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游 第六章 乐极生悲
方卓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两个老僧,一个正是已经很熟悉的玄悲,另一个则是方卓到少林寺以来只见过一次的玄慈。
方卓赶紧行了一礼,把两个老和尚引进房间,问道:“这么晚了,两位大师到我这里来想必是有事吧”
玄悲好像有点不太好意思,看了玄慈一眼,那意思是,师兄还是你来说吧。
玄慈无法,只好开口向方卓道:“阿弥陀佛,方居士,这么晚还来叨扰,实在是贫僧师兄弟的罪过。”
方卓微微一笑道:“要说叨扰,那也是在下叨扰了贵宝刹,大师有事不妨直接吩咐,方卓定然不会推辞”
玄慈听到方卓这样说,好像挺满意,也笑了笑,说道:“今夜来找居士,的确有事,这个……玄悲师弟所借给居士的经书居士临摹的如何了,可曾全部临摹完?”
方卓心道一声“果然”,他们是来要回易筋经的,还好我早有准备。当即说道:“还有最后两本经书没有临摹,不知道大师这么问是……?”
接着便听玄慈继续说道:“居士可能已经知道,我少林寺的经书分为佛法典籍和武学典籍,佛经可以借阅,以便弘扬佛法、渡化世人,武学典籍却是只对本寺僧人开放。前些天,玄悲师弟给居士的经书中错拿了一本武学典籍,所以老衲便是想向居士拿回经书,此次错在少林,还请居士见谅。”
“见谅,当然见谅,我还巴不得你们多错几次呢。”这种话方卓当然只能再心里说道。
其实方卓说的是,“哦?有武学典籍在其中,呵呵,这些梵文,不是弯弯就是勾勾,还真是每本经书看起来都一样呢。难道方丈大师还识得梵文,知道其中的内容”,方圆心中又糊涂了,知道是《易筋经》你们少林寺还不收好。
“阿弥陀佛,老衲倒是不懂梵文,只是据记载,此经乃是我寺一本重要的武学典籍,老衲添为少林方丈,曾经看到过那记载。这次居士来少林一直是玄悲师弟在招待,玄悲师弟不知内情,这才错拿了,老衲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件事,所以才这么晚还来打扰施主。”玄慈解释道,少林历代都有僧人记录当代发生的关于少林的事,记录上曾经有僧人练成过经书上的武功,玄慈作为方丈,当然知道的很清楚。
方卓心想:“原来少林寺虽然知道《易筋经》,却因为看不懂而不太重视,只是以前有人无意间练成过。然而玄悲不知道这件事,大意之下才将经书给了我。知道这件事的玄慈大概是在闭关刚出来,所以玄悲到刚才才告诉玄慈,而玄慈一听说就带着玄悲找了过来。”
方卓听到这里,缓缓的走到桌子旁边,装作不在意的说道:“都是梵文,看也看不懂,在我看来每本书的内容都差不多呢,只是不知道哪本书才是方丈大师所说的武学典籍?”说着指了指桌子上的几本经书。
玄慈走到桌子旁,拿起那本黄皮的经书,方卓一看,正是《易筋经》,可是他却是不在意的说道:“哦,原来是这一本啊,今晚刚好临摹到这一本,还没抄完,那些梵文弄得我头晕眼花,正准备睡觉呢。既然大师说这是武经,那便拿回去吧,我已经临摹好这么多了,想必家母也会很开心,少临摹一本也不会有什么关系。”
玄慈仿佛有点难以启齿的说道:“方居士,那临摹的经文?”
