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未及时撤退的原…
早在九月下旬,当日军派出三个师团增援上海,而进展缓慢的时候,日本参谋本部开始深入研究,究竟把华北方面的作战扩大,还是把兵力调到上海方面?也就是说,战场的重心究竟放在哪里?研究的结果,是再次向上海大规模增兵,把主战场由华北转移到上海的意见占了上风。10月初,计划被天皇批准。第10军也开始着手组建。
日本陆军一直想要北进对付苏联的,这次为什么下了大决心要把主要兵力用于上海呢?
那是因为日军几个主力师团的伤亡,震惊了东京。首先,因为日军在淞沪战场上遭到中**队强有力的持续不断的抗击,以致其速战速决的计划迟迟未能顺利实现。日本参谋本部在七七事变前制订的1937年度对华作战计划,设想以2个师团的兵力与海军协同,一举击败上海中国守军、解决上海问题。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日本陆军未及到达上海,中**队先发制敌,对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发动围攻战,这为日本统帅部意料所不及。至8月下旬,日军派出2个师团登陆宝山至吴淞一带,又遭到中**队的猛烈阻击,进展缓慢,如日本方面所说的:“因中**队的军事设施极为坚固而且集中了大量兵力,所以陷入了苦战状态。”④为迅速推进战局,日本统帅机关又于9月下半月派出3个师团兵力,第二次大规模增兵淞沪。与此同时,中国统帅机关在九十月间的40天上下时间里,也调动了四五十个师的部队进入淞沪战场。9月至10月间,中**队进行阵地抗击战,其规模之巨大、战斗之激烈、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再次出于日本军部之意料,而不能不受到极大的震动。
日本军部根据淞沪战场日军伤亡情况,认为上海战局不容乐观。8月份,华北战场的伤亡人数约为淞沪战场的3倍。9月份,淞沪战场日军的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共达12334名,而华北战场少于前者,为8562名。到10月23日,淞沪战场日军伤亡数累计已达25323名,远远超过了华北战场的伤亡数。以几个主力师团的伤亡情况来看,也确实使东京军部震惊。号称精锐的第九师团,到10月18日伤亡已达6000余人,占师团原有人数的一半以上。第一○一师团的伤亡更大,已接近9000人。战至大场作战结束、越过苏州河之前,第九师团伤亡总数已上升到9500余人。
同时,日本军部认为淞沪战场的进展不如华北战场,“一方面,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与第五师团作战积极性很高,华北方面军也是如此,颇有超越规定作战线之势;另一方面,上海方面战斗则处于胶着状态。”此时华北方面军已占领了保定、石家庄、沧县、德州等地,而上海派遣军却对一个大场镇还久攻不下。因此,东京参谋本部认为“为了打开这种局面,有必要采取新的措施。”下村定在参谋本部的会议上强调:如果“上海方面就那样让它下去,(那就)无法取得结束战局的结果。”他力主“在这方面积极地行动,(以)获得所期的战果。”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担心苏联如果趁此机会进攻,日本将非常被动。当时参谋本部判断,苏联要发动对日攻势的话,大概在11、12月的晚秋初冬时期,担心在这对苏关系最危险的时期,出现(上海)战线胶着状态,将给苏联对日攻势的好机会,所以企图在这之前打开(上海)战局。”
正是根据对苏关系之形势的这种判断,日本参谋总长在10月6日上奏天皇裕仁的今后作战计划书中明确提出:“如果在上海完全被我方控制之前北方有变(指发生对苏战事),将发生令人极为忧虑之结果。因此,目前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是迅速结束上海战局。”
再其次,日本的此种要求迅速解决上海战局的主张,也是与《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在即有关。日本当局深知上海战局如何发展为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已成为国内外注目之的”。如果能在布鲁塞尔会议开幕之前攻占上海,将会对日本在国际舞台的较量中造成有利的形势,也更有利于通过德国向中国施压,逼迫中国政府接受其提出的条件。日本海军军令部次长岛田繁太郎10月17日在一份写给海军省部的备忘录里说道:“上海战事的早一日成功,不但可以加速(中国)事变的结束,还可以对英、美、俄等国的向背,起良好的引导作用。”他提出“为了支援打开目前陆军的苦战,以保全本事变的成果,海军应尽全力协助本作战,海陆一体,来达此目的。”
最后,日本参谋本部之所以要转换作战重心,在战略上的着眼点,是在于要歼灭中**队的主力,并企图在经济上致中国当局于死地,从而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下村定在解释其转移作战重心于华东的主张时,说出了其中的意图:“上海方面作战的着眼点不是救援上海(日军)的危急,而是出于和上海派遣军面前多达七十五个师的敌军主力交战将其击破这样的积极想法。也是因为要迫使中国方面在经济上屈服,就要迅速切断上海和周围的联系。”(11)显然,在军事上,是企图一举击灭集中于淞沪战场的中国70多个师的部队;在经济上,是要通过夺占经济中心的上海,从经济上打压中国当局,迫使其停止抵抗。总之,“其意图就是把上海方面作为日军的主作战,攻击敌主力,谋求结束战争。”
在上述各项意图被日本参谋本部所确认后,10月12日拟定了《关于今后的作战事项》。其中规定了“迅速在上海方面获得所期的战果”的作战方针,为此提出确保上项方针实现的2项主要措施:“一、上海派遣军继续执行现在的任务,二、以第十军在杭州湾北岸登陆,以利于上海派遣军完成任务。”此前不久,组建第十军的各项事项已经在秘密地进行了。
日本陆军一直想要北进对付苏联的,这次为什么下了大决心要把主要兵力用于上海呢?
