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零一章撤侨移民
第一百零一章撤侨移民
泗水居住着近百万华裔,尤以原籍闽南人最多,七成的经济掌控在华人手上。在城中,华人建有郑和清真寺,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的清真寺。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中爪哇的三宝垄及东爪哇的泗水市。当地华人为缅怀他的盖世功迹,特建此寺。该寺位于泗水戛丁街二号,原是一幢五层楼宇,飞檐画栋,红墙碧瓦,赤柱镂窗,装修堂皇,左前方矗立着一座色彩鲜艳的八卦亭,雄伟壮丽,风格独特,但现在战火已经毁掉了几乎大半的建筑。
站在这座寄托着华人骄傲的建筑前,黄历感慨万千。这里注定不是华人安居乐业的家园,集中和团结才是力量的源泉,分散在南洋各地的华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看起来总人口数很多,却备尝艰辛,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辛苦打拼的家产和财富都不过是建在沙滩上的楼房,没有根基。
爪哇岛有几千万印尼人,共和派的势力也最强大,黄历压根也没打算将这块烫手的山芋搂在怀里。除非不顾国际舆论,象日本鬼子那样实行三光政策,否则任何在爪哇的外**队都将陷入游击战的泥潭。英国人要抽身了,接下来是荷兰人在这里接受煎熬了。
移民撤侨工作在泗水、三宝垄等地同时展开,而华人遭到抢劫杀害的零星消息也不断传来。南洋国政府目前相当克制,向共和派出了抗议,谴责对华人的暴行,要求共和派约束其支持者,并将施暴者绳之以法。当然,这些外交辞令对印尼共和派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南洋国报纸媒体的不断揭露,令南洋国的华人群情激愤,对印尼共和派的仇恨已经燃烧起来,并将越烧越旺。
一群年岁较大的华人恭恭敬敬地走了过来,都是在泗水市拥有不菲家产的富商大户,来到黄历面前,或鞠躬或拱手,纷纷行礼。
“诸位同胞,不必这么拘谨。”黄历笑着与他们一一握手,将他们引到郑和清真寺残余的建筑之中设的会场。
“黄将军英明神武,率领虎贲,所向无敌,击败倭寇,占据婆罗洲,如此功业,令人敬仰,我们代表全市华人欢迎贵军前来驻守,保本地华人的平安。”一个老头笑着恭维道,一副非常欣慰的样子。
“是啊,是啊”
………………
黄历听着这些毫无营养的客套话,脸上淡淡的笑着,但心中却很恼怒,撤侨移民的通告已经贴出去好几天了,这帮家伙怎么还跟自己来弯弯绕。还贵军,根本没拿南洋**队看成自己的队伍。
“诸位,撤侨移民的通告你们想必都看到了,不知是否准备好了?”黄历似笑非笑地问道。
“啊——”众人互相对视,一个中年人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黄将军,南洋国撤侨的好心,我们大家都知道,可也存在着实际的困难。现在印尼共和国和荷兰人正在谈判,想必和平——”
“和平?痴人说梦。”黄历冷笑着打断了中年人的话,心中火气乱撞,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们所谓的实际困难是舍不得此地的产业?在前一段动乱中,你们有没有自家商铺遭到抢劫,有没有自家人或熟人朋友遭到伤害的。你们如果是印尼人,我们又何必兴师动众,前来协助你们搬家。你们以为南洋国是垂涎你们的财产,还是稀罕你们这些人?稳定和安全,是能够用钱买来的吗?那是无数血性华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众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在黄历凌厉的目光下如坐针毡。
“黄,黄将军息怒。”中年人壮着胆子再次解释道:“说到产业,那都是祖辈流血流汗打拼出来的,一下子全都放弃,确实难以割舍,还请黄将军体谅一二。”