方卓好像刚醒悟一样,拍拍自己的脑袋,拿起桌上的他刚才第二次临摹的经文递给玄慈说道:“因为这本经书是最新临摹的,所以我特意放在了最上面,原本还准备明天接着临摹呢,呵呵。”
玄慈拿到经书,倒是不好意思再多呆似地,带着玄悲告了个罪,便走了,倒是玄悲临走前不好意思的看了方卓一眼。
“还好我多留了个心眼,要不然只有把经书还给少林或者干一架然后带着经书跑出去。”方卓摸了摸胸口,感觉到临摹经文的存在,喃喃的说道。
少林证道院,玄慈,玄悲正在看着瘦高的玄难,玄难手里正拿着方卓交给玄慈的临摹经文的纸张,玄难对着纸张仔细看了看,再摸一摸,闻一闻,然后对玄慈说道:“从墨迹看,前部分是下午临摹的,后部分是晚上临摹的。”
玄悲松了口气,说道:“方居士不像是奸诈之人,而且我感觉他武功不凡,内力更是精纯,想必是师从高人,怎会贪图我少林的武学。我下午从他那离开的时候,他连一半都没临摹到,想来是晚上接着临摹,按玄难师弟的判断,就是这一份了。”玄悲倒是对方卓很放心。
如果方卓知道这事,就该说,幸亏小爷聪明,收藏的是我从新抄的,旧的就是准备留着交给你们的。方圆知道若是少林僧人醒悟,必然会要回《易筋经》,所以就临摹了两份。可是临摹这两份也是有讲究的,方卓就留了个心眼。
从头再临摹一份自己收着,再接着下午没临摹完的,临摹了几页,等玄慈过来的时候讨要的时候,装作不知道内情的样子还给了少林寺。如果是收藏了旧的那一份,只怕少林僧拿到新的经文,一看墨迹就会问方圆,“下午临摹的那一份在哪?”
玄慈摆了摆了手,然后对玄悲说道:“倒也不是怀疑他,只是小心无大错,此经乃是达摩祖师留下的至高武学,虽然现在无人能看懂,但是马虎不得。此事就到此为止罢,这本经书以后就放在藏经阁二楼吧,和其他的典籍放在一起。”玄慈虽然知道曾经有少林僧人练过其中的武功,但是因为很少有人懂梵文,所以也没太在意,而且在少林僧人心中,藏经阁实在是太安全不过了。
就这样,这本《易筋经》在藏经阁呆了一年,一年之后,又因为少林僧人无意间在藏经阁发现了一个身影,玄慈怀疑是有高人到藏经阁盗经,可是众僧人找了许久也没什么发现,但是玄慈还是把一些比较重要的典籍另外收藏,《易筋经》因为是达摩手书的武学典籍,又曾经辉煌过,所以被玄慈放到了菩提院,并派了几个辈分低的僧人看守。
……………………
清晨
少室山上的亭子
一个年轻的书生和一个老僧正在低声说着什么
正是玄悲在送别方卓,这已经是方卓得到《易筋经》后的两天后了,方卓昨天下午将梵文版的达摩手抄经文也临摹完以后,便想马上下山,毕竟拿了人家的东西,当然想马上逃离了,可是拗不过玄悲的挽留,只有再留一晚,到了今早再离开。
玄悲说的话无非是,什么老衲看你还是留下来做和尚吧,什么以后有空常来玩啊,什么以后行侠的时候注意点安全啊。什么,你说玄悲为什么知道方卓一定是行侠而不是作恶?像方居士这种君子怎么会做坏事!
