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傻瓜谢幕了 第一百一十回 贱岳七本枪
七月,羽柴秀吉以他织田氏总代理人的身份在京都为织田信长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仪式,并故意下函而非强制邀请诸位大名和国主参加,柴田胜家作为一个勇将兼政治低能儿,利用这个机会果然好像羽柴秀吉预测的一样,拉拢诸位国主,抵制此葬礼,理由是“时机不对”“地点不对”“主办人身份不对”,以此直接打击羽柴秀吉。然而羽柴秀吉早就拉拢织田氏三分之二的国主,他们准时出现在了京都,不但让叫嚣“葬礼当在尾张”的柴田胜家很没面子,还借机震慑了他麾下的一众国主,让他们心里意识到了大势所向还是羽柴氏!
虽然最后柴田胜家还是无奈出席了葬礼,可从此两人的矛盾更加明显化了。之所以还能坐在一起,只是因为双方还在备战阶段,远没到摊牌的那一天。一入8月,羽柴秀吉立刻提拔同族的浅野长政(弥弥之兄长)和杉原家次为京都奉行,掌管天下大名纠纷。反秀吉派愈加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扩张感到不满,由其以柴田胜家为甚。面对羽柴秀吉接二连三的政治攻势,柴田胜家在前田利家(此人被形容为忠勇果敢的战士,所以往往被人忽略了他深藏不露的政治才华)的建议下,特地安排亲外甥柴田胜丰驻守长浜城,同时部将长谷川秀一进驻近江比田城,山崎片家进驻山崎城,山冈影隆进驻势多城,池田弥三郎进驻大洲城,虽然是形成一个对羽柴秀吉的防御网,乃嚣张之举,可毕竟都在自己领内,羽柴秀吉也无可奈何,只能长叹道“又左助老贼,变数也”。
外交方面,除了已是盟友的织田信孝外,伊势藩国的泷川一益也被拉入反秀吉阵营。柴田胜家还派遣前田利家去和曾是织田家仇敌的毛利氏,长宗我部氏,本愿寺显如,甚至德川家康暗通款曲,希望引为外援。羽柴秀吉闻讯后,也派出军师黑田孝高去和老奸巨滑的丹羽长秀池田恒兴商谈,让他们务必做壁上观,不要轻易答应柴田氏什么,羽柴秀吉甚至允许他们等到羽柴和柴田胜负已定的时候再来押宝,只要他们不提前襄助柴田氏即可。如此大度的条件,让两支老狐狸深感佩服,并一口答应下来,绝不襄助柴田,这样虽然京都东侧柴田氏蠢蠢欲动,可羽柴秀吉的大后方就此安定下来。
10月1日,两家使者各自回归本位,该办的外事都办好了,两家剑拔弩张的气氛似乎稍有缓和,估计是都以为自己必胜了,狂妄的柴田胜家竟然向羽柴秀吉主动伸出了橄榄枝,柴田军大将前田利家携不破胜光,金森长近将胜家的议和书面呈羽柴秀吉,秀吉在山崎天王山上新筑的宝寺城隆重接见了三位使者,并约定化干戈为玉帛,继承信长的遗志,精诚团结统一天下。待使者走后,羽柴秀吉哂笑着对黑田孝高说道,“老匹夫没有拉够盟友,是打算拖延会战时间,不过小儿方才信他,传令三军,更要加强戒备,防他偷袭,另外我观他之使者多往东去,只怕对上杉氏和德川氏也有拉拢之意,上杉小儿乃吾弟昭德之徒,不会襄助,可德川老乌龟(秀吉当时是给家康起了个外号,是讽刺他懦弱和体型肥胖的,具体是不是乌龟,难以考证)便难说了,此人地处东海要冲,如果联络美浓尾张,可以片刻抵达京都,他不是吾弟对手,却能战胜长秀,你可速去信给吾弟,让他暂缓攻打北条,主力操持防御德川,和做通上杉氏的工作,让他不要襄助柴田!”黑田孝高领命办了,所以孟昭德这才安抚众大名,留下阿部定秀引兵一万镇守馆林城,雄视北条,支援各国,而自己班师回朝。
孟昭德返回踯躅崎馆之后,德川家康对于支应柴田氏便小心多了,也撤兵回国,不和真田昌幸纠缠,并大力发展军备,从三河人中抽调男丁三分之一从军,由远江和骏河二国支应粮草,一时间也有两万之众,孟昭德闻讯后,将全军移至信浓,从北俯瞰德川氏,又或震慑尾张美浓,如此大战一触即发。转眼进入12月冬季,地处北方的倭国大雪纷飞,道路被厚厚的积雪压住,各地之间往来困难,特别是从柴田胜家的越前藩国通往京畿一带须翻越崇山峻岭,在冬季一不小心就有雪崩的危险,人马根本不可能通过。柴田胜家本想移师近江,可佐佐成政觐见,说大军怕的就是这个冬季两家开战,如果真是这样,越前藩国的援兵主力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羽柴军将柴田家在京畿附近的势力逐一消灭,但如果等到春暖花开,柴田军杀入京畿联合织田信孝,泷川一益等,胜负就未可知了。柴田胜家听闻后觉得有理,也不敢冒险放弃一部分主力,就打消了先带一万人进入近江的想法。
前田利家闻讯后,大惊失色,他快马从近江奔回越前,对柴田胜家进谏道,“老爸爸何必如此惧战,若我军先出一万控制近江,那么京畿左右的支持势力方能放心,可以平安度过冬季,现在我军萎缩于越前而不敢进,势必让支持我方的豪强心寒,且大战在即,难道是我方不出兵就能不打的么,秀吉颇善用兵,多诡诈,若是他乘此机会出兵,在我无法救援的情况下,那么各地支持我方的豪强必降,那时大势晚矣!不如就出兵一万,由我掌握,也可威慑秀吉,拖延至春季开兵。”柴田胜家听罢,知道前田利家和羽柴秀吉私下叫好,颇不痛快,不过没有说出口,只是推诿道,“大军交战,乃在士气,我若分兵,因为大雪不能救援,让秀吉一口气吃掉我一万人马,来年我就想报仇也人手不足,且刚经历战败,人心思变,不如等到开春,就算各地势力被秀吉攻伐,我也可哀兵必胜,出兵为他们报仇,军有战意,则必胜也!”前田利家听罢无语退下,出城后挥泪对奥村永福说道,“羽柴秀吉岂是如此轻易便能对付的,更何况他还有孟昭德这位帅才相助,老爸爸不能抢占先机,必然让羽柴氏得逞,只怕你我要捐躯尽忠了!”