黄历眯起了眼睛,低沉地说道:“要钱不要命,我今天算是见识了。既然诸位把这些天来华人遭劫遇袭都不当回事,我们也不强求。愿意留,就留下;愿意走,我们安排周全。只是我要正告诸位,不要被眼前的些许损失蒙蔽了眼睛,只有在华人掌权或华人占多数的国家里,你们的财富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这不仅是现在的问题,还关系到子孙后代,请诸位三思哦,忘了告诉诸位,我军在此地最多只驻守两个月,等到荷兰军队赶到,便会移交给他们。希望各位在荷兰人与印尼人的厮杀战斗中多多财,家人平安,人口兴旺。”
冷冷地看着这群代表着老朽的华人离开,黄历重重一拳击在桌子上,南洋华人的遭遇,说不得与这些只顾着赚钱财,却不关心政治权利的老思想,老观念有极大的关系。眼中只有那些铜臭,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埋在身边的隐患,为了百分之一的侥幸,赔上百分之百的生命和财产。
与这些有钱人犹犹豫豫的态度相比,那些在战争中陷入穷困的华人反倒爆出极大的移民热情,加上南洋国也全力进行了尽可能周全的照顾,每天港口中船来船往,成千上万的泗水华人奔向南苏门答腊或者南、东、中婆罗洲,开始崭新的创业征程。
在巴达维亚,由英军司令斯蒂森将军主持的荷印商谈终于流产。会议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不得不推迟到十一月二十二日。但是在那一天,共和政府拒绝恢复谈判,其理由是:由于荷兰人的挑衅态度,巴达维亚已处于很混乱的状态,以致无法进行这项谈判。十二月初,共和政府迁到英国势力范围之外的爪哇中部的日惹。尽管遭到这一挫折,而且英**队也继续不断地受到袭击,但是英国司令部还是尽可能想同共和国保持着良好关系,甚至为共和国官员在日惹和巴达维亚之间的来往提供飞机。
谈判破裂的消息在很大程度上对泗水等地的撤侨移民起了很大的促进,侥幸心理破灭,使得那些眷恋家业的华人不得不忍痛放弃不动产,踏上了出海的船只。
泗水居住着近百万华裔,尤以原籍闽南人最多,七成的经济掌控在华人手上。在城中,华人建有郑和清真寺,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的清真寺。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中爪哇的三宝垄及东爪哇的泗水市。当地华人为缅怀他的盖世功迹,特建此寺。该寺位于泗水戛丁街二号,原是一幢五层楼宇,飞檐画栋,红墙碧瓦,赤柱镂窗,装修堂皇,左前方矗立着一座色彩鲜艳的八卦亭,雄伟壮丽,风格独特,但现在战火已经毁掉了几乎大半的建筑。
站在这座寄托着华人骄傲的建筑前,黄历感慨万千。这里注定不是华人安居乐业的家园,集中和团结才是力量的源泉,分散在南洋各地的华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看起来总人口数很多,却备尝艰辛,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辛苦打拼的家产和财富都不过是建在沙滩上的楼房,没有根基。
爪哇岛有几千万印尼人,共和派的势力也最强大,黄历压根也没打算将这块烫手的山芋搂在怀里。除非不顾国际舆论,象日本鬼子那样实行三光政策,否则任何在爪哇的外**队都将陷入游击战的泥潭。英国人要抽身了,接下来是荷兰人在这里接受煎熬了。
移民撤侨工作在泗水、三宝垄等地同时展开,而华人遭到抢劫杀害的零星消息也不断传来。南洋国政府目前相当克制,向共和派出了抗议,谴责对华人的暴行,要求共和派约束其支持者,并将施暴者绳之以法。当然,这些外交辞令对印尼共和派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南洋国报纸媒体的不断揭露,令南洋国的华人群情激愤,对印尼共和派的仇恨已经燃烧起来,并将越烧越旺。
一群年岁较大的华人恭恭敬敬地走了过来,都是在泗水市拥有不菲家产的富商大户,来到黄历面前,或鞠躬或拱手,纷纷行礼。
