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节 人生转折
我叫保罗.亚特兰蒂尼,是一个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意大利人。出生20年来只借着我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组织的活动才回祖国游览过一次――欧洲十日游,意大利只占四天。所以,我不会意大利语,不了解除足球以外的意大利历史,国籍也是中国。
至于我们家族是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的,那说来就有些年头了,家里有老人的或许还能问个一二。话说在16、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算了,我还是想留点篇幅说说自己。
“人生总有很多不经意的事。”这是上大学时我们寝室一位性格孤僻的帅哥偶尔冒出的一句格言。是啊,谁能想到短短一个月之内,我的人生道路竟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向?这使我在节目的一开始就必须做一篇感谢发言。如下:
首先,感谢弗兰克.巴雷西先生,AC米兰的青年队教练、球探、前任队长、俱乐部为之永久封存6号球衣的人。2003年7月,他带队来北京做宣传活动,在王府井全民健身中心的球场上看见了参加“中国米兰球迷圈”踢球助兴活动的我。仅凭这次“看见”,他就把我约到当天晚上在球场上单练了三个小时,然后就给加利亚尼打电话。我甚至可以设计出他俩通话时的对白。
巴雷西:“加总,准备一份合同,我们要签一个孩子。”
加利亚尼:“推广大使?这事儿不用跟我说吧?”
巴雷西:“不是,是球员。”
加利亚尼:“你在中国找到能来试训的了?”
巴雷西:“不用试训,是正式球员。”
加利亚尼:“什么?直接进你的青年队?”
巴雷西:“不是我的青年队,是卡尔洛(卡尔洛.安切洛蒂)的一线队。”
加利亚尼:“……谁?”
巴雷西:“你不认识。”
加利亚尼:“你和卡尔洛说了吗?”
巴雷西:“不用,他也不会认识的。”
加利亚尼:“……”
那么下一个,我就得感谢阿德里亚诺.加利亚尼副主席了,因为他最终还是给出了这份合同。2003年7月14日,米兰图拉蒂大街3号,我在米兰足球俱乐部的球员合同上面签下了“PaoloAtlantini”的名字。这次签约,和我想象中的签约仪式相去甚远。没有记者,没有奖杯背景墙,没有拎着球衣的亮相,加上加利亚尼奸商似的外形,让我心里不禁有点发毛。真正的球星加盟仪式一直与我无缘,即使我后来那么大牌。
接下来,感谢卡尔洛.安切洛蒂教练。签约前一周,当巴雷西把我带到米兰内洛见他,在训练场上重复了王府井那场表演的精华片段之后,他竟然提出让我加入意大利国籍的想法。是为了省外援名额?还是为他一心想执教的国家队先准备一块砖?我不得而知。总之,巴雷西和安切洛蒂,这对一向以稳健著称的老战友合作炮制了AC米兰和意大利历史上最冲动的引援。
再接下来,我要感谢意大利共和国总理、米兰足球俱乐部主席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阁下。托他的福,我从北京广播学院到AC米兰,从南京到米兰,从中国公民变成意大利公民,一路通行无阻。也只有这位颇具意大利色彩的政客才能以极其干脆的手段敲定这次签约,这被我和俱乐部内大多数知情者认为是他的又一次行为艺术表演。
最后,我要感谢艾莱娜.桑塔蕾丽小姐,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某艺术专业的学生,我的贴身助理兼翻译。相信加利亚尼为找这么个尤物也费了一袋烟,因为她不但精通意大利语、英语和汉语,还能把一系列晦涩的足球术语翻译给我听,还能听懂我的绝大多数相声段子甚至个别几首古典诗。最重要的是,她的性别、年龄、长相、身材都让我乐于去和她贴身……或者听她翻译。