果然,前田利家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听说柴田胜家不肯在冬季向近江增派援兵,羽柴秀吉仰天大笑,他立刻召集各地武将回家,在12月10日趁着天降大雪,突然向柴田军发动了全面进攻!12月12日,羽柴秀吉命部将宫部继润防守山崎,蜂须贺正胜会同美作备前两藩国的大名宇喜多秀家负责山阳道,看住了羽柴军后方的毛利氏,以防其有任何异动。12月13日,羽柴家主要武将齐集京都,听从秀吉调遣,15日,羽柴军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驻近江佐和山城,兵锋首先指向秀吉的故居长浜城。不巧的是守将的柴田胜丰因为近江苦寒,此时正身染重疾卧病在床,根本不能迎战。再加上长浜城是秀吉一手扩建起来的,他对城池布防了如指掌,指挥部队全从弱处下手,守城军完全没有战胜的机会。思前想后,苦撑了两日的柴田胜丰决定投降,长浜城又回到了秀吉手里,这样,羽柴军就在柴田氏的领地里插入了一颗钉子,建立了大战必须的前线补给站。
秀吉一战得胜之后,留下羽柴秀长驻守佐和山城,部将蜂须贺家政(正胜之子)驻守横山城,监视刚归降的柴田胜丰,而主力则继续东进,目标美浓藩国的织田信孝,织田信孝见状,只好大军全数退往歧阜城。考虑到将来还要和柴田胜家大战,羽柴秀吉不愿在此消耗过多兵力,于是对京畿下达了总动员令,见羽柴军占优势的丹羽长秀,筒井顺庆,细川藤孝,池田恒兴,蒲生氏乡等相继加入秀吉一方,天下最能打仗的几人之一的细川和蒲生加入,羽柴军如虎添翼,优势愈加明显。织田信孝见状只好向兄弟求助,可位于尾张藩国的织田信雄因家督问题深恨信孝,不但不出兵援助,反而派兵加入羽柴军,协助攻城。
面对庞大的羽柴军,美浓曾根城城主稻叶一铁,大垣城城主氏家行广(氏家卜全次子)皆望风归降,5万大军团团包围了歧阜城,织田信孝虽有年幼的家督织田三法师做挡箭牌,但眼见柴田胜家的援军无望,也只得乖乖向秀吉投降。12月20日歧阜城开门。作为投降条件,信孝交出了毫发无损的三法师,并将自己的亲生母亲坂夫人,他的妹妹并两个重臣的母亲做了秀吉的人质。自此,织田家所有后裔都成了秀吉的臣下,乾坤彻底颠倒。而正如前田利家所料,区区二十天,羽柴秀吉就借助大雪的力量,扫清了柴田氏所有的拥趸,将胜利的天平向他那边狠狠的倾斜了一下。
12月29日,以为早晚可以杀败柴田胜家的秀吉回到大本营姬路城,准备开开心心过个年,可是没想到秀吉的狂妄,惹怒了伊势的名将泷川一益,他对于清州会议上秀吉对自己的傲慢深感记恨,也感激柴田胜家最后为自己力争下了伊势国,所以突然出兵报复秀吉。他接连攻城掠地,大军所到之处无人能敌,竟然真的抢了好几座城池。1579年(天正七年)正月5日,年还没过完,无奈的秀吉只得上路讨伐泷川一益。
泷川一益听说秀吉出动,立刻调转矛头,将附近龟山城包围,乘着城主关盛信上姬路城向秀吉拜年的当口,偷袭了城池,并顺势抢占了峰城。听说秀吉大军多不愿新年出征,泷川一益又抢占了鹿铃隘口,这才停下脚步,严阵以待羽柴军。本来泷川一益在京畿一闹,正好能和柴田氏夹击秀吉。可惜泷川一益太心急了,他非要挑在正月起兵,这样羽柴秀吉根本不必分心被大雪困在越前藩国动弹不得的柴田军,只需集中优势兵力,在雪化之前击溃泷川军就就行了。羽柴军于2月7日在佐和山城完成集结,全军号称7万5千人马,分三路杀奔伊势,虽然整整拖了一个多月才动员好部队,但柴田氏还是无法出兵,就这样泷川一益的末日到了。
听说泷川一益早有准备之后,羽柴秀吉采纳军师黑田孝高的建议,左路让羽柴秀吉的弟弟羽柴秀长统领,率筒井顺庆和稻叶一铁的部队2万5千,经美浓和尾张两国杀入北伊势,从后面袭扰泷川一益。中路则是秀吉的外甥羽柴秀次率2万人直逼泷川一益的老巢伊势长岛城,牵制本城对各地军粮的接应。而右翼则是羽柴秀吉的主力军团,由秀吉亲自率领,携大将羽柴秀胜,蒲生氏乡,细川忠兴,森长可,浅野长胜,堀秀政,山内一丰,黑田孝高为军师,共3万人马,目标乃是夺回被泷川军偷袭的龟山和峰城两城!
这个三面出击,各地牵制的计谋一出,可怜泷川一益全军加起来才6千多人,如何能够应对?到了2月中旬,峰城陷落,3月3日,弹尽粮绝的龟山城开城投降,小将福岛正则出轻骑击破泷川一益水寨,泷川一益只好逃出长岛城,移驻桑名城继续抵挡。羽柴秀吉见状,立刻挥师五万包围桑名城,好在此地依海而建,和海上粮栈相通畅顺无阻,泷川一益这才将将守住,不至于身死国灭。正当羽柴秀吉努力围城攻打之际,北国春暖花开,大雪消融,3月12日,憋了一个冬天的柴田军终于出动,先锋前田利家,佐久间盛政杀入近江藩国,于琵琶湖北岸的柳濑安营扎寨,并趁势劫掠了长浜城城外民居,羽柴秀吉闻讯紧急调头北上迎击大敌,仅留织田信雄和蒲生氏乡两军继续和泷川军周旋,令秀吉稍感安慰的是,小将蒲生氏乡果然不愧当年信长公的宠爱和未来名将之名,泷川一益见秀吉大军撤走,便从水陆两路偷袭攻城军,没想到被蒲生氏乡识破,设下埋伏,反而折损了几百人,这样便再不敢出城了,秀吉才好放心的和柴田胜家决战!
面对柴田胜家先锋的猛攻,羽柴秀长拼死抵挡,总算迎来了羽柴秀吉的大军,3月15日羽柴秀吉回师佐和山城,16日,羽柴军主力进入长浜城,全军于城北贱岳山扎寨。同时柴田胜家的主力军团也到达柳濑,与羽柴军隔山而峙。依常理来说,柴田军远道而来,军需供应要翻山越岭,应速战速决才是,但出乎羽柴秀吉预料,柴田胜家竟然命令前田利家及佐久间盛政构筑城砦防线,摆出打持久战的阵势!前田利家对此命令不解,和柴田胜家说道,“老爸爸,若是秀吉进攻我们,他可曾停手,不是一月之内横扫京畿东翼,我们也当如此,在各地城主人心惶惶之际,突然出兵,先杀败秀吉,再招降各地豪强,若是等日子久了,秀吉安抚各地,我们再下手就难了!”可柴田胜家拒绝道,“若是我们现在出兵,翻山越岭体力不支,岂不是败多胜少,不如将息几日,然后开战,也可多些胜算,只要大败秀吉,各地一定望风而降,不怕他秀吉拉拢人心,我只要杀了秀吉,还有人支持羽柴氏么!”前田利家听罢无话可说,只能回家,阿松这次便猜出了柴田胜家的想法,对夫君说道,“莫不是老爸爸忌讳你和秀吉君交好,以为你有贰心,故意不用你的计谋?”前田利家听罢彻悟,愤而握拳道,“如此只能死战,证明我的忠诚!”从此之后,果然一代名将再未对柴田胜家进谏一句忠言,只三缄其口,柴田胜家失了这位大将的建议,战败的道路越走越远了!
