是个死的架势道:“回大帅,家里断了粮,有钱买不到,为了活命,不得不如此。”
“本,本府问你。”徐卫觉得这词特熟,怎么这么顺口?“宣抚相公体恤民情,已经着令仓司放粮,你等只须拿钱去买便是,又不收你高价,为何还去抢?”
“仓司是放了粮,可百姓拿着钱却没处买,谁知粮进了谁的口袋?”这厮还真不是个怕事的人,仓司官员就在堂上,他居然敢直言不讳。
徐卫听罢,将目光往堂下坐着一溜官员脸上扫一遍,笑问道:“哪位大人执掌提举常平司?”
下面没人理他,徐卫又问了一遍,才见有个官员慢吞吞了拱了拱手,答道:“本官主持仓司,日前已经遵照宣抚司吩咐,放出粮食。”
“这厮说他有钱没处买粮,敢问这是怎么回事?”徐卫还是一脸笑容
“那知府大人得去问事主,本官如何知道?”那官员把话顶了回来。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一声喊:“粮都让商铺抢购了,我等到哪处去买?”他一吼,围观民众又闹腾没把公堂掀翻。徐卫又将惊堂木一拍,把守外面的士兵一通喝令。才把局面镇住。
“这位大人,有人说粮食让商铺抢购了,有这事么?”徐卫又向那位仓司提举问道。
“道听途说,不足为航 仓司放粮,都是按人头限量供应,何来抢购一说?”那人语气生硬地回答道。
徐卫便把惊堂木一拍:“你等怎可信口雌黄?仓司放粮,本为百姓,不感恩便罢,怎地还捕风捉影,胡说八道?着实可恶,来,打一百军棍!”
堂下有官员互相对视,那神情便象在说,到底是带兵的粗人,什么也不懂,就知道打打杀杀。
衙役也晕了,班头小声问道:“相公,打谁?”
“谁说的打谁!诽谤官员,那就是诽谤朝廷!这还得了?”徐卫一本正经。
衙役们大眼望小眼,刚才就听到外面吼了一句,可现在大堂外围了成千上万的人,让我们逮谁去?
“大帅”那披枷带锁的二愣子又要说话。
徐卫大喝道:“本府现在是京兆知府!”
“知府大人,抢购一事并非捕风捉影,长安百姓都知道,仓司放出来的粮食,大半进了几家大商铺的粮仓小民今日闯的民宅,便是茂源号东主的宅院。他趁仓司放粮之际,大肆屯积,商铺里装不下,连自己家里都堆积如山!不抢他抢谁!”那十七八的二愣子虽跪在地上,却把腰板挺得笔直,一副悍不畏死的模样。
徐卫象是要故意出洋相,竟在坐堂的时候把乌纱帽摘了,使劲抓了几把头皮,疑惑道:“诸个大人,这商人屯积货物,伺机高价出售,犯王法么?”
“买进卖出,任听商贾自便,犯的甚么王法?”万俟商回答道。
徐卫又问道:“那若是抢购屯积仓司所放之粮呢?”
“那非但商贾犯法,有司官员也须被追究责任。”一人语惊满堂,正是宣抚司参议官马扩。他跟徐卫相交多年,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人,没把握的事紫金虎会干么?现在他搞这些名堂,多半是胸有成竹。
徐卫听罢,飞快地戴上乌纱,喝令道:“左右,去把那甚么东主带来问话。”
作为苦主,茂源号的东家早已经在堂外等候。本来,他以为闹事的乱民已经被抓了,只等过了堂。便该关的关,该打的打,他是受害者,搞不好还能得到赔偿。可谁料,徐卫东问西问,问到了他头上。被两名衙役一左一右押着往堂里走,外面,骂声一片,
“小人见过知府,诸位大人。”这人约有四十多岁年纪,衣着咙,鲜,浑身上下没一丝折皱,保养也很得法,陕西这种地方,他居然一张大胖脸,白得跟咋。慢头一般。规规矩矩地跪在那里,一副本分相。
徐卫抬抬下巴:“买过仓司放出来的粮么?”
“回知府大人,绝无此事!都是这班刁民造谣生事!此人唤作陈二,是我本家亲戚,因上门借粮被拒,遂生歹意,纠集泼皮无赖打上门来。大人请看小人脸上这块青,便是被他打的!”茂源号陈掌柜一脸晦气,陈述自己的冤情。
那名叫陈二的泼皮登时大怒,破口骂道:“上了公堂还敢耍赖!你这猪狗一般的人物,莫以为我不晓得你老底。我进你家时,粮食还堆在中庭里!打你还是轻的!早知如此,我真该”他一骂,外头跟着起哄,都说这厮不是个东西!
徐卫也火了,娘的,你们当老子这府衙大堂是菜市场怎么着?想闹就闹,就骂就骂?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咆哮公堂”这个罪名,要有,我非抽这小小子几十咋。大嘴巴不可!
不过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他把火压下去,沉声向他东主问道:“你家里有真粮?”
听知府大人这么一问,那掌柜显得有些慌张:“知府相公,小人家里的粮,都是之前购买的。”
徐卫手肘往案上一放,身子往前一倾:“可不要扯谎。你是作买卖的人,进出都有本账,本府要查出来很容易。”如果这厮真从仓司手里买了大批粮食,那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一对账准露马脚。
那东主嗫嚅着说不出话来,也怪了,他一哑,堂上也鸦雀无声。诸司官员都坐得端端正正,大气也不喘一口。 徐卫觉得好笑,从公案后起身下堂,踱步至那东主面前,问道:“怎么不开腔了?”
“知府相公小人小人委实”那厮急得满头大汗。徐九不是个带兵的么?怎么今天有雅兴升堂问案?而且,京兆府
徐卫蹲下身去:“若你真不干净,放在平时罪过就不眼下是什么光景你心里该有数,战时搞这些名堂,你不想要脑袋了?”
作买卖的人哪经得住这么吓,差点尿没出来,浑身打摆子似的抖,连句整话都说不清了。徐卫见状,低声问道:“想活命?”
“想,想”那掌柜猛地一抬头,连连说道。
“那就记住了,从此刻起,打死你也别说一个字!”徐卫说完这句话后,也不管他明不明白,霍然起身,念出了一长串的名字。
“广源庄刘本、丰明号李修明、盛达粮行吴四五,以上人等,立即抓捕!”
堂内堂外一齐轰动!王庶万俟商等官员。想初还抱着看把戏的想法,甚至有人还等着看徐卫出丑。你一个满脑袋高梁花子的带兵将领,跑来凑什么热闹?及至徐卫装模作样的升堂,众人更觉得好笑,只当是紫金虎穷极无聊了。可谁曾想突然来这么一手,惊得众官不明所以。
外头围观的百姓将这事口耳相传,个个兴奋,人人激动。看样子,官府是要对那些商人下重手了!好!就该如此!这种财,生了儿子没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