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一卷太平洋上的悸动 第一一○章 陶菊存
新疆巡抚陶模,看到扉页目录上的这几行标题文字,就迫不及待地急忙翻开了第二页。-_()
从第二页开始,就是新疆的经济规划与其它计划、规划,王致鸣事先就考虑到陶模这类文人的阅读习惯,都是采用繁体字、文字竖排、大号铅字编印的文件。
陶模鸡啄米似的一目十行地迅速浏览下去,很快就沉浸在文字所描述的意境之中,浑然不觉面前还有前来拜访自己的客人,他的脸上,时而是亦喜亦忧、时而忽红忽白,鼻息也逐渐地粗重起来了。
迅速浏览完经济规划后,他手捧翻开的文件夹,坐在太师椅上闭目沉思片刻,在他微闭的双眼里面,隐隐约约地露出了一丝精芒,他迅速低头继续看第二份教育规划。
这次陶模的表情,就有些人情味了,他时而抚髯微笑,时而皱眉凝思、或击节叫好,兴奋得满面通红,眉眼之间的皱纹上,布满了一丝丝的笑意,把他那忧国忧民的文人性格,倒是旁若无人、毫无遗漏地表现得淋漓至尽。
一份两百多页的文件集,陶模如醉如痴、翻来覆去地看了十几个小时,也思考了几十个小时,他浑然不觉拜访自己的客人,早就已经悄然离去,他仍然沉浸在这几个规模庞大、而又效果辉煌的方略之中而不能自拔,在随后的几天日子里,他流连忘返地趟漾在自己的遐想与展望之中。
原来,王致鸣看到这位以文弱生的身躯。历史上在随后几年的时间中,与贪婪而又强大的沙俄帝国针锋相对,竭尽全力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清廉官员,已经不可抑制地陷入了这份门类众多、详细完善的规划与计划之中的陶大人。已经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状态时,他就吩咐随员们悄悄地离开了巡抚官衙的中堂,他出来后,就告诉守在门旁的陶模家的管家:不要打搅你家老爷,按时给他准备吃喝,其它的就不要管他了,你家老爷可能会像上次一样,在这里参详朝廷大事。你家老爷有任何需要或任何危险。请通知我留在这里的随员,我会尽快地赶来。现在,请你带我去拜见夫人,我有些事情需要与夫人和大少爷商议。
陶府管家也是看过几场露天电影的。知道眼面前的这位大人,就是打败西洋人的大英雄,他在电影中也看到了王致鸣在法国巴黎签订条约时,西洋人对王大人的敬畏和惶恐,对这样的大英雄。他也不敢怠慢,吩咐从人照看老爷后,就前面引路,带领王致鸣去后堂拜见夫人。
王致鸣的目标主要不是针对陶模的夫人。而是针对陶模的公子——陶菊存,又名陶葆廉。字拙存,一八六二年出生。历史上卒于一九三八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现年三十岁。
这是与谭嗣同、陈三立、徐仁铸三位官宦子弟齐名的“维新四公子”之一,又是一位历史名人。
当然,在这个时代,他是注定不会再有这项殊荣了,因为,三少爷看中了他,准备邀请他参加到新疆的大建设之中去,近几年之内,他是没有机会或时间,到京师去闲逛的。**!。*
历史上,陶菊存在随陶模到新疆赴任迪化知州的路上,为后世中国西部的地方风俗、人文、地理、民族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文字资料。在随父赴任的途中,他沿途逾长城、渡瀚海,经古代蒲类【今巴里坤】、车师【今吐鲁番】等地,行程一万一千两百余里抵达迪化。陶葆廉以日记方式,生动地记述了途中的所见所闻,著成《辛卯侍行记》。该除记日月程途、酬应往来之外,详述各地地理形态、户口变迁、人心风俗物产的异同,并对某些民间流传的古代传说,或加考证,或加澄清;对上古尧舜禹关系的考据推理,对回、蒙古、吐蕃、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渊源变化,均有提纲挈领的综述,使该成为晚清西北史地学的一部力作,也是今天研究西北地理的不可多得的参考。
对这样一位思想开明、相对不是顽固、保守,深受其父影响的年轻人,王致鸣为他安排了两个职位,一个是参加民俗考察队,对新疆各地的民族、民俗、风物、地理进行普查,负责编撰《新疆民俗风物志》、《新疆民族史》、《新疆音乐舞蹈史》等三部史料著作。另一个,就是直接参加新疆的工程建设、或军垦、或移民工作。
对陶大公子的这两种安排,都能够既帮助其父治理新疆、以尽孝道,也能够锻炼他的实际工作能力,陶模必然是不会反对的,而能够参加维新运动的陶菊存、陶大公子,也断然不会拒绝这种为国家强大效力的机会。
自然,王致鸣也不会一见面就发出这样的邀请,与这种旧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文人打交道,还是要先吸引他,再折服他之后,以他感兴趣的事情来邀请他加入,才可能事半功倍,王致鸣的计划是“请君入瓮”。
