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血战昆阳(八)
刘易之前一直在想如何让对方自乱阵脚,可是想来想去也没想到一个好办法,直到邓晨提到刘?,他才突然想到了自己在给刘?提出火烧粮仓的计划时,刘?曾提到,斩杀敌军统领甄阜和粱丘赐,从而一举击溃敌军的方案,猛然便想到了这个‘摧坚夺魁’的办法,这个办法也就是三十六计中的‘擒贼擒王’,而这个办法在后来还有一个‘进化版’,那就是所谓的‘斩首行动’。
所谓‘斩首行动’,其实就是摧毁敌方核心机关,使得敌方指挥系统瘫痪,从而让敌方产生‘战无可战’的想法,从精神上摧毁敌方的抵抗意志。
不过无论是三十六计的‘擒贼擒王’,还是这个由英**事理论家富勒提出的‘斩首行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摧毁敌方指挥系统,造成敌方的瘫痪。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把一支军队比喻为一个人,那军队的指挥系统就如同人的大脑,一旦发生了瘫痪,就会便成植物人,那么军队也就失去了作战能力,只能任人宰杀了。
运用这一战术的实例可说是不胜枚举,历史上便有诸多案例,现代战争中也多次出现,而那些武侠小说中,对这类情节的描述就更多了,比如《神雕侠侣》中杨过以石头击杀蒙哥,《天龙八部》中萧峰挟持辽国皇帝,都是这个路数,虽然情节夸张点,可道理还是相通的。
不过此时马武在听了刘易的说法之后,却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敌军围城驻扎,我们如何能够得知其主帅所在,又如何能进到敌军的中军大营斩杀敌军主帅呢!”
在马武看来,如今新军稳固驻扎于昆阳城外,重重把守,中军大营又岂能是你说进就能进去的?而且你又凭什么能够知道对方中军大营的所在地呢?
而刘易显然对此已经有了办法,此时他听到马武的疑问,便道:“我们如今既然已经知道敌军的目的不是昆阳,而是对付宛城和我们这些援军,那么昆阳城的东面和南面自然有防御部署,特别是南面,一定会有重兵把守,所以这样比较下来,最为薄弱的一面一定是西面和北面!”
说到这里,刘易顿了顿,又道:“我们这支援军的实力,敌军也很清楚,知道我们的人马不多,所以他们虽然会防备,但是也不会屯重兵,而宛城却有十几万我军主力,敌军一定会非常重视,那么这样一来,很显然,敌军的中军大营一定是在南面!”
说完,刘易看了看众人,这才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若我们让一队人马沿着昆水至东往西,潜入昆阳城西,然后突然杀出,定然可以从最薄弱的位置攻入敌军的中军大营,到时敌军必乱,等到敌军回身来救时,我们剩下的人马,可连通昆阳城中守军一道杀出,定可一举击溃敌军!”
众人听罢,不由瞠目结舌,对刘易的办法吃惊不已,在好半晌之后,马武才又问道:“可是将军打算如何联络城中守军!”
刘易想了想,说道:“敌军不是会不定时向城里射箭么?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一下!”
马武听了,心知刘易一定也有了计划,当下便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如今大家横竖都是死,我们就全听将军指挥了,且请将军吩咐吧!到底由谁去击杀敌军主帅!”
此时刘易环顾众人,然后想了想,才道:“我打算亲自带领三千勇士,前往偷袭敌军中坚!”
众人听闻,皆是一惊,此时邓晨便道:“文山不可,这一去,乃是以死相搏,你如今乃是我们的统帅,要是你去了,我军又该由谁来指挥?”
刘易却摇了摇头,说道:“此番行事虽然凶险,但却更需谨慎,我怕其中会有颇多意外,到时可能会需要随机而变,所以必须由我去,姐夫不必劝我!”
刘易知道这次‘斩首行动’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若将此事交给其他人去,首先一点就是在可能面临的绝境时,此人会不会变节?若他临阵投敌,敌军将计就计将大家都骗去,岂不是会被一举歼灭?
