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二章 披甲㈡
宽阔的海面上,一艘大海船正劈风斩浪。
韩奕矗立在船头,目光随着一群白色的海鸟移动,海鸟成群结队地追逐着鱼群,自由地在浪尖间敏捷穿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成功逃离了金陵,置身于茫茫大海,韩奕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赵小乙还是一身商贾的打扮,他走近身边说道:
“侯爷,大约还有一日即可在密州一带登陆!”
“能否再快点?”韩奕问道。
“禀侯爷,船工们说,眼下这时节,海风飘移不定,向北刮的风忽强忽弱,我们也赶巧了。若是再晚些,海上就刮起了偏北风,我们是无法往北驶的。”赵小乙答道。
韩奕在金陵时,惊叹于金陵的繁华和四海巨商云集,常常喜欢与那些海外番商攀谈,了解海外的奇闻异事,他也知道番商们是借着季风踏波而来,也是顺着季风离开东土。
从五月上旬开始,夏季自东南向西北推进,到七月下旬趋于稳定,最盛时可达河北,九月中旬的这个时节,正是东南季风转为西北或东北季风的时候,如果再晚些,偏北风盛行,韩奕是无法走海路北返的。
即便如此,风向的变化无常,让韩奕这个从不晕船的人也受了不少苦。
“小乙辛苦了!”韩奕道,“此番我能顺利逃离金陵,你居头功,待我回到汴梁,定要重重酬谢你。”
赵小乙躬身称谢,又道:“这是侯爷的妙计使然,还有汴梁刘公的缜密安排,属下不过是多奔波一些罢了。”
赵小乙并没有喜形于色,他习惯性地拢着宽大的袖子,脸上挂着商人职业性的笑容。赵小乙此前频繁来往于中原江南,为韩奕传递消息,并且担负起解救韩奕的重任,做事滴水不露,表现出做秘密活动的才华来。也正是赵小乙在其中奔走,刘德得以安排一队精锐死士,事先秘密潜至滁州境内,为韩奕引开了江南朝廷的全部注意力,韩奕这才成功地逃离江南朝廷的追捕。
“经此一事,我觉得有必要组建一支秘密力量,你可愿助我?”韩奕探询道。
“不知侯爷需要属下做什么?”赵小乙并没有问韩奕为什么要做。
“就两个任务,一是打探消息,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乡村野店,更包括敌境风吹草动;第二便是刺杀,凡是不应该活在世上的,都是你的目标。”
“属下并不懂刺杀,更不认识亡命之徒。”
“这个不用你操心。这个天下不会少的便是亡命之徒了,你知道,我当年草创义勇军时,也与不少绿林人物打过交道,绿林中有不少藏龙卧虎之辈,就是我军中也有不少人出身强盗。待到了汴梁,刘德刘公自会交待你,到时你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我在明处,总会有许多事自己做不了,也不方便做的。”
“属下遵命!”
海的那一边卷起火烧云,海浪此时似乎平静了下来,海面上泛着点点金光。一只巨大的海鸟在高空中舒展着双翼,优雅地盘旋着,忽又猛地俯冲向海面,精准地抓了一条大鱼。
海上航行太过寂寞单调,韩奕百无聊赖地看着海平面,觉得时间过的实在太慢,他叹息了一声转身向客房走去。
周宪面朝里和衣躺在床榻上。
至今她仍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从此被迫远离双亲,远走异国他乡,韩奕真真切切地欺骗了她利用了她。
因为与双亲不告而别,从此天涯相隔,以及这种被利用和被欺骗了的感情,她变的憔悴不堪,并且拒绝进食。
韩奕看着饭桌上未动过一口的饭菜,皱了皱眉头。
“你还是吃一些吧,别跟自己身子过不去。”韩奕劝道。
“不要你管!”周宪仍背对着韩奕。
“我承认我利用了你,我利用你让整个金陵城的人都相信我一心想做个江南女婿。但这不完全是事实,我既想仍做个光明正大的中原人,也想娶你为妻,所以我更得承认我是自私的,没有顾及你的感受。如今你怨我怪我,我只能承受,但你不能亏待了自己,待我回到了汴梁,再放你与家人团聚可好?”