方卓看着脚下少室山郁郁葱葱,一条还算宽敞的山道蟠延着通向山下,还有面前唠叨的老和尚,突然很想作诗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可是到底没那才情,最后只是说道:“大师这些天来的照顾方卓很是感激,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现在大师请回吧”
玄悲微笑道:“居士离家日久,想必很是挂念家中,回家心切,和尚就不再?嗦了,居士好走,阿弥陀佛”
方卓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以后若得闲暇,再来少林看望大师,告辞了”说着向玄悲行了一礼,转身向山下走去。
玄悲看着方卓下山的背影,念了句“阿弥陀佛”便也向少林而去。
…………
方卓沿着山道一路向山下而行,走在山道上,想着自己这一趟的收获,欣喜不已。
“没想到没拿到《九阳真经》却拿到了《易筋经》,易筋经想必不会比九阳差,甚至有可能更强,练过九阳的张无忌到天龙世界来,内功估计也就是灵鹫宫那群洞主岛主的水平”
方卓在心里估量着《易筋经》和《九阳真经》的高下,其实他这也是瞎比较,若是他拿到的是《九阳真经》而不是《易筋经》,或许他就该说“练过《易筋经》的令狐冲要是拿到这里来,或许连个丐帮六袋弟子也混不上”可是现在他怀里的是《易筋经》,当然觉得易筋经更好了,或者说希望它更好。
“算了,算了不管了,反正这个世界也没有《九阳神功》,我在这瞎比较不是闲的蛋疼吗?”方卓已经迫不及待了,他想马上赶到山下的客栈,好仔细研究怀里的《易筋经》。看看它有什么高深之处,为什么在后来会被奉为少林寺的镇派绝学。
“嗯?不对”方卓开始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环境,现在反应过来,立时感觉到有人在盯着自己,“到底是什么人,跟了多久?”方卓在心里想道。
方卓不动声色,继续走在山路上,一副在想着事情的模样,不时的还露出一个好看的笑容,一看就是想事情想到开心处,他想装作依旧不知情的状态,以放松那个跟踪者的警惕之心,然后再给予致命一击,可是却始终不能确定那个跟踪者到底在那个方位。
突然方卓就站住不动了,他有种被毒蛇盯上的感觉,而他自己只是一只可怜的小青蛙。他知道对方已经看穿了他的企图,来人的心智不输于他,而且武功要比他高的多,他身上的冷汗立刻就出来了,打湿了他后背的衣物,方卓明白自己碰到了前所未遇的大敌。
“可是,敌人若是要对付我的话,直接跳出来就行了,为什么要躲躲藏藏呢?少室山上怎么来了这么强的敌人?难道!?是慕容博还是萧远山?”方卓想到了这两个在少林隐藏多年的老妖。
“何方高人,为何一路跟着在下?”方卓受不了这种压迫的感觉,忍不住高声喝道。
“嘿嘿嘿,小子,我还想看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呢?”方卓的背后响起了一个戏谑的声音。
方卓赶紧行了一礼,把两个老和尚引进房间,问道:“这么晚了,两位大师到我这里来想必是有事吧”
玄悲好像有点不太好意思,看了玄慈一眼,那意思是,师兄还是你来说吧。
玄慈无法,只好开口向方卓道:“阿弥陀佛,方居士,这么晚还来叨扰,实在是贫僧师兄弟的罪过。”
方卓微微一笑道:“要说叨扰,那也是在下叨扰了贵宝刹,大师有事不妨直接吩咐,方卓定然不会推辞”
玄慈听到方卓这样说,好像挺满意,也笑了笑,说道:“今夜来找居士,的确有事,这个……玄悲师弟所借给居士的经书居士临摹的如何了,可曾全部临摹完?”
方卓心道一声“果然”,他们是来要回易筋经的,还好我早有准备。当即说道:“还有最后两本经书没有临摹,不知道大师这么问是……?”
