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万世大唐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胜败兵家事不期

    一百一十二章胜败兵家事不期

    (关注世界杯,关注韩国队!――没办法,儿子不争气,只好看外甥的了,要是外甥还不争气,只好看日本那个孙子了!当中国球迷,真是世界悲啊!)

    刘隐战死对李允震动还是很大的,要知道刘隐非寻常人可比,他可以说是丹旗黑甲军的创始人之一,诸兵种中占压倒性多数的长枪兵就是他主持建成并一手操练的,他对黑甲军战斗力的形成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竟因为李允留恋温柔而战死,使得李允又痛又悔,迁怒尉迟勿猛:要不是这小子擅自改变作战计划,把部队撒在数千里的战线上,事情何以会演变到如此恶劣的境地!下令免去尉迟勿猛本兼各职,回京听候处分。尉迟接到圣旨,只好带上少数几名亲随,栖栖遑遑回到金陵。而王胡和朱瑾也因为救援不力而降为士兵,留任原职,以观后效!吃亏长见识,这回李允又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数字概念:以一敌二,在指挥得当的情况下黑甲军能够取胜,但要付出重大代价。而面对五倍以上的敌人,即便是第二军这样的精锐,即便是指挥上没有犯下大的错误,也不免覆灭!战场之上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创造条件以多打少!

    在李允得到败讯并临阵换将这一段时间内,战场形势已急转直下:朱全忠中路大军趁着第十军和轻骑军北上之机轻取滁、和二州,兵临扬州;北路庞师古趁大胜余威抢占要地清口,从北面对扬州形成合击之势;只有南面许存的第四军及时得到了陆一、陆二师的强力增援,连战连捷,打得朱军葛从周部列营自守,不敢出战。

    这时的李允两个主力军第十军和轻骑军都呆在楚州,刚刚回收了第二军的残兵败将,闻听朱全忠兵临扬州,王胡叫苦不迭:“刚从扬州跑过来,这再跑回去,不用人家打,自己就累直了腿了!”

    朱瑾因为李允并未明示他和王胡谁是主将,因此故意道:“王军长资格老,功劳大,下一步我军如何行动兄弟全听你的!”

    王胡一听,不但不高兴还吓了一跳:现败局已定,这时接手指挥权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忙道:“淮南一向以老兄为主,兄弟是客兵,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下一步如何反败为胜,正要听听老兄的高见。”

    朱瑾道:“王军长说到反败为胜,正合下意,看来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王胡只是随口说说,根本就没什么“高见”,一听朱瑾话里有话,心想:先听听你的主意,要是好,我不妨就和你“见略同”。因道:“朱军长不妨道来,看看你我是否想到一块去了。”

    朱瑾乃道:“很简单,放弃扬州,集中兵力,先向清口,清口污下(潮湿低洼),庞师古不知地利,屯兵于此,可掘淮水以灌之,而后纵骑猛击,必获大胜!”

    王胡一听,的确是个好计,但有一条:扬州丢了,这个责任谁来负得先说明白!乃道:“老兄之言正合我意,只不过弟有一个疑虑……”

    朱瑾笑道:“王军长是怕扬州不保吧?这个无妨,圣上早有明旨在先: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务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王胡笑道:“既有圣上明旨,自然万事无妨了,兄弟唯朱军长马首是瞻!”――这小子,先把可能的罪过推得一干二净了。

    清口位在淮阴以西,是清水入淮之口,是南北交通的咽喉,由此而南,可以直取扬州,地处运河沿岸,没有任何险阻。所以庞师古在清口列营。有人建议说:“此地低下,易为水攻,不可久处!”但是庞师古新胜之余恃众轻敌,根本听不进这个意见,他在军中还常弈棋为乐,示以闲暇。

    朱瑾引军把淮水堵了起来,当天夜里朱瑾引二十九师渡过淮河,二十九师本就是汴军投诚过来的,他们穿着汴军军服,打着汴军旗帜,自北而南直攻庞师古中军,二十九师师长侯赞逾栅而入,众兵鼓噪直入,见人杀人见马杀马,汴军突见一群“自己人”发疯一般乱砍乱杀,都莫明其妙地仓皇拒战,很快乱成一团。这时第十军主力掘开淮水,洪水滚滚而来,二十九师早有准备,全师结臂而立一万多人结成了一个大坨子,顶过了汹涌的洪锋,而汴军惊骇之中茫然不知所措,被冲得人仰马翻。洪锋过后,军营中大水齐胸,本来就难以作战,而汴军更是行伍散乱,溃不成军!便在这时王胡的两万骑兵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冲入营中,他们骑在马上居高临下挥舞唐刀乱砍,当着无不授首!庞师古虽是绝世勇将,然而他是陆上猛虎,当不了水中蛟龙,竟稀里糊涂死于乱军之中(历史上庞师古的确是这么窝囊死的),其兵大溃,王胡率兵追杀,汴军七万多人(原有十万,两万多人给第二军拼掉了)只逃走万余人,被俘也不过两万,余者或死于大水或死于刀兵。

    北路兵败,主将庞师古身死,南路也连连告急,朱全忠大哭:“今又不能成功,徒丧我良将!”只好下令全线退却。当南路汴军退至淠水时,半渡而为许存第四军横击,大败而走。

    这样李允大军还未还师,朱瑾就以一个干净漂亮的反击扳回一城。

    请假了,看完世界杯再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