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雍正养成计划

正文 第126章 胤祥的家事

    柳叶跟着兆佳惠兰坐下,那边弘晖规规矩矩地坐在了苏苏身边,而弘昀却是去逗轻彤去了。

    兆佳惠兰很是羡慕得看了茹儿一眼,问:

    “有几个月了?”

    茹儿抬头微微看了一下十三福晋,这十三福晋怎么每次见到她就这么问呢?心头虽是疑惑,她仍旧是红了脸颊,低头说:

    “回福晋的话,六个月了。”

    “六个月了啊……”兆佳惠兰微微叹息,她和胤祥是四十一年成的亲,胤祥一出孝期就举行了婚礼,可是如今侧福晋都有了孩子,她这肚子始终没什么动静,“时间过得好快啊。”

    苏苏递给柳叶一碟瓜子,笑道:

    “你急什么?我不是跟你说过么?你月事不调,我给你开几服药调理一下就好了,不用那么着急,我还不是跟你四哥成亲五年才有了弘晖吗?你这才几年?儿女是父母的债,该你的跑不掉。”

    弘晖挽着苏苏的手说:

    “额娘,那我就是你的债?”

    苏苏转头溺爱地指点着弘晖的脑袋说:

    “对,你是我的债。”

    兆佳惠兰被苏苏的一番话说得舒展了眉头,她对一边的侧福晋瓜尔佳氏招招手,说:

    “来让我抱抱小格格。”

    瓜尔佳氏对着一边轻彤的奶娘点点头,奶娘抱着正和弘昀玩得欢乐的轻彤,轻轻放到兆佳惠兰的怀里。

    轻彤一到兆佳惠兰怀里就咯咯笑开了。

    苏苏看着可爱的轻彤,突然就叹了口气,自己也想要个女儿呢,可是不能生了。

    弘晖仿佛懂得母亲的心思,他揽着苏苏说:

    “额娘,不用羡慕十三婶有妹妹,弘晖给你找了柳叶回来。”

    “是,额娘有你和柳叶就够了。”

    苏苏揽着弘晖笑得开心。

    “额娘还有弘昀!”

    弘昀不甘寂寞地扑了过来,苏苏弯身抱起了他,笑道:

    “是,额娘还有我们弘昀和青书。”

    青书很是规矩地站在茹儿身边羡慕地看着被苏苏抱在怀里的弘昀。

    苏苏看了看弘昀和青书,说:

    “出了三月你们去尚书房念书去吧。启蒙都两三年了,却还不去尚书房,你们皇玛法会生气的。”

    弘昀刚想张口反驳,却在“皇玛法”三个字下咽回了声音,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青书听了却很是兴奋地问:

    “福晋,我也可以去尚书房念书?”

    苏苏笑道:

    “当然可以了,就以弘昀的伴读过去就好。”

    “谢福晋!”

    青书一听立刻开心地跑出去跪在苏苏跟前“梆梆梆”磕了三个响头。

    苏苏对着身边的丫头一使眼色,立刻有人过来扶起青书,笑着说:

    “青书少爷这是跟我们福晋客气了,你额娘是福晋的干妹子,教导您也是理所当然。”

    小丫头说着,掏出帕子来给青书擦了擦额头,又弹弹衣摆上的灰尘拉着他到偏厅去了。

    兆佳惠兰抱着轻彤玩得高兴,这时婆子进来回禀:

    “福晋,咱们府前围了一群乞丐要饭吃。”

    兆佳惠兰和苏苏对视一眼,兆佳惠兰好奇地问:

    “乞丐很多吗?”

    若只是几个乞丐,厨下每天有很多剩饭菜,多的不敢说,十几个乞丐还是可以管饱的。

    婆子说:

    “回福晋,有三四十人呢。而且老少都有。”

    苏苏诧异地看了一眼兆佳惠兰,后者低头想了想,说:

    “先让厨下熬一大锅粥派给他们。”

    苏苏忙说:“不可,”然后她转头对婆子说:“今天上午还有什么剩饭菜没有?”

    “回四福晋,还有半锅粥,一些剩菜和馒头。”

    婆子回说。

    苏苏吩咐下去:

    “让人把剩饭菜和着粥加些水倒在一起煮一煮分发下去,但是要记得,就说府里也不宽裕,让他们去别的地方吧,管得了他们一顿,管不了下一顿。”

    婆子有些犹豫地看了下自家主子,这好吗?

    兆佳惠兰心下虽疑惑,却是点头说:

    “就照着四嫂的话做,去吧。”

    “是。”

    婆子领命下去了。

    兆佳惠兰转头问苏苏:

    “嫂子这是什么意思?”

    柳叶在一边说:

    “姨娘的意思是,十三婶若是管了那么些人的饭食,他们下一顿还会来,那么再下一顿呢?十三婶管的了一天两天,那么十天八天呢?而且这乞丐一来就是三四十人,有老有少,这分明是别的地方流过来的灾民,并且只会多不会少,若是他们都来了呢?”

    弘晖在一边接口道:

    “是啊,十三婶,年初的时候皇阿玛就说了京畿南四府,河南山东百姓生计艰难,这一季的粮食有没有下来,要各地开仓赈济饥民,如今看来这些刁奴是没有认真办事了。”

    弘昀在一边跟着弘晖点头:

    “刁奴没有认真办事!”