为了一战击败秀吉,柴田胜家此次是倾全国之兵而来,总数约3万人马,除了前田利家,金森长近一班老将外,胜家的义子柴田胜政和年轻的猛将佐久间盛政,不破胜光,长连龙等亦都随军出征。柴田胜政和佐久间盛政乃是亲兄弟,叔父就是不幸被织田信长抛弃的佐久间信盛,柴田胜政后被柴田胜家收养,而佐久间盛政因为勇猛善战被织田信长召回做了柴田胜家部下。不破胜光之父乃是和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一齐被称为柴田胜家部下“府中三人众”的不破光治。不破光治已于冬天过世,不破胜光所以继承家督之位,也是虎父无犬子。羽柴氏阵容更不必说,都是人才济济。
眼看大战在即,远在信浓监视德川家康的孟昭德命令上杉景胜出兵襄助羽柴秀吉,并说明了“宝全压在秀吉身上,若秀吉有个三长两短,只怕你我也要覆灭,不如拼力一战,拖住柴田胜家”,上杉景胜得令后,立刻派出大将直江兼续引兵一万出越中,本来打算支援贱岳的佐佐成政闻讯,只能将八千兵勇从越前撤往能登边境迎战,如此“北陆孤狼”没有赶上贱岳之战。
到了3月19日,丹羽长秀等大军也纷纷抵达贱岳,柴田胜家闻讯后,打算借助防御工事先消耗一部分敌兵,于是他命令军队把守住各处山隘,不要轻易出战。主力柴田胜家本部7000人驻守柳濑山上的内中尾岭,扼守北国街道,佐久间盛政8000人驻最高峰行市山,俯瞰羽柴兵团,而前田利家,前田利长父子则率5000人马驻守前线的别所山,作为前阵准备迎战秀吉。
羽柴秀吉探知柴田胜家的布阵之后,笑对臣下说道,“如此坚守消耗之计如何能瞒过我,我既然背后就是源源不断的粮草,我还怕他不战么,倒要看看谁先撑不住了!”于是羽柴秀吉命令部下沿余吴湖岸布阵,主力部队羽柴秀吉,羽柴秀长两兄弟3万人马驻守木之本,压住全军阵脚,部将高山重友和中川清秀则分别把守阵前的岩崎山和大岩山,堀秀政所部5000人驻守东野山,从高处监视柴田军的一举一动。丹羽长秀7000骑兵镇守贱岳山上,警备琵琶湖东岸。另有细川忠兴替父出征,率别动队从丹后藩国出海,攻击越前藩国海岸,以扰乱柴田军后翼,阻其本来就难行的粮道更加无法通畅。
如此布置之后,两军都压住阵脚,各自不曾挑衅,除了偶尔小规模冲突以外,双方武士大将都按兵不动,小心翼翼的相持一月有余,耐心捕捉战机。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引燃决战之火的不是贱岳战场的哪位将领,却是远在岐阜已经归降秀吉的织田信孝!原来织田信孝早先迫于羽柴秀吉的兵力不得已投降,但他从未放弃过待机再战的念头,尤其是光复织田氏权柄的梦想!此时羽柴军主力和柴田军对峙于贱岳,后方空虚,织田信孝决心把握良机,起兵响应柴田胜家。到了4月3日,织田信孝军终于做好准备竖起反旗,纵兵劫掠了稻叶一铁的曾根城和氏家行广的大垣城周围民居。羽柴秀吉见后院又着火了,只得亲自从贱岳战场撤出,4月17日,羽柴秀吉本部2万人进驻大垣城,并将织田信孝的母亲等诸位人质全部斩首。
愚蠢的织田信孝并不清楚,羽柴秀吉第一次放过他并不是因为菩萨心肠,只因为信孝是织田信长的亲子,看在前主公的面子上,秀吉才放其一马的,但这次织田信孝悍然撕毁和约,就是给了羽柴秀吉彻底清算织田氏后人的最好借口。羽柴秀吉本部撤离贱岳战场后,立刻打破了两军之间摇摇欲坠的平衡,首先有异动的是处于羽柴军最前线,柴田胜丰的旧部山路正国,作为原柴田军部将,秀吉对这些降将不信任是理所当然的,而山路正国也不想与以前的战友以死相拼,做秀吉的炮灰,所以在秀吉离开贱岳不久,山路正国就带数十名亲信逃离羽柴军,投到佐久间盛政的营里,并报告了羽柴军最新的动向。
佐久间盛政闻报大喜,觉得消灭羽柴军的天赐良机终于来了,原本羽柴秀吉亲自镇守木之本,居中联系贱岳山,大岩山和岩崎山各部,互为犄角,坚如磐石。但此时羽柴秀吉已不在,正是分割消灭这几个山头驻军的绝好时机!但此机会稍纵即逝,待得羽柴秀吉回兵,再想破阵就难上加难了,佐久间盛政立刻面见柴田胜家,要求出动。经反复军议,柴田胜家采纳了佐久间盛政的建议,于是下令佐久间盛政所部,率不破胜光军共8000人突袭大岩山的中川清秀军,彻底断开贱岳山和岩崎山之间的联系,并将其守军分割围歼。作为接应部队,柴田胜家本部将突入狐?,牵制东野山的堀秀政军,右翼柴田胜政并前田利家父子则佯攻贱岳山,牵制丹羽长秀和桑山重晴两军。
4月20日凌晨1时,柴田军全军出动,佐久间盛政一马当先,成功绕过余吴湖西岸,突击大岩山,先锋不破胜光等率先攻上山头,自以为身处后方的中川清秀做梦也没料到柴田军如神兵天降,猝不及防之下砦中一片混乱。面对数倍于己的柴田军,中川清秀只得拼死抵抗,并同时向岩崎山守将高山重友和贱岳山上离自己最近的桑山重晴求援,不料高山重友见柴田军来势汹汹,不但见死不救还撤下了岩崎山,逃向羽柴秀长的驻地田上山,桑山重晴则借口自己也受到攻击抽不出兵力,中川清秀左等右等都不见援军踪影,只好咬牙冲入乱军决战,终于死于刀枪之中,享年42岁,大岩山守军随之溃散。而最为可怕的是,高山重友撤退和桑山重晴怯战,导致了前田利家这员虎将长驱直入,直取中军。
此时战场形势对羽柴军极为不利,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后援,中川清秀和高山重友两部都已溃散,整个前军已陷入柴田军的半包围之中,立下首功的佐久间盛政踌躇满志,打算扩大战果,配合柴田胜家主力围攻堀秀政军,或者配合柴田胜政围攻丹羽长秀军,打算至少再吃掉羽柴军一部。佐久间信盛还派出使者,企图诱降桑山重晴和其他原柴田军的诸位将领!但是大出佐久间盛政所料的是,柴田胜家却在此时下达了全军后撤的命令!