周宪用被裖蒙着脸,她的腰身在抖动着,像是在抽泣。
“我都答应让你回江南了,你还不肯吃饭吗?”韩奕仍耐心地劝道。
……
王峻最近有些不痛快,韩奕身陷江南,街坊里都传言说是拜他所赐,就连上朝时朝臣们看他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王峻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只是心里不痛快,每天仍照常准时上朝或去官署办公,仍然说一不二,对着下属们呼来喝去。
七月时,王峻官复原职,重回朝堂为相,为了一扫被韩奕动粗而丢官的晦气,他就在枢密院中大起土木,建起了一幢豪华公署,还邀请郭威前来参观。
郭威暗想自己如今身为皇帝,犹自记得当年的苦日子,现在连做一件新龙袍都得计较半天,这回大受刺激,回到宫中他也花了些钱将宫殿修修,王峻却反过来说郭威太过浪费,虽然天下粗定,但值此四方虎狼环伺之时,太不体恤国家用度艰难。这让郭威很是气恼,王峻却浑不在意。
姓韩的居然自己逃离了金陵,王峻很是郁闷,这对他来说是个极坏的消息,更坏的是他今日上朝前才知晓此事,从郭威到范质、李榖、魏仁浦好像都刻意瞒着自己,有关消息都未经过枢密院,让他这个当朝第一重臣在这件事上成了摆设。
经此一事,郭威怕是更加看重姓韩的这个后生,今日早朝时当着百官的面将韩奕吹嘘的如同那牧羊的苏武。
王峻这么想。
“韩子仲到了京师吗?”
郭威今日下朝后,在偏殿中与宰相们议事前,已经追问了第三次。
“回陛下,北海侯今日拂晓就已进入京师地界。”范质不动声色地答道。他的目光看向正如老僧入定的王峻,王峻眼观鼻鼻观口,好似漠不关心。
“哦,朕以为他已经入城了呢!”郭威抚额轻笑道,“是朕太心急了。那李璟跟朕抢人,朕让他失望了,忠臣是不可以被收买的!”
“陛下说的是,北海侯身陷囹圄,面对威逼利诱忠贞不改,真称得上是当代苏武。有道是贤臣择人而事,这说明陛下与北海侯相得益彰啊。如果说北海侯是李靖,那么陛下就是唐太宗了……”魏仁浦吹捧韩奕,就等于在吹捧郭威。
魏仁浦倒非阿谀奉承之辈,相反他一向很是谨慎,他如此卖力自然是因为王峻再次用事,主持朝政反比以前更加跋扈了,对大小诸事指手划脚,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李毂看不过去,及时地清了清嗓子,提醒魏仁浦赶紧闭嘴。魏仁浦立刻知趣地没有再吹捧下去。
“不,不,朕怎敢跟唐太宗相比呢?”郭威被捧红了脸,连连摆手,心里却很受用。
“陛下还是暂且不要太高兴,眼下有几件棘手的事情,还要陛下处置。”
王峻在旁泼着冷水。
“嗯,又出甚么事了?”郭威板起了脸。做皇帝有不短时间了,他最害怕听到臣子们当面跟他说,某某地又出甚么乱子了,某某地又有甚么天灾**。
范质在朝堂几位相公当中,最为一本正经,比如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总是他来禀报,这次也不例外:“陛下,陕西沿边的事情。”
大周广顺二年的秋天,陕西沿边几乎同一时间出了三件大事。
其一是庆州地处诸羌杂居地带,其州刺史郭彦钦禀性贪鄙,他见野鸡族中有很多牛马,就常常寻着由头骚扰求赂,野鸡族不堪忍受就起来反抗。野鸡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庆州乃朝廷盐业集散地,庆州一路,盐道堵塞,陕西盐价立刻飞涨,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也重创了朝廷的盐政。
第二件事是灵州朔方军节度使冯晖六月病卒,其次子冯继业杀了长兄,继而代其父为朔方军留后,此事过了三个月才被人捅了出来。
灵州地处偏远朔方,朝廷往往对它鞭长莫及,近世历代中原朝廷都依靠冯氏家族在灵州占稳脚跟,安抚诸羌,还依靠冯氏往中原输送战马。
第三件事是延州彰武军节度使高允全与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又闹矛盾了。
李彝殷原姓拓跋,虽然一向领着中原的官职,但跟朝廷面和心不和,他是横山党项人中最大一支的首领,实力不容小觑,纯粹是个土皇帝。
李与高二人的地盘相邻,分居横山两侧,他们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想当初,李守贞据河中而叛,秘密联络李殷彝,李殷彝收了钱财自然发兵屯于延、丹一带观望,高允权立刻上表举告,后汉朝廷根本无暇过问。今年高允权听说李殷彝族中遭了瘟疫,便想趁机教训一下李彝殷,李彝殷哪会示弱?
