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三国之我乃刘备

徐州,徐州 第三百一九:兵向秣陵

    第三百一九:兵向秣陵

    刘备正愁孙贲不出城来,不想孙贲倒是自己送到了虎口上。

    刘备当即组织人马,让赵牛先行引兵迎战,又故意让他诈败回来。刘备则利用地势,埋伏好人马,等到孙贲人马进入围中,便即挥兵杀出,只将孙贲五六千人截做数段。

    赵牛看到刘备杀出,便即用马鞭遥遥指着乱军中一名骑小黄马的,跟刘备说道:“马上那人就是孙静。”

    刘备听他说是孙静,知道是他黎明一战败后,便即败进丹阳城,这才引来了孙贲。

    刘备尚未话,就见赵牛早已取出弓箭,扯起一箭,便向孙静射去。只是赵牛毕竟离得远,一箭没到,早射到数米外一名士卒。孙静这时也已经看清了山上人马,知道是上了当,便劝孙贲赶快撤退。孙贲也很想这么干,无奈刘备人马虽然少,但利用地势,一出场,就将他们打入了下风。此时想要退,那那么容易?

    而孙贲这边一旦遭到伏击,人马乱踏,自然不能相互关照。刘备那边,兵马则趁乱蹂躏,将他们分个击破。

    这一战,孙贲被赵牛俘虏,孙静逃到石城。

    赵牛将孙贲送到刘备手上,刘备看到赵牛捉到对方主将心里自然高兴。刘备称赞了赵牛两句后,便即让赵牛做了一件事。

    他让他拿着孙贲,去迫令他的部下投降。

    他的这些部下,就算不为主将考虑,也得为生命着想。想此刻已经被敌人‘关门打狗’了,要是不投降,继续战下去,也没希望了。于是,尚且剩下的四五千孙贲人马,全都跟着投降了。

    这边孙贲被抓,丹阳自然也一并落到了刘备手里。

    刘备进了丹阳城,并没对孙贲这个俘虏难堪,仍是好吃好喝的侍候着。当然,刘备是拿了孙贲原来的东西,反过来,侍候孙贲。

    孙贲此刻倒像是武将的样子,摆出了一副不怕死的胸怀。刘备让他吃喝,大摆筵席款待他,他却丝毫不给刘备眼色看。

    刘备也不放在心上。他跟孙贲说:“听说你是孙策小儿的从兄?”

    孙贲没有回答。

    刘备嘿嘿一笑,没回答不要紧。

    刘备站了起来:“你的那些从弟、从妹们都被我请到彭城做客去了,你是不是也要去看看他们?”

    就这样,刘备占了孙贲的丹阳,却将孙贲送到了彭城。刘备此举,也算是大好人,做大好事,专替别人家庭和谐、邻里相亲不懈努力着。

    在送走了孙贲,刘备休整两天,便即兵围石城。

    所谓送佛送到西,刘备也想,把孙策这个叔父孙静,也一并送到彭城去。

    前面说过,石城兵马不多,但地势险要,很适合防守。而石城处在牛渚寨和丹阳之间,又被孙静这厮占了,刘备要是不把他拔除了,自然不能放下心思做下一步打算。

    就这样,刘备的大军会合到了石城城下。

    本来刘备还以为石城人马很少,就算地势险要,那也不足为惧,只要自己大军一到,定能指日而下。但让刘备万万没想到的是,石城虽弱,但它却十分坚固。

    刘备打了三天后,终于明白孙策当时为什么不在此地布置重兵了。

    因为,这里根本就不需要重兵。

    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孙策渡江后,迅攻下了牛渚、石城、丹阳三城,并准备将此三城作为自己的后方重地。但孙策渡江当初,兵力十分奇缺,要想镇守好三地,那根本不可能将三地都平分兵力。所以,孙策经过思索后,考虑到牛渚面江,又是战具、粮草重地,自然不能乏兵,而丹阳又要面对着秣陵的笮融兵马,所以也不能少兵。而只有石城,处在两地之间,地势又十分凶险,所以,不需要重兵,也能轻松镇守。

    这么个情况,也就弄得石城少兵,却并不少势。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刘备面对石城局势,除了攻打一天下来人马伤亡惨重之外,别无收获。

    也就在刘备蹙眉不展的时候,有一个人给他献了一策。

    这人,就是张范。

    张范难得开口,要开口,也是让弟弟来。但张范这次也许是真的急了,居然自请从牛渚来到刘备身边,跟刘备说了一番话。

    张范先问刘备:“明公就非要打下石城不可吗?”。

    刘备愣住了,他这是什么话?我要不是决心打下石城,围他这么多天干什么?