原来久经战阵的柴田胜家看出了此时柴田军表面胜利背后的隐忧,虽然羽柴军中军两部被击溃,但前军与左右两翼还是丝毫未损,反而形成了对孤军深入的佐久间盛政部的反包围,更奇怪的是,柴田军右翼的前田利家部并未按照约定的计划佯攻丹羽长秀,而是比佐久间冲的还快,甚至快抵达中军了,这不禁使柴田胜家暗暗有些担心,难道前田利家将背叛转而投靠幼时好友羽柴秀吉的谣言都是真的?由于前田利家大军脱离战阵,不在右翼战线支援,导致此地的柴田军明显处于劣势,假如此时羽柴秀吉忽然回军,加上丹羽长秀和堀秀政封锁余吴湖东西两岸,佐久间盛政就会被三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将必定全军覆没!
但是年少气盛的佐久间盛政竟然拒绝了柴田胜家撤兵的命令,他自信的认为,根据最新的探报羽柴秀吉本部此时还在大垣城,就算秀吉听到败报,立刻赶回贱岳战场,也至少是两天以后的事了,有此时间柴田军可能已经完全控制战场形势,所以佐久间盛政不但继续深入,还劝说柴田胜家本部应立刻大举进攻贱岳山,定能一举击溃羽柴军。柴田胜家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佐久间盛政毕竟还是太嫩,他完全忘记了羽柴秀吉“中国大返攻”时的神速,如果羽柴军数个月以前能飞跃半个日本,大垣城和贱岳战场之间仅仅10余里(最后一次解释,日本一里是中国八里,等于两地相隔一百里)又算得了什么呢!原本为了平定织田信孝叛乱而回师大垣城的羽柴秀吉的确是准备尽快进攻岐阜城的,可是由于位于两城之间的揖斐川连降大雨而河水暴涨,羽柴军不能渡河,所以此时还逗留在大垣城。20日午时,本阵忽然传来了中川清秀兵败身死的消息,羽柴秀吉高兴的对着部下手指大雨说道,“老天庇佑,有此大雨在,我军没有深入美浓,不会担心织田信孝从后追击,大雨更能掩埋我们的足迹,全军听令,让天降神雨护送我们返回贱岳山,一举杀败柴田胜家!”
三军听罢士气大振,都以为果然如秀吉所说,连老天都襄助羽柴氏,下午2时,羽柴军骑兵部队首先出发,4时之后步兵1万5千跟着奔赴贱岳,军师黑田孝高更派快马通知沿途百姓,多准备干粮火把,接济路过的羽柴军,之后必有重赏,此计大大提高了羽柴军进兵速度,百姓们听说出身农民的秀吉即将成为天下之主,此乃倭国民族亘古未有的奇迹,于是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由于百姓们的接济,仅仅2时半(五个小时)羽柴军便全军赶回贱岳。
此时的佐久间盛政对羽柴秀吉的动静还一无所知,还自信满满的冲杀各地羽柴氏军阵,柴田胜家传令撤军的使者不绝于道,暴怒的柴田胜家甚至以自杀相威胁,命令佐久间盛政立刻撤兵!佐久间盛政无奈之下,只好借口属下将士昨夜彻夜奋战直到清晨疲惫不堪,要求休息一夜再下山,柴田胜家听后不许,并派出义子柴田胜敏催促退兵,柴田胜敏到达佐久间信盛营地时,羽柴秀吉本部也赶回了木之本,沿途羽柴军的火把通明,宛如一条火龙蜿蜒前进,刹是壮观,各地抵挡柴田氏的羽柴下属一见火龙,都知道主上回来了,登时士气大振,开始反攻佐久间盛政。
目瞪口呆的佐久间盛政终于明白柴田胜家的良苦用心,但一切都太迟了,由于昨夜的奋战,此时佐久间盛政部上下将士正睡得跟死人一样,佐久间盛政虽然立刻就叫醒全军匆忙沿余吴湖西岸撤退,但羽柴秀吉又怎会轻易放飞已经煮熟的鸭子。22日凌晨1时,羽柴秀吉顾不得长途跋涉的劳顿,命令全军出击,追杀佐久间盛政!午夜3点,羽柴军终于追上已和柴田胜政部会师的佐久间盛政军,双方在余吴湖西岸的权现坂厮杀,人多势众的羽柴军以铁炮部队居高临下射击,柴田军死伤惨重,由于殿后部队拼死抵挡追兵,佐久间盛政和柴田胜政最终脱险,仓皇退到前田利家的防地。
此时的前田利家引兵已经回到本阵,柴田胜家立刻派出使者叱责,说他为何一路深入,而利长率领的另一路又按兵不动,是否暗通曲款,打算投靠秀吉!前田利家听闻后,脸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他并没有回答使者,也没有出兵接应撤回的佐久间盛政,反而忽然全军向越前退走。作为柴田军主将之一的前田利家不战而退,顿时在全体柴田军中引起引发锁链式恐慌,尽管佐久间盛政奔走呼号,妄图阻止士兵逃跑,但仍有众多部曲加入前田利家逃亡的队伍里,不久后柴田军金森长近和不破胜光两部也跟着撤退,由于右翼诸队的撤出战场,柴田军整条战线已无法维持,全军立刻崩盘!
兵败如山倒,此时贱岳战场只剩下柴田胜家本部还在继续抵抗,羽柴秀吉的主力部队很快放弃了追赶撤退的柴田军,汇合羽柴秀长和堀秀政两部,直接杀向柴田胜家的大寨,眼见败局已定,本部兵马也逃散了一大半,此时围在柴田胜家身边的,只有区区2000人,柴田胜家悲愤莫名,决意一死以维护武士的荣誉,幸得部将们苦劝柴田胜家才放弃念头撤回了越前藩国。
为了抵挡羽柴秀吉追兵,近卫毛受胜助兄弟穿上了柴田胜家的盔甲金印,率500人继续守在寨中,以待羽柴军。正午12时,羽柴秀吉赶到柴田军主寨,毛受胜助兄弟率500人奋勇抵抗,在500人决死的意志面前,羽柴军士卒竟有怯战退缩的意思。最后羽柴秀吉下了“退者斩”的死命令,羽柴军才重新鼓起勇气,奋力攻城,柴田军殿后部队500多人全部战死无一生还!殿后军的死战为柴田胜家逃脱赢得宝贵的时间,等羽柴秀吉发现战死的只是柴田胜家的替身气得直跳脚时,柴田胜家已经走出老远了,至此贱岳之战结束,羽柴军大获全胜!
