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焦点人物

第一卷 寻梦 第65章 大潮来袭 中

    “这...这学生简直忘乎所以,他以为他是谁?他以为他是教育部长吗?”

    ‘批阅室’里,一个40多岁带着厚厚玻璃眼镜的中年男人手里拽着一张卷子,他突如其来的咆哮将四周正在分批阅卷的那些评委吸引了过来。

    “这...这学生太狂妄了,这是对我们教育事业的不尊重!”

    中年男子甩了甩手里的作文试卷,上面的内容太让他感到惊愕了,一个初中生居然批判起了已经实行多年的教育体制。

    诚然这些活跃在上层,平时看到事物眼光要比常人高一筹的精英们都明白,这样的体制下,学校确实都在急功近利的追求升学率,在道德教育上也确实存在问题...

    但,但这并不代表一个学生就能来批判教育他让他成才的体制乃至学校的。

    “什么事情能让我们的王教授如此大动肝火?”这个叫王长顺的男人身边,另一个正在阅读另一篇习文的老师抬起头问道。

    “我要向组委会申请,这份试卷的学生应该被立即取消资格!”

    带着眼镜的王长顺挥舞了几下手里的卷子,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仿佛手里的不是普通的学生习文试卷,而是一份传阅在特殊时期时期被人誉为反革命典型的东西...一份让他无法接受无法认同甚至希望将之彻底毁灭的‘反.动’文章。

    “赵主编,你看一下这篇习文,我认为应该马上把这个参赛学生给除名!”王长顺没在多看这张试卷一眼,而是直接拽着卷子走到了房间最里面的那个小隔间里,并把这张试卷摊在了《萌芽》主编赵长天的桌子上。

    “噢?王教授,什么事情让你那么激动?”赵长天抬起头看了一眼一脸分开的王长顺。

    “赵主编,你应该立即把这个学生除名,这个学生简直就是在危言耸听,如此作文简直就不把我们整个教育体系放在眼里嘛”王长顺几乎就是用吼的对着赵长天说道。

    “呵呵...王教授,火气小一点嘛,一篇参赛学生的作文而已,用得着那么火大吗?”赵长天安抚下王教授之后便拿起桌上的试卷看了起来。

    姓名:陆安。

    恩?

    试卷抬头的作者名字吸引到了赵长天的注意。

    这不是自己之前连续在杂志上摘选作文的那个学生麽,难不成这小子又写了什么让人惊愕的东西了?

    “王教授,你先出去审阅其他作文吧,这篇交给我了,我到要看看是什么让我们的王教授如此激动”

    看到陆安的名字后,赵长天便决定好好审阅一下眼前这份试卷,不过再这之前他还是先得把一脸愤怒的王教授请出自己的办公室。

    待到王教授走出自己办公室并给自己带上门后,赵长天才开始认真审视起陆安的这份试卷。

    ‘扫视从古到今的各种不同社会,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会倡导一种社会的道德理想以及理想的道德、人格,理想国、大同世界、自由、平等、博爱、**等,孔夫子、耶稣基督、雷锋等等,尽管这种种理想的道德境界、理想的道德人格,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现象,但是,道德的优越性就在每一历史时期,它总是在命令人去做对很多人来说“不可能的事”。过去,我们往往把历史上存在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不符合都说成是剥削阶级的谎言、欺骗,而对当今社会的这种道德理想的宣扬又一概斥之为道德教育中脱离实际的“假大空”。把道德理想这种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合乎规律的现象都归之为“异化”现象,这也许是当今社会产生道德理想迷惘的一个重要原因。

    脱离社会,但也贴近社会这恰恰就是现在学校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急功近利的追求成绩,追求升学率,另一方面不考虑学生需要在青春期的时候树立一个完善且健康的道德标准,也需要在这一时期有一个良好的世界观以及人生态度,过于追求数字成绩反而迫使那些学校老师去过度压迫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只顾着如何将考试考好,将分数提高,而忘了作为一个孩子应该有的想像和思考...忘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而自己又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哭笑不得,这是赵长天看到陆安这段文字时的第一反应。

    虽然之前有想到这小子可能会在决赛上再给自己‘惊艳’一把,但...他也确确实实没想到这小子经过之前那场风波依然如此大胆。

    陆安文中阐述的东西没有道理?

    不,赵长天恰恰认为陆安指出了当前教育体系最大的弊端。

    道德教育缺失,当一个个看似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学子们离开学校,迈入更高层的象牙塔时,在他们之中其实还有很多人连最起码的做人准则都不知道,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无法恪守。

    赵长天没有去理会那个王教授的建议,最终他还是亲自将陆安的这份习文放进了档案,会同其他几份被选出的学生作文一起递到了‘专家评审组’眼前,去接受最后的评定。

    虽然不知道陆安是否能够获奖,但赵长天依然觉得陆安这篇不像作文的作文其实更应该被大众所认识,所以在决定将陆安这篇作文送上去审阅之后他便已经下了决心,要在之后的《萌芽》期刊里第三次转载陆安的决赛习文。

    不过他也同样不知道这样做会给陆安造成什么影响...毕竟之前那篇从学生角度辩驳的文章都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如果这一篇再公布出去...