一个从没踢过一脚职业足球的中国男孩,成为了顶级豪门AC米兰旗下的意大利新星,这样天翻地覆的转折就因为上述五人而变得简单得仿佛没发生过一样。
8月4日一早,在南京家里收拾行李的我打开电视机,收看米兰对尤文图斯的意大利超级杯赛。
米兰02-03赛季是非常成功的。5月28日,安切洛蒂的球队在老特拉福德球场与尤文图斯打成0-0,互罚点球胜出,夺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这是俱乐部的第6次,队长马尔蒂尼举起了父亲40年前举起过的奖杯。此外,米兰还顺带拿下了意大利杯,所以时隔两个月,又和意甲联赛冠军尤文图斯碰上了。
这场新赛季的揭幕战经过意大利足协的商业运作,运作到了美国东拉瑟福德。两队长途跋涉,混战一场,内行人能看出来,其技术含量完全不能和两个月前那场“乏味”的0-0决赛相比。结果,米兰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凭借因扎吉和卡卡的进球逆转尤文,2-1获胜,历史上第5次获得意大利超级杯。
2003.8.3(周日)美国?东拉瑟福德?新泽西球场意大利超级杯赛
米兰2-1胜尤文图斯
未参加
米兰:因扎吉39’卡卡86’
尤文图斯:特雷泽盖25’
米兰阵容(4-3-1-2):迪达/卡福(潘卡罗)、内斯塔、马尔蒂尼、科科/加图索、皮尔洛、安布罗西尼/卡卡/因扎吉(托马森)、舍甫琴科(卡拉泽)。
尤文图斯阵容(4-4-2):布冯/图拉姆、莱罗塔列、蒙特罗、赞布罗塔/卡莫拉内西(阿皮亚)、塔齐纳蒂(佩索托)、戴维斯、内德维德/特雷泽盖(伊布拉西莫维奇)、德尔皮埃罗。
作为米兰的正式球员,看着这场比赛,我努力想找点和以往不同的感觉,但一切还是那么平常,我还是一个普通的米兰球迷,找不到一丁点将和电视上的球星们“一会儿见”的情绪。直到艾莱娜给我打来电话,唠唠叨叨地叙述一大堆行程安排,我才意识到似乎要担起比球迷更多更重的责任了。
8月8日,我和爸爸妈妈交待了欧洲各大足球赛事的播出日程后saybyebye,登上飞往米兰的航班。\');
至于我们家族是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的,那说来就有些年头了,家里有老人的或许还能问个一二。话说在16、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算了,我还是想留点篇幅说说自己。
“人生总有很多不经意的事。”这是上大学时我们寝室一位性格孤僻的帅哥偶尔冒出的一句格言。是啊,谁能想到短短一个月之内,我的人生道路竟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向?这使我在节目的一开始就必须做一篇感谢发言。如下:
首先,感谢弗兰克.巴雷西先生,AC米兰的青年队教练、球探、前任队长、俱乐部为之永久封存6号球衣的人。2003年7月,他带队来北京做宣传活动,在王府井全民健身中心的球场上看见了参加“中国米兰球迷圈”踢球助兴活动的我。仅凭这次“看见”,他就把我约到当天晚上在球场上单练了三个小时,然后就给加利亚尼打电话。我甚至可以设计出他俩通话时的对白。
巴雷西:“加总,准备一份合同,我们要签一个孩子。”
加利亚尼:“推广大使?这事儿不用跟我说吧?”
巴雷西:“不是,是球员。”
加利亚尼:“你在中国找到能来试训的了?”
巴雷西:“不用试训,是正式球员。”
加利亚尼:“什么?直接进你的青年队?”
巴雷西:“不是我的青年队,是卡尔洛(卡尔洛.安切洛蒂)的一线队。”
加利亚尼:“……谁?”
巴雷西:“你不认识。”
加利亚尼:“你和卡尔洛说了吗?”