战后羽柴秀吉褒奖了十余员在贱岳奋战有功的年青武士,包括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片桐且元,胁坂安治,加藤嘉明,糟屋武则,平野长泰,石川兵助一光和樱井佐吉9人都受封3000石以上的领地,其中福岛正则连续出战都有战绩,居功至伟受封5000石。可惜的是石川和樱井两人都战死贱岳,所以后人把除他们之外的7人统称为“贱岳七本枪”,成为日本几百年来家喻户晓的英雄武士。同样在战斗中表现亮眼的还包括统筹粮饷和通讯的石田三成,负责大火器压制的大谷吉继等,这些新秀从此都成为了羽柴秀吉的肱股栋梁之臣,各自列土封疆,为了将来那场真正和平到来的大战!
虽然最后柴田胜家还是无奈出席了葬礼,可从此两人的矛盾更加明显化了。之所以还能坐在一起,只是因为双方还在备战阶段,远没到摊牌的那一天。一入8月,羽柴秀吉立刻提拔同族的浅野长政(弥弥之兄长)和杉原家次为京都奉行,掌管天下大名纠纷。反秀吉派愈加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扩张感到不满,由其以柴田胜家为甚。面对羽柴秀吉接二连三的政治攻势,柴田胜家在前田利家(此人被形容为忠勇果敢的战士,所以往往被人忽略了他深藏不露的政治才华)的建议下,特地安排亲外甥柴田胜丰驻守长浜城,同时部将长谷川秀一进驻近江比田城,山崎片家进驻山崎城,山冈影隆进驻势多城,池田弥三郎进驻大洲城,虽然是形成一个对羽柴秀吉的防御网,乃嚣张之举,可毕竟都在自己领内,羽柴秀吉也无可奈何,只能长叹道“又左助老贼,变数也”。
外交方面,除了已是盟友的织田信孝外,伊势藩国的泷川一益也被拉入反秀吉阵营。柴田胜家还派遣前田利家去和曾是织田家仇敌的毛利氏,长宗我部氏,本愿寺显如,甚至德川家康暗通款曲,希望引为外援。羽柴秀吉闻讯后,也派出军师黑田孝高去和老奸巨滑的丹羽长秀池田恒兴商谈,让他们务必做壁上观,不要轻易答应柴田氏什么,羽柴秀吉甚至允许他们等到羽柴和柴田胜负已定的时候再来押宝,只要他们不提前襄助柴田氏即可。如此大度的条件,让两支老狐狸深感佩服,并一口答应下来,绝不襄助柴田,这样虽然京都东侧柴田氏蠢蠢欲动,可羽柴秀吉的大后方就此安定下来。
10月1日,两家使者各自回归本位,该办的外事都办好了,两家剑拔弩张的气氛似乎稍有缓和,估计是都以为自己必胜了,狂妄的柴田胜家竟然向羽柴秀吉主动伸出了橄榄枝,柴田军大将前田利家携不破胜光,金森长近将胜家的议和书面呈羽柴秀吉,秀吉在山崎天王山上新筑的宝寺城隆重接见了三位使者,并约定化干戈为玉帛,继承信长的遗志,精诚团结统一天下。待使者走后,羽柴秀吉哂笑着对黑田孝高说道,“老匹夫没有拉够盟友,是打算拖延会战时间,不过小儿方才信他,传令三军,更要加强戒备,防他偷袭,另外我观他之使者多往东去,只怕对上杉氏和德川氏也有拉拢之意,上杉小儿乃吾弟昭德之徒,不会襄助,可德川老乌龟(秀吉当时是给家康起了个外号,是讽刺他懦弱和体型肥胖的,具体是不是乌龟,难以考证)便难说了,此人地处东海要冲,如果联络美浓尾张,可以片刻抵达京都,他不是吾弟对手,却能战胜长秀,你可速去信给吾弟,让他暂缓攻打北条,主力操持防御德川,和做通上杉氏的工作,让他不要襄助柴田!”黑田孝高领命办了,所以孟昭德这才安抚众大名,留下阿部定秀引兵一万镇守馆林城,雄视北条,支援各国,而自己班师回朝。
孟昭德返回踯躅崎馆之后,德川家康对于支应柴田氏便小心多了,也撤兵回国,不和真田昌幸纠缠,并大力发展军备,从三河人中抽调男丁三分之一从军,由远江和骏河二国支应粮草,一时间也有两万之众,孟昭德闻讯后,将全军移至信浓,从北俯瞰德川氏,又或震慑尾张美浓,如此大战一触即发。转眼进入12月冬季,地处北方的倭国大雪纷飞,道路被厚厚的积雪压住,各地之间往来困难,特别是从柴田胜家的越前藩国通往京畿一带须翻越崇山峻岭,在冬季一不小心就有雪崩的危险,人马根本不可能通过。柴田胜家本想移师近江,可佐佐成政觐见,说大军怕的就是这个冬季两家开战,如果真是这样,越前藩国的援兵主力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羽柴军将柴田家在京畿附近的势力逐一消灭,但如果等到春暖花开,柴田军杀入京畿联合织田信孝,泷川一益等,胜负就未可知了。柴田胜家听闻后觉得有理,也不敢冒险放弃一部分主力,就打消了先带一万人进入近江的想法。
前田利家闻讯后,大惊失色,他快马从近江奔回越前,对柴田胜家进谏道,“老爸爸何必如此惧战,若我军先出一万控制近江,那么京畿左右的支持势力方能放心,可以平安度过冬季,现在我军萎缩于越前而不敢进,势必让支持我方的豪强心寒,且大战在即,难道是我方不出兵就能不打的么,秀吉颇善用兵,多诡诈,若是他乘此机会出兵,在我无法救援的情况下,那么各地支持我方的豪强必降,那时大势晚矣!不如就出兵一万,由我掌握,也可威慑秀吉,拖延至春季开兵。”柴田胜家听罢,知道前田利家和羽柴秀吉私下叫好,颇不痛快,不过没有说出口,只是推诿道,“大军交战,乃在士气,我若分兵,因为大雪不能救援,让秀吉一口气吃掉我一万人马,来年我就想报仇也人手不足,且刚经历战败,人心思变,不如等到开春,就算各地势力被秀吉攻伐,我也可哀兵必胜,出兵为他们报仇,军有战意,则必胜也!”前田利家听罢无语退下,出城后挥泪对奥村永福说道,“羽柴秀吉岂是如此轻易便能对付的,更何况他还有孟昭德这位帅才相助,老爸爸不能抢占先机,必然让羽柴氏得逞,只怕你我要捐躯尽忠了!”
