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英雄都是逼出来的
?张学良最终还是没拿出那枚银元,他默默回到公馆,凝视窗外萧条的景色,西北的冬天,和家乡不太一样,似乎更加寂寥,雪已经化了,树杈光秃秃的,到处一片灰蒙蒙。《》
此刻他心乱如麻,何去何从全无主意,摆在面前的全是死路,但是不发动兵谏,那就是一潭死水,死路至少还可以硬闯过去,死水投进去连个声响都不会有。
忽然楼下传来嘈杂之声,高粱秆蹬蹬上楼来:“报告,57军,67军的一些弟兄想参见副座。”
张学良急忙下楼,站在楼梯口就看见大厅里站满了东北军的少壮派军官,一个个气势汹汹,剑拔弩张。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张学良强打精神,居高临下扫视众人,自打东北军入关以来,他这个少帅的威信就一天不如一天。
一个少校说道:“副座,我们提着脑袋给你干,怎么到最后连个签字都没弄到?”
“不签字,坚决不放蒋介石走!”一帮青年军官附和道。
“你们不懂,这叫君子协定,逼蒋签字,只能适得其反。”张学良耐心解释,可军官们根本不买账,东北汉子认死理,大事都做下了,要么签字画押大功告成,要么轰轰烈烈的战死,哪有不明不白就认输的道理。
他们强硬,张学良也强硬,还是于凤至出来劝解了半天,才把这帮军官劝了回去。
张学良疲惫不堪,倒在沙发上闭起了眼睛,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小时候的一幕,父亲骑着马带着自己在雪原上驰骋,毛茸茸的狗皮帽子下是父亲年轻刚毅的面孔,纵马扬鞭,快意恩仇,父亲这辈子活的不窝囊。
想到这里,张学良突然觉得心里宁静无比,他知道该怎么做了,好汉做事好汉当,发动兵谏的主谋是自己,那么就让自己一肩承担这个后果吧。
他匆匆上楼进了书房,写了一封短信,交给夫人道:“我走后,把这个给杨虎城。”
于凤至惊问:“你要做什么去。”
“我不会有事的。”张学良答非所问,戴上军帽,整整仪容,出门登车:“去高公馆。”
蒋介石等人正在吃午饭,张学良径直进来道:“夫人,委员长,学良这就送你们回南京。”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宋美龄站起来道:“汉卿,你……”
张学良微笑道:“你们吃,吃完饭再说。”
蒋介石一抹嘴:“吃好了。”
宋子文也道:“吃好了,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动身吧。”
两辆汽车载着众人直奔机场,陈子锟的dc-3已经加满油停在跑道上了,张学良亲自将蒋介石夫妇送上飞机,拉起了舷梯,对下面的副官高粱秆道:“我陪委座去南京,你自己回去吧。”
高粱秆大惊:“副座,万万不可啊!”
张学良关上了舱门,飞机引擎已经转动起来,他回转身,坦然面对蒋介石和宋美龄,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
于凤至放心不下,拿着张学良的信去了西北绥靖公署,杨虎城看了信之后大呼不好:“汉卿这是自投罗网!”
众皆大惊,杨虎城沉着脸道:“给我接**代表团,快!”
