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一五章 视査海防(上)
交待完兵工厂和印刷坊的事情之后,离林之洋老父的寿诞还有几天时间。泡-书_吧(www.PaoShU8.COm)商毅决定,先前往昌国卫,视查那里的海防事务。因为这一次是在自己的防区以内视查,因此商毅也不打算多带人马,只带了五团的团长罗远斌随行,并从五团抽调了一个火枪兵营一个长枪兵营,又从骑兵营抽调了两个连,加上段鹏的一个侦察连。共计约二千四百多人。
而杭州的军政大权将由第二团的团长周少桓代理。商毅也着重交待他两件事件,一是加强兵工厂的工程监督,二是对预备军再进行一次选拔。而印刷作坊的事情,交给王夫之和阿科尼亚去付责。
昌国卫在宁波的象山县以南,也就是后世的浙江象山半岛上。离杭州约有二天的路程。商毅在出发之前,对昌国卫的指挥使也进行了一番了解。知道这位指挥使叫沈寿崇,今年三十三岁,是世袭武职,而他的父亲,也就是明末时期的民族英雄沈有容。
沈有容的事迹,商毅当然知道,他干的最著名的事情就是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群岛,歼倭寇,驱荷兰,成功地保卫了东南沿海及台湾,确定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称号。沈寿崇是沈有容的第六子,是受沈有容的荫思,出任昌国卫指挥使,也算是名将之后了。而商毅也因为对沈寿崇抱以了几分期望,如果沈寿崇能有他老爹一半的本事,就算是不错了。来到明朝也有一年多的时了,有能力的文官商毅到是还见过几个,但出色的武将还一个没碰上。
两天之后,商毅也到达了昌国卫,沈寿崇早己得到了通报,亲自率领五百士兵出城数里,等候迎接。
双方见面之后,沈寿崇立刻拜到在商毅马前,道:“末将昌国卫指挥使沈寿崇,拜见总兵大人。”
商毅翻身下马,把他扶起来,道:“沈指挥,不必多礼。” 见沈寿崇粗眉大目,略有连鬓胡须,相貌堂堂,到是一个武将的样子。再看他带出来的五百士兵,虽然衣甲都有十分破旧了,但士兵的精神气质到是十分饱满,尽从军容上看,比自己见过的其他明军如左良玉、黄得功、刘良佐之辈的士兵要强得多。看来也是经过了一番严格的训练。
因此商毅也点了点头,道:“沈指挥,你练的人马不错啊。”
沈寿崇忙道:“大人过奖了,末将愧不敢当。” 他虽然孤守一隅,但也听说过商毅的名字和商家军的事迹。见商毅虽然十分年轻,身量颇高,身形略为削廋,目光如电,而且举手投足之间,颇有风范,而态度和蔼又全无盛气凌人的样子。
再看他所带来的人马,虽然所穿的衣甲与一般明军不太一样,但一个个都是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而且队列整齐显然也是训练有素的。而且竟有超过半数的士兵都扛着火铳,大多数都是鸟铳,也有鲁密铳,在铳管上都插着明晃晃的尖刺,还有不少连沈寿崇也叫不出名字来的火铳。也令沈寿崇眼馋不己,沈有容生前就是以善用火器而著称,沈寿崇也深受影响,见商家军有这么多火铳,自然十分羡慕。
双方都客气了几句之后,便在沈寿崇的带领下,进了昌国卫城。明朝的卫所,其实就是一个城市,只还过城里和周边的居民大多都是军户。
进城之后,商毅才发现,城里的建筑、街道虽然也十分破旧了,但还算是十分整齐,而且居民的精神面貌还算不错。路过一个小集市的时候,还十分热闹,足见管理者的治理有方。
来到了指挥使衙门落坐之后,商毅才问道:“沈指挥,你在这里任指挥使有多久了?”