接着便听玄慈继续说道:“居士可能已经知道,我少林寺的经书分为佛法典籍和武学典籍,佛经可以借阅,以便弘扬佛法、渡化世人,武学典籍却是只对本寺僧人开放。前些天,玄悲师弟给居士的经书中错拿了一本武学典籍,所以老衲便是想向居士拿回经书,此次错在少林,还请居士见谅。”
“见谅,当然见谅,我还巴不得你们多错几次呢。”这种话方卓当然只能再心里说道。
其实方卓说的是,“哦?有武学典籍在其中,呵呵,这些梵文,不是弯弯就是勾勾,还真是每本经书看起来都一样呢。难道方丈大师还识得梵文,知道其中的内容”,方圆心中又糊涂了,知道是《易筋经》你们少林寺还不收好。
“阿弥陀佛,老衲倒是不懂梵文,只是据记载,此经乃是我寺一本重要的武学典籍,老衲添为少林方丈,曾经看到过那记载。这次居士来少林一直是玄悲师弟在招待,玄悲师弟不知内情,这才错拿了,老衲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件事,所以才这么晚还来打扰施主。”玄慈解释道,少林历代都有僧人记录当代发生的关于少林的事,记录上曾经有僧人练成过经书上的武功,玄慈作为方丈,当然知道的很清楚。
方卓心想:“原来少林寺虽然知道《易筋经》,却因为看不懂而不太重视,只是以前有人无意间练成过。然而玄悲不知道这件事,大意之下才将经书给了我。知道这件事的玄慈大概是在闭关刚出来,所以玄悲到刚才才告诉玄慈,而玄慈一听说就带着玄悲找了过来。”
方卓听到这里,缓缓的走到桌子旁边,装作不在意的说道:“都是梵文,看也看不懂,在我看来每本书的内容都差不多呢,只是不知道哪本书才是方丈大师所说的武学典籍?”说着指了指桌子上的几本经书。
玄慈走到桌子旁,拿起那本黄皮的经书,方卓一看,正是《易筋经》,可是他却是不在意的说道:“哦,原来是这一本啊,今晚刚好临摹到这一本,还没抄完,那些梵文弄得我头晕眼花,正准备睡觉呢。既然大师说这是武经,那便拿回去吧,我已经临摹好这么多了,想必家母也会很开心,少临摹一本也不会有什么关系。”
玄慈仿佛有点难以启齿的说道:“方居士,那临摹的经文?”
方卓好像刚醒悟一样,拍拍自己的脑袋,拿起桌上的他刚才第二次临摹的经文递给玄慈说道:“因为这本经书是最新临摹的,所以我特意放在了最上面,原本还准备明天接着临摹呢,呵呵。”
玄慈拿到经书,倒是不好意思再多呆似地,带着玄悲告了个罪,便走了,倒是玄悲临走前不好意思的看了方卓一眼。
“还好我多留了个心眼,要不然只有把经书还给少林或者干一架然后带着经书跑出去。”方卓摸了摸胸口,感觉到临摹经文的存在,喃喃的说道。
少林证道院,玄慈,玄悲正在看着瘦高的玄难,玄难手里正拿着方卓交给玄慈的临摹经文的纸张,玄难对着纸张仔细看了看,再摸一摸,闻一闻,然后对玄慈说道:“从墨迹看,前部分是下午临摹的,后部分是晚上临摹的。”
玄悲松了口气,说道:“方居士不像是奸诈之人,而且我感觉他武功不凡,内力更是精纯,想必是师从高人,怎会贪图我少林的武学。我下午从他那离开的时候,他连一半都没临摹到,想来是晚上接着临摹,按玄难师弟的判断,就是这一份了。”玄悲倒是对方卓很放心。
如果方卓知道这事,就该说,幸亏小爷聪明,收藏的是我从新抄的,旧的就是准备留着交给你们的。方圆知道若是少林僧人醒悟,必然会要回《易筋经》,所以就临摹了两份。可是临摹这两份也是有讲究的,方卓就留了个心眼。
从头再临摹一份自己收着,再接着下午没临摹完的,临摹了几页,等玄慈过来的时候讨要的时候,装作不知道内情的样子还给了少林寺。如果是收藏了旧的那一份,只怕少林僧拿到新的经文,一看墨迹就会问方圆,“下午临摹的那一份在哪?”
