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第七章 后包围网 第六十五回 硝烟三方原

    得知织田信长风卷残云一般横扫了京畿,征服了北田,神户,田中,朝仓,浅井等家,势力日益壮大后,武田信玄这位已经垂垂老矣的家督怎么也不甘心自己就这样结束自己的一辈子,他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上洛梦想,于是就在孟昭德抵达长滨城五日之后,武田信玄尽起家中之兵,步军一万九千人,风林火山,赤备数千骑,另外杂役民夫小幡持又三万三千人,进发饭田山,一战攻克饭田城之后,信玄率领本军南下,直取远江诸城,秋山信友为偏阵总帅,统军五千,直取岩村城!

    出征三日之后,北条家就得到了消息,已经重病无法起身的北条氏康侧卧在小田原城的天守阁内,眼睛望着窗外,氏政等儿子纷纷跪在榻边,他们莫名其妙的盯着他们的父上,他们的父上已经望着窗外一天了,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终于,一名细作快步跑进天守阁内,跪地奏报道,“武田信玄从甲斐出兵,倾全国之力攻打德川家和织田家,已经拿下了饭田山,控制了饭田山道!”本来一天都没吭声,眼窝深陷的北条氏康听罢这个奏报,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竟然缓缓的站起了身,伸出手指向窗外,大声的喊道,“出兵!出兵!信玄啊!给那些黄毛小子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说完这句话后,北条氏康呼的向后栽倒,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手却没有落下,还笔直的指向身体前方。氏政大胆的上去摸了摸父亲的鼻息,没想到,已经断气了!

    1569年(永禄十二年)6月21日,一代名帅,剑豪,幕府的忠诚追随者,相模之狮北条氏康因为暴疾不能进食,连夜呕血不止(从种种症状来看应该是血癌),死于小田原城,享年五十七岁。他的儿子北条氏政以家督的身份统领北条主兵团,正式接过了家中的大权,依照父亲死前的布置,氏政亲自写信给自己的叔叔辈武田信玄,宣布从此罢兵,永生不再交战,并和上杉家彻底断绝了交往,甚至商业贸易,武田信玄在饭田山的军阵中接到了北条的书信,一直压在心头的大石算是去掉了,狂喜不已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老朋友老对手北条氏康之死惋惜不已,甚至感觉到他自己也时日无多了,悲观之余,武田信玄发布进兵令,全军火速南下,全力攻打德川家。

    进兵的同时,信玄书信给京都各大反对势力,朝仓浅井还有三好家的残党都对武田信玄宣誓效忠,准备在信玄击败联军上洛的时候遥相呼应,突袭明智光秀的京都奉行府,同时,本愿寺显如派出使者,煽动加贺国越前国的一向一揆暴动,威胁信长的侧翼,煽动越后越中的豪族造反,致使上杉家陷入全面的混乱,本来打算遏制信玄后方的军事行动只能作罢!此时的天下一片混乱,各大势力纵横交错,局势不明,各大枭雄乘着这个机会,打着自己的算盘,投入了这场生死之战!而整个战役的中心,便是武田信玄的两路大军!

    信玄坐镇饭田城,命令大将山县昌景率军5000直接攻打德川家的老巢三河,负责切断歧阜,冈崎和浜松三城之间的联系,三河此时只有三千兵马,剩下的八千人全在远江,德川家康闻讯后,非常紧张,想要回兵救援,可北面的二股城此时只有一千人马,正遭受高坂昌信,真田幸隆,马场信房等大将所帅的一万人不停进攻,也是岌岌可危!召集了众将议事之后,家康只能向信长救援,自己则紧守滨松城不敢出击,信玄探知后,让两处不要松懈攻城,自己则开始扫荡远江外围,信廉假扮信玄在阵前冲锋,信玄则在帐中运筹,一日就攻下了天方城,一宫城等五座城池。远江暂时得胜的消息传到了三河,山县昌景深感振奋,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德川覆灭,织田投降,主上骑马检阅京都百姓的场面,他命令步兵全力进攻,一路势如破竹,远近豪族纷纷投降,冈崎城以北全数陷落,当年埋骨甚多的长?山也落入了武田手中。

