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九十一章 传承
“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太祖高皇帝!”
张佳木点一点头,向着王骥道:“此论甚正,老伯爷,愚意也是觉得如此。”
‘好,你能这么说,老夫甚慰。”
“但如果我停止在这一步,恐怕也不是这个原因。”张佳木缓缓道:“得国此正,也不说就不能失国。王朝更迭兴替,谁还管当初的事?要说得国之正,周朝八百年天下就不正?”
他见王骥要反驳,因摇了摇头,向王骥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绝不可以天下人奉一人,而一人可以残民以逞,享尽威福”“没有这个道理!”
“佳木此…“
明朝学术的开放还要从明中后期开始,那些文臣根本不把皇权看在眼里,可以直指着皇帝的鼻子大骂。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才会出现顾炎武和黄宗羲两个救国无方,误国有术,但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两个大学者。
张佳木现在说的,便是顾炎武的主张。
可以说,在当时就提出这种比较原始的理论也是极为不容易的,也是明末思潮解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这样的见解。如果没有明末文官政治发展到顶峰的结果,恐怕顾炎武也不会有此结论。
但就现在王骥来说,这样的理论也实在是太超拼了一此。
老头儿瞠目结舌,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君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张佳木看向王骥,沉声道:“现今天下事独集于县官一人之手,连丞相也没有,试问,君贤则国治,君若不贤,又如何?”
“君不贤,则文死谏耳。”
“死谏仍不听呢?”
“这……”
张佳木微微一笑,道:“王振用事时老伯爷为什么托庇于阉人门下,还不是因为国君年幼,实权尽在阉人之手,不得已不为之耳。如果君权没有那么大,大臣可以分府自立门户,各操权柄,州县官可以自行辟官,临民、理财、管军、分君权而各治之,天下事又如何呢?”
明清之际之所以国家衰败到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还是因为中央集权太过,儒学因程朱理学的出现而僵化,士大夫除了少数人之外,经世致用之学根本就谈不上。
现在这会儿就是明朝一个关键的转向点。
是继续集权继续僵化,还是幡然悔悟,有所改变9
对于时政的弊病,王骥也是心知肚明,等张佳木说完,他点了点头,道:“看来佳木主持的政府革新,绝不会止步于现在这个样子。
“是的,是的!”
张佳木答道:“自是不会止于现在这样的程度。不瞒伯爷说吧,中央要恢复三省制度强加监察,限制君权,独立同法。做到这个程度只若是今天行,我便是明天便死也是值得的。”
他从来没有和人这么推心置腹的说话,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随着时间和权力的增减会产生变化。
张佳木执掌天下权,久矣!到现在,把话说出口来,他也才是知道,眼前国家大政的走向和改变在他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也怪不得很多优秀而杰出的政治人物,为了理想可以抛弃一切。
有的时候,只有到这种境界的人才会深刻的理解,为什么会如此。
“是的!”他自己强加了一下语气,向着王骥道:“伯爷带我出身,所以我句句是实。中央就是要这么改,非改不可。若是有谁挡我去路,任是谁,我也绝不会放过!”
“唉!”王骥也是神情激动,起身跤了几句,才转身向张佳木道:“你和增儿,分歧就在于此了。”
“伯爷说的是,这实在是没有办法可想的事。”
“这都是命中注定所必然之事,无可再说。”王骥看向张佳木,道:“这么一说,你绝不会放权,最少在二十的内,非得由你把大权牢牢握住不可。那么,我要问你,三省重立,中央如你所说改制成功,地方郡县分权,也是势属必然。同时,吏员与官员都以考试进行,是不是?”
“是,这也瞒不过伯爷。”
‘嘿,老夫和胡老狐狸常推演朝局,看你要怎么做。我看,你办吏员学校,考核吏员,只是将来考核官员的先声罢了。将来,是要官吏不分,官可以行吏事,吏也可以为官,是吧?”
“就是如此,伯爷真的厉害。”
‘这不算什么。”王骥甚是感慨,向着张佳木道:“老夫虽然能从你的布局中推演出一些东西来,但和我胡老狐狸,还有王直那厮,我们三个服官都有一百五十年了,三个老东西自诩不凡,但于国家大政上一无建树,和你相比,我们真的只是伴食鬲诺的小吏罢了!”