当然,刘易也不光是因为这一个原因,比如邓晨,他就一定不会出卖自己和大家。只是此事确实需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需要随机应变,邓晨他们不可能深入了解刘易的意图和这个战术的意思,一定不如刘易自己去来的合适,所以刘易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亲自执行这个‘斩首行动’。
而马武、邓晨等人见刘易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劝了,此时都主动申请要随刘易行动。刘易见众人这么踊跃,心中倒是大为欣慰,这起码说明这些人都是些可以信任,可以一同作战的好战友。
于是刘易便又仔细考量了一番,最终决定由臧宫、王霸、傅俊等人连同挑选出来的三千勇兵,随自己前去执行‘斩首行动’,而马武、胡殷和邓晨三人留下指挥剩余的军队,等待敌军混乱,便趁势杀出。
但是在这一切开始之前,他们首先要做的,便是通知昆阳城中守军。不过这件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如果刘易他们将自己的计划直接用密报的方式通知昆阳城中守军,要是不小心被敌军劫取,就会泄露自己的计划,那么这‘斩首行动’也就泡汤了。
所以刘易的办法是,在密报上只写四个字‘宛下兵到’!再随敌军的弓箭攻击,将其尽可能多的射入昆阳城中,这样一来,既可保证城中守军能够得到这些‘密报’,也可用这个宛城援军到来的假消息鼓舞城中守军,当自己‘斩首行动’成功之时,便会让他们以为是宛城援军到了,从而果断杀出,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与此同时,这些密报也会被敌军所‘劫取’,正好可以误导他们以为宛城已经被汉军拿下,让他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宛城方面的防御,从而减轻刘易等人行动的压力。
这样一个‘一箭数雕’的办法,自然获得了众人的认同,于是当晚,刘易等人便挑选了三千士兵,准备随后的行动,同时也按照计划,派人开始向昆阳城中发送‘宛下兵到’的消息。
而在昆阳城中困守数日的王常、王凤等人,在得到‘宛下兵到’的消息之后,可谓‘欣喜若狂’,当即商议决定,要在确认宛城援军到来之时,全军杀出昆阳,对敌军来个前后夹击。
所谓‘斩首行动’,其实就是摧毁敌方核心机关,使得敌方指挥系统瘫痪,从而让敌方产生‘战无可战’的想法,从精神上摧毁敌方的抵抗意志。
不过无论是三十六计的‘擒贼擒王’,还是这个由英**事理论家富勒提出的‘斩首行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摧毁敌方指挥系统,造成敌方的瘫痪。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把一支军队比喻为一个人,那军队的指挥系统就如同人的大脑,一旦发生了瘫痪,就会便成植物人,那么军队也就失去了作战能力,只能任人宰杀了。
运用这一战术的实例可说是不胜枚举,历史上便有诸多案例,现代战争中也多次出现,而那些武侠小说中,对这类情节的描述就更多了,比如《神雕侠侣》中杨过以石头击杀蒙哥,《天龙八部》中萧峰挟持辽国皇帝,都是这个路数,虽然情节夸张点,可道理还是相通的。
不过此时马武在听了刘易的说法之后,却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敌军围城驻扎,我们如何能够得知其主帅所在,又如何能进到敌军的中军大营斩杀敌军主帅呢!”
在马武看来,如今新军稳固驻扎于昆阳城外,重重把守,中军大营又岂能是你说进就能进去的?而且你又凭什么能够知道对方中军大营的所在地呢?
而刘易显然对此已经有了办法,此时他听到马武的疑问,便道:“我们如今既然已经知道敌军的目的不是昆阳,而是对付宛城和我们这些援军,那么昆阳城的东面和南面自然有防御部署,特别是南面,一定会有重兵把守,所以这样比较下来,最为薄弱的一面一定是西面和北面!”