周恩来接到电话后非常震惊,当即驱车前往机场,抵达之后就看见杨虎城望天兴叹,一架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想必是张学良在向大家告别。
“还是没能留住汉卿。”杨虎城黯然道,深深叹了口气,“他临行前留下一封信,把东北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我,看样子是不打算回来了。”
周恩来久久不语,怅然若失,蒋介石一走,如放虎归山,西安危矣,陕北危矣,**危矣。
飞机消失在茫茫天际,周恩来最后叹了一句:“汉卿,意气用事啊……” 无奈的登车离去,机场恢复了平静,唯有野草在风中狂摇。
dc-3驾驶舱里,陈子锟问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张学良:“汉卿,你考虑清楚了?现在飞回去还来得及。”
张学良道:“你前日和我说,委座不签字只有两个结局,我想过了,其实还有第三个结局,此事因我而起,就让我一人来结束吧,委座不签字,是怕丢了面子,我亲自陪他回南京,任他发落,给足领袖的面子,哪怕千刀万剐我张学良也无所谓。”
陈子锟沉默良久,才道:“汉卿,你是一个英雄。”
张学良自嘲的笑笑:“九一八之前,我是个纨绔公子,九一八之后,我是不抵抗将军,英雄这个称号我真的不敢当,我去南京认罪,这一切就有圆满解决的可能,我留在西安,也未必会有好结果,我走这条路,完全是逼得。”
机舱内,蒋介石和宋美龄十指紧扣坐在一起,宋子文时不时看看舷窗,惟恐有驱逐机追来。
一直飞到洛阳上空,中央军的战斗机前来接应,蒋介石这才放心下来,dc-3降落在洛阳军用机场,加油检修,逗留一夜,期间蒋介石和南京电报频频联系,次日一早,直飞南京。
终于抵达南京大校场机场,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在京外国记者和中央大员,社会贤达都到机场迎接,跑道上还铺了红地毯,排场不像是肉票归家,反倒像英雄凯旋。
机舱门打开,一身戎装的蒋介石容光焕发从里面出来,面带笑容,从容不迫,顿时镁光灯亮成一片,若不是宪兵们拦着,记者们早扑上去问长问短了。
蒋介石下了飞机,步履并不象往常那样矫健,手里也多了根手帐,从华清池行辕跳窗逃命时摔伤了后背,直不起腰来,不过没人注意这个细节,文武大员们一字排开,和委员长握手。
“敬之,这些天你辛苦了。”蒋介石亲切和何应钦握手,脸上没有任何不愉快的神色,做贼心虚的何应钦松了一口气,看来老蒋并不打算和自己算账。
最后下机的竟然是西安事变的罪魁祸首张学良,这立刻引起了现场轰动,记者们围了上去,张学良口称自己是送委座回京的,具体细节,会在记者招待会上解释。
……
陈子锟并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出风头,而是悄悄乘车离开机场,回到自己南京的宅子里,刘婷已经等候多时了,见他回来,上前接过大衣,道:“早上报纸就说你们要回来,没想到这么快。”
“消息还挺灵通的嘛,得知委员长脱险,社会各界什么反应?”陈子锟问道。
“不管左右,似乎都松了一口气,看来在民族大义面前,大家的立场是一致的。”
“看来汉卿的选择是正确的,再拖下去舆论和军事压力对他都不利。”
“张学良就算释放蒋介石,也必须承担他所造成的恶果,咱们这位委座虽然称不上睚眦必报,但是对触犯领袖尊严的人,向来不手软,比如史量才……”刘婷冷笑道。
陈子锟将自己陷在沙发里,点上一支烟,悠悠道:“汉卿跟我们一起回来的。”
刘婷有些惊愕,随即反应过来:“这似乎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牺牲他一个人,换取蒋介石的领袖尊严和东北军的安全,没想到张学良竟然是个如此有担当,有胆识的汉子。”
陈子锟苦笑道:“汉卿已经当够了缩头乌龟,这辈子除了玩女人抽大烟糟蹋祖业,他还干过什么漂亮事儿?也该爷们一回了。”
刘婷道:“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接下来的几天会很热闹。”
陈子锟奇道:“怎么个热闹法?”
刘婷笑而不语。
不日,蒋介石召开记者招待会,说张学良杨虎城被自己的伟大人格感召,潘然悔悟痛心疾首,西安事变已经圆满解决,对其他诸如是否兑现承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问题,委座均不回答。
同时,陕北红军领袖**发表声明,言蒋介石能够安全离开西安,**的调停起了很大作用,并敦促蒋介石实现诺言。
**北方局发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宣言》,澄清事变和**毫无关系,请求全国人民要求南京当局停止剿共。
西安方面连发电报,催促张学良归来,可此时张学良已经被押上了军事法庭,仅仅审理了两日,就仓促判决“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减处有期徒刑10年,褫夺公权5年。”
消息一出,西北震动,东北军将士无不激愤莫名,少帅舍命赴京,居然换来这样一个结果,蒋介石当真不仁不义!
