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百三十五章 举国振奋
第七百三十五章举国振奋
“不打紧吧?”自从徐卫出去,张九月就一直坐在床上等着。丈夫一进来,她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徐卫将腰带一扯,道:“没什么,宋辽两军攻破了夏都,夏主率领妃嫔百官逃亡塞北了,睡吧。”
他不当回事,可连张九月女流之辈,妇道人家听了这话也喜上眉梢,问道:“这么说来?西夏岂不是……”
“嗯,黄泥巴掉在裤裆里,不是死也是死,翻不起浪来了。睡吧。”徐卫随口道,语毕,脱了靴子就。
宋兴熙元年五月,宋辽联军攻破夏都兴庆府,夏主逃亡,这可以视为西夏灭亡的标志。因兴庆府不但是西夏的都城,此地陷落以后,西夏理论还拥有一片较大的地盘。但那些不是蛮荒之地,就是黄沙漫天,一无城池,二无户口。凭李仁孝带走的子女、嫔妃、官员和少量军队,还想复国是怎地?
自元昊建国,自称“大夏皇帝”开始,传至如今的李仁孝,共一百零八年。这个西陲番邦,虽然地小人少,但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恶劣生存环境锻造了它的坚毅勇武。它不止击败过辽国,更在与大宋数十年的战争中,捞尽了好处。
陕西军民自然对此深有感触,即使是徐卫,他到陕西时,西夏最出风头的岁月尽管已经成为历史,但他仍然记得以前的历史教科过的,宋与夏的战争屡战屡败,大宋被迫送给西夏岁币。
不过这句话并不准确,历史上大宋给西夏买平安的钱,不叫“岁币”,叫“岁赐”,因为元昊自称是宋帝的儿子。当然,他这个“儿子”和割让幽云十六州的石敬塘不同。我叫你一声爹,两国就不打仗,你还得每年给我一笔钱……
总之,西夏曾经辉煌过,但那已经成为过去了。在徐卫穿越之前,西军就已经攻下了西夏的屏障横山地区,如果不是发生方腊起义和联金灭辽,西夏恐怕早就完蛋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为灭夏打下基础的,是徐卫穿越之前的大宋。现在他和契丹人,不过是加了一把劲。而且西夏实在背时,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发生在同一时期。
六月,前线继续传回消息,正如同徐卫所预料的一般。当日连夜撤走的金军,并没有逃回金国,而是一路北上,去追夏主李仁孝。而后,将李仁孝在内的西夏君臣,宗室,嫔妃,官员,并少量夏军,和大批财物,一齐带往金国。
耶律铁哥派出的追兵得知此讯,狂追不放!追过草原,追过沙漠,一直追出六百多里,与金军断兵的部队发生多次厮杀,几乎将其斩尽杀绝,因为即将抵达金国边境,辽军才悻悻而返。
得到捷报的辽军都元帅萧斡里剌振奋不已,因为事前已经约定,这次打下来的土地城池都归大辽。这也就意味着,契丹人得到了银川平原这块立足之地。将河西地区、银川平原,以及萧合达的防区一串,契丹人可谓往东方推进了一大片!这无疑是极有利于其东征复国的!
当然,萧斡里剌也不敢忘记,这里头南朝出力不小,尤其是西军,尤其是徐卫。所以,他第一时间向兴元府派出使者,邀请徐卫派人去商量善后事宜。
虽然土地、城池、户口,都有归属了,但这次伐夏,宋军好歹还出了几万人马,而且攻城拔寨多赖泾原军之力,你怎么着也得表示表示吧?土地城池我不要,但是辛苦费跑腿钱总要出吧?徐卫毫不意外地派了马扩作他的全权代表,前往西凉府,与契丹人商议,一面正式向朝廷报捷。
想像一下,大宋和西夏百年恩怨,为了保境安民,为了平定西夏,多少代大宋君王为此殚精竭虑,多少代文官武将为此呕心沥血,更有数不清的关西汉子为此抛头颅,洒热血,耗费的钱粮只能是天文数字。这个大宋曾经的宿敌,如今被宋辽联手攻灭,消息传到江南,会是个什么场面?