    苏苏摸着弘昀的脑袋对弘晖说:

    “你出去看看,问清楚了是哪里来的饥民。”

    “是。”

    弘晖应着,跳下了炕。

    “我也去!”

    弘昀从苏苏膝盖爬下来,跟着弘晖就跑了,顺便把在偏厅吃点心的青书也拉走了。

    兆佳惠兰忧心地说:

    “这么多灾民,可怎么办才好。”

    苏苏磕着瓜子,笑道:

    “你管这些做什么?管好你府里的事情就可以了,横竖这些灾民或者救济灾民的差事落不到我们头上。”

    兆佳惠兰被苏苏风凉的闲话噎得说不出话来,那可是一条条人命啊,若是不舍粥放粮得死多少人啊。

    苏苏看出兆佳惠兰的不忍,摆了摆手,茹儿会意地起身告退。

    侧福晋瓜尔佳氏也起身抱过女儿轻彤告退了。

    柳叶见茹儿和侧福晋还有丫鬟婆子们都走了,起身也要走,苏苏这时出声说:

    “柳叶你就别走了,左右这话也不是什么秘密,惠兰,你还看不清楚这其中的状况吗?皇阿玛年初就此事已经发过话了,聪明点的人纵使不赈济灾民,也会看好那些人不让他们流入京城的,可是现在呢,有人进来了,这说明什么?”

    兆佳惠兰仍旧懵懂地大睁着眼睛表示不明白。

    苏苏摆弄着盘里的瓜子儿,说:

    “这是有人给我们掌管户部的四爷下绊子呢,户部把持着全大清的经济命脉,早就有人眼红了,我一直都在想他们什么时候动手呢,这不就来了机会了。”

    兆佳惠兰睁大了眼睛:

    “既是找四哥的麻烦,四嫂还这么淡定?”

    苏苏端起茶来喝了一口,笑道:

    “这户部的主事阿哥虽然是我们胤禛,可下面的人不全是他的人啊,老大,老二,老三还有老八他们谁没有往下面安插几个人来着?我看啊,这是有人在掐架,顺便拖我们家胤禛下水。”

    兆佳惠兰似乎有些明白,又似乎不是很明白地点点头,陷入了沉思。

    弘晖领着弘昀青书出了院门,几个婆子和小厮们正提着几桶粥和碗筷往前面走去。

    弘晖远远跟在他们后面,到了门口,几个婆子还没把饭提出去,就有几个乞丐闻到香味闯了进来,守门的侍卫拦住了一个两个,拦不住四五个。

    弘晖见此状况干脆对他身后的凌霄说:

    “你去多叫几个侍卫来,把人都围在前院里,别让他们到处乱跑,惊了母亲可不好。”

    “是。”

    凌霄快步走出,没多久,领了一群侍卫处的侍卫来了。

    十三阿哥还没有分封出府,这在畅春园外的别院还是特别赐下的,是以府上的侍卫并不多,凌霄就动用了自己手里的权利,就近调了畅春园的侍卫过来。

    这些侍卫来的时候,那些乞丐已经在院子里围着那些婆子小厮们讨饭吃了。

    弘晖和弘昀青书远远站着,见凌霄进来了,弘晖一挥手,那些侍卫们立马把乞丐们团团围住了。

    等到乞丐们人手一碗饭了,弘晖和弘昀青书三人走进了侍卫们围起来的圈子。

    一进圈子,凌霄立刻警惕地站在弘晖身前,以防有人不轨。

    弘晖走近一个坐在地上端着粥喂孩子的妇人,低头问她:

    “你是哪里的人?”

    妇人听到有人跟她说话,抬头看了一眼,见是个衣着华贵的孩子,以为是府里的小少爷,连忙操着浓重的口音回答:

    “山东的。”

    弘晖看看她怀里的孩子,才几个月吧?

    “你家人呢?这孩子多大了?”

    妇人红了眼圈,说:

    “从老家逃荒的时候走散了,孩子一岁半了。”

    弘昀在后面低声说:

    “饿的好瘦哦,看着还没有弟弟大呢。”

    弘昀的话虽是夸张了些,可也相去不远,那孩子饿得皮包骨头了,可不是跟刚生下来皱巴巴的孩子差不多么。

    青书从弘昀身后站了出来,看了看其他的乞丐,问:

    “那他们呢?也都是山东的?”

    妇人摇摇头,说:

    “京畿各地的都有,还有河南,河间等地的饥民。”

    弘昀好奇地问:

    “皇玛法不是派人放粮赈济了吗?”

    青书一听弘昀蹦出了一个“皇”字,连忙咳嗽了几声,盖过了弘昀的话音,等到妇人听清楚时,已经剩下了最后几个字,她瞪着浑浊的双眼,问:

    “什么放粮赈济?都没听说过这事,我们老家都饿死好多人了,去年收成不好,朝廷还加了赋税,地里收的那点子粮食,就着野菜省吃俭用也刚刚够上过年,这算是收成好些的,收成不好的,这年都不知道怎么过的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