王致鸣为陶大公子准备的礼物是两种,第一种是一些资料和设备、野外装备,资料内容是环球出版集团组织的大型探险和地质考察活动的动态资料,上面是各个考察队、探险队的进展和收获,考察队、探险队的专家、学者们的考察报告汇编节选,以及专家、学者著作的出版情况,与在各国产生影响的报道剪报复印件,设备就是包括最新的中焦变焦、广角、标准镜头齐全的一部“凤凰”牌照相机,一套野外暗房与冲洗设备,一部便携式磁带录音机,装备是一辆悍马沙漠越野吉普车,一支“雷神13”散弹枪、一支M1888A军用****、一把军用多功能刀,全套的野外宿营装备和服装。一本“黑水公司高级督察”证件,凭此极少颁发的证件,陶大公子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家黑水分公司或办事处,得到高规格的支援和服务。
这批礼物。是以陶大公子所著的《辛卯侍行记》,为由头而设计的,可谓是“投其所好”,也算是价值不菲。当然,陶大公子如果有兴趣继续从事考察活动,也会安排他进行短期的驾驶、武器和设备使用、野外生存和基本作战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在陶大公子外出考察时,还会为他安排一支精干的骑兵或机械化小分队,以保护他的安全。小分队的装备就先进了。将配备大功率电台,和与空军的联系频率,以便随时得到航空兵的各种支援,小分队除了安排骑兵的选择之外。也准备在必要时,骑兵小分队以一支装甲排代替,配备一辆M1A型、两辆M1B型野猫,两辆装甲悍马,以野猫和悍马上面安装的一门二零机关炮、两挺一二七重机枪、五挺通用机枪。装甲步兵携带的榴弹器,足以应付一般性的武装力量,对小分队所发动的袭击。
王致鸣有信心去蛊惑陶大公子,继续对新疆地区进行民俗、民风、地理的考察。
来到后堂。拜见了陶夫人、送上精致的礼品之后,王致鸣就与陶大公子。在他的房内进行了一次交谈。
陶菊存也对这位年纪轻轻,就做出这般惊天动地的事情。而享誉国内外的王大人,心存敬佩,还有那么一点点地崇拜,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妒忌和羡慕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当时,他在知道大清国打败了东洋人和法兰西帝国之后,也为之兴奋过,后来从好友们的来信中,才知道促成大清国这次辉煌胜利的关键性人物,居然是一位比自己还要小八岁的年轻人之后,心中也就有了那么一丝丝的不服气的情绪滋生出来。
这次机场守备团,连续放映了三天的露天电影,他也随同其父一起连续看了三个晚上,看完这些实况纪录片之后,他也像陶模一样,闭门不出了几天,只是他要出来吃饭、向母亲请安,而没有完全与世隔绝而已。
不过,静心思考了几天的陶大公子,最终也就被这种自己最终无法拥有的机会所折服,他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拥有王致鸣那样的实力,也就不可能也取得这样辉煌的胜利,他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
王大人是有备而来,专门与东洋人和西洋人较量的,这不是王大人侥幸,而是在充分准备后,以雷霆万钧之势,有意拿东洋人和西洋人来杀鸡儆猴,以警告其它的西洋国家,不要再像以前一样打大清国的歪主意。只是王大人自己发明、制造的大量飞艇,以及不用电报线的无线电报机,就不是他能够望其项背的,他也算是开明的年轻人,知道那里面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世界上最强大的大英帝国,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与王大人谈判购买飞艇、无线电和飞艇、无线电台的制造技术,甚至是不惜把面积巨大的西北澳,都拿上了谈判桌,以换取飞艇和无线电台,以及制造技术。
他也知道,什么时候英国人会在中国人面前这样规矩了?也只有在王大人打败了法国人之后,只能是英国人自忖无法对付王大人的飞艇和无线电,才不得不低下了他们那高傲的头颅,与王大人进行谈判。
就是王致鸣没有公开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的谈判细节,陶菊存也大约知道,这种谈判,一定是王大人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不会像满清朝廷一样,在西洋人面前始终都处于被动和被宰割的处境,仅此一点就会让他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只是他也不明白,从国内出洋才四、五年的王大人,怎么就会迅速致富、而且是一夜暴富,并拥有了这样一支恐怖的军队呢?