王骥这般夸奖,张佳木却也是并不谦虚,和这些老臣比起来,他的成就自是要大上许多,这一层也毋庸讳言。
“那么,老夫最后来问你一句,这却是老夫自己问,佳木,究竟将伊于胡底呢?”
“废立之事,绝不会有。”
张佳木想了一想,便语气坚决的道:“历来权臣想要更进一步,篡夺中央,非得有两次以上的废立,请伯爷放心,绝不会有此事发生。还有,重建中央威权,分权三省,我的权力也会慢慢削减,除了军权之外,政权我将慢慢的不再插手。”
王骥眼皮一跳,道:“你的意思,将留着军权在手?”
“是的,本朝也非得有一个军权极大的人物来制衡文臣不可。”
在明朝原本的轨道上,虽然朱元璋和朱棣这爷儿俩都是强势帝王,也有很强大的武官集团,但明中期之后,文官集团一样发展到了可以对抗皇权,同时也对抗皇权的昏属品宦官的地步。
现在张佳木进行了政治改革,文官们在制度上都有掌握天下的权力,如果军方没有一个强势人物和掌握强势军权的人物和机构在,历史的演变将一无变化,百年之后,仍然是文强武弱,国家渐渐失去国防的结局。
“这么说,你要重开大都督府?”
王骥不愧老而弥坚,甚是老辣。张佳木不过刚提一个头,他便巳经知道结果了。
“是的,重开大都督府。”张佳木答说道:“事情一出,我就知道我很难了。以今日之局面,我没有办法激流永退。一退,则非死不可。”
今日局面,确实也是如此。
太子要杀张佳木,而张佳木若不弓颈就戮的话,就非弓导一场废太子的政变。这政变一起,宫中再有这么样的动静,他一失权柄,就非死不可。
就算是驸马的身份,也是一样救不了他。
“所以“张佳木看到王骥的脸上也有谅解的表情,因又接着道:‘天下军权,我必须掌握在手。而且,以后要形成制度。”
‘这个制度怎么弄?”
“汉代的大将军,权柄太重。以大将军录尚书事,军权和政权全部在手。现在我重开三省,中书令和尚书、门下三省掌握天下政权,而我和历代大都督只掌军权。”
“如果你下一任的大都督有野心,文官虽有政权,但调一营兵,什么问题也解决了。”
“天下事哪有这么简单?文官掌握了政权和人心,还有可管一部份后勤,军队以后也要读书识字,知道天下大义。
如果文官无理相逼,甚至是皇帝无理,那么军队可以反击,除此之外,绝不可调兵相向口这一层,我将刻石成碑,留在大都督府正堂之前。”
‘虽然如此,还不足。”张佳木又接着道:“还要有监军,掌握军队动向,同时也规劝继任的大都督们,还有,要加强监察权,便是议院。以天下有名有德望的人,不拘是士大夫还是退休的武官,又或是有名的学者,甚至是商人,有此一院,可以制衡和调和文武,伯爷,以为如何?”
“说到这,你还没有说大都督怎么选任?”
“这没有办法选。叫皇上和外人插手,大都督府自己就会乱。”说到这,张佳木微微一笑,向着王骥道:“况且,我做这么多事,立这么大功,掌这么大权,难道就什么也不落?我虽一心为国,也不能清高至此,以后大都督,就由我的子孙相袭,世代守国,岂不也是美事?”
“哈哈,果然如此,不出老夫所料。”
“老伯爷,这种时候,我能这么着,是不是也算退了一步?”
“算了,算了。”王骥神情已经轻松很多,他道:‘你不曾要加九锡,已经难得可贵口嗯,可贵之至。”
他看向左右四周,看到巳经听呆了的李成桂和门达等人,又是抚须笑道:“况且你为大都督,并且世代相承,也是要安部下之心啊。他们提着脑袋陪你玩命,你说要退位,恐怕现在你的这些部下就要和你玩儿命。现在这么一说,知道将来必定可以尊荣富贵一生,而且可以安然传给子孙,大家自然就心安了。”
“是的,愚见也是如此。”说这个,张佳木自是有点无奈,但哪怕就是他自己也想把权位传给子孙,人同此心,谁又能真的无私,到化家为国的地步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张佳木点一点头,向着王骥道:“此论甚正,老伯爷,愚意也是觉得如此。”
‘好,你能这么说,老夫甚慰。”
“但如果我停止在这一步,恐怕也不是这个原因。”张佳木缓缓道:“得国此正,也不说就不能失国。王朝更迭兴替,谁还管当初的事?要说得国之正,周朝八百年天下就不正?”