玄慈摆了摆了手,然后对玄悲说道:“倒也不是怀疑他,只是小心无大错,此经乃是达摩祖师留下的至高武学,虽然现在无人能看懂,但是马虎不得。此事就到此为止罢,这本经书以后就放在藏经阁二楼吧,和其他的典籍放在一起。”玄慈虽然知道曾经有少林僧人练过其中的武功,但是因为很少有人懂梵文,所以也没太在意,而且在少林僧人心中,藏经阁实在是太安全不过了。
就这样,这本《易筋经》在藏经阁呆了一年,一年之后,又因为少林僧人无意间在藏经阁发现了一个身影,玄慈怀疑是有高人到藏经阁盗经,可是众僧人找了许久也没什么发现,但是玄慈还是把一些比较重要的典籍另外收藏,《易筋经》因为是达摩手书的武学典籍,又曾经辉煌过,所以被玄慈放到了菩提院,并派了几个辈分低的僧人看守。
……………………
清晨
少室山上的亭子
一个年轻的书生和一个老僧正在低声说着什么
正是玄悲在送别方卓,这已经是方卓得到《易筋经》后的两天后了,方卓昨天下午将梵文版的达摩手抄经文也临摹完以后,便想马上下山,毕竟拿了人家的东西,当然想马上逃离了,可是拗不过玄悲的挽留,只有再留一晚,到了今早再离开。
玄悲说的话无非是,什么老衲看你还是留下来做和尚吧,什么以后有空常来玩啊,什么以后行侠的时候注意点安全啊。什么,你说玄悲为什么知道方卓一定是行侠而不是作恶?像方居士这种君子怎么会做坏事!
方卓看着脚下少室山郁郁葱葱,一条还算宽敞的山道蟠延着通向山下,还有面前唠叨的老和尚,突然很想作诗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可是到底没那才情,最后只是说道:“大师这些天来的照顾方卓很是感激,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现在大师请回吧”
玄悲微笑道:“居士离家日久,想必很是挂念家中,回家心切,和尚就不再?嗦了,居士好走,阿弥陀佛”
方卓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以后若得闲暇,再来少林看望大师,告辞了”说着向玄悲行了一礼,转身向山下走去。
玄悲看着方卓下山的背影,念了句“阿弥陀佛”便也向少林而去。
…………
方卓沿着山道一路向山下而行,走在山道上,想着自己这一趟的收获,欣喜不已。
“没想到没拿到《九阳真经》却拿到了《易筋经》,易筋经想必不会比九阳差,甚至有可能更强,练过九阳的张无忌到天龙世界来,内功估计也就是灵鹫宫那群洞主岛主的水平”
方卓在心里估量着《易筋经》和《九阳真经》的高下,其实他这也是瞎比较,若是他拿到的是《九阳真经》而不是《易筋经》,或许他就该说“练过《易筋经》的令狐冲要是拿到这里来,或许连个丐帮六袋弟子也混不上”可是现在他怀里的是《易筋经》,当然觉得易筋经更好了,或者说希望它更好。
“算了,算了不管了,反正这个世界也没有《九阳神功》,我在这瞎比较不是闲的蛋疼吗?”方卓已经迫不及待了,他想马上赶到山下的客栈,好仔细研究怀里的《易筋经》。看看它有什么高深之处,为什么在后来会被奉为少林寺的镇派绝学。
“嗯?不对”方卓开始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环境,现在反应过来,立时感觉到有人在盯着自己,“到底是什么人,跟了多久?”方卓在心里想道。
方卓不动声色,继续走在山路上,一副在想着事情的模样,不时的还露出一个好看的笑容,一看就是想事情想到开心处,他想装作依旧不知情的状态,以放松那个跟踪者的警惕之心,然后再给予致命一击,可是却始终不能确定那个跟踪者到底在那个方位。
突然方卓就站住不动了,他有种被毒蛇盯上的感觉,而他自己只是一只可怜的小青蛙。他知道对方已经看穿了他的企图,来人的心智不输于他,而且武功要比他高的多,他身上的冷汗立刻就出来了,打湿了他后背的衣物,方卓明白自己碰到了前所未遇的大敌。
“可是,敌人若是要对付我的话,直接跳出来就行了,为什么要躲躲藏藏呢?少室山上怎么来了这么强的敌人?难道!?是慕容博还是萧远山?”方卓想到了这两个在少林隐藏多年的老妖。
“何方高人,为何一路跟着在下?”方卓受不了这种压迫的感觉,忍不住高声喝道。
“嘿嘿嘿,小子,我还想看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呢?”方卓的背后响起了一个戏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