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世纪帝国

第一卷 雏鹰初啼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东亚新秩序(五)

    第一百五十三章东亚新秩序(五)

    日本的卓越表现,让另一个原本以“老资格藩国”自诩的朝鲜隐隐开始着急。

    之前,国王李熙眼看着爱妃和宫人被野兽一般的日本浪人轮番摧残最终命归天国,本来就受了极大的刺激。接着,这位国王又被大井成元等人掳走,仓皇北逃,一路饱经离乱,连气带吓,再加上身体本来不好,半路就害了重病。

    大井等人也顾不上这个傀儡君主,再加上缺医少药,李熙居然一命呜呼。

    后来投降令到,日本驻朝军队瓦解,狂乱之中,日本掳获的朝鲜宗室,如严贵妃,被日本乱兵**致死,其儿子,日本所立的所谓“皇太子”李垠,不过是个婴儿,自然也死在乱刀之下。原本的太子李拓是个懦弱人,多年的折磨下来,早已是精神衰弱,再眼见着如此疯狂的场面,干脆就发了疯,狂呼乱喊,最后被不耐烦的日本军官一刀砍死,日本李朝嫡系算是绝了嗣。

    等到中华帝国光复朝鲜之后,居然找不到朝鲜李朝嫡系传承,这一下倒是有些发懵。

    这个时候,朝鲜民族主义者群体中也产生了恐慌。各种谣言四起,纷纷说中国可能要废藩置县,直接设朝鲜省。而很多亲华派,也包括不少的投机分子,更是如获至宝,成群结队拜见中国的政军要人,鼓吹中韩合并,恳请内附。

    对朝鲜人来说,经历了日本屈辱的殖民统治,又见识了中国力战日俄的威力,再加上作为国家象征的李氏王族灭绝,而朝鲜文化又一脉传承自中国,向来自诩“小中华”,对中国本来就看作父母上邦。

    再加上壬辰抗倭的情分,汉城的“大报坛”还在,而中华帝国自称“承皇明正统”,平添许多亲切感,很多朝鲜民众和知识分子,中产阶级,遗老遗少,一经鼓动,干脆开始在几大城市举行请愿,要求“归附中华”。

    不少朝鲜老头子早就翻出了大明衣冠,或者至少也是李朝的明式衣冠,一个个老泪纵横,说着南腔北调磕磕绊绊的华语,纷纷把祖宗追溯到了魏晋乃至商周,纷纷表述自己的祖宗代代相传,想的是中华,念的是华夏,今日得见王师,保三千里河山不失,已是心旌摇动。李朝血脉断绝,可见上天有意,让朝鲜小中华回归神州父母之邦。天朝得开疆土,我朝鲜生民得归附祖宗之地,自箕子朝鲜立国以来,第一次可以回归父母邦国,这是朝鲜亘古未有之盛事,也是中华盛事啊

    很多朝鲜普通民众的思想倒没这么复杂。他们只是觉得中国如此强盛,待外族也一贯不薄,做个中国人也不是什么坏事。那些早先在中国住着的朝鲜人,不是不少都生发了?看日本人在朝鲜干的烂事,这真叫人比人得死啊……

    当然,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做了中国人,在日本人面前有面子。

    “兀那倭狗尔敢对上邦老爷无礼,是想作死吗?”。

    种种情绪鼓动之下,朝鲜各阶层倒是货真价实掀起了一场“归附”运动。

    从平壤到汉城,再到釜山,日本男男女女唱着“道拉基”,男人扛着麻袋,女人顶着坛子,走着山路把家乡土产送给天朝王师,还要带上村里人集体签名的“归附状”。

    朝鲜李朝公卿,各世家,各行各业代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递交了《请允朝鲜归附父母之邦,正本清源,恢复华夏身份疏》,洋洋洒洒万字,从箕子朝鲜,称藩周朝说起,一直讲到甲午倭乱,家国沦丧,日人残暴,朝鲜上下民不聊生,幸得我天朝王师威武,复我河山,怎奈李王不幸,王统灭绝,我天朝怎可坐视朝鲜生民涂炭?恳请我大皇帝陛下伏念朝鲜民庶归附华夏心意之诚,接纳朝鲜为神州子女,使我朝鲜得沐汉风,复我天朝支脉之本色,如此则朝鲜幸甚,朝鲜生民幸甚,云云。