    但刘备知道张范绝不会随便问这么一句,便仔细寻思了一下。也是刘备实在找不到不打的理由,所以只好乖乖在张范面前点了点头,并表示出不但非要打下,而且是必须打下

    张范接着说:“若明公非要打不可,那绝对是可以打下的。”

    刘备又愣了,实在听不懂他这话怎么说的。

    但当刘备眼睛看着他,欲要开口时,却被张范接下来的话怔住了。

    张范又说:“但,等到打下了石城,或许是十几天,或许是几十天,或许,也可能是几个月明公想过没有,那时就算打下了石城,军队是不是也已经疲惫了?而要是在这时候,孙策处理好了曲阿那边的事,再进兵过来,明公你又拿什么优势跟他决战?”

    张范不多说,因为他的话已经提醒得够明白了。

    刘备并不是傻子。他一听到这些,自然不能不放在心里。

    人有时候,确实存在误区,存在盲点。

    刘备先前只一心要把石城拔掉,好像石城不下,他的江东之行便不能进行下去。

    这就是刘备存在的盲点。

    刘备就没想到,留下一部分兵马,把石城围住,使得城内敌人无法出城。这样,小小的一个石城,城内能存多少粮食,而将士们没有粮食养活,又能支撑得了多久?这一部分兵马围了石城,其余兵马不就照样可以去干别的事了么?

    再说,一但下了江东,那就是孤军深入,如果不能继续前进,始终耗在一个地方,不说影响士气,就是粮草上也是耗费甚巨。

    刘备此刻听到张范一提醒,当真是如梦方醒,赶紧拜谢了张范。

    张范因为最近身体不舒适,趁这机会向刘备请假,希望留在牛渚。刘备也想到牛渚乃重寨,不但从孙策的后方重地变成了自己大军的后方重地,和控制沿江两岸的重要津渡,更重要的是牛渚寨跟石城紧邻,而孙静这伙厮又盘踞在里面,正需要一个身负谋略的人镇守。此刻张范既然提出来了,刘备便即答应,让他留守牛渚,而让他弟弟张承仍是随他参军。

    刘备既然决定围而不打,便将大部分兵马撤了,只留一部分继续围着。

    刘备撤了石城的兵马,也就直接回了丹阳。在丹阳城中休息了两天,奖励升赏了有功之人,并布置了牛渚、丹阳的防务。

    刘备是这样安排的。

    徐盛,因为渡江负伤,刘备便让他继续留在对岸历城中养伤,并将镇守历城的任务交给了他,也是为了安慰徐盛。同时,为了奖励徐盛渡江时不怕死的功劳,刘备又将他从左楼船都尉的官职,提拔为左楼船校尉。

    虽然在有汉一代,都尉、校尉、中郎将都是品级相等的武将官职,但经过刘备改革,从都尉到中郎将不说名称上有了本质的区别,便是俸禄上也增秩了不少。

    毕竟,跟着老板混的,谁不希望工资年年涨,办公室越坐越大?

    徐盛虽不见得稀罕这些,但官职称呼上的变化,也能让他这个武将感到打从心底的自豪。毕竟,领导对自己的升迁,那就是对自己的肯定。

    不管怎样,徐盛留在了历城养伤,我们先不要管他。

    且说吕岱。当时刘备渡江攻击牛渚寨时,一时跟对敌打成了交织状态,想那时要不是吕岱及时从江都赶来,只怕刘备要上牛渚寨也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刘备也一并升迁了他,把他从右楼船都尉,变成右楼船校尉。同时,也把防守牛渚寨的重要任务交给了他,让他协同张范驻守此地。

    而那个大难不死的侯成,虽然没有在战场上立下功劳。但他毕竟是拼命了,而且差点见了阎王。至于有没有在战争中起到作用,立下功劳,那并不重要。刘备自然不能亏待像他这样连老头爷也不收的强悍人物,也就迁他为陷阵校尉。只是他身体负伤,未能一时康复,只得让他转到丹阳,一面养伤,一面协同另外一名武将同守此城。

    刘备该奖赏的也奖赏了,该升官的也升官了,防务也布置好了,自然也就放心了。

    接下来,他把目标锁定在了秣陵

    因为秣陵城,有个人物,一直是刘备想要找的。

    当年刘备在徐州时,心里曾把天下的两个嗜杀之徒,号称南北双杀。吕布被他比作北杀,而另一个,也就是笮融,号称南杀不过,此时北杀已死,而南杀,尚在。

    本来,自古兴师必定有名,笮融没有惹他,刘备怎好随便对他动兵?

    但刘备自然有办法,也有理由对付他。

    当年笮融杀了陶谦的广陵太守赵昱,这,就是最有力的理由。

    赵昱人虽死,但他的死,对刘备来说太有价值了。

    ——替赵太守报仇,替陶使君锄奸

    理由够了。于是刘备二话不说,便即兵向秣陵

    第三百一九:兵向秣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