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权贵

正文 第五十四章 致富的路

    杨柳村在三河乡政府东北方向,挨着刘家集乡,和县城的直线距离要比乡政府到县城近,但交通不怎么方便。.Co顺着通向县城的公路往北走一段距离,再向东走上一条土路,绕过几个小山包就到了杨柳村一社。虽然交通不怎么方便,但机动车可以勉强通行,只是比骑自行车快不到哪里去。

    一社是村委会驻地,是在一个小山脚下,在平地上,其他的自然村全部都在山上,抬眼望去,满目青翠中,缀着点点人家,沉醉在这种自然气息浓厚的氛围里,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可惜,这美丽的自然景色,却掩盖不了杨柳村的贫穷,这是一个支部书记都没人愿意当的地方。

    周小北乘着刘海峰的摩托车,颠簸了一路来到杨柳村,感觉用去的时间比从县城到三河乡政府还要长很多。他仔细观察过,路虽然不好走,但毕竟有路的样子,好好修一下应该能通汽车。这比他想象中的要爬几里山路过来强太多了,如果杨柳村完全处在一个山沟里,四面不通,那想要改善杨柳村的状况必将付出天大的努力。

    乍一看这里和西河村差不多,有山有水,景色秀丽,但这里山水都比西河村多,一路过来,还到处是洼地,里面长着芦苇和柳树,不适合耕种,是以人们的生活水平跟西河村相比,至少差了一个档次,据刘海峰所说,有的人家温饱都成问题。

    来之前并没有通知,周小北悄悄的进村了。村委会在最靠近山脚的位置,和村小学在一个院子里,除了一个打更的老头外,周小北没看到别人。

    刘海峰过去问道:“二爷,你看见我爸了么?”

    “是小三儿啊,你爸早上来过,又回去了。”老头挺精神,看到刘海峰很热情,还问道:“你不是在乡里上班么,怎么这会儿回来了?”

    “办点儿事。”刘海峰呵呵笑着,带着周小北出来。

    村里的干部没有按时上下班这一说,有事就来,没事就回家干活,这里没人也很正常。周小北在一旁的小学窗户外面溜达了一个来回,这是一排土房,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刚修缮过,从远处可以看到屋顶上是新抹的泥,看来小学这边还比较受重视。

    孩子们的读书声让周小北心中的沉重去除不少,不管在何时,这些孩子都代表着未来,能重视他们的培养,证明这个地方的人还是有追求的。

    刘海峰家在村子东头,4间大瓦房,看起来比较气派,不过这村子里半数以上都是土房,几家砖房并不能在整体上改变村子落后的事实。

    周小北跟着刘海峰进了院子,看到一个小老头正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摆弄着柳条编什么东西,刘海峰喊了一声:“爸。”

    小老头正是刘海峰的父亲,杨柳村村长刘金虎,实际上只有50多岁,但看起来有点老。不过刘金虎精神头可足,嗓门还大,他去乡里开会时周小北看到过,喜欢抽自己卷的旱烟,像大拇指那么粗,会议室里的烟雾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刘金虎贡献的。

    “小三儿,你怎么回来了?”刘金虎抬起头来,随后看到了刘海峰身后的周小北,一挺腰站了起来,奇道:“咦,这不是周乡长么?”

    “我回来可是因为工作,陪同周乡长到咱们村视察。”刘海峰好像有点怕他父亲,拉了周小北做挡箭牌。

    周小北笑着招呼:“刘村长,我在乡里的分工是联系杨柳村,现在还担任杨柳村的支部书记,这次我就是到咱们村看看。”

    “呵呵,周乡长,乡里通知过了,以后你也是咱们村儿的人,快进屋,快进屋,进屋说。”刘金虎对周小北十分热情,让周小北有点搞不明白,他可是听说刘金虎敢指着孙洪波的鼻子骂,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受冷眼的心理准备,哪想到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刘海峰的母亲没在家,进屋之后刘海峰找了两个大茶杯,给周小北和他父亲泡上茶,就坐在一边听两个人说话。

    寒暄过后,刘金虎就问:“周乡长,我听小三儿说你是大学生,是在东湖的什么科学大学?”