    这倒让郑宇有些哭笑不得,更有点措手不及。

    发自内心,他并不太想接纳朝鲜为本土行省。

    这里边的原因,首先是国际形势的要求。毕竟朝鲜一直是一个独立国家,即使是日本占据,也只能是以保护国的宗藩形式。目前中国的强硬姿态已经遭到列强猜忌,如果公开吞并朝鲜,无论是多么“民意”,列强都可以认为你是狼子野心。

    民意?朝鲜人懂什么是国家吗?

    其次,朝鲜人这个墙头草民族,郑宇发自内心是不太看得起的。诚然,朝鲜人勤劳努力,也很有农业的天分,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朝鲜,在郑宇看来,更适合作为帝国的工具,而不是帝国的国民本身。他们的某些特点,决定了作为“特管”一类的存在,很可以干一些帝国军事力量不太方便干的事情,帝国受益,而名声却无损。可要是朝鲜人归附了帝国,成了帝国国民,这个妙处自然也就谈不到了。

    再次,帝国要打造的东亚秩序,当然不能是赤luo裸的吞并。之前安南内附,乃是形势需要,而朝鲜如果再“内附”,那未来的“亚洲解放”也就是一句空话,而且很直接地会导致日本疑神疑鬼。计划中在印度的安排,也更可能胎死腹中。

    千金马骨也好,做做样子也好,朝鲜这个独立国体,还是要保留的。

    最后,郑宇也有点看不上穷困不堪的朝鲜。所谓要啥没啥,这个半岛倒也当得起了。即使说矿业,农产品,港口,通过条约和政治经济文化控制,也都能到手,又何必直接吞并呢?吃相过于难看,实在是不利于郑宇规划中的帝国蓝图。

    在郑宇未来的东亚体系里,朝鲜人和日本人彼此竞争,这才是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模式。如果少了朝鲜,日本兔死狐悲,疑神疑鬼,朝鲜人大多又不通汉语,难免还是被边缘化,也未必满意,最后搞到大家都不爽,中国名实俱损,这样的傻事,实在是相当伤不起。

    这个时候,列强也找上门来,请帝国就朝鲜的未来“给个说法”。

    英国方面的态度最为委婉,总之是作为盟国,不希望看到中国干出一些违反国际政治惯例和原则的事情。当今世界,尊重民族国家的独立乃是潮流嘛……

    李经方也很干脆地提到,帝国注意到印度人民最近对盟国殖民当局提出了一些政治诉求,帝国作为大英帝国的盟友,对盟国的应对也很关切……

    看着朱尔典爵士露出不加掩饰的愠怒和尴尬,李经方一笑,很快就给对方吃了定心丸。印度的事情,帝国不会干预;朝鲜的事情,贵国也不必太多费心。当然,帝国方面也绝不会让英王政府难做,这点是可以保证的。

    美国大使罗克希尔最为直截了当,如果帝国直接吞并朝鲜,美国政府将难以平息国内对中国企图“吞并整个亚洲乃至美洲”的担忧,到了那个时候,中美两国的合作必然蒙上阴影。

    在郑宇的授意之下,李经方直接给罗克希尔吃了个定心丸:帝国绝对不会吞并朝鲜,朝鲜的独立将获得帝国政府的背书。

    列强使节将信将疑地向各自国内做了汇报,得到的训令大致上是“密切注意中国在东北亚的动向,及时汇报”。

    很快,中华帝国政府发布正式通告,一方面回顾了朝鲜与华夏多年来唇齿相依的情谊,于华夏父母邦国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多次共同御敌中结下的深厚情谊,一方面感谢朝鲜民庶对帝国的信赖于忠诚,并诚恳地希望两国继续亲密友好,让朝鲜沐浴在华夏文明的光辉之中,但最后也同样很诚恳地宣布,帝国的东亚秩序,是充分尊重已独立国家的意愿,共同发展的秩序,而不是野蛮吞并,强权霸占的扩张策略。