沈寿崇道:“回禀大人,快有二年。”
其实沈寿崇还是崇祯元年的武进士出身,一度做到了承天府留守,但因为性格耿直,得罪的人多,结果被巡按弹亥,贬到浙江来做一个卫指挥使。虽然浙江是明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昌国卫却是在宁波府的南端海边偏远地区,几乎相当于是变相的流放了。不过这一点也和沈有容差不多,沈有容生前也是因为性子耿直,经常受到打压,不然以他的功劳,早就可以升到总兵了。
不过在这偏远地区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由沈寿崇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情也不会有人干涉,因此沈寿崇到了昌国卫虽然不到两年,但积极整备练军,而且为人又公平清廉,虽然也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也使昌国卫的面貌变得焕然一新了。
这次浙江叛乱,昌国卫治下的爵溪所首先响应叛军,举兵叛乱。石浦二所的千户与爵溪所千户交情很好,也打算响应举事。两人还一起写信劝沈寿崇也一起反叛。沈寿崇假意答应,只和其弟沈寿峣带了五十名家丁来到石浦二所,并招爵溪所千户到此一起商议举事的事宜。
爵溪所千户不知有诈,也来到石浦二所。而两名千户见他所带的随从不多,因此也并不怀疑,设下酒宴招待沈寿崇一行。就在酒宴上,沈寿崇和沈寿岳突然发难,用暗藏的贴身短刀杀死了两名千户,告令全所军户,有言反叛者,以此为例。全所的军民震惊,因此也无人再敢举事反叛。
然后沈寿崇又亲自领军,来到爵溪所,将爵溪所千户人头在城外示众,城内军民当即开城纳降,不复言反。于是在整个浙江叛乱其间,昌国卫所辖五所都没有参与反叛。
商毅听完之后,也赞扬了沈寿崇几句。又问道:“现在石浦二所和爵溪所都由谁在镇守?”
沈寿崇道:“石浦二所由所内的五个百户共同带管,而爵溪所因为曾经反叛了,因此甴末将的兄弟沈寿峣暂时在城中驻守。”
商毅点点头,道:“你兄弟现在是什么官职?”
沈寿崇道:“是末将手下的一名百户。”
商毅道:“好,我会像朝廷如实反应你的功劳。”
沈寿崇忙道:“多谢大人。”
商毅又问道:“沈指挥,你们卫里有多少时间没有拿了饷银了?”
沈寿崇的脸上闪过一道不自然的表情,道:“回亶大人,自从末将到了昌国卫之后,就从来没有领到也饷银。这两年以来,末将带着军户一起种地打渔为生,才免强支应到现在。”
商毅也不禁苦笑了一声,这种事情在现在的大明,可以算屡见不鲜了。其实明朝最苦的到并不是百姓,而是军户,百姓没有田种还可以逃荒,可以进城打短工,而军户却不许改变,一但成为军户,那么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就都是军户了。”
于是商毅又点了点头,道:“这到确实是难为你了。好吧,在我来以前的事情,不该我管,但从现在开始,昌国卫的月饷,一率甴我来支付,只要我还在任上,就绝不会少你们一分。不过这一次我来得匆忙,沒有带那么多的银钱,你把士兵名单的花名册给我,等我回到杭州之后,一定命人马上按人数将饷银送来。”
沈寿崇听了,心里顿时一阵感激,这两年来,他在昌国卫里一分饷银都没有拿到,虽然靠着种地打鱼,也能渡日,但卫里的军器、盔甲、旗帜还有船只,全都无钱更新维护,这也是让他深感头疼,见商毅答应支付月饷,自然十分高兴。
当然他在欢喜之余,也听清楚了,月饷并不是朝廷发下来的,而是由商毅自己掏钱支付,当然现在商毅就是朝廷的官员,又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因此沈寿崇认为拿他的钱,也沒什么不对。于是沈寿崇又一次拜伏于地,道:“多谢大人。”
商毅笑了一笑,又问道:“沈指挥,你们卫还兼顾海防,应该还有不少战船见!”