果然,前田利家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听说柴田胜家不肯在冬季向近江增派援兵,羽柴秀吉仰天大笑,他立刻召集各地武将回家,在12月10日趁着天降大雪,突然向柴田军发动了全面进攻!12月12日,羽柴秀吉命部将宫部继润防守山崎,蜂须贺正胜会同美作备前两藩国的大名宇喜多秀家负责山阳道,看住了羽柴军后方的毛利氏,以防其有任何异动。12月13日,羽柴家主要武将齐集京都,听从秀吉调遣,15日,羽柴军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驻近江佐和山城,兵锋首先指向秀吉的故居长浜城。不巧的是守将的柴田胜丰因为近江苦寒,此时正身染重疾卧病在床,根本不能迎战。再加上长浜城是秀吉一手扩建起来的,他对城池布防了如指掌,指挥部队全从弱处下手,守城军完全没有战胜的机会。思前想后,苦撑了两日的柴田胜丰决定投降,长浜城又回到了秀吉手里,这样,羽柴军就在柴田氏的领地里插入了一颗钉子,建立了大战必须的前线补给站。
秀吉一战得胜之后,留下羽柴秀长驻守佐和山城,部将蜂须贺家政(正胜之子)驻守横山城,监视刚归降的柴田胜丰,而主力则继续东进,目标美浓藩国的织田信孝,织田信孝见状,只好大军全数退往歧阜城。考虑到将来还要和柴田胜家大战,羽柴秀吉不愿在此消耗过多兵力,于是对京畿下达了总动员令,见羽柴军占优势的丹羽长秀,筒井顺庆,细川藤孝,池田恒兴,蒲生氏乡等相继加入秀吉一方,天下最能打仗的几人之一的细川和蒲生加入,羽柴军如虎添翼,优势愈加明显。织田信孝见状只好向兄弟求助,可位于尾张藩国的织田信雄因家督问题深恨信孝,不但不出兵援助,反而派兵加入羽柴军,协助攻城。
面对庞大的羽柴军,美浓曾根城城主稻叶一铁,大垣城城主氏家行广(氏家卜全次子)皆望风归降,5万大军团团包围了歧阜城,织田信孝虽有年幼的家督织田三法师做挡箭牌,但眼见柴田胜家的援军无望,也只得乖乖向秀吉投降。12月20日歧阜城开门。作为投降条件,信孝交出了毫发无损的三法师,并将自己的亲生母亲坂夫人,他的妹妹并两个重臣的母亲做了秀吉的人质。自此,织田家所有后裔都成了秀吉的臣下,乾坤彻底颠倒。而正如前田利家所料,区区二十天,羽柴秀吉就借助大雪的力量,扫清了柴田氏所有的拥趸,将胜利的天平向他那边狠狠的倾斜了一下。
12月29日,以为早晚可以杀败柴田胜家的秀吉回到大本营姬路城,准备开开心心过个年,可是没想到秀吉的狂妄,惹怒了伊势的名将泷川一益,他对于清州会议上秀吉对自己的傲慢深感记恨,也感激柴田胜家最后为自己力争下了伊势国,所以突然出兵报复秀吉。他接连攻城掠地,大军所到之处无人能敌,竟然真的抢了好几座城池。1579年(天正七年)正月5日,年还没过完,无奈的秀吉只得上路讨伐泷川一益。
泷川一益听说秀吉出动,立刻调转矛头,将附近龟山城包围,乘着城主关盛信上姬路城向秀吉拜年的当口,偷袭了城池,并顺势抢占了峰城。听说秀吉大军多不愿新年出征,泷川一益又抢占了鹿铃隘口,这才停下脚步,严阵以待羽柴军。本来泷川一益在京畿一闹,正好能和柴田氏夹击秀吉。可惜泷川一益太心急了,他非要挑在正月起兵,这样羽柴秀吉根本不必分心被大雪困在越前藩国动弹不得的柴田军,只需集中优势兵力,在雪化之前击溃泷川军就就行了。羽柴军于2月7日在佐和山城完成集结,全军号称7万5千人马,分三路杀奔伊势,虽然整整拖了一个多月才动员好部队,但柴田氏还是无法出兵,就这样泷川一益的末日到了。
听说泷川一益早有准备之后,羽柴秀吉采纳军师黑田孝高的建议,左路让羽柴秀吉的弟弟羽柴秀长统领,率筒井顺庆和稻叶一铁的部队2万5千,经美浓和尾张两国杀入北伊势,从后面袭扰泷川一益。中路则是秀吉的外甥羽柴秀次率2万人直逼泷川一益的老巢伊势长岛城,牵制本城对各地军粮的接应。而右翼则是羽柴秀吉的主力军团,由秀吉亲自率领,携大将羽柴秀胜,蒲生氏乡,细川忠兴,森长可,浅野长胜,堀秀政,山内一丰,黑田孝高为军师,共3万人马,目标乃是夺回被泷川军偷袭的龟山和峰城两城!
这个三面出击,各地牵制的计谋一出,可怜泷川一益全军加起来才6千多人,如何能够应对?到了2月中旬,峰城陷落,3月3日,弹尽粮绝的龟山城开城投降,小将福岛正则出轻骑击破泷川一益水寨,泷川一益只好逃出长岛城,移驻桑名城继续抵挡。羽柴秀吉见状,立刻挥师五万包围桑名城,好在此地依海而建,和海上粮栈相通畅顺无阻,泷川一益这才将将守住,不至于身死国灭。正当羽柴秀吉努力围城攻打之际,北国春暖花开,大雪消融,3月12日,憋了一个冬天的柴田军终于出动,先锋前田利家,佐久间盛政杀入近江藩国,于琵琶湖北岸的柳濑安营扎寨,并趁势劫掠了长浜城城外民居,羽柴秀吉闻讯紧急调头北上迎击大敌,仅留织田信雄和蒲生氏乡两军继续和泷川军周旋,令秀吉稍感安慰的是,小将蒲生氏乡果然不愧当年信长公的宠爱和未来名将之名,泷川一益见秀吉大军撤走,便从水陆两路偷袭攻城军,没想到被蒲生氏乡识破,设下埋伏,反而折损了几百人,这样便再不敢出城了,秀吉才好放心的和柴田胜家决战!
面对柴田胜家先锋的猛攻,羽柴秀长拼死抵挡,总算迎来了羽柴秀吉的大军,3月15日羽柴秀吉回师佐和山城,16日,羽柴军主力进入长浜城,全军于城北贱岳山扎寨。同时柴田胜家的主力军团也到达柳濑,与羽柴军隔山而峙。依常理来说,柴田军远道而来,军需供应要翻山越岭,应速战速决才是,但出乎羽柴秀吉预料,柴田胜家竟然命令前田利家及佐久间盛政构筑城砦防线,摆出打持久战的阵势!前田利家对此命令不解,和柴田胜家说道,“老爸爸,若是秀吉进攻我们,他可曾停手,不是一月之内横扫京畿东翼,我们也当如此,在各地城主人心惶惶之际,突然出兵,先杀败秀吉,再招降各地豪强,若是等日子久了,秀吉安抚各地,我们再下手就难了!”可柴田胜家拒绝道,“若是我们现在出兵,翻山越岭体力不支,岂不是败多胜少,不如将息几日,然后开战,也可多些胜算,只要大败秀吉,各地一定望风而降,不怕他秀吉拉拢人心,我只要杀了秀吉,还有人支持羽柴氏么!”前田利家听罢无话可说,只能回家,阿松这次便猜出了柴田胜家的想法,对夫君说道,“莫不是老爸爸忌讳你和秀吉君交好,以为你有贰心,故意不用你的计谋?”前田利家听罢彻悟,愤而握拳道,“如此只能死战,证明我的忠诚!”从此之后,果然一代名将再未对柴田胜家进谏一句忠言,只三缄其口,柴田胜家失了这位大将的建议,战败的道路越走越远了!