    又数日后,武田信玄召回了山县昌景军合攻远江(信玄身体已经很是虚弱,召回大将是为了以防万一),6月28日,德川家康终于试探性的出兵迎敌,步兵三千人与武田军接触,试图解围二股城,可是武田家全数精锐在此,三河步卒在赤备的冲击下损失近半,而二股城的围困也并没有解除,虽然此战因为寡不敌众且武将素质有别德川军战败,但德川军的骁将本多忠胜大显神威,单枪匹马杀掉了武田骑兵侍大将和骑队长近二十人,且只带麾下三十骑兵就从乱阵中救出了家康,错失家康的武田军无心恋战,三千德川军的半部才能乘机逃脱。武田信玄坐在小榻上观战后,不禁对身边的骑侍卫称赞本多忠胜的武勇,自嘲道,“果然赛张飞,三河有此强兵,我不能进京都一步!”

    差点死在军阵中的德川家康惊魂未定,传闻还在马上吓得拉出了大便,他传令紧守滨松城,暂时避敌锋芒,武田信玄也不理他,命回援的山县昌景一起攻打二股城,只要二股城没有攻陷,东海道的门户就没有打开,甲斐和信浓的军粮器械就不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出来,所以此地至关重要,也是当年孟昭德抗击武田信玄所选的本阵所在!全军攻打了二股城十五日之后,信玄还是无法击破城池,此时已经是炎炎夏日,信玄的身心皆浮躁不已,日日咳血,他拖着病体环绕二股城城山观察城势,寻找方法破城,最后终于发现了此城的弱点。原来二股城建在山头,城中没有水源,所用的水都是天龙川取用来的,现在天龙川被信玄封锁,城中的水源只有靠近天龙川一侧城墙连接的高台汲水池,此高台建在城外三百米,水斗和引水道是用木制的高架楼支撑,脆弱不堪,回阵之后,武田信玄命令真田幸隆督造木筏,从天龙川的上游顺流放下,随着湍急的水流,木筏猛的撞击木制架楼,几十下之后,木架子全数崩溃,大水斗迎空坠下,断绝了城中的最后一丝希望。

    无奈之下,靠一千人紧守了二股城二十余日的中根正照出城投降,前提是信玄放过城中的百姓,并允许他们回归滨松城,信玄所要的只是这个战略要地,他并没有在这里发展农务休养生息的想法,自然痛快答应。得到二股城之后,武田信玄的大军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军马接济了,这样武田信玄的腰板算是彻底挺直了,他留下三千人守卫二股城,剩下的全部兵力两万人直扑滨松城,就在这危难关头,织田信长在面对武田西路军,本愿寺一揆众两面夹击的情况下,硬是咬牙抽调了三千人马来驰援家康,领头大将是佐久间信盛,副将泷川一益,林秀贞,水野信元,还有从未上阵但自动请战,非要为主公尽力的信长恩师平手秀政之子平手泛秀,信长怜惜恩师的血脉,特命他为参军,并让诸位家臣小心照顾。大军抵达滨松城后,德川家康立刻派出信使,商量夹击,平手泛秀接到的信长军令是死守待援,所以并不想耗费兵力,于是亲自奔赴滨松城劝说,家康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让两军全部进入滨松城死守,滨松城自德川家康迁移以来,为了防卫信玄重新加固过了,东西跨度在四百二十米,南北为二百五十米,城内新建工事十五座,且分为内外三层,三之丸沿山脉修造,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信玄本来期望联军能和他决战,没想到家康真能忍得住,收兵守城,他知道硬攻没有好处,于是决定诱敌出阵。