沈寿崇道:“回禀大人,昌国卫本有两个水军营,加上辅助的战船一共大小船六十八艘,只是多年缺钱维修,因此现在只有四十四艘能用,共有福船八艘,海沧船六艘,苍山船十二艘、艟矫船十二艘、八桨船四艘,现在都停泊在海巷内,明天末将可以带大人去视查。”
商毅也点了点头,他知道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所编,一个水军营有两个哨,毎个哨有福船四艘,海泛船二艘,苍山船四艘,然后再配有开浪船、八浆船,艟矫船等辅助战船。昌国卫有两个水军营,也就是有四十艘主力战船。不过一共六十八艘战船,居然只有四十四艘能用,这损坏率也太高了一点,不过明天去看了再船再说吧,因此也道:“好,我们明天去看。”
而接下来, 沈寿崇又请商毅观看自己的军队操练。
昌国卫的军队操练基本都是以冷兵器为主,主要还是因为缺少火器,整个卫里可用的鸟铳只有六七十杆。总体来看,而且也可以看得出,沈寿崇基本都是按[纪效新书]所讲的练兵之法进行训练,效果也还算不错。商毅估什,比清军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不在李自成的闯军精锐之下。
虽然士兵缺少实战经验,上了战场之后,还是会大打拆扣。不过基础打得还是很好,有成为一支强军的潜质。当然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而杭州的军政大权将由第二团的团长周少桓代理。商毅也着重交待他两件事件,一是加强兵工厂的工程监督,二是对预备军再进行一次选拔。而印刷作坊的事情,交给王夫之和阿科尼亚去付责。
昌国卫在宁波的象山县以南,也就是后世的浙江象山半岛上。离杭州约有二天的路程。商毅在出发之前,对昌国卫的指挥使也进行了一番了解。知道这位指挥使叫沈寿崇,今年三十三岁,是世袭武职,而他的父亲,也就是明末时期的民族英雄沈有容。
沈有容的事迹,商毅当然知道,他干的最著名的事情就是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群岛,歼倭寇,驱荷兰,成功地保卫了东南沿海及台湾,确定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称号。沈寿崇是沈有容的第六子,是受沈有容的荫思,出任昌国卫指挥使,也算是名将之后了。而商毅也因为对沈寿崇抱以了几分期望,如果沈寿崇能有他老爹一半的本事,就算是不错了。来到明朝也有一年多的时了,有能力的文官商毅到是还见过几个,但出色的武将还一个没碰上。
两天之后,商毅也到达了昌国卫,沈寿崇早己得到了通报,亲自率领五百士兵出城数里,等候迎接。
双方见面之后,沈寿崇立刻拜到在商毅马前,道:“末将昌国卫指挥使沈寿崇,拜见总兵大人。”
商毅翻身下马,把他扶起来,道:“沈指挥,不必多礼。” 见沈寿崇粗眉大目,略有连鬓胡须,相貌堂堂,到是一个武将的样子。再看他带出来的五百士兵,虽然衣甲都有十分破旧了,但士兵的精神气质到是十分饱满,尽从军容上看,比自己见过的其他明军如左良玉、黄得功、刘良佐之辈的士兵要强得多。看来也是经过了一番严格的训练。
因此商毅也点了点头,道:“沈指挥,你练的人马不错啊。”
沈寿崇忙道:“大人过奖了,末将愧不敢当。” 他虽然孤守一隅,但也听说过商毅的名字和商家军的事迹。见商毅虽然十分年轻,身量颇高,身形略为削廋,目光如电,而且举手投足之间,颇有风范,而态度和蔼又全无盛气凌人的样子。
再看他所带来的人马,虽然所穿的衣甲与一般明军不太一样,但一个个都是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而且队列整齐显然也是训练有素的。而且竟有超过半数的士兵都扛着火铳,大多数都是鸟铳,也有鲁密铳,在铳管上都插着明晃晃的尖刺,还有不少连沈寿崇也叫不出名字来的火铳。也令沈寿崇眼馋不己,沈有容生前就是以善用火器而著称,沈寿崇也深受影响,见商家军有这么多火铳,自然十分羡慕。
双方都客气了几句之后,便在沈寿崇的带领下,进了昌国卫城。明朝的卫所,其实就是一个城市,只还过城里和周边的居民大多都是军户。
进城之后,商毅才发现,城里的建筑、街道虽然也十分破旧了,但还算是十分整齐,而且居民的精神面貌还算不错。路过一个小集市的时候,还十分热闹,足见管理者的治理有方。
来到了指挥使衙门落坐之后,商毅才问道:“沈指挥,你在这里任指挥使有多久了?”