陕北红军已经开始备战。
又过了四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张学良被法外开恩,赦免十年徒刑,交军委会严加管束。
西安方面又有了希望,翘首以盼,可是没盼来张学良,却盼来了中央军,群龙无首的东北军毫无抵抗能力,正在存亡之际,南京方面却发了一纸电令:撤销西北剿匪总司令部。
这是一九三七年一月五日,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终于迈出了停止内战的第一步。
陈子锟和宋子文前去探望了张学良,拿报纸给他看,宋子文拍着他的肩膀道:“汉卿,力挽狂澜者非你莫属,你是大大的英雄,过两天我就陪你回西安。”
“算我一份,我驾机送你回去。”陈子锟笑道。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此刻他心乱如麻,何去何从全无主意,摆在面前的全是死路,但是不发动兵谏,那就是一潭死水,死路至少还可以硬闯过去,死水投进去连个声响都不会有。
忽然楼下传来嘈杂之声,高粱秆蹬蹬上楼来:“报告,57军,67军的一些弟兄想参见副座。”
张学良急忙下楼,站在楼梯口就看见大厅里站满了东北军的少壮派军官,一个个气势汹汹,剑拔弩张。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张学良强打精神,居高临下扫视众人,自打东北军入关以来,他这个少帅的威信就一天不如一天。
一个少校说道:“副座,我们提着脑袋给你干,怎么到最后连个签字都没弄到?”
“不签字,坚决不放蒋介石走!”一帮青年军官附和道。
“你们不懂,这叫君子协定,逼蒋签字,只能适得其反。”张学良耐心解释,可军官们根本不买账,东北汉子认死理,大事都做下了,要么签字画押大功告成,要么轰轰烈烈的战死,哪有不明不白就认输的道理。
他们强硬,张学良也强硬,还是于凤至出来劝解了半天,才把这帮军官劝了回去。
张学良疲惫不堪,倒在沙发上闭起了眼睛,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小时候的一幕,父亲骑着马带着自己在雪原上驰骋,毛茸茸的狗皮帽子下是父亲年轻刚毅的面孔,纵马扬鞭,快意恩仇,父亲这辈子活的不窝囊。
想到这里,张学良突然觉得心里宁静无比,他知道该怎么做了,好汉做事好汉当,发动兵谏的主谋是自己,那么就让自己一肩承担这个后果吧。
他匆匆上楼进了书房,写了一封短信,交给夫人道:“我走后,把这个给杨虎城。”
于凤至惊问:“你要做什么去。”
“我不会有事的。”张学良答非所问,戴上军帽,整整仪容,出门登车:“去高公馆。”
蒋介石等人正在吃午饭,张学良径直进来道:“夫人,委员长,学良这就送你们回南京。”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宋美龄站起来道:“汉卿,你……”
张学良微笑道:“你们吃,吃完饭再说。”
蒋介石一抹嘴:“吃好了。”
宋子文也道:“吃好了,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动身吧。”
两辆汽车载着众人直奔机场,陈子锟的dc-3已经加满油停在跑道上了,张学良亲自将蒋介石夫妇送上飞机,拉起了舷梯,对下面的副官高粱秆道:“我陪委座去南京,你自己回去吧。”
高粱秆大惊:“副座,万万不可啊!”
张学良关上了舱门,飞机引擎已经转动起来,他回转身,坦然面对蒋介石和宋美龄,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
于凤至放心不下,拿着张学良的信去了西北绥靖公署,杨虎城看了信之后大呼不好:“汉卿这是自投罗网!”
众皆大惊,杨虎城沉着脸道:“给我接**代表团,快!”
周恩来接到电话后非常震惊,当即驱车前往机场,抵达之后就看见杨虎城望天兴叹,一架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想必是张学良在向大家告别。
“还是没能留住汉卿。”杨虎城黯然道,深深叹了口气,“他临行前留下一封信,把东北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我,看样子是不打算回来了。”
周恩来久久不语,怅然若失,蒋介石一走,如放虎归山,西安危矣,陕北危矣,**危矣。
飞机消失在茫茫天际,周恩来最后叹了一句:“汉卿,意气用事啊……” 无奈的登车离去,机场恢复了平静,唯有野草在风中狂摇。
dc-3驾驶舱里,陈子锟问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张学良:“汉卿,你考虑清楚了?现在飞回去还来得及。”
张学良道:“你前日和我说,委座不签字只有两个结局,我想过了,其实还有第三个结局,此事因我而起,就让我一人来结束吧,委座不签字,是怕丢了面子,我亲自陪他回南京,任他发落,给足领袖的面子,哪怕千刀万剐我张学良也无所谓。”