巴雷西:“不用,他也不会认识的。”
加利亚尼:“……”
那么下一个,我就得感谢阿德里亚诺.加利亚尼副主席了,因为他最终还是给出了这份合同。2003年7月14日,米兰图拉蒂大街3号,我在米兰足球俱乐部的球员合同上面签下了“PaoloAtlantini”的名字。这次签约,和我想象中的签约仪式相去甚远。没有记者,没有奖杯背景墙,没有拎着球衣的亮相,加上加利亚尼奸商似的外形,让我心里不禁有点发毛。真正的球星加盟仪式一直与我无缘,即使我后来那么大牌。
接下来,感谢卡尔洛.安切洛蒂教练。签约前一周,当巴雷西把我带到米兰内洛见他,在训练场上重复了王府井那场表演的精华片段之后,他竟然提出让我加入意大利国籍的想法。是为了省外援名额?还是为他一心想执教的国家队先准备一块砖?我不得而知。总之,巴雷西和安切洛蒂,这对一向以稳健著称的老战友合作炮制了AC米兰和意大利历史上最冲动的引援。
再接下来,我要感谢意大利共和国总理、米兰足球俱乐部主席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阁下。托他的福,我从北京广播学院到AC米兰,从南京到米兰,从中国公民变成意大利公民,一路通行无阻。也只有这位颇具意大利色彩的政客才能以极其干脆的手段敲定这次签约,这被我和俱乐部内大多数知情者认为是他的又一次行为艺术表演。
最后,我要感谢艾莱娜.桑塔蕾丽小姐,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某艺术专业的学生,我的贴身助理兼翻译。相信加利亚尼为找这么个尤物也费了一袋烟,因为她不但精通意大利语、英语和汉语,还能把一系列晦涩的足球术语翻译给我听,还能听懂我的绝大多数相声段子甚至个别几首古典诗。最重要的是,她的性别、年龄、长相、身材都让我乐于去和她贴身……或者听她翻译。
一个从没踢过一脚职业足球的中国男孩,成为了顶级豪门AC米兰旗下的意大利新星,这样天翻地覆的转折就因为上述五人而变得简单得仿佛没发生过一样。
8月4日一早,在南京家里收拾行李的我打开电视机,收看米兰对尤文图斯的意大利超级杯赛。
米兰02-03赛季是非常成功的。5月28日,安切洛蒂的球队在老特拉福德球场与尤文图斯打成0-0,互罚点球胜出,夺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这是俱乐部的第6次,队长马尔蒂尼举起了父亲40年前举起过的奖杯。此外,米兰还顺带拿下了意大利杯,所以时隔两个月,又和意甲联赛冠军尤文图斯碰上了。
这场新赛季的揭幕战经过意大利足协的商业运作,运作到了美国东拉瑟福德。两队长途跋涉,混战一场,内行人能看出来,其技术含量完全不能和两个月前那场“乏味”的0-0决赛相比。结果,米兰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凭借因扎吉和卡卡的进球逆转尤文,2-1获胜,历史上第5次获得意大利超级杯。
2003.8.3(周日)美国?东拉瑟福德?新泽西球场意大利超级杯赛
米兰2-1胜尤文图斯
未参加
米兰:因扎吉39’卡卡86’
尤文图斯:特雷泽盖25’
米兰阵容(4-3-1-2):迪达/卡福(潘卡罗)、内斯塔、马尔蒂尼、科科/加图索、皮尔洛、安布罗西尼/卡卡/因扎吉(托马森)、舍甫琴科(卡拉泽)。
尤文图斯阵容(4-4-2):布冯/图拉姆、莱罗塔列、蒙特罗、赞布罗塔/卡莫拉内西(阿皮亚)、塔齐纳蒂(佩索托)、戴维斯、内德维德/特雷泽盖(伊布拉西莫维奇)、德尔皮埃罗。
作为米兰的正式球员,看着这场比赛,我努力想找点和以往不同的感觉,但一切还是那么平常,我还是一个普通的米兰球迷,找不到一丁点将和电视上的球星们“一会儿见”的情绪。直到艾莱娜给我打来电话,唠唠叨叨地叙述一大堆行程安排,我才意识到似乎要担起比球迷更多更重的责任了。
8月8日,我和爸爸妈妈交待了欧洲各大足球赛事的播出日程后saybyebye,登上飞往米兰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