沈寿崇道:“回禀大人,快有二年。”
其实沈寿崇还是崇祯元年的武进士出身,一度做到了承天府留守,但因为性格耿直,得罪的人多,结果被巡按弹亥,贬到浙江来做一个卫指挥使。虽然浙江是明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昌国卫却是在宁波府的南端海边偏远地区,几乎相当于是变相的流放了。不过这一点也和沈有容差不多,沈有容生前也是因为性子耿直,经常受到打压,不然以他的功劳,早就可以升到总兵了。
不过在这偏远地区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由沈寿崇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情也不会有人干涉,因此沈寿崇到了昌国卫虽然不到两年,但积极整备练军,而且为人又公平清廉,虽然也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也使昌国卫的面貌变得焕然一新了。
这次浙江叛乱,昌国卫治下的爵溪所首先响应叛军,举兵叛乱。石浦二所的千户与爵溪所千户交情很好,也打算响应举事。两人还一起写信劝沈寿崇也一起反叛。沈寿崇假意答应,只和其弟沈寿峣带了五十名家丁来到石浦二所,并招爵溪所千户到此一起商议举事的事宜。
爵溪所千户不知有诈,也来到石浦二所。而两名千户见他所带的随从不多,因此也并不怀疑,设下酒宴招待沈寿崇一行。就在酒宴上,沈寿崇和沈寿岳突然发难,用暗藏的贴身短刀杀死了两名千户,告令全所军户,有言反叛者,以此为例。全所的军民震惊,因此也无人再敢举事反叛。
然后沈寿崇又亲自领军,来到爵溪所,将爵溪所千户人头在城外示众,城内军民当即开城纳降,不复言反。于是在整个浙江叛乱其间,昌国卫所辖五所都没有参与反叛。
商毅听完之后,也赞扬了沈寿崇几句。又问道:“现在石浦二所和爵溪所都由谁在镇守?”
沈寿崇道:“石浦二所由所内的五个百户共同带管,而爵溪所因为曾经反叛了,因此甴末将的兄弟沈寿峣暂时在城中驻守。”
商毅点点头,道:“你兄弟现在是什么官职?”
沈寿崇道:“是末将手下的一名百户。”
商毅道:“好,我会像朝廷如实反应你的功劳。”
沈寿崇忙道:“多谢大人。”
商毅又问道:“沈指挥,你们卫里有多少时间没有拿了饷银了?”
沈寿崇的脸上闪过一道不自然的表情,道:“回亶大人,自从末将到了昌国卫之后,就从来没有领到也饷银。这两年以来,末将带着军户一起种地打渔为生,才免强支应到现在。”
商毅也不禁苦笑了一声,这种事情在现在的大明,可以算屡见不鲜了。其实明朝最苦的到并不是百姓,而是军户,百姓没有田种还可以逃荒,可以进城打短工,而军户却不许改变,一但成为军户,那么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就都是军户了。”
于是商毅又点了点头,道:“这到确实是难为你了。好吧,在我来以前的事情,不该我管,但从现在开始,昌国卫的月饷,一率甴我来支付,只要我还在任上,就绝不会少你们一分。不过这一次我来得匆忙,沒有带那么多的银钱,你把士兵名单的花名册给我,等我回到杭州之后,一定命人马上按人数将饷银送来。”
沈寿崇听了,心里顿时一阵感激,这两年来,他在昌国卫里一分饷银都没有拿到,虽然靠着种地打鱼,也能渡日,但卫里的军器、盔甲、旗帜还有船只,全都无钱更新维护,这也是让他深感头疼,见商毅答应支付月饷,自然十分高兴。
当然他在欢喜之余,也听清楚了,月饷并不是朝廷发下来的,而是由商毅自己掏钱支付,当然现在商毅就是朝廷的官员,又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因此沈寿崇认为拿他的钱,也沒什么不对。于是沈寿崇又一次拜伏于地,道:“多谢大人。”
商毅笑了一笑,又问道:“沈指挥,你们卫还兼顾海防,应该还有不少战船见!”
沈寿崇道:“回禀大人,昌国卫本有两个水军营,加上辅助的战船一共大小船六十八艘,只是多年缺钱维修,因此现在只有四十四艘能用,共有福船八艘,海沧船六艘,苍山船十二艘、艟矫船十二艘、八桨船四艘,现在都停泊在海巷内,明天末将可以带大人去视查。”
商毅也点了点头,他知道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所编,一个水军营有两个哨,毎个哨有福船四艘,海泛船二艘,苍山船四艘,然后再配有开浪船、八浆船,艟矫船等辅助战船。昌国卫有两个水军营,也就是有四十艘主力战船。不过一共六十八艘战船,居然只有四十四艘能用,这损坏率也太高了一点,不过明天去看了再船再说吧,因此也道:“好,我们明天去看。”
而接下来, 沈寿崇又请商毅观看自己的军队操练。
昌国卫的军队操练基本都是以冷兵器为主,主要还是因为缺少火器,整个卫里可用的鸟铳只有六七十杆。总体来看,而且也可以看得出,沈寿崇基本都是按[纪效新书]所讲的练兵之法进行训练,效果也还算不错。商毅估什,比清军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不在李自成的闯军精锐之下。
虽然士兵缺少实战经验,上了战场之后,还是会大打拆扣。不过基础打得还是很好,有成为一支强军的潜质。当然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