陈子锟沉默良久,才道:“汉卿,你是一个英雄。”
张学良自嘲的笑笑:“九一八之前,我是个纨绔公子,九一八之后,我是不抵抗将军,英雄这个称号我真的不敢当,我去南京认罪,这一切就有圆满解决的可能,我留在西安,也未必会有好结果,我走这条路,完全是逼得。”
机舱内,蒋介石和宋美龄十指紧扣坐在一起,宋子文时不时看看舷窗,惟恐有驱逐机追来。
一直飞到洛阳上空,中央军的战斗机前来接应,蒋介石这才放心下来,dc-3降落在洛阳军用机场,加油检修,逗留一夜,期间蒋介石和南京电报频频联系,次日一早,直飞南京。
终于抵达南京大校场机场,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在京外国记者和中央大员,社会贤达都到机场迎接,跑道上还铺了红地毯,排场不像是肉票归家,反倒像英雄凯旋。
机舱门打开,一身戎装的蒋介石容光焕发从里面出来,面带笑容,从容不迫,顿时镁光灯亮成一片,若不是宪兵们拦着,记者们早扑上去问长问短了。
蒋介石下了飞机,步履并不象往常那样矫健,手里也多了根手帐,从华清池行辕跳窗逃命时摔伤了后背,直不起腰来,不过没人注意这个细节,文武大员们一字排开,和委员长握手。
“敬之,这些天你辛苦了。”蒋介石亲切和何应钦握手,脸上没有任何不愉快的神色,做贼心虚的何应钦松了一口气,看来老蒋并不打算和自己算账。
最后下机的竟然是西安事变的罪魁祸首张学良,这立刻引起了现场轰动,记者们围了上去,张学良口称自己是送委座回京的,具体细节,会在记者招待会上解释。
……
陈子锟并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出风头,而是悄悄乘车离开机场,回到自己南京的宅子里,刘婷已经等候多时了,见他回来,上前接过大衣,道:“早上报纸就说你们要回来,没想到这么快。”
“消息还挺灵通的嘛,得知委员长脱险,社会各界什么反应?”陈子锟问道。
“不管左右,似乎都松了一口气,看来在民族大义面前,大家的立场是一致的。”
“看来汉卿的选择是正确的,再拖下去舆论和军事压力对他都不利。”
“张学良就算释放蒋介石,也必须承担他所造成的恶果,咱们这位委座虽然称不上睚眦必报,但是对触犯领袖尊严的人,向来不手软,比如史量才……”刘婷冷笑道。
陈子锟将自己陷在沙发里,点上一支烟,悠悠道:“汉卿跟我们一起回来的。”
刘婷有些惊愕,随即反应过来:“这似乎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牺牲他一个人,换取蒋介石的领袖尊严和东北军的安全,没想到张学良竟然是个如此有担当,有胆识的汉子。”
陈子锟苦笑道:“汉卿已经当够了缩头乌龟,这辈子除了玩女人抽大烟糟蹋祖业,他还干过什么漂亮事儿?也该爷们一回了。”
刘婷道:“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接下来的几天会很热闹。”
陈子锟奇道:“怎么个热闹法?”
刘婷笑而不语。
不日,蒋介石召开记者招待会,说张学良杨虎城被自己的伟大人格感召,潘然悔悟痛心疾首,西安事变已经圆满解决,对其他诸如是否兑现承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问题,委座均不回答。
同时,陕北红军领袖**发表声明,言蒋介石能够安全离开西安,**的调停起了很大作用,并敦促蒋介石实现诺言。
**北方局发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宣言》,澄清事变和**毫无关系,请求全国人民要求南京当局停止剿共。
西安方面连发电报,催促张学良归来,可此时张学良已经被押上了军事法庭,仅仅审理了两日,就仓促判决“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减处有期徒刑10年,褫夺公权5年。”
消息一出,西北震动,东北军将士无不激愤莫名,少帅舍命赴京,居然换来这样一个结果,蒋介石当真不仁不义!
陕北红军已经开始备战。
又过了四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张学良被法外开恩,赦免十年徒刑,交军委会严加管束。
西安方面又有了希望,翘首以盼,可是没盼来张学良,却盼来了中央军,群龙无首的东北军毫无抵抗能力,正在存亡之际,南京方面却发了一纸电令:撤销西北剿匪总司令部。
这是一九三七年一月五日,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终于迈出了停止内战的第一步。
陈子锟和宋子文前去探望了张学良,拿报纸给他看,宋子文拍着他的肩膀道:“汉卿,力挽狂澜者非你莫属,你是大大的英雄,过两天我就陪你回西安。”
“算我一份,我驾机送你回去。”陈子锟笑道。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