为了一战击败秀吉,柴田胜家此次是倾全国之兵而来,总数约3万人马,除了前田利家,金森长近一班老将外,胜家的义子柴田胜政和年轻的猛将佐久间盛政,不破胜光,长连龙等亦都随军出征。柴田胜政和佐久间盛政乃是亲兄弟,叔父就是不幸被织田信长抛弃的佐久间信盛,柴田胜政后被柴田胜家收养,而佐久间盛政因为勇猛善战被织田信长召回做了柴田胜家部下。不破胜光之父乃是和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一齐被称为柴田胜家部下“府中三人众”的不破光治。不破光治已于冬天过世,不破胜光所以继承家督之位,也是虎父无犬子。羽柴氏阵容更不必说,都是人才济济。
眼看大战在即,远在信浓监视德川家康的孟昭德命令上杉景胜出兵襄助羽柴秀吉,并说明了“宝全压在秀吉身上,若秀吉有个三长两短,只怕你我也要覆灭,不如拼力一战,拖住柴田胜家”,上杉景胜得令后,立刻派出大将直江兼续引兵一万出越中,本来打算支援贱岳的佐佐成政闻讯,只能将八千兵勇从越前撤往能登边境迎战,如此“北陆孤狼”没有赶上贱岳之战。
到了3月19日,丹羽长秀等大军也纷纷抵达贱岳,柴田胜家闻讯后,打算借助防御工事先消耗一部分敌兵,于是他命令军队把守住各处山隘,不要轻易出战。主力柴田胜家本部7000人驻守柳濑山上的内中尾岭,扼守北国街道,佐久间盛政8000人驻最高峰行市山,俯瞰羽柴兵团,而前田利家,前田利长父子则率5000人马驻守前线的别所山,作为前阵准备迎战秀吉。
羽柴秀吉探知柴田胜家的布阵之后,笑对臣下说道,“如此坚守消耗之计如何能瞒过我,我既然背后就是源源不断的粮草,我还怕他不战么,倒要看看谁先撑不住了!”于是羽柴秀吉命令部下沿余吴湖岸布阵,主力部队羽柴秀吉,羽柴秀长两兄弟3万人马驻守木之本,压住全军阵脚,部将高山重友和中川清秀则分别把守阵前的岩崎山和大岩山,堀秀政所部5000人驻守东野山,从高处监视柴田军的一举一动。丹羽长秀7000骑兵镇守贱岳山上,警备琵琶湖东岸。另有细川忠兴替父出征,率别动队从丹后藩国出海,攻击越前藩国海岸,以扰乱柴田军后翼,阻其本来就难行的粮道更加无法通畅。
如此布置之后,两军都压住阵脚,各自不曾挑衅,除了偶尔小规模冲突以外,双方武士大将都按兵不动,小心翼翼的相持一月有余,耐心捕捉战机。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引燃决战之火的不是贱岳战场的哪位将领,却是远在岐阜已经归降秀吉的织田信孝!原来织田信孝早先迫于羽柴秀吉的兵力不得已投降,但他从未放弃过待机再战的念头,尤其是光复织田氏权柄的梦想!此时羽柴军主力和柴田军对峙于贱岳,后方空虚,织田信孝决心把握良机,起兵响应柴田胜家。到了4月3日,织田信孝军终于做好准备竖起反旗,纵兵劫掠了稻叶一铁的曾根城和氏家行广的大垣城周围民居。羽柴秀吉见后院又着火了,只得亲自从贱岳战场撤出,4月17日,羽柴秀吉本部2万人进驻大垣城,并将织田信孝的母亲等诸位人质全部斩首。
愚蠢的织田信孝并不清楚,羽柴秀吉第一次放过他并不是因为菩萨心肠,只因为信孝是织田信长的亲子,看在前主公的面子上,秀吉才放其一马的,但这次织田信孝悍然撕毁和约,就是给了羽柴秀吉彻底清算织田氏后人的最好借口。羽柴秀吉本部撤离贱岳战场后,立刻打破了两军之间摇摇欲坠的平衡,首先有异动的是处于羽柴军最前线,柴田胜丰的旧部山路正国,作为原柴田军部将,秀吉对这些降将不信任是理所当然的,而山路正国也不想与以前的战友以死相拼,做秀吉的炮灰,所以在秀吉离开贱岳不久,山路正国就带数十名亲信逃离羽柴军,投到佐久间盛政的营里,并报告了羽柴军最新的动向。
佐久间盛政闻报大喜,觉得消灭羽柴军的天赐良机终于来了,原本羽柴秀吉亲自镇守木之本,居中联系贱岳山,大岩山和岩崎山各部,互为犄角,坚如磐石。但此时羽柴秀吉已不在,正是分割消灭这几个山头驻军的绝好时机!但此机会稍纵即逝,待得羽柴秀吉回兵,再想破阵就难上加难了,佐久间盛政立刻面见柴田胜家,要求出动。经反复军议,柴田胜家采纳了佐久间盛政的建议,于是下令佐久间盛政所部,率不破胜光军共8000人突袭大岩山的中川清秀军,彻底断开贱岳山和岩崎山之间的联系,并将其守军分割围歼。作为接应部队,柴田胜家本部将突入狐?,牵制东野山的堀秀政军,右翼柴田胜政并前田利家父子则佯攻贱岳山,牵制丹羽长秀和桑山重晴两军。
4月20日凌晨1时,柴田军全军出动,佐久间盛政一马当先,成功绕过余吴湖西岸,突击大岩山,先锋不破胜光等率先攻上山头,自以为身处后方的中川清秀做梦也没料到柴田军如神兵天降,猝不及防之下砦中一片混乱。面对数倍于己的柴田军,中川清秀只得拼死抵抗,并同时向岩崎山守将高山重友和贱岳山上离自己最近的桑山重晴求援,不料高山重友见柴田军来势汹汹,不但见死不救还撤下了岩崎山,逃向羽柴秀长的驻地田上山,桑山重晴则借口自己也受到攻击抽不出兵力,中川清秀左等右等都不见援军踪影,只好咬牙冲入乱军决战,终于死于刀枪之中,享年42岁,大岩山守军随之溃散。而最为可怕的是,高山重友撤退和桑山重晴怯战,导致了前田利家这员虎将长驱直入,直取中军。
此时战场形势对羽柴军极为不利,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后援,中川清秀和高山重友两部都已溃散,整个前军已陷入柴田军的半包围之中,立下首功的佐久间盛政踌躇满志,打算扩大战果,配合柴田胜家主力围攻堀秀政军,或者配合柴田胜政围攻丹羽长秀军,打算至少再吃掉羽柴军一部。佐久间信盛还派出使者,企图诱降桑山重晴和其他原柴田军的诸位将领!但是大出佐久间盛政所料的是,柴田胜家却在此时下达了全军后撤的命令!