这三件事情,看似独立,其实又紧密牵涉到朝廷对陕沿边既定的安抚之策,因为都与党项番人有关联。汴梁在同时与辽人及太原对峙的情况下,如何稳妥地处理陕西沿边发生的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诸事繁杂,须小心行事。冯氏暂且不说,朝廷盐业进项却是一天都耽搁不得,长安盐价一日三涨,幸亏朝廷及时从解州调来大批池盐,这才稍缓了陕西盐价高企之势,但庆州危势一日不能解除,盐政就一日不得安稳。据鄜州来报,野鸡族原本一向温驯,此番起兵反叛,杀我吏民,乃是庆州刺史郭彦钦贪得无厌所致,郭彦钦只会上表待罪,面对番情汹汹却束手无策。”
李榖补充道。
“灵州也不可轻视,朝廷若是追究冯继业杀兄之罪,冯继业恐怕会铤而走险。相较而言,朝廷鞭长莫及啊。”郑仁诲也道,“倘若朝廷并不追究,岂不是向天下人表明,朝廷对人伦纲常败坏视而不见吗?甚或让天下诸镇轻视朝廷!这会是两难选择!”
“郭彦钦,朕自会让他服罪,野鸡族,朕自会遣兵将去剿抚。但灵州及夏州二事,朕却是无策,诸卿以为如何?”郭威耐心地听完,眉头紧锁。
范质这时说道:“臣举荐保义节度使折从阮为帅,前往招抚。”
“好,折令公久在边塞,祖上又出身党项,军震边荒,番人多有服他。朕就移他为静难军节度使,节制邠、宁、环、庆四州兵马。”郭威当即点头同意,“顺我者赐官赐钱,逆我者剿之!”
郭威见王峻露出不屑之色,忙问道:
“秀峰兄有何高见?”
“以剿为主,还是以抚为主,陛下要分的清楚。”王峻说道,“区区野鸡一族,以宁、环二州兵马合围便可,臣担心番人会有兔死狐悲之态,夏州党项人万一要是借此机会,登高一呼团结其他番部,事态将会一发而不可收拾。要知李彝殷一族原本就尾大不掉。”
“朕早对李彝殷不满了,想当年朕征讨李守贞,这个番酋就不怀好意。若非朕心有余而力不足,朕的兵马早就踏平了横山南北!”郭威怒道。
“那陛下心意便是以招抚为主征剿为辅了?以折从阮为帅,陛下和朝廷诸公自然对他放心,他久历军伍,身经百战,虽然年迈,但至少不会轻率用兵,所以范相公举荐折令公为帅,臣当然十分赞成。但如李相公所言,诸事繁杂,一切须小心计较,臣担心仅凭折从阮一人之力,恐怕难以一举稳定庆、夏,更何况陛下难道想令折从阮轻兵北上,越横山、过沙渍、渡黄河,去攻打灵州吗?臣敢担保,只要折从阮敢跃马横山,李彝殷必反!李酋若叛,必会联络太原以为同盟,到时候,陕西沿边以至河东的情势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王峻眼光辛辣,对事情可能的走向判断得极为准确,众人听的连连点头。
“难不成,朕要对乱臣贼子忍气吞声吗?”郭威恼道。
“陛下稍安勿躁,臣也举荐一人,保管让陛下安心。”王峻不慌不忙道。
“是谁?”