不管怎么说,这样强大的军队,总算是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否则,大清国的命运就将再次陷入危机之中。
想通了这些关节的陶大公子,与他父亲不一样的是,他不由自主地蒙生出了为王大人效力的想法。他认为,只有跟着王大人,中国才有希望摆脱西洋列强的欺辱和侵略,中国人,才可能与西洋人真正平等,中国才可能有一个安宁的环境,民众才可能休养生息。
当然,作为一位满清朝廷正二品官员的衙内,一个大清朝的举人士子,要去效力一位只是秀才出身的官员,的确是有些不那么令人舒服的,旧中国的读人,从来都是不轻易服人的,他们只服从于权力和官位。
这也是当时中国国内大多数读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原因也就不外乎是自视甚高,更因为传统的等级制观念作祟,毫无疑问地就制约了人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在这些读人的眼中,王致鸣不外乎就是一名秀才而已,只能算得上是读人有功名之中的最低一级罢了。
那个时候的读人,还是有大多数人都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好在王致鸣现在满清官员系统之中,还算得上是位高权重的人物,否则不知道又会有多少读人腹诽他,甚至是像阿Q一样,极其骄傲地不屑于与他为伍?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时期中的大多数读人,是都只看重你的功名等级,以及你的权势大小的,在他们的眼睛里面,也就只剩下这两样玩意儿:
功名,就意味着你有做官的机会!
做官,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发财致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千里做官只为财……
这与后世的民国或天朝的官员们,都拼命地想升官,不少不是官员的人,也都拼命地想争得一个公务员的身份、在争取做官的道理是一样的,其核心也就是为了那黄白之物或红票子、死人头!
国家和民族、或民众与人民的利益,在他们大多数人的眼里,不过是做官与敛财时必需的一种道具,或一件金光闪闪、波澜绚丽的掩饰物、遮羞布而已,在升官发财的根本利益驱动下,不妨把这些所谓的大义,拿来拉大旗作虎皮,以国家或民族、或人民、或民众、或百姓利益的大义名义,来掩饰自己去实现发财或升官的理想、或奋斗目标。
这些就是在中国历代社会各个阶段中,都是极其合理、又甚至是合法,或约定俗成的一种官场游戏的基本规则。(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从第二页开始,就是新疆的经济规划与其它计划、规划,王致鸣事先就考虑到陶模这类文人的阅读习惯,都是采用繁体字、文字竖排、大号铅字编印的文件。
陶模鸡啄米似的一目十行地迅速浏览下去,很快就沉浸在文字所描述的意境之中,浑然不觉面前还有前来拜访自己的客人,他的脸上,时而是亦喜亦忧、时而忽红忽白,鼻息也逐渐地粗重起来了。
迅速浏览完经济规划后,他手捧翻开的文件夹,坐在太师椅上闭目沉思片刻,在他微闭的双眼里面,隐隐约约地露出了一丝精芒,他迅速低头继续看第二份教育规划。
这次陶模的表情,就有些人情味了,他时而抚髯微笑,时而皱眉凝思、或击节叫好,兴奋得满面通红,眉眼之间的皱纹上,布满了一丝丝的笑意,把他那忧国忧民的文人性格,倒是旁若无人、毫无遗漏地表现得淋漓至尽。
一份两百多页的文件集,陶模如醉如痴、翻来覆去地看了十几个小时,也思考了几十个小时,他浑然不觉拜访自己的客人,早就已经悄然离去,他仍然沉浸在这几个规模庞大、而又效果辉煌的方略之中而不能自拔,在随后的几天日子里,他流连忘返地趟漾在自己的遐想与展望之中。
原来,王致鸣看到这位以文弱生的身躯。历史上在随后几年的时间中,与贪婪而又强大的沙俄帝国针锋相对,竭尽全力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清廉官员,已经不可抑制地陷入了这份门类众多、详细完善的规划与计划之中的陶大人。已经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状态时,他就吩咐随员们悄悄地离开了巡抚官衙的中堂,他出来后,就告诉守在门旁的陶模家的管家:不要打搅你家老爷,按时给他准备吃喝,其它的就不要管他了,你家老爷可能会像上次一样,在这里参详朝廷大事。你家老爷有任何需要或任何危险。请通知我留在这里的随员,我会尽快地赶来。现在,请你带我去拜见夫人,我有些事情需要与夫人和大少爷商议。
陶府管家也是看过几场露天电影的。知道眼面前的这位大人,就是打败西洋人的大英雄,他在电影中也看到了王致鸣在法国巴黎签订条约时,西洋人对王大人的敬畏和惶恐,对这样的大英雄。他也不敢怠慢,吩咐从人照看老爷后,就前面引路,带领王致鸣去后堂拜见夫人。