    对于朝鲜,虽然李朝嫡系断绝,但帝国将尊重朝鲜民庶的意愿,也建议朝鲜民庶自己考虑立国方式。帝国方面,不能接受朝鲜各界的内附请求,也请朝鲜方面给与理解。

    这一来,原本兴高采烈的朝鲜“义民”一时失了声。很多遗老遗少还没反应过来,私底下说这是天朝历朝历代的“三让”规矩,打尧舜禹那阵子传下来的,古书里说的明白没事,只要咱继续上书,天朝总得答应

    就这样,来来回回五六个会合。

    眼看着中国的态度非常坚决,朝鲜“归附派”终于也发了懵。万万没想到,历来都是嫌自己地盘小,这一次却碰上个送上门的“肥肉”非往外推的

    很多老头子号啕大哭,以头触地,叫嚷着我等身为华夏遗民,不得归附父母之邦,有何脸面见祖宗于地下

    朝鲜上下顿时哀鸿遍野,原本想着能一跃而为天朝上邦之民,没想到却还要在这鸟不生蛋的地方做个小国屁民

    正所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心思灵活之人立刻又转了主意,开始鼓动“中韩和亲论”,即由朝鲜李族支脉中,或者王氏朝鲜的遗民里,选择貌美德淑的美女,以朝鲜“王女”的身份嫁给天朝皇帝陛下,正妻不指望,只要有个名分,生下王子便为朝鲜国王,如此一来,朝鲜与上国亲密无间,虽不归附,也和归附无二了。

    这一下,朝鲜的遗老遗少和很多中青代都是拍案叫绝,纷纷提出“天朝历代都有从朝鲜选秀女的规矩”,立刻就开始了“寻美”。

    听闻是送到天朝给大皇帝陛下做妃嫔,朝鲜举国轰动。

    这可不是一般皇帝,乃是当代李世民,十八岁拳打俄国,脚踏日本,开创东亚格局的一代英主更难得的是,别人还没婚配这就算不是正宫,起码也是个贵妃级别吧?少字这朝鲜得个“大皇子”来继承朝鲜王位,那是多大的体面

    一开始,由于朝鲜方面军精力都在占领日本和调集兵力向北进攻海参崴的事情上,并没太把这个当回事。等到朝鲜已经如火如荼,这些人愕然发现,原本当作笑料的事情居然要成了真

    郑宇是真的有些哭笑不得了。

    他并不是什么不食烟火的圣人,可这么雷人的事情,摆明了把他当“种马”,这实在是让他有些接受不能。

    眼看着朝鲜的这些人有点走火入魔,他也不得不认真起来,给驻军和管理当局下了命令,提前颁布了“朝鲜临时国策大纲”。

    “大纲”一出,朝鲜顿时熄火。

    大纲说得明白,既然朝鲜折腾来折腾去没有定论,而帝国也不想“合并”朝鲜,就由帝国来对朝鲜执行一段时间的管理,直到朝鲜人可以自我管理为止。

    在郑宇的架构里,朝鲜王国的体制暂时不变,没有合适的君主就先空着,总之既然是藩国,由郑宇以宗主国皇帝代行一部分职能也可,但下面的架子要搭好。与在日本建立的架构类似,中华帝国在朝鲜实行全方位的“督导”制。