“北海侯韩奕!”
韩奕矗立在船头,目光随着一群白色的海鸟移动,海鸟成群结队地追逐着鱼群,自由地在浪尖间敏捷穿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成功逃离了金陵,置身于茫茫大海,韩奕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赵小乙还是一身商贾的打扮,他走近身边说道:
“侯爷,大约还有一日即可在密州一带登陆!”
“能否再快点?”韩奕问道。
“禀侯爷,船工们说,眼下这时节,海风飘移不定,向北刮的风忽强忽弱,我们也赶巧了。若是再晚些,海上就刮起了偏北风,我们是无法往北驶的。”赵小乙答道。
韩奕在金陵时,惊叹于金陵的繁华和四海巨商云集,常常喜欢与那些海外番商攀谈,了解海外的奇闻异事,他也知道番商们是借着季风踏波而来,也是顺着季风离开东土。
从五月上旬开始,夏季自东南向西北推进,到七月下旬趋于稳定,最盛时可达河北,九月中旬的这个时节,正是东南季风转为西北或东北季风的时候,如果再晚些,偏北风盛行,韩奕是无法走海路北返的。
即便如此,风向的变化无常,让韩奕这个从不晕船的人也受了不少苦。
“小乙辛苦了!”韩奕道,“此番我能顺利逃离金陵,你居头功,待我回到汴梁,定要重重酬谢你。”
赵小乙躬身称谢,又道:“这是侯爷的妙计使然,还有汴梁刘公的缜密安排,属下不过是多奔波一些罢了。”
赵小乙并没有喜形于色,他习惯性地拢着宽大的袖子,脸上挂着商人职业性的笑容。赵小乙此前频繁来往于中原江南,为韩奕传递消息,并且担负起解救韩奕的重任,做事滴水不露,表现出做秘密活动的才华来。也正是赵小乙在其中奔走,刘德得以安排一队精锐死士,事先秘密潜至滁州境内,为韩奕引开了江南朝廷的全部注意力,韩奕这才成功地逃离江南朝廷的追捕。
“经此一事,我觉得有必要组建一支秘密力量,你可愿助我?”韩奕探询道。
“不知侯爷需要属下做什么?”赵小乙并没有问韩奕为什么要做。
“就两个任务,一是打探消息,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乡村野店,更包括敌境风吹草动;第二便是刺杀,凡是不应该活在世上的,都是你的目标。”
“属下并不懂刺杀,更不认识亡命之徒。”
“这个不用你操心。这个天下不会少的便是亡命之徒了,你知道,我当年草创义勇军时,也与不少绿林人物打过交道,绿林中有不少藏龙卧虎之辈,就是我军中也有不少人出身强盗。待到了汴梁,刘德刘公自会交待你,到时你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我在明处,总会有许多事自己做不了,也不方便做的。”
“属下遵命!”
海的那一边卷起火烧云,海浪此时似乎平静了下来,海面上泛着点点金光。一只巨大的海鸟在高空中舒展着双翼,优雅地盘旋着,忽又猛地俯冲向海面,精准地抓了一条大鱼。
海上航行太过寂寞单调,韩奕百无聊赖地看着海平面,觉得时间过的实在太慢,他叹息了一声转身向客房走去。
周宪面朝里和衣躺在床榻上。
至今她仍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从此被迫远离双亲,远走异国他乡,韩奕真真切切地欺骗了她利用了她。
因为与双亲不告而别,从此天涯相隔,以及这种被利用和被欺骗了的感情,她变的憔悴不堪,并且拒绝进食。
韩奕看着饭桌上未动过一口的饭菜,皱了皱眉头。
“你还是吃一些吧,别跟自己身子过不去。”韩奕劝道。
“不要你管!”周宪仍背对着韩奕。
“我承认我利用了你,我利用你让整个金陵城的人都相信我一心想做个江南女婿。但这不完全是事实,我既想仍做个光明正大的中原人,也想娶你为妻,所以我更得承认我是自私的,没有顾及你的感受。如今你怨我怪我,我只能承受,但你不能亏待了自己,待我回到了汴梁,再放你与家人团聚可好?”