王致鸣的目标主要不是针对陶模的夫人。而是针对陶模的公子——陶菊存,又名陶葆廉。字拙存,一八六二年出生。历史上卒于一九三八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现年三十岁。
这是与谭嗣同、陈三立、徐仁铸三位官宦子弟齐名的“维新四公子”之一,又是一位历史名人。
当然,在这个时代,他是注定不会再有这项殊荣了,因为,三少爷看中了他,准备邀请他参加到新疆的大建设之中去,近几年之内,他是没有机会或时间,到京师去闲逛的。**!。*
历史上,陶菊存在随陶模到新疆赴任迪化知州的路上,为后世中国西部的地方风俗、人文、地理、民族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文字资料。在随父赴任的途中,他沿途逾长城、渡瀚海,经古代蒲类【今巴里坤】、车师【今吐鲁番】等地,行程一万一千两百余里抵达迪化。陶葆廉以日记方式,生动地记述了途中的所见所闻,著成《辛卯侍行记》。该除记日月程途、酬应往来之外,详述各地地理形态、户口变迁、人心风俗物产的异同,并对某些民间流传的古代传说,或加考证,或加澄清;对上古尧舜禹关系的考据推理,对回、蒙古、吐蕃、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渊源变化,均有提纲挈领的综述,使该成为晚清西北史地学的一部力作,也是今天研究西北地理的不可多得的参考。
对这样一位思想开明、相对不是顽固、保守,深受其父影响的年轻人,王致鸣为他安排了两个职位,一个是参加民俗考察队,对新疆各地的民族、民俗、风物、地理进行普查,负责编撰《新疆民俗风物志》、《新疆民族史》、《新疆音乐舞蹈史》等三部史料著作。另一个,就是直接参加新疆的工程建设、或军垦、或移民工作。
对陶大公子的这两种安排,都能够既帮助其父治理新疆、以尽孝道,也能够锻炼他的实际工作能力,陶模必然是不会反对的,而能够参加维新运动的陶菊存、陶大公子,也断然不会拒绝这种为国家强大效力的机会。
自然,王致鸣也不会一见面就发出这样的邀请,与这种旧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文人打交道,还是要先吸引他,再折服他之后,以他感兴趣的事情来邀请他加入,才可能事半功倍,王致鸣的计划是“请君入瓮”。
王致鸣为陶大公子准备的礼物是两种,第一种是一些资料和设备、野外装备,资料内容是环球出版集团组织的大型探险和地质考察活动的动态资料,上面是各个考察队、探险队的进展和收获,考察队、探险队的专家、学者们的考察报告汇编节选,以及专家、学者著作的出版情况,与在各国产生影响的报道剪报复印件,设备就是包括最新的中焦变焦、广角、标准镜头齐全的一部“凤凰”牌照相机,一套野外暗房与冲洗设备,一部便携式磁带录音机,装备是一辆悍马沙漠越野吉普车,一支“雷神13”散弹枪、一支M1888A军用****、一把军用多功能刀,全套的野外宿营装备和服装。一本“黑水公司高级督察”证件,凭此极少颁发的证件,陶大公子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家黑水分公司或办事处,得到高规格的支援和服务。
这批礼物。是以陶大公子所著的《辛卯侍行记》,为由头而设计的,可谓是“投其所好”,也算是价值不菲。当然,陶大公子如果有兴趣继续从事考察活动,也会安排他进行短期的驾驶、武器和设备使用、野外生存和基本作战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在陶大公子外出考察时,还会为他安排一支精干的骑兵或机械化小分队,以保护他的安全。小分队的装备就先进了。将配备大功率电台,和与空军的联系频率,以便随时得到航空兵的各种支援,小分队除了安排骑兵的选择之外。也准备在必要时,骑兵小分队以一支装甲排代替,配备一辆M1A型、两辆M1B型野猫,两辆装甲悍马,以野猫和悍马上面安装的一门二零机关炮、两挺一二七重机枪、五挺通用机枪。装甲步兵携带的榴弹器,足以应付一般性的武装力量,对小分队所发动的袭击。
王致鸣有信心去蛊惑陶大公子,继续对新疆地区进行民俗、民风、地理的考察。
来到后堂。拜见了陶夫人、送上精致的礼品之后,王致鸣就与陶大公子。在他的房内进行了一次交谈。
陶菊存也对这位年纪轻轻,就做出这般惊天动地的事情。而享誉国内外的王大人,心存敬佩,还有那么一点点地崇拜,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妒忌和羡慕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当时,他在知道大清国打败了东洋人和法兰西帝国之后,也为之兴奋过,后来从好友们的来信中,才知道促成大清国这次辉煌胜利的关键性人物,居然是一位比自己还要小八岁的年轻人之后,心中也就有了那么一丝丝的不服气的情绪滋生出来。
这次机场守备团,连续放映了三天的露天电影,他也随同其父一起连续看了三个晚上,看完这些实况纪录片之后,他也像陶模一样,闭门不出了几天,只是他要出来吃饭、向母亲请安,而没有完全与世隔绝而已。