    7月3日,休整了数日的武田军突然向滨松城全面压上,德川家康在本丸见了,吓得满头大汗,以为最终决战就要到来了,可刚刚做好动员之后,就有探报说,武田信玄的大军在城下调转前锋,已经向三河杀去了!德川家康听罢大惊,此时的三河已经丧失一半领土,只有冈崎城和沿海几个小城还在抵抗,若是信玄真的抄自己的后路,把远江围成一个孤国,那早晚德川家必灭亡!气急败坏的德川家康上城议事,决定发兵追击五里之外的武田军后阵。众将对家康的暴跳如雷不敢劝阻,最后还是本多正信大着胆子说道,“主上,孟昭德临行之前曾经说过,武田信玄一生戎马,颇善韬略,他最喜欢在逆境中自寻战机,利用条件包围歼灭敌军,此番他放弃滨松城上万大军西攻三河,正信以为一定是诱敌之计,不然辛苦打下的二股城他不要了?骏府城近在咫尺,他就不怕我滨松城大军袭击骏河国么?”这话说得本来在情理之中,可错就错在不该提孟昭德的名字,家康以为武田信玄面对区区两千五百天龙军都不能取胜,自己上万大军更应该能以战胜才对,没想到连日来丧失大片领土,正在懊恼,正信这个时候再提孟昭德,他就更火了,自然不予采纳。

    其实孟昭德抵挡武田信玄和家康抵抗武田信玄大不相同,信玄上次是仓促起兵,报家康假传自家动向之仇,不在灭国,而在示威,所辖不过数千人马,粮草不足一月,现在则是倾国大军,粮草兵马源源不断,可以支应一年之久,这是兵马人口之异,上次用兵,孟昭德以一支奇兵骚扰信玄,背后还有大量国土和人口,胜之最好,不胜也无所谓,可这次抵挡信玄,家康就是一切,滨松城就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不胜就要亡国,这是形势严峻之异,上次起兵之前,武田信玄刚刚劳师远征,且大败于北条家,军心动摇之际,又错过了两年的秋收,国力衰弱,可这一次,武田信玄整顿内务,休养生息,上下一心,国力旺盛,这是决心之异,有这三异,就是孟昭德重新统兵,也不能取胜,可平日里一向心思明镜一样的家康却没想这些,他只看到了家族面临灭顶之灾,国土沦丧,任谁人劝,也要出兵打击武田不可!

    正信见家康之意已决,只好给平手泛秀使眼色,让他这个织田爱臣再劝劝看看,平手泛秀没和正信有什么交往,不过是遵循信长的军令而已,既然信长叮咛他要坚守,他自然要劝,于是和家康说道,“咱们的一万一千人都是步兵,只有天龙军的骑兵能跟上武田的速度,可近年来没有补充,只有三百余骑,我听说信玄这次西进三河,特意留下赤备和风林火山各一部殿后,数目在两千之上,若是贸然进攻是不是太危险了,信长公让我等前来的时候,曾经说过,他只要平定了越前的暴动和饭田山的骚扰,就大军穿过尾张直取长?山,从背后袭击远江武田阵,到时候方有全胜的可能,咱们是不是再等一等?”德川家康毕竟也是一方大名,对织田信长擅自干扰自己的家政,逼迫自己罢黜孟昭德早有不满,可面上不好撕破,只能耐着性子的说道,“现在信长公两面受敌,什么时候才能来救援咱们,而且我请平手大人想想,三河连着哪里,正是尾张啊!若是我们不救援,三河冈崎一座孤城守不住一个月的,你能保证信长公一个月就解决两面敌人么,若是不能,那么三河陷落,武田信玄一定会直取尾张清州城,到时候信长公就是三面受敌了!所以家康出兵不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牵制信玄,好让信长公不至于三面受敌啊!”

    这个理由说的冠冕堂皇,众人皆无法反对,平手泛秀还想再劝,可大将佐久间信盛却抢过来说道,“感谢德川大人为了我家如此尽心,如果出兵,我三千尾张兵愿为先锋!”信盛对于这位平手大人不喜欢很久了,认为他仗着其父是信长的老师,其实军功武艺都不如自己,可偏偏凌驾于自己这个正将之上,骄狂无礼,让自己发布任何军令都要先过平手这个所谓“参军”的手,所以这一次他一定要借着家康执意出兵的机会,夺回兵权!对于佐久间信盛的支持,家康果然很高兴,立刻封信盛为前军总指挥,让他统帅三千尾张兵和两千三河兵,先行出战,自己随后跟进!