周宪用被裖蒙着脸,她的腰身在抖动着,像是在抽泣。
“我都答应让你回江南了,你还不肯吃饭吗?”韩奕仍耐心地劝道。
……
王峻最近有些不痛快,韩奕身陷江南,街坊里都传言说是拜他所赐,就连上朝时朝臣们看他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王峻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只是心里不痛快,每天仍照常准时上朝或去官署办公,仍然说一不二,对着下属们呼来喝去。
七月时,王峻官复原职,重回朝堂为相,为了一扫被韩奕动粗而丢官的晦气,他就在枢密院中大起土木,建起了一幢豪华公署,还邀请郭威前来参观。
郭威暗想自己如今身为皇帝,犹自记得当年的苦日子,现在连做一件新龙袍都得计较半天,这回大受刺激,回到宫中他也花了些钱将宫殿修修,王峻却反过来说郭威太过浪费,虽然天下粗定,但值此四方虎狼环伺之时,太不体恤国家用度艰难。这让郭威很是气恼,王峻却浑不在意。
姓韩的居然自己逃离了金陵,王峻很是郁闷,这对他来说是个极坏的消息,更坏的是他今日上朝前才知晓此事,从郭威到范质、李榖、魏仁浦好像都刻意瞒着自己,有关消息都未经过枢密院,让他这个当朝第一重臣在这件事上成了摆设。
经此一事,郭威怕是更加看重姓韩的这个后生,今日早朝时当着百官的面将韩奕吹嘘的如同那牧羊的苏武。
王峻这么想。
“韩子仲到了京师吗?”
郭威今日下朝后,在偏殿中与宰相们议事前,已经追问了第三次。
“回陛下,北海侯今日拂晓就已进入京师地界。”范质不动声色地答道。他的目光看向正如老僧入定的王峻,王峻眼观鼻鼻观口,好似漠不关心。
“哦,朕以为他已经入城了呢!”郭威抚额轻笑道,“是朕太心急了。那李璟跟朕抢人,朕让他失望了,忠臣是不可以被收买的!”
“陛下说的是,北海侯身陷囹圄,面对威逼利诱忠贞不改,真称得上是当代苏武。有道是贤臣择人而事,这说明陛下与北海侯相得益彰啊。如果说北海侯是李靖,那么陛下就是唐太宗了……”魏仁浦吹捧韩奕,就等于在吹捧郭威。
魏仁浦倒非阿谀奉承之辈,相反他一向很是谨慎,他如此卖力自然是因为王峻再次用事,主持朝政反比以前更加跋扈了,对大小诸事指手划脚,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李毂看不过去,及时地清了清嗓子,提醒魏仁浦赶紧闭嘴。魏仁浦立刻知趣地没有再吹捧下去。
“不,不,朕怎敢跟唐太宗相比呢?”郭威被捧红了脸,连连摆手,心里却很受用。
“陛下还是暂且不要太高兴,眼下有几件棘手的事情,还要陛下处置。”
王峻在旁泼着冷水。
“嗯,又出甚么事了?”郭威板起了脸。做皇帝有不短时间了,他最害怕听到臣子们当面跟他说,某某地又出甚么乱子了,某某地又有甚么天灾**。
范质在朝堂几位相公当中,最为一本正经,比如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总是他来禀报,这次也不例外:“陛下,陕西沿边的事情。”
大周广顺二年的秋天,陕西沿边几乎同一时间出了三件大事。
其一是庆州地处诸羌杂居地带,其州刺史郭彦钦禀性贪鄙,他见野鸡族中有很多牛马,就常常寻着由头骚扰求赂,野鸡族不堪忍受就起来反抗。野鸡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庆州乃朝廷盐业集散地,庆州一路,盐道堵塞,陕西盐价立刻飞涨,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也重创了朝廷的盐政。
第二件事是灵州朔方军节度使冯晖六月病卒,其次子冯继业杀了长兄,继而代其父为朔方军留后,此事过了三个月才被人捅了出来。
灵州地处偏远朔方,朝廷往往对它鞭长莫及,近世历代中原朝廷都依靠冯氏家族在灵州占稳脚跟,安抚诸羌,还依靠冯氏往中原输送战马。
第三件事是延州彰武军节度使高允全与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又闹矛盾了。
李彝殷原姓拓跋,虽然一向领着中原的官职,但跟朝廷面和心不和,他是横山党项人中最大一支的首领,实力不容小觑,纯粹是个土皇帝。
李与高二人的地盘相邻,分居横山两侧,他们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想当初,李守贞据河中而叛,秘密联络李殷彝,李殷彝收了钱财自然发兵屯于延、丹一带观望,高允权立刻上表举告,后汉朝廷根本无暇过问。今年高允权听说李殷彝族中遭了瘟疫,便想趁机教训一下李彝殷,李彝殷哪会示弱?