那是因为日军几个主力师团的伤亡,震惊了东京。首先,因为日军在淞沪战场上遭到中**队强有力的持续不断的抗击,以致其速战速决的计划迟迟未能顺利实现。日本参谋本部在七七事变前制订的1937年度对华作战计划,设想以2个师团的兵力与海军协同,一举击败上海中国守军、解决上海问题。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日本陆军未及到达上海,中**队先发制敌,对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发动围攻战,这为日本统帅部意料所不及。至8月下旬,日军派出2个师团登陆宝山至吴淞一带,又遭到中**队的猛烈阻击,进展缓慢,如日本方面所说的:“因中**队的军事设施极为坚固而且集中了大量兵力,所以陷入了苦战状态。”④为迅速推进战局,日本统帅机关又于9月下半月派出3个师团兵力,第二次大规模增兵淞沪。与此同时,中国统帅机关在九十月间的40天上下时间里,也调动了四五十个师的部队进入淞沪战场。9月至10月间,中**队进行阵地抗击战,其规模之巨大、战斗之激烈、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再次出于日本军部之意料,而不能不受到极大的震动。
日本军部根据淞沪战场日军伤亡情况,认为上海战局不容乐观。8月份,华北战场的伤亡人数约为淞沪战场的3倍。9月份,淞沪战场日军的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共达12334名,而华北战场少于前者,为8562名。到10月23日,淞沪战场日军伤亡数累计已达25323名,远远超过了华北战场的伤亡数。以几个主力师团的伤亡情况来看,也确实使东京军部震惊。号称精锐的第九师团,到10月18日伤亡已达6000余人,占师团原有人数的一半以上。第一○一师团的伤亡更大,已接近9000人。战至大场作战结束、越过苏州河之前,第九师团伤亡总数已上升到9500余人。
同时,日本军部认为淞沪战场的进展不如华北战场,“一方面,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与第五师团作战积极性很高,华北方面军也是如此,颇有超越规定作战线之势;另一方面,上海方面战斗则处于胶着状态。”此时华北方面军已占领了保定、石家庄、沧县、德州等地,而上海派遣军却对一个大场镇还久攻不下。因此,东京参谋本部认为“为了打开这种局面,有必要采取新的措施。”下村定在参谋本部的会议上强调:如果“上海方面就那样让它下去,(那就)无法取得结束战局的结果。”他力主“在这方面积极地行动,(以)获得所期的战果。”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担心苏联如果趁此机会进攻,日本将非常被动。当时参谋本部判断,苏联要发动对日攻势的话,大概在11、12月的晚秋初冬时期,担心在这对苏关系最危险的时期,出现(上海)战线胶着状态,将给苏联对日攻势的好机会,所以企图在这之前打开(上海)战局。”
正是根据对苏关系之形势的这种判断,日本参谋总长在10月6日上奏天皇裕仁的今后作战计划书中明确提出:“如果在上海完全被我方控制之前北方有变(指发生对苏战事),将发生令人极为忧虑之结果。因此,目前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是迅速结束上海战局。”
再其次,日本的此种要求迅速解决上海战局的主张,也是与《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在即有关。日本当局深知上海战局如何发展为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已成为国内外注目之的”。如果能在布鲁塞尔会议开幕之前攻占上海,将会对日本在国际舞台的较量中造成有利的形势,也更有利于通过德国向中国施压,逼迫中国政府接受其提出的条件。日本海军军令部次长岛田繁太郎10月17日在一份写给海军省部的备忘录里说道:“上海战事的早一日成功,不但可以加速(中国)事变的结束,还可以对英、美、俄等国的向背,起良好的引导作用。”他提出“为了支援打开目前陆军的苦战,以保全本事变的成果,海军应尽全力协助本作战,海陆一体,来达此目的。”
最后,日本参谋本部之所以要转换作战重心,在战略上的着眼点,是在于要歼灭中**队的主力,并企图在经济上致中国当局于死地,从而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下村定在解释其转移作战重心于华东的主张时,说出了其中的意图:“上海方面作战的着眼点不是救援上海(日军)的危急,而是出于和上海派遣军面前多达七十五个师的敌军主力交战将其击破这样的积极想法。也是因为要迫使中国方面在经济上屈服,就要迅速切断上海和周围的联系。”(11)显然,在军事上,是企图一举击灭集中于淞沪战场的中国70多个师的部队;在经济上,是要通过夺占经济中心的上海,从经济上打压中国当局,迫使其停止抵抗。总之,“其意图就是把上海方面作为日军的主作战,攻击敌主力,谋求结束战争。”
在上述各项意图被日本参谋本部所确认后,10月12日拟定了《关于今后的作战事项》。其中规定了“迅速在上海方面获得所期的战果”的作战方针,为此提出确保上项方针实现的2项主要措施:“一、上海派遣军继续执行现在的任务,二、以第十军在杭州湾北岸登陆,以利于上海派遣军完成任务。”此前不久,组建第十军的各项事项已经在秘密地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