    大军议定之后,立刻于当日下午出发,全军直扑武田军的后背,一直追到了三方原这个地方,家康终于追上了武田军,可并不是武田的后背,而是武田军本标所有骑兵还有赤备卫队的全部主力,三方原是一处开阔的平原,正适合骑兵冲锋,武田信玄坐在车仗之上,身边是已经摆好了鱼鳞阵的重装骑兵,鱼鳞阵样子很像一个三角形,信玄则在这个三角形的底边中心地带,整个阵型错综复杂,乃是数百个小方阵按照梯次配置,如鱼鳞一般层层叠置而成。看到这个大阵的德川家康倒抽了一口冷气,他知道,自己上当了,武田信玄并没有真的攻打三河,而是特意挑了这么个好地方以逸待劳,准备和自己野战,已经无法挽回的德川家康只好抽出腰刀,开始布阵迎敌,连日来气愤难平的家康听不得任何意见,虽然许多人认为该退,却无人敢进言,只有神原康政硬着头皮说道,“如果对方用鱼鳞阵冲锋,那么转眼可到近前,不如咱们安排鹤翼阵,待骑兵前锋冲过来了,两翼就包抄上去,如果能一击杀败敌骑兵前锋,说不定还有胜算!”

    家康听罢深以为然,立刻传令摇旗布阵,大军展开两翼,摆开鹤翼阵,家康自己立马中军,由本多忠胜和夏目吉信护卫,也许是家康昏了头,也可能是为了照顾织田军的心情,鹤翼阵最关键的两翼并没有全部使用三河兵马,左翼向前领队是神原康政和酒井忠次,右翼向前领队是佐久间信盛,平手泛秀等织田将领,严阵以待,等候信玄。初始听说德川家布下鹤翼阵,信玄还迟疑不想进兵,可又听说家康安排的将领,竟然两翼分别是德川家和织田家两家,他不由哈哈大笑道,“鹤翼阵的精妙在于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人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腹部的敌人,所以要求统兵将领密切协同,心心相映,可是你看家康,竟然一路用三河人,一路用尾张人,这样能合作的好才见鬼了!我无忧矣!进兵吧!”说罢传令全军,武田骑兵立刻如洪水出峡一般猛扑德川军!

    德川家康此时稳坐宝马之上,等着武田信玄的先锋直扑自己的腹地,然后好两翼掩杀,没想到的是,已经看破家康心思的武田信玄命骑兵游击德川军两翼外围,绝不深入,且拿出了硬弩队和投石队,远远的射击德川军,德川军仅有的少数骑兵已经由石川数正,外山郑重,田中旭一统领,奔赴左翼的首位,面对硬弩当然无法防备,一轮射击下来,数十骑应声而倒,形势岌岌可危。石川数正可能是外交上建功太多了,有点太自以为是了,竟然不听田中旭一这个老牌骑兵将军的劝阻,率领剩下的两百多骑兵发动了突击,脱离了阵型,直奔武田发石队,外山郑重家里多少代都是石川家的家臣,现在老主子进兵,自己不能不跟上,于是只好发动手下一千步兵保护左右,这一动,德川军的左翼立刻崩溃,拉的又长又薄,信玄等的就是这一刻,他马上挥舞桧扇,早就按耐不住的武田赤备卫队第一队小山田利益,第二队马场信房立刻出动,包抄石川军!两军在平原上迎面碰撞,猛力厮杀,让信玄预料不到的是,这两百多骑兵乃是天龙军旧部,熟悉马战甚至更胜过武田军,统兵副将田中旭一更是骁勇远胜小山田,一冲锋之后,小山田利益的部队竟然溃散了。打散小山田队之后,田中旭一和石川数正会合,围攻马场信房,一时间两队赤备都有溃散的危险。