“诸位同胞,不必这么拘谨。”黄历笑着与他们一一握手,将他们引到郑和清真寺残余的建筑之中设的会场。
“黄将军英明神武,率领虎贲,所向无敌,击败倭寇,占据婆罗洲,如此功业,令人敬仰,我们代表全市华人欢迎贵军前来驻守,保本地华人的平安。”一个老头笑着恭维道,一副非常欣慰的样子。
“是啊,是啊”
………………
黄历听着这些毫无营养的客套话,脸上淡淡的笑着,但心中却很恼怒,撤侨移民的通告已经贴出去好几天了,这帮家伙怎么还跟自己来弯弯绕。还贵军,根本没拿南洋**队看成自己的队伍。
“诸位,撤侨移民的通告你们想必都看到了,不知是否准备好了?”黄历似笑非笑地问道。
“啊——”众人互相对视,一个中年人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黄将军,南洋国撤侨的好心,我们大家都知道,可也存在着实际的困难。现在印尼共和国和荷兰人正在谈判,想必和平——”
“和平?痴人说梦。”黄历冷笑着打断了中年人的话,心中火气乱撞,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们所谓的实际困难是舍不得此地的产业?在前一段动乱中,你们有没有自家商铺遭到抢劫,有没有自家人或熟人朋友遭到伤害的。你们如果是印尼人,我们又何必兴师动众,前来协助你们搬家。你们以为南洋国是垂涎你们的财产,还是稀罕你们这些人?稳定和安全,是能够用钱买来的吗?那是无数血性华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众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在黄历凌厉的目光下如坐针毡。
“黄,黄将军息怒。”中年人壮着胆子再次解释道:“说到产业,那都是祖辈流血流汗打拼出来的,一下子全都放弃,确实难以割舍,还请黄将军体谅一二。”
黄历眯起了眼睛,低沉地说道:“要钱不要命,我今天算是见识了。既然诸位把这些天来华人遭劫遇袭都不当回事,我们也不强求。愿意留,就留下;愿意走,我们安排周全。只是我要正告诸位,不要被眼前的些许损失蒙蔽了眼睛,只有在华人掌权或华人占多数的国家里,你们的财富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这不仅是现在的问题,还关系到子孙后代,请诸位三思哦,忘了告诉诸位,我军在此地最多只驻守两个月,等到荷兰军队赶到,便会移交给他们。希望各位在荷兰人与印尼人的厮杀战斗中多多财,家人平安,人口兴旺。”
冷冷地看着这群代表着老朽的华人离开,黄历重重一拳击在桌子上,南洋华人的遭遇,说不得与这些只顾着赚钱财,却不关心政治权利的老思想,老观念有极大的关系。眼中只有那些铜臭,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埋在身边的隐患,为了百分之一的侥幸,赔上百分之百的生命和财产。
与这些有钱人犹犹豫豫的态度相比,那些在战争中陷入穷困的华人反倒爆出极大的移民热情,加上南洋国也全力进行了尽可能周全的照顾,每天港口中船来船往,成千上万的泗水华人奔向南苏门答腊或者南、东、中婆罗洲,开始崭新的创业征程。
在巴达维亚,由英军司令斯蒂森将军主持的荷印商谈终于流产。会议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不得不推迟到十一月二十二日。但是在那一天,共和政府拒绝恢复谈判,其理由是:由于荷兰人的挑衅态度,巴达维亚已处于很混乱的状态,以致无法进行这项谈判。十二月初,共和政府迁到英国势力范围之外的爪哇中部的日惹。尽管遭到这一挫折,而且英**队也继续不断地受到袭击,但是英国司令部还是尽可能想同共和国保持着良好关系,甚至为共和国官员在日惹和巴达维亚之间的来往提供飞机。
谈判破裂的消息在很大程度上对泗水等地的撤侨移民起了很大的促进,侥幸心理破灭,使得那些眷恋家业的华人不得不忍痛放弃不动产,踏上了出海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