他见王骥要反驳,因摇了摇头,向王骥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绝不可以天下人奉一人,而一人可以残民以逞,享尽威福”“没有这个道理!”
“佳木此…“
明朝学术的开放还要从明中后期开始,那些文臣根本不把皇权看在眼里,可以直指着皇帝的鼻子大骂。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才会出现顾炎武和黄宗羲两个救国无方,误国有术,但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两个大学者。
张佳木现在说的,便是顾炎武的主张。
可以说,在当时就提出这种比较原始的理论也是极为不容易的,也是明末思潮解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这样的见解。如果没有明末文官政治发展到顶峰的结果,恐怕顾炎武也不会有此结论。
但就现在王骥来说,这样的理论也实在是太超拼了一此。
老头儿瞠目结舌,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君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张佳木看向王骥,沉声道:“现今天下事独集于县官一人之手,连丞相也没有,试问,君贤则国治,君若不贤,又如何?”
“君不贤,则文死谏耳。”
“死谏仍不听呢?”
“这……”
张佳木微微一笑,道:“王振用事时老伯爷为什么托庇于阉人门下,还不是因为国君年幼,实权尽在阉人之手,不得已不为之耳。如果君权没有那么大,大臣可以分府自立门户,各操权柄,州县官可以自行辟官,临民、理财、管军、分君权而各治之,天下事又如何呢?”
明清之际之所以国家衰败到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还是因为中央集权太过,儒学因程朱理学的出现而僵化,士大夫除了少数人之外,经世致用之学根本就谈不上。
现在这会儿就是明朝一个关键的转向点。
是继续集权继续僵化,还是幡然悔悟,有所改变9
对于时政的弊病,王骥也是心知肚明,等张佳木说完,他点了点头,道:“看来佳木主持的政府革新,绝不会止步于现在这个样子。
“是的,是的!”
张佳木答道:“自是不会止于现在这样的程度。不瞒伯爷说吧,中央要恢复三省制度强加监察,限制君权,独立同法。做到这个程度只若是今天行,我便是明天便死也是值得的。”
他从来没有和人这么推心置腹的说话,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随着时间和权力的增减会产生变化。
张佳木执掌天下权,久矣!到现在,把话说出口来,他也才是知道,眼前国家大政的走向和改变在他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也怪不得很多优秀而杰出的政治人物,为了理想可以抛弃一切。
有的时候,只有到这种境界的人才会深刻的理解,为什么会如此。
“是的!”他自己强加了一下语气,向着王骥道:“伯爷带我出身,所以我句句是实。中央就是要这么改,非改不可。若是有谁挡我去路,任是谁,我也绝不会放过!”
“唉!”王骥也是神情激动,起身跤了几句,才转身向张佳木道:“你和增儿,分歧就在于此了。”
“伯爷说的是,这实在是没有办法可想的事。”
“这都是命中注定所必然之事,无可再说。”王骥看向张佳木,道:“这么一说,你绝不会放权,最少在二十的内,非得由你把大权牢牢握住不可。那么,我要问你,三省重立,中央如你所说改制成功,地方郡县分权,也是势属必然。同时,吏员与官员都以考试进行,是不是?”
“是,这也瞒不过伯爷。”
‘嘿,老夫和胡老狐狸常推演朝局,看你要怎么做。我看,你办吏员学校,考核吏员,只是将来考核官员的先声罢了。将来,是要官吏不分,官可以行吏事,吏也可以为官,是吧?”
“就是如此,伯爷真的厉害。”
‘这不算什么。”王骥甚是感慨,向着张佳木道:“老夫虽然能从你的布局中推演出一些东西来,但和我胡老狐狸,还有王直那厮,我们三个服官都有一百五十年了,三个老东西自诩不凡,但于国家大政上一无建树,和你相比,我们真的只是伴食鬲诺的小吏罢了!”