从宋金开战以来,国人已经习惯了屈辱,震惊,沮丧,也习惯了欣喜,振奋,激动。但是,灭夏的意义与之前任何一次军事上的胜利都不同。比如,西军将金军完全逐过黄河,光复陕西全境,消息传出,举国欢腾。
但哪怕这件丰功伟绩,其影响也无法和灭夏相比。捷报一到行在,赵鼎徐良就率文武百官进宫,向皇帝赵谨和太上皇赵桓道贺。喜出望外的赵官家当即决定,要往太庙祭祖,向祖先报告这个好消息。
随后,朝廷敲定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并正式昭告天下。当然,行在的人也没有忘记川陕军民为之付出的努力。赵谨在大臣建议下,命有司统计徐卫上过的大捷,竟得十三,皇帝闻听盛赞说“边帅武功之盛,百年未有”。
赵谨甚至亲笔写信给徐卫,是信,不是诏书。结结实实褒奖徐卫一番,称他是国家柱石,西北长城,并首次将徐卫的功绩上升到一个高度,称为之“川陕大定,西贼能平,河东得复,皆赖卿力”,也就是说,这些功劳,全都靠你。
唐代名将郭子仪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又征战四方,大唐因他得享数十年安宁,其朝野声望达到顶峰,当时的皇帝有一句名言“朕之家国,由卿再造”。意思是说,天下虽然是我的,但却是由你再次造就了它。
在唐代那样一个尚武的朝代,皇帝如此称赞大臣,已是殊遇。扬文抑武的大宋,能如此称赞一个武臣,实无前例。
受灭夏的鼓舞,更是出于对金军出兵援夏的愤怒,朝中有大臣喊出了北伐的口号,而且这个大臣还不是普通人,而是首相赵鼎。众所周知,赵鼎是个积极,或者说激进抗战派。这是个眼睛里不揉沙子的倔老头,女真人竟敢援助西夏,甚至劫走夏主和夏臣,此事断不能善罢甘休!当趁金军疲于应付西部时,由荆湖江淮出兵北伐,还我河山!RO!~!
“不打紧吧?”自从徐卫出去,张九月就一直坐在床上等着。丈夫一进来,她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徐卫将腰带一扯,道:“没什么,宋辽两军攻破了夏都,夏主率领妃嫔百官逃亡塞北了,睡吧。”
他不当回事,可连张九月女流之辈,妇道人家听了这话也喜上眉梢,问道:“这么说来?西夏岂不是……”
“嗯,黄泥巴掉在裤裆里,不是死也是死,翻不起浪来了。睡吧。”徐卫随口道,语毕,脱了靴子就。
宋兴熙元年五月,宋辽联军攻破夏都兴庆府,夏主逃亡,这可以视为西夏灭亡的标志。因兴庆府不但是西夏的都城,此地陷落以后,西夏理论还拥有一片较大的地盘。但那些不是蛮荒之地,就是黄沙漫天,一无城池,二无户口。凭李仁孝带走的子女、嫔妃、官员和少量军队,还想复国是怎地?