这三件事情,看似独立,其实又紧密牵涉到朝廷对陕沿边既定的安抚之策,因为都与党项番人有关联。汴梁在同时与辽人及太原对峙的情况下,如何稳妥地处理陕西沿边发生的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诸事繁杂,须小心行事。冯氏暂且不说,朝廷盐业进项却是一天都耽搁不得,长安盐价一日三涨,幸亏朝廷及时从解州调来大批池盐,这才稍缓了陕西盐价高企之势,但庆州危势一日不能解除,盐政就一日不得安稳。据鄜州来报,野鸡族原本一向温驯,此番起兵反叛,杀我吏民,乃是庆州刺史郭彦钦贪得无厌所致,郭彦钦只会上表待罪,面对番情汹汹却束手无策。”
李榖补充道。
“灵州也不可轻视,朝廷若是追究冯继业杀兄之罪,冯继业恐怕会铤而走险。相较而言,朝廷鞭长莫及啊。”郑仁诲也道,“倘若朝廷并不追究,岂不是向天下人表明,朝廷对人伦纲常败坏视而不见吗?甚或让天下诸镇轻视朝廷!这会是两难选择!”
“郭彦钦,朕自会让他服罪,野鸡族,朕自会遣兵将去剿抚。但灵州及夏州二事,朕却是无策,诸卿以为如何?”郭威耐心地听完,眉头紧锁。
范质这时说道:“臣举荐保义节度使折从阮为帅,前往招抚。”
“好,折令公久在边塞,祖上又出身党项,军震边荒,番人多有服他。朕就移他为静难军节度使,节制邠、宁、环、庆四州兵马。”郭威当即点头同意,“顺我者赐官赐钱,逆我者剿之!”
郭威见王峻露出不屑之色,忙问道:
“秀峰兄有何高见?”
“以剿为主,还是以抚为主,陛下要分的清楚。”王峻说道,“区区野鸡一族,以宁、环二州兵马合围便可,臣担心番人会有兔死狐悲之态,夏州党项人万一要是借此机会,登高一呼团结其他番部,事态将会一发而不可收拾。要知李彝殷一族原本就尾大不掉。”
“朕早对李彝殷不满了,想当年朕征讨李守贞,这个番酋就不怀好意。若非朕心有余而力不足,朕的兵马早就踏平了横山南北!”郭威怒道。
“那陛下心意便是以招抚为主征剿为辅了?以折从阮为帅,陛下和朝廷诸公自然对他放心,他久历军伍,身经百战,虽然年迈,但至少不会轻率用兵,所以范相公举荐折令公为帅,臣当然十分赞成。但如李相公所言,诸事繁杂,一切须小心计较,臣担心仅凭折从阮一人之力,恐怕难以一举稳定庆、夏,更何况陛下难道想令折从阮轻兵北上,越横山、过沙渍、渡黄河,去攻打灵州吗?臣敢担保,只要折从阮敢跃马横山,李彝殷必反!李酋若叛,必会联络太原以为同盟,到时候,陕西沿边以至河东的情势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王峻眼光辛辣,对事情可能的走向判断得极为准确,众人听的连连点头。
“难不成,朕要对乱臣贼子忍气吞声吗?”郭威恼道。
“陛下稍安勿躁,臣也举荐一人,保管让陛下安心。”王峻不慌不忙道。
“是谁?”
“北海侯韩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