不过,静心思考了几天的陶大公子,最终也就被这种自己最终无法拥有的机会所折服,他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拥有王致鸣那样的实力,也就不可能也取得这样辉煌的胜利,他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
王大人是有备而来,专门与东洋人和西洋人较量的,这不是王大人侥幸,而是在充分准备后,以雷霆万钧之势,有意拿东洋人和西洋人来杀鸡儆猴,以警告其它的西洋国家,不要再像以前一样打大清国的歪主意。只是王大人自己发明、制造的大量飞艇,以及不用电报线的无线电报机,就不是他能够望其项背的,他也算是开明的年轻人,知道那里面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世界上最强大的大英帝国,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与王大人谈判购买飞艇、无线电和飞艇、无线电台的制造技术,甚至是不惜把面积巨大的西北澳,都拿上了谈判桌,以换取飞艇和无线电台,以及制造技术。
他也知道,什么时候英国人会在中国人面前这样规矩了?也只有在王大人打败了法国人之后,只能是英国人自忖无法对付王大人的飞艇和无线电,才不得不低下了他们那高傲的头颅,与王大人进行谈判。
就是王致鸣没有公开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的谈判细节,陶菊存也大约知道,这种谈判,一定是王大人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不会像满清朝廷一样,在西洋人面前始终都处于被动和被宰割的处境,仅此一点就会让他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只是他也不明白,从国内出洋才四、五年的王大人,怎么就会迅速致富、而且是一夜暴富,并拥有了这样一支恐怖的军队呢?
不管怎么说,这样强大的军队,总算是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否则,大清国的命运就将再次陷入危机之中。
想通了这些关节的陶大公子,与他父亲不一样的是,他不由自主地蒙生出了为王大人效力的想法。他认为,只有跟着王大人,中国才有希望摆脱西洋列强的欺辱和侵略,中国人,才可能与西洋人真正平等,中国才可能有一个安宁的环境,民众才可能休养生息。
当然,作为一位满清朝廷正二品官员的衙内,一个大清朝的举人士子,要去效力一位只是秀才出身的官员,的确是有些不那么令人舒服的,旧中国的读人,从来都是不轻易服人的,他们只服从于权力和官位。
这也是当时中国国内大多数读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原因也就不外乎是自视甚高,更因为传统的等级制观念作祟,毫无疑问地就制约了人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在这些读人的眼中,王致鸣不外乎就是一名秀才而已,只能算得上是读人有功名之中的最低一级罢了。
那个时候的读人,还是有大多数人都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好在王致鸣现在满清官员系统之中,还算得上是位高权重的人物,否则不知道又会有多少读人腹诽他,甚至是像阿Q一样,极其骄傲地不屑于与他为伍?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时期中的大多数读人,是都只看重你的功名等级,以及你的权势大小的,在他们的眼睛里面,也就只剩下这两样玩意儿:
功名,就意味着你有做官的机会!
做官,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发财致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千里做官只为财……
这与后世的民国或天朝的官员们,都拼命地想升官,不少不是官员的人,也都拼命地想争得一个公务员的身份、在争取做官的道理是一样的,其核心也就是为了那黄白之物或红票子、死人头!
国家和民族、或民众与人民的利益,在他们大多数人的眼里,不过是做官与敛财时必需的一种道具,或一件金光闪闪、波澜绚丽的掩饰物、遮羞布而已,在升官发财的根本利益驱动下,不妨把这些所谓的大义,拿来拉大旗作虎皮,以国家或民族、或人民、或民众、或百姓利益的大义名义,来掩饰自己去实现发财或升官的理想、或奋斗目标。
这些就是在中国历代社会各个阶段中,都是极其合理、又甚至是合法,或约定俗成的一种官场游戏的基本规则。(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