    待在本阵的家康正恼怒石川数正的不服指挥,可突然听到武田赤备全面败退的消息(细作不称职,赤备共有六队一千二百人,此时只崩塌了一队,怎么能叫全面败退),不禁喜出望外,立刻命令神原康政,大久保忠世率领全部左翼冲锋,本多忠胜也率本阵卫队的一半出发,全面进攻武田!首当其冲的就是马场信房的赤备第二队,面对德川家全部左翼五六千人的进攻,信春所部立刻崩塌溃散,家康再得喜讯之后,立刻催促全军进发,可就在此时,传来了右翼织田军被围,平手泛秀陷入苦战,山县昌景率军直扑本阵而来的消息,此讯一出,家康立刻明白上当了,这才知道信玄乃是故意放弃两队赤备,吸引家康主力,自己则分兵来取自己的首级,不过信玄和家康都没想到的是,右翼被围实在是意料之外,原来右翼的三千尾张兵没有家康的军令不敢擅动,可另外的都是德川军,他们听说左翼建大功之后,都按耐不住了,纷纷自主引兵去帮左翼,这样从本阵伸出的好像一条线的右翼立刻丢了一半,只剩下本阵和右翼的半拉各自为战,彻底断了联络,信玄本来发兵一万只是攻打本阵,可山县昌景在路上看到了孤零零的三千织田兵,于是当机立断,拨出五千人围攻织田,自己率剩下五千人直扑本阵!

    面对武田信玄的中心突破战术,德川家康从小善忍,养成的坚韧不拔,无惧无怕的性格显露出来,他率领本多忠胜留下的半部卫队冲着山县昌景迎了上去,要和他决一死战,不过正如战前家臣所劝一般,骑兵面对步兵好像狼入羊群,瞬间卫队就被冲散了,无奈之下的德川家康只好单骑逃跑,而此时,武田军的两路伏兵内藤昌丰和武田信丰也已经绕到了自己的背后,全面掩杀。本阵的大?被砍倒的一瞬间,德川和织田联军终于全面崩溃,四下逃散,德川家康好不容易培养的几个骑武士,青年将领,比如荒川甚太郎,本多甚六,河合又五郎,多门越中,甚至曾经死守二股的勇将中根正照全数战死!此时的家康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他仗着自己的马快,拼命的狂奔,武田信丰和内藤昌丰让部下掐住德川家退兵的道路,两人则亲自带三百骑兵追击家康,追了半晌,家康已经人困马乏,估计离着战场也远了,就打算下马休息。没想到此时也败退了的大久保忠世赶了上来,在还没有下马的家康马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子,大声喊道,“快跑啊主公!”家康一看,背后果然还有百多武田骑兵紧追不舍,这时候家康彻底绝望了,自己的座马已经从狂奔变成颠簸,是无论如何跑不脱了,他拔出战刀,高声呼道,“大久保随我杀敌,不就是一死么!”

    大久保忠世怎么能让家康随意拼命,立刻死死的抓住家康的马缰绳,不许家康上前,气的家康差点要拿佩刀劈了忠世,正此时,又有一队败兵赶到,领头的正是夏目吉信,他在马上看着家康,大声的说道,“大人快走,我这里有二十五人,可以抵挡一阵子追兵!”家康惨笑了一声,手上还在和忠世较力,嘴里说道,“不必了,家康之意已决,就要战死在这里,成就竹千代一生!”夏目吉信听罢,高声骂道,“德川家康,你是个走卒脚夫么!”家康大怒,战刀一指夏目吉信道,“你敢瞧不起家康么!”夏目吉信惨然一笑道,“我不敢,我只是提醒你,你是三河的统帅,两国的国主,德川家的总大将,你怎么能像一个步卒那样去前线送死,我问你,若是你死了,三河怎么办,远江怎么办,德川家千万的百姓和武士怎么办,他们都要受到武田信玄的奴役么!你要还当自己是个大将,就给我快走!”说罢,吉信抡起自己的长枪,狠狠的在家康的座马上刺了一下,吃痛的战马竖起前蹄长嘶了一声,驮着家康向滨松城狂奔而去。看着家康远去的背影,夏目吉信仰天长笑道,“家康大人,当年一向一揆作乱,我愧对主上,失去了武士的信义,早就不想活了,今日就让我为你尽忠吧!”说罢,率领二十五骑冲入敌阵。片刻后,55岁的夏目吉信战死,麾下二十五人全数身亡(家康后来体恤夏目一家,封他的儿子为族长,谨守农田再没有从军,儿子生孙子,一代代直到明治年间,生出了一位大文豪,名字叫做夏目濑石)!