王骥这般夸奖,张佳木却也是并不谦虚,和这些老臣比起来,他的成就自是要大上许多,这一层也毋庸讳言。
“那么,老夫最后来问你一句,这却是老夫自己问,佳木,究竟将伊于胡底呢?”
“废立之事,绝不会有。”
张佳木想了一想,便语气坚决的道:“历来权臣想要更进一步,篡夺中央,非得有两次以上的废立,请伯爷放心,绝不会有此事发生。还有,重建中央威权,分权三省,我的权力也会慢慢削减,除了军权之外,政权我将慢慢的不再插手。”
王骥眼皮一跳,道:“你的意思,将留着军权在手?”
“是的,本朝也非得有一个军权极大的人物来制衡文臣不可。”
在明朝原本的轨道上,虽然朱元璋和朱棣这爷儿俩都是强势帝王,也有很强大的武官集团,但明中期之后,文官集团一样发展到了可以对抗皇权,同时也对抗皇权的昏属品宦官的地步。
现在张佳木进行了政治改革,文官们在制度上都有掌握天下的权力,如果军方没有一个强势人物和掌握强势军权的人物和机构在,历史的演变将一无变化,百年之后,仍然是文强武弱,国家渐渐失去国防的结局。
“这么说,你要重开大都督府?”
王骥不愧老而弥坚,甚是老辣。张佳木不过刚提一个头,他便巳经知道结果了。
“是的,重开大都督府。”张佳木答说道:“事情一出,我就知道我很难了。以今日之局面,我没有办法激流永退。一退,则非死不可。”
今日局面,确实也是如此。
太子要杀张佳木,而张佳木若不弓颈就戮的话,就非弓导一场废太子的政变。这政变一起,宫中再有这么样的动静,他一失权柄,就非死不可。
就算是驸马的身份,也是一样救不了他。
“所以“张佳木看到王骥的脸上也有谅解的表情,因又接着道:‘天下军权,我必须掌握在手。而且,以后要形成制度。”
‘这个制度怎么弄?”
“汉代的大将军,权柄太重。以大将军录尚书事,军权和政权全部在手。现在我重开三省,中书令和尚书、门下三省掌握天下政权,而我和历代大都督只掌军权。”
“如果你下一任的大都督有野心,文官虽有政权,但调一营兵,什么问题也解决了。”
“天下事哪有这么简单?文官掌握了政权和人心,还有可管一部份后勤,军队以后也要读书识字,知道天下大义。
如果文官无理相逼,甚至是皇帝无理,那么军队可以反击,除此之外,绝不可调兵相向口这一层,我将刻石成碑,留在大都督府正堂之前。”
‘虽然如此,还不足。”张佳木又接着道:“还要有监军,掌握军队动向,同时也规劝继任的大都督们,还有,要加强监察权,便是议院。以天下有名有德望的人,不拘是士大夫还是退休的武官,又或是有名的学者,甚至是商人,有此一院,可以制衡和调和文武,伯爷,以为如何?”
“说到这,你还没有说大都督怎么选任?”
“这没有办法选。叫皇上和外人插手,大都督府自己就会乱。”说到这,张佳木微微一笑,向着王骥道:“况且,我做这么多事,立这么大功,掌这么大权,难道就什么也不落?我虽一心为国,也不能清高至此,以后大都督,就由我的子孙相袭,世代守国,岂不也是美事?”
“哈哈,果然如此,不出老夫所料。”
“老伯爷,这种时候,我能这么着,是不是也算退了一步?”
“算了,算了。”王骥神情已经轻松很多,他道:‘你不曾要加九锡,已经难得可贵口嗯,可贵之至。”
他看向左右四周,看到巳经听呆了的李成桂和门达等人,又是抚须笑道:“况且你为大都督,并且世代相承,也是要安部下之心啊。他们提着脑袋陪你玩命,你说要退位,恐怕现在你的这些部下就要和你玩儿命。现在这么一说,知道将来必定可以尊荣富贵一生,而且可以安然传给子孙,大家自然就心安了。”
“是的,愚见也是如此。”说这个,张佳木自是有点无奈,但哪怕就是他自己也想把权位传给子孙,人同此心,谁又能真的无私,到化家为国的地步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