说到这里,刘易顿了顿,又道:“我们这支援军的实力,敌军也很清楚,知道我们的人马不多,所以他们虽然会防备,但是也不会屯重兵,而宛城却有十几万我军主力,敌军一定会非常重视,那么这样一来,很显然,敌军的中军大营一定是在南面!”
说完,刘易看了看众人,这才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若我们让一队人马沿着昆水至东往西,潜入昆阳城西,然后突然杀出,定然可以从最薄弱的位置攻入敌军的中军大营,到时敌军必乱,等到敌军回身来救时,我们剩下的人马,可连通昆阳城中守军一道杀出,定可一举击溃敌军!”
众人听罢,不由瞠目结舌,对刘易的办法吃惊不已,在好半晌之后,马武才又问道:“可是将军打算如何联络城中守军!”
刘易想了想,说道:“敌军不是会不定时向城里射箭么?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一下!”
马武听了,心知刘易一定也有了计划,当下便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如今大家横竖都是死,我们就全听将军指挥了,且请将军吩咐吧!到底由谁去击杀敌军主帅!”
此时刘易环顾众人,然后想了想,才道:“我打算亲自带领三千勇士,前往偷袭敌军中坚!”
众人听闻,皆是一惊,此时邓晨便道:“文山不可,这一去,乃是以死相搏,你如今乃是我们的统帅,要是你去了,我军又该由谁来指挥?”
刘易却摇了摇头,说道:“此番行事虽然凶险,但却更需谨慎,我怕其中会有颇多意外,到时可能会需要随机而变,所以必须由我去,姐夫不必劝我!”
刘易知道这次‘斩首行动’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若将此事交给其他人去,首先一点就是在可能面临的绝境时,此人会不会变节?若他临阵投敌,敌军将计就计将大家都骗去,岂不是会被一举歼灭?
当然,刘易也不光是因为这一个原因,比如邓晨,他就一定不会出卖自己和大家。只是此事确实需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需要随机应变,邓晨他们不可能深入了解刘易的意图和这个战术的意思,一定不如刘易自己去来的合适,所以刘易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亲自执行这个‘斩首行动’。
而马武、邓晨等人见刘易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劝了,此时都主动申请要随刘易行动。刘易见众人这么踊跃,心中倒是大为欣慰,这起码说明这些人都是些可以信任,可以一同作战的好战友。
于是刘易便又仔细考量了一番,最终决定由臧宫、王霸、傅俊等人连同挑选出来的三千勇兵,随自己前去执行‘斩首行动’,而马武、胡殷和邓晨三人留下指挥剩余的军队,等待敌军混乱,便趁势杀出。
但是在这一切开始之前,他们首先要做的,便是通知昆阳城中守军。不过这件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如果刘易他们将自己的计划直接用密报的方式通知昆阳城中守军,要是不小心被敌军劫取,就会泄露自己的计划,那么这‘斩首行动’也就泡汤了。
所以刘易的办法是,在密报上只写四个字‘宛下兵到’!再随敌军的弓箭攻击,将其尽可能多的射入昆阳城中,这样一来,既可保证城中守军能够得到这些‘密报’,也可用这个宛城援军到来的假消息鼓舞城中守军,当自己‘斩首行动’成功之时,便会让他们以为是宛城援军到了,从而果断杀出,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与此同时,这些密报也会被敌军所‘劫取’,正好可以误导他们以为宛城已经被汉军拿下,让他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宛城方面的防御,从而减轻刘易等人行动的压力。
这样一个‘一箭数雕’的办法,自然获得了众人的认同,于是当晚,刘易等人便挑选了三千士兵,准备随后的行动,同时也按照计划,派人开始向昆阳城中发送‘宛下兵到’的消息。
而在昆阳城中困守数日的王常、王凤等人,在得到‘宛下兵到’的消息之后,可谓‘欣喜若狂’,当即商议决定,要在确认宛城援军到来之时,全军杀出昆阳,对敌军来个前后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