    趁胜追击的武田军山县昌景部连续剿杀了数股败兵后,终于追到浜松城下,却见城门大开,城上偃旗息鼓,看不到一个人。原来家康回城之后立刻镇定下来,一想反正城中也只有几百人了,打是打不过的,不如使个空城计,能吓唬住最好,不然就当死了!于是他差人摆了琴案,焚起香炉,由家康稳坐本丸墙头,居中弹琴,旁边让两个小童随侍着,据说中途因为太饿,还吃了一碗茶泡饭,看到此光景的武田军不敢冒进,且因为此时三方原还在大战,山县昌景不知道此时信玄安危如何,生怕病重的老主公有失,昌景思想片刻后,只能含恨缓缓率军退去。山县昌景一走,德川家康便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身边小侍一摸,大人手脚冰凉,满头冷汗,不由惊呼,家康听到,自嘲说,“少读三国,有诸葛大人空城退仲达,今日方知不易,险些吓死家康了!”

    山县军退回平野,立刻加入了三方原战阵,大军四下屠杀,又一个时辰后,三方原合战方才结束,信玄拖着病体率领臣下检查战场,只见躺倒在三方原的德川兵卒面对三河方向的个个是面朝下背朝上,如果是面对滨松城方向的,则个个是面朝上背朝下,换言之,此战死去的两千五百多三河兵卒,竟然没有一个是背对敌兵逃走而被杀死的,个个是奋勇杀敌,力战而死!信玄见状,不免对着左右感慨道,家康年轻,却善治兵,三河之勇,名不虚传啊!

    顺着平原小道,信玄又带人去检视织田军的尸首,竟然从中意外的发现了平手泛秀的尸身,信玄立刻命令属下找来他的首级,骑侍卫一粟长清将首级献上,只见泛秀怒目圆瞪,死不瞑目,信玄不由又赞叹道,好一条汉子!原来出兵之前,家康不满意泛秀对自己的进兵持反对意见,动员的时候走到他的卫队面前,只是转了一圈,并没有打招呼,也没有说话,泛秀当时就生气了,大声喊道,“我等特地赶来救援,家康大人却一句话不说,视我等如同草芥,这是同盟之礼仪么!”声音大的,城下所有兵卒都听见了,家康刚要开口训斥,平手泛秀又喊道,“算了,平手此去,必然为了三河的安危死战,等我战死沙场之后,请家康大人再到我的牌位面前打声招呼好了!”出征便做好了必死的准备,果然,武田大军围攻三千织田军的时候,佐久间信盛等人都快马逃离敌阵,只有平手泛秀将座马让给了一个不足十五的小将,命他赶紧逃生,自己则步战武田骑兵,最后力竭而死,那位不足十五的小将,便是蒲生贤秀之子蒲生氏乡,他的智勇双全,连日后的丰臣秀吉都对他敬畏三分,一生防范!

    武田信玄敬佩平手泛秀的为人,立刻命令属下将其首级盛放在金丝木盒中,送到美浓岐阜城交给信长,信长见了后,痛不欲生,又想起自己的师父,因为自己荒诞不经的作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后竟然自杀来劝谏自己,他一生清廉忠诚,就留下这个儿子交给自己照顾,没想到,竟然死于战场!几乎哭死过去的信长在天守阁内得知了佐久间信盛,林秀贞等几位大人全身而退,安然归来的消息后,这个“第六天魔王”的眼睛里立刻流露出了深深的仇恨和鄙夷,几位死里逃生的武士并不知道,他们的命运从此转变,迎来了潦倒而悲剧的结束,另外对于家康不理睬自己的军令,贸然进兵,致使全军覆没,他也深深的记在心头,为日后家康面临的一次彻心之痛埋下了伏笔!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