    “刘村长,是咱们省城的科大。”周小北笑了,觉得刘金虎的问法很有意思,不光是他,就算乡里的干部,也有不知道省城科大的,因为没接触过,也没关注过。他被人问过不止一次,解释过几次对方都是不知所以,还装做一副了然的样子,再他就不怎么解释了。

    “和北京清华大比怎么样?”刘金虎又问。

    “北京清华大。”周小北也不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了,他接触过的一些三河乡的人,不知道省城的科大,但是知道北京有个清华大,也不说清华大学,就是清华大三个字,显然心目中最好的大学非清华大莫属。

    “整体上或许有些不如,但我所学的东西,清华大比不了科大。”周小北笑着回答。

    这下刘金虎态度更好了,赞叹到:“高材生啊,了不得,上过大学的都是人才。我家小三儿,想让他上大学没上去,最后上了个中专。”

    刘金虎唏嘘半天,转向刘海峰,呵斥道:“没出息的玩意。”

    刘海峰被吓的一缩脖子,不敢吱声。

    周小北这下明了了,上次听罗康说,刘金虎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出一个读书的儿子,现在看来,对儿子没上大学还是很遗憾,对上过大学的人态度就好,就羡慕。

    “村小那边条件还过得去,看来也是刘金虎的手笔。”周小北暗自琢磨,对这小老头好感大增。

    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刘金虎对自己的态度大好,直接去除了双方之间的沟通障碍。周小北就讲了一些有关科大的事,讲了讲大学生活,刘金虎听的津津有味,啧啧赞叹。周小北告诉他,刘海峰虽然只读了中专,但自考的话,仍然能拿到大学的证书,刘金虎一听就记在心上了,连续追问了几次,直到周小北答应替刘海峰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他才罢休。

    刘海峰的母亲是到田里去了,回来的时候刘金虎就让他准备中饭,周小北则是研究刘金虎之前用柳条编的东西。

    “刘村长,你这是编的什么东西?”

    “编几个鸡窝。”刘金虎叼着很粗的旱烟,拎起了那个编了一半的东西,问道:“周乡长,对这东西感兴趣?”

    “看着挺有意思。”周小北点头,他从进杨柳村范围就开始四处观察,虽然三河乡经济不发达,杨柳村更是个穷地方,但对他这个重生过来的人来说,地下的一块土坷垃或许都能换来钱,商机更是处处都有,就看着眼点放在哪里。要考虑拉动全村的经济,甚至全乡的经济,而不是只让一户两户的富足起来。这个柳条编的东西,如果编的好的话,完全可以带来客观的收入。

    周小北问道:“不知道都能编些什么,没考虑编一些出去卖么?”

    “编的东西可多了,这是祖传的手艺,编筐,笸箩,簸箕什么的,你看那边,那些都是我编的。”刘金虎往一侧的矮房上指了指,那边一大摞编好的筐,他接着说道:“卖的话没人买,有买的也卖不上钱,咱们三河乡祖传下来的这玩意,会的人多,没人买咱这东西。”

    周小北心中一动,会的人多就代表着产业化的基础,乡里卖不出去可以全县卖嘛,不行就全市,全省,总有不会编的或者懒着编的来买。除了筐,簸箕什么的,还可以编点儿精细的东西,花篮,礼品篮,储物箱,桌子,椅子,工艺品什么的,都可以编。这个东西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搞的,不过改革开放到现在,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仍有数不尽的机会,领跑的多数都会受益,这就是杨柳村发展的一个立足点嘛。

    周小北又问道:“能不能编点儿新奇的东西,比如编个花篮?”

    “小意思,你给我整个样子过来我就能编。”刘金虎呵呵笑着,说道:“这玩意我可拿手,小时候看我爷我爹都编过,摆弄摆弄就学会了。咱们这村,要说编筐的话基本上都会,要是编点精细的,除了我之外就是于富贵。”

    “于富贵那完蛋玩意,说起他我就来气,妈的,昨儿个又去乡里闹了,我那会儿是不知道,知道我非给他拦下来不可,丢人丢到家了。”刘金虎说着吐了一口吐沫。

    详细的了解了一下,周小北心中就有底了,柳编不是新奇的东西,但可以出新奇的品种,可以在推广上出新,有他的见识做基础,一条致富的路就在眼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