    为了尽快发展朝鲜经济,加强中朝合作,中华帝国将实行“朝鲜殖产开发计划”,由中华帝国政府对工商企业提供特别贷款,由朝鲜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在朝鲜设立厂矿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此外,考虑到朝鲜土地贫瘠,居民贫困,中华帝国提出愿意接收不超过二十万户的朝鲜移民加入帝国国籍,自愿报名,报满为止,由帝国安排到边疆地区加入镇国军体制,开垦戍边。

    根据大纲,中华帝国指定了朝鲜临时政府,由前期逃亡帝国的朝鲜人,与本土的亲华派联合组成,作为过渡政府,五年后再将政权转交给正式的朝鲜政府。

    临时政府成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正式签署了与日本类似的《中朝宗藩协定》,《中朝友好通商协定》。

    与《中日友好合作协定》不同,中国与朝鲜根据《中朝宗藩协定》,建立了一种名正言顺的“宗主国和藩属国”体制。一方面,延续了过往中国对朝鲜国王(虽然目前空缺)和世子的册封,以及各项礼制,一方面又增加了对于朝鲜总理大臣的认定,以及由中国统一管理朝鲜的外交权,关税权。

    此外,根据条约,中华帝国将对朝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以类似于在日本采取的督导制,实行国务督导,直到双方都认可朝鲜可以结束督导为止。

    中国的政务督导员,工资由中朝双方各自承担一半,而朝鲜则额外向宗主国每年上缴一部分政务督导费,以黄金,白银或等价国际硬通货货币支付。

    《中朝友好通商协定》则明确了中朝之间的关税互免体制,即关税只在形式上纸面记账,然后以各国退税的形势分别返还,再由两国相对销帐,以在不违反两国给与其他国家最惠国待遇的前提下,实现中朝自由贸易。

    此外,中国和朝鲜两国国民将拥有在两国自由通商,旅行,定居等的一切权利,并享有与对方国民同等的经济权利。

    很快,两国又签订了《中朝勘定边界协定》。

    在勘界协定中,中朝双方重新修订了边界,朝鲜大同江以北的土地是明朝“赐予”朝鲜,按道理,中华帝国有权收回,但考虑到中朝两国的友好,也考虑到朝鲜居民已经世代居住,中朝两国将对此部分领土实行共管,十年后以全民投票决定归属。

    当然,作为交换,这片土地地面之下可能存在的一切矿产资源,中华帝国方面在给与当地居民征地补偿之后,拥有完全的勘探和开采权。

    作为代价,中华帝国将向朝鲜提供五千万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从中国进口物资,设备,以及于中国合资开设厂矿的资本金。

    对朝鲜政府来说,大同江以北的山区也不值几个钱,与其说是财富,不如说是负担,以前实际上是作为屏护朝鲜的屏障。可现在朝鲜摆明了不用想和中国敌对的事情,这个“屏障”也没什么意义,不如换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由于朝鲜原本使用的韩元缺乏贵金属保证,早已丧失信誉,而日本人发行的军用手票更是臭名昭著成为废纸,在临时政府任期内,朝鲜将华元作为唯一法定流通货币,日据政府发行的韩元货币一体废除。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

    十一月十五日,中朝两国正式签署了《中朝军事同盟协定》。

    根据该协定,中国将在朝鲜驻扎不超过五万人的常备陆海军,并以租期九十九年租借仁川和马山浦两处军事基地。中国驻军费用的一半由朝鲜王国政府承担。

    两国将建立军事同盟,任何一国与第三国发生战争,另一国都需要以一切资源包括军事资源进行无条件的支援。

    此外,为了提升朝鲜治安,中华帝国以之前训练的部分朝鲜难民武装为基础,帮助朝鲜成立朝鲜国防军,编制为六个旅。在战时,朝鲜一切武装力量将接受中华帝国驻朝司令部的指挥,或直接由中华帝国大本营将其编入中华帝国的编制部队,统一指挥。

    第一百五十三章东亚新秩序(五)

    第一百五十三章东亚新秩序(五,到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