    赵长天有点不敢想下去了,不过陆安在之前那种风波之后依然能独立思考并且在决赛上有胆量继续写这样的文章,这让赵长天对陆安的欣赏又多了一分,起码从这一点上来说陆安的胆子很大...而且相当具有前瞻性。

    争论同样出现在了‘专家评审组’,对于陆安这片思维超前且主题大胆甚至是被认为偏激的作文,专家组里出现了明显不同的2种声音。

    最终几位高校教授的意见压到了反对的声音,陆安也随同着一篇言论过为‘偏激’的习文..走到了众人的视野之前。

    专家组评审大多来自各个高校,这也是【新概念作文大赛】有别于其他比赛的地方。

    外界有传闻【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获奖选手,最终都会被这些参与评审的各大高校免试入取(这..的确是这样,第一届的几个获奖学生全部被破格免试入取了)。

    而这一条传闻虽然未经组委会甚至专家组那些承认确认,但...这样一条似是而非的传闻却真的让那些准备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莘莘学子们开始想入非非了。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这是对这个高考改革之前中国应试教育最好的形容。

    寒窗12年,最终为的就是那张大学入取通知书。

    当时大学的入去比例是多少?

    30%,是的就是30%,100个学生里仅有30个能最终迈入大学门槛,这其中还包括为数不多的高职和三本。

    所以,最终【新概念作文大赛】传出的这样一条似是而非的消息,也自然成了那些参赛学生疯狂的理由...

    省去3年甚至是4年5年的疯狂备考,只要拿到那张金灿灿的奖状和银光闪闪的奖杯就能被全国最优秀的几座高等学府面试入取。

    这...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的未来有了保障,这意味着别人拼死奋斗高中三年的痛苦日子对你来说将是一去而不复返。

    这就意味着你未来3年的高中生活可以快快乐乐的过下去,只要文化成绩合格...大学的校门就自然而然的未你敞开着。

    【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当天下午的‘学术交流会’之后,参加决赛的几十个孩子依次落坐在大礼堂里。

    台上,主持人不断报出一个又一个获得五等奖,乃至四等奖学生的名字,虽然同样是获奖但走上台去领奖的那些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高兴劲,因为四五等奖意味着他们拿到的仅仅是安慰奖,他们就自此于传闻中的免试入取无缘了。

    坐在陆安两旁的2个参赛学生此时正紧紧的攥着拳头,屏气凝神的听着台上主持人一个一个报着名字。

    陆安能感觉两边传来的微微震颤,当主任每报出一个名字...这2个孩子便会不由自主的颤动一下身体。

    陆安明白他两旁的这2个孩子有多么渴望获得那份殊荣,又多么渴望最终能轻轻松松迈入大学门槛。

    陆安右边的孩子率先被报到了名字,当他站起来的那一霎那脑袋便低了下去,你从他的脸庞上看不到任何获奖后的喜悦...是啊,四等奖,他失去了被高等学府面试入取的机会,虽然拿到了一个奖...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几分钟之后,陆安左边的孩子也表现出了同样的一幕...当两个孩子同时再次落座于陆安身旁时,陆安能清晰的感受到他们两人投射到自己身上的目光。

    嫉妒么?

    陆安此时依然没有站起身,那就意味着...他的名字还没有被报道,而此时主持人也已经开始报三等奖孩子的名字了。

    嫉妒

    是的,这2个孩子在嫉妒坐在他们身边的这个家伙,三等奖虽然他们不知道陆安最终能获得什么奖项,但...这已经足够让他有机会被那些学校免试入取了。

    而他们自己?呵呵,他们则还需要回学校绞尽脑汁最终奋斗3年去挤那条万人踩千人冲的独木桥。

    陆安最终拿到的是二等奖,上台时陆安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喜悦,这和他之前的估计其实没有太大出入...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陆安得到了认可,虽然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他那篇有点显得过激的文章被最终确定获奖了,但..能站在台上并且结果奖状和奖杯,这就够了,起码陆安知道自己的想法被部分人接受了,而这也达到了他...最终参与决赛,写那篇东西的初衷。

    至于免试入取?呵呵...这小子压根就没打算在国内继续读下去。

    .

    我得承认,这几章批判的味道有点浓了。

    不过这也附和我给陆安设定的性格,有些东西藏在骨子里他就不会去压抑...

    晚上还有1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