自元昊建国,自称“大夏皇帝”开始,传至如今的李仁孝,共一百零八年。这个西陲番邦,虽然地小人少,但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恶劣生存环境锻造了它的坚毅勇武。它不止击败过辽国,更在与大宋数十年的战争中,捞尽了好处。
陕西军民自然对此深有感触,即使是徐卫,他到陕西时,西夏最出风头的岁月尽管已经成为历史,但他仍然记得以前的历史教科过的,宋与夏的战争屡战屡败,大宋被迫送给西夏岁币。
不过这句话并不准确,历史上大宋给西夏买平安的钱,不叫“岁币”,叫“岁赐”,因为元昊自称是宋帝的儿子。当然,他这个“儿子”和割让幽云十六州的石敬塘不同。我叫你一声爹,两国就不打仗,你还得每年给我一笔钱……
总之,西夏曾经辉煌过,但那已经成为过去了。在徐卫穿越之前,西军就已经攻下了西夏的屏障横山地区,如果不是发生方腊起义和联金灭辽,西夏恐怕早就完蛋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为灭夏打下基础的,是徐卫穿越之前的大宋。现在他和契丹人,不过是加了一把劲。而且西夏实在背时,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发生在同一时期。
六月,前线继续传回消息,正如同徐卫所预料的一般。当日连夜撤走的金军,并没有逃回金国,而是一路北上,去追夏主李仁孝。而后,将李仁孝在内的西夏君臣,宗室,嫔妃,官员,并少量夏军,和大批财物,一齐带往金国。
耶律铁哥派出的追兵得知此讯,狂追不放!追过草原,追过沙漠,一直追出六百多里,与金军断兵的部队发生多次厮杀,几乎将其斩尽杀绝,因为即将抵达金国边境,辽军才悻悻而返。
得到捷报的辽军都元帅萧斡里剌振奋不已,因为事前已经约定,这次打下来的土地城池都归大辽。这也就意味着,契丹人得到了银川平原这块立足之地。将河西地区、银川平原,以及萧合达的防区一串,契丹人可谓往东方推进了一大片!这无疑是极有利于其东征复国的!
当然,萧斡里剌也不敢忘记,这里头南朝出力不小,尤其是西军,尤其是徐卫。所以,他第一时间向兴元府派出使者,邀请徐卫派人去商量善后事宜。
虽然土地、城池、户口,都有归属了,但这次伐夏,宋军好歹还出了几万人马,而且攻城拔寨多赖泾原军之力,你怎么着也得表示表示吧?土地城池我不要,但是辛苦费跑腿钱总要出吧?徐卫毫不意外地派了马扩作他的全权代表,前往西凉府,与契丹人商议,一面正式向朝廷报捷。
想像一下,大宋和西夏百年恩怨,为了保境安民,为了平定西夏,多少代大宋君王为此殚精竭虑,多少代文官武将为此呕心沥血,更有数不清的关西汉子为此抛头颅,洒热血,耗费的钱粮只能是天文数字。这个大宋曾经的宿敌,如今被宋辽联手攻灭,消息传到江南,会是个什么场面?
从宋金开战以来,国人已经习惯了屈辱,震惊,沮丧,也习惯了欣喜,振奋,激动。但是,灭夏的意义与之前任何一次军事上的胜利都不同。比如,西军将金军完全逐过黄河,光复陕西全境,消息传出,举国欢腾。
但哪怕这件丰功伟绩,其影响也无法和灭夏相比。捷报一到行在,赵鼎徐良就率文武百官进宫,向皇帝赵谨和太上皇赵桓道贺。喜出望外的赵官家当即决定,要往太庙祭祖,向祖先报告这个好消息。
随后,朝廷敲定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并正式昭告天下。当然,行在的人也没有忘记川陕军民为之付出的努力。赵谨在大臣建议下,命有司统计徐卫上过的大捷,竟得十三,皇帝闻听盛赞说“边帅武功之盛,百年未有”。
赵谨甚至亲笔写信给徐卫,是信,不是诏书。结结实实褒奖徐卫一番,称他是国家柱石,西北长城,并首次将徐卫的功绩上升到一个高度,称为之“川陕大定,西贼能平,河东得复,皆赖卿力”,也就是说,这些功劳,全都靠你。
唐代名将郭子仪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又征战四方,大唐因他得享数十年安宁,其朝野声望达到顶峰,当时的皇帝有一句名言“朕之家国,由卿再造”。意思是说,天下虽然是我的,但却是由你再次造就了它。
在唐代那样一个尚武的朝代,皇帝如此称赞大臣,已是殊遇。扬文抑武的大宋,能如此称赞一个武臣,实无前例。
受灭夏的鼓舞,更是出于对金军出兵援夏的愤怒,朝中有大臣喊出了北伐的口号,而且这个大臣还不是普通人,而是首相赵鼎。众所周知,赵鼎是个积极,或者说激进抗战派。这是个眼睛里不揉沙子的倔老头,女真人竟敢援助西夏,甚至劫走夏主和夏臣,此事断不能善罢甘休!当趁金军疲于应付西部时,由荆湖江淮出兵北伐,还我河山!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