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万分之一的幸福

    有一项民意调查,填写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幸福”和“不幸”后面打对勾,结果一千个人中有近九百人选择“不幸”,调查者询问选“幸福”的人,不是刚刚升职,就是获得意外之财,还有的正在恋爱。

    原来“不幸”的人这么多,调查者再进一步询问,有一些人说,如果你们表里多一项“一般”,那么他们就会选择“一般”,可是没有。调查者笑而不答,要知道这是个在外地人看来收入非常高的城市中的调查,结果表明:这里的人生活水平高,幸福感却很少。

    怎么会这样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让我填表,我也会选择什么呢?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年中只有过年时才会吃到肉,我于是常常盼过年。那时很少穿得上新衣服,穿哥哥姐姐替下来改下的衣服也挺高兴。那时盼望的事很多,比如,啥时候能吃上五分钱一块的炸豆腐?啥时候能买点零食?啥时能买得起一本书?啥时老师给提个干部当当?等等,这样愿望多的数不清,那时村里的伙伴们都很快乐,冬天里我们在供销社剥完的花生皮堆里找仁吃,夏天里每到星期天我们成群结队上山挖药材,挣来的钱可以自己支配,当然差不多都买本用了,余下的可以在村里演电影时买点瓜子吃。秋天里当然得帮家里收秋,有时母亲还会奖励煮玉米或红署。

    中学时尽管学习很紧张,但向往的事也很多,想做的事更多。我们常在夜间跑到十多里路到邻村看戏,最好看的莫过于公社里放的投影《射鹏英雄传》(连续剧),因为上晚自习,同学们轮班装病去看,第二天给别人讲。当然大家最想做的事是考个学校啦,可惜这个愿望,班里只有十几个同学实现,我是其中之一,应该说是个幸运儿。

    大概是人总会不知足的,这种高兴状态一直持续到参加工作,就结束了。我想,这应该是我一生中幸福感持续最长的日子,后来无论有什么高兴事,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发钱了,得奖了,都高兴不了几天。而占据我生活越来越多的是寂寞、苦闷、无聊,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虽然天天有肉吃,零钱不多但有的花,比起当年父母那一代人不知要好多少,可就是乐不起来,反而觉得生活就是含辛茹苦。

    如果说幸福是生活的点缀,为什么小时候高兴的事就那么多呢?可能是成年之后期望越来越高,而失望也越来越多吧。如果说幸福是来自的内心感受,为什么那时穷开心的趣味那么多呢?而现在痛苦、悲观、烦恼的时间是与日俱增呢?仿佛幸福的感觉成了奢侈品,总是想了解想捕捉,可越想拥有越抓不住。

    人往高处走,小时候那些简单的幸福,得来也不容易,不过只要努力就能行。而如今用了多少精力,多少心智为幸福效力却收获了许多无奈与凄凉,是因为越来越难吗?恐怕不是。我想应该是这么一回事,如果说小时候有一万种幸福的愿望,那么现在就只有一种或二种,一种是钱另一种还是钱,能不苦恼吗?

    向往幸福,可能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我想,当一个人把一万种愿望变成一种时就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就再也没有源源不断的快乐感。也许心中没有了更多的希望与追求,就无所谓幸福了。

    回想从前,如果再有那样的民意测验,我选择“幸福”,如果问我为什么,因为我愿有一颗安宁的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