原来久经战阵的柴田胜家看出了此时柴田军表面胜利背后的隐忧,虽然羽柴军中军两部被击溃,但前军与左右两翼还是丝毫未损,反而形成了对孤军深入的佐久间盛政部的反包围,更奇怪的是,柴田军右翼的前田利家部并未按照约定的计划佯攻丹羽长秀,而是比佐久间冲的还快,甚至快抵达中军了,这不禁使柴田胜家暗暗有些担心,难道前田利家将背叛转而投靠幼时好友羽柴秀吉的谣言都是真的?由于前田利家大军脱离战阵,不在右翼战线支援,导致此地的柴田军明显处于劣势,假如此时羽柴秀吉忽然回军,加上丹羽长秀和堀秀政封锁余吴湖东西两岸,佐久间盛政就会被三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将必定全军覆没!
但是年少气盛的佐久间盛政竟然拒绝了柴田胜家撤兵的命令,他自信的认为,根据最新的探报羽柴秀吉本部此时还在大垣城,就算秀吉听到败报,立刻赶回贱岳战场,也至少是两天以后的事了,有此时间柴田军可能已经完全控制战场形势,所以佐久间盛政不但继续深入,还劝说柴田胜家本部应立刻大举进攻贱岳山,定能一举击溃羽柴军。柴田胜家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佐久间盛政毕竟还是太嫩,他完全忘记了羽柴秀吉“中国大返攻”时的神速,如果羽柴军数个月以前能飞跃半个日本,大垣城和贱岳战场之间仅仅10余里(最后一次解释,日本一里是中国八里,等于两地相隔一百里)又算得了什么呢!原本为了平定织田信孝叛乱而回师大垣城的羽柴秀吉的确是准备尽快进攻岐阜城的,可是由于位于两城之间的揖斐川连降大雨而河水暴涨,羽柴军不能渡河,所以此时还逗留在大垣城。20日午时,本阵忽然传来了中川清秀兵败身死的消息,羽柴秀吉高兴的对着部下手指大雨说道,“老天庇佑,有此大雨在,我军没有深入美浓,不会担心织田信孝从后追击,大雨更能掩埋我们的足迹,全军听令,让天降神雨护送我们返回贱岳山,一举杀败柴田胜家!”
三军听罢士气大振,都以为果然如秀吉所说,连老天都襄助羽柴氏,下午2时,羽柴军骑兵部队首先出发,4时之后步兵1万5千跟着奔赴贱岳,军师黑田孝高更派快马通知沿途百姓,多准备干粮火把,接济路过的羽柴军,之后必有重赏,此计大大提高了羽柴军进兵速度,百姓们听说出身农民的秀吉即将成为天下之主,此乃倭国民族亘古未有的奇迹,于是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由于百姓们的接济,仅仅2时半(五个小时)羽柴军便全军赶回贱岳。
此时的佐久间盛政对羽柴秀吉的动静还一无所知,还自信满满的冲杀各地羽柴氏军阵,柴田胜家传令撤军的使者不绝于道,暴怒的柴田胜家甚至以自杀相威胁,命令佐久间盛政立刻撤兵!佐久间盛政无奈之下,只好借口属下将士昨夜彻夜奋战直到清晨疲惫不堪,要求休息一夜再下山,柴田胜家听后不许,并派出义子柴田胜敏催促退兵,柴田胜敏到达佐久间信盛营地时,羽柴秀吉本部也赶回了木之本,沿途羽柴军的火把通明,宛如一条火龙蜿蜒前进,刹是壮观,各地抵挡柴田氏的羽柴下属一见火龙,都知道主上回来了,登时士气大振,开始反攻佐久间盛政。
目瞪口呆的佐久间盛政终于明白柴田胜家的良苦用心,但一切都太迟了,由于昨夜的奋战,此时佐久间盛政部上下将士正睡得跟死人一样,佐久间盛政虽然立刻就叫醒全军匆忙沿余吴湖西岸撤退,但羽柴秀吉又怎会轻易放飞已经煮熟的鸭子。22日凌晨1时,羽柴秀吉顾不得长途跋涉的劳顿,命令全军出击,追杀佐久间盛政!午夜3点,羽柴军终于追上已和柴田胜政部会师的佐久间盛政军,双方在余吴湖西岸的权现坂厮杀,人多势众的羽柴军以铁炮部队居高临下射击,柴田军死伤惨重,由于殿后部队拼死抵挡追兵,佐久间盛政和柴田胜政最终脱险,仓皇退到前田利家的防地。
此时的前田利家引兵已经回到本阵,柴田胜家立刻派出使者叱责,说他为何一路深入,而利长率领的另一路又按兵不动,是否暗通曲款,打算投靠秀吉!前田利家听闻后,脸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他并没有回答使者,也没有出兵接应撤回的佐久间盛政,反而忽然全军向越前退走。作为柴田军主将之一的前田利家不战而退,顿时在全体柴田军中引起引发锁链式恐慌,尽管佐久间盛政奔走呼号,妄图阻止士兵逃跑,但仍有众多部曲加入前田利家逃亡的队伍里,不久后柴田军金森长近和不破胜光两部也跟着撤退,由于右翼诸队的撤出战场,柴田军整条战线已无法维持,全军立刻崩盘!
兵败如山倒,此时贱岳战场只剩下柴田胜家本部还在继续抵抗,羽柴秀吉的主力部队很快放弃了追赶撤退的柴田军,汇合羽柴秀长和堀秀政两部,直接杀向柴田胜家的大寨,眼见败局已定,本部兵马也逃散了一大半,此时围在柴田胜家身边的,只有区区2000人,柴田胜家悲愤莫名,决意一死以维护武士的荣誉,幸得部将们苦劝柴田胜家才放弃念头撤回了越前藩国。
为了抵挡羽柴秀吉追兵,近卫毛受胜助兄弟穿上了柴田胜家的盔甲金印,率500人继续守在寨中,以待羽柴军。正午12时,羽柴秀吉赶到柴田军主寨,毛受胜助兄弟率500人奋勇抵抗,在500人决死的意志面前,羽柴军士卒竟有怯战退缩的意思。最后羽柴秀吉下了“退者斩”的死命令,羽柴军才重新鼓起勇气,奋力攻城,柴田军殿后部队500多人全部战死无一生还!殿后军的死战为柴田胜家逃脱赢得宝贵的时间,等羽柴秀吉发现战死的只是柴田胜家的替身气得直跳脚时,柴田胜家已经走出老远了,至此贱岳之战结束,羽柴军大获全胜!
战后羽柴秀吉褒奖了十余员在贱岳奋战有功的年青武士,包括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片桐且元,胁坂安治,加藤嘉明,糟屋武则,平野长泰,石川兵助一光和樱井佐吉9人都受封3000石以上的领地,其中福岛正则连续出战都有战绩,居功至伟受封5000石。可惜的是石川和樱井两人都战死贱岳,所以后人把除他们之外的7人统称为“贱岳七本枪”,成为日本几百年来家喻户晓的英雄武士。同样在战斗中表现亮眼的还包括统筹粮饷和通讯的石田三成,负责大火器压制的大谷吉继等,这些新秀从此都成为了羽柴秀吉的肱股栋梁之臣,各自列土封疆,为了将来那场真正和平到来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