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24.破 碎
() 024.破碎
这时,另一个师参谋上来汇报:“这几天,美军的侦察行动明显增多,我们前方的警戒部队发现美军的零星侦察部队徒步过河,前出的侦察行动越来越频繁,而且侦察行动越来越深入,我们已经发现有敌人侦察兵出现在曲美里以南的公路一线。”
汪洋师长抬起头说道:“这一点要注意,一方面要加强警戒,另一方面各部队要注意加强哨兵,哨兵一律设双岗,零星人员外出要减少,避免出现被敌侦察兵抓俘虏的情况发生。”
参谋长薛剑强说道:“从现在的种种情况看来,我们这一线,大战在即呀。”
美军在搞什么名堂呢?年轻的师长汪洋陷入沉思,很明显,美军修好桥,只有可能是兵进曲美里,而后继续攻击前进至砥平里,敌人几乎是大张旗鼓的在准备进攻,毫不掩饰其目的,也不在意暴露他们的企图。
问题就在于,砥平里的战斗在以志愿军方胜利占领结束以后,整个战线都是我军部队,砥平里曾被我军包围进攻3天3夜,美军在砥平里失守前只派一个团来反攻增援,现在砥平里失守,相反却准备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反攻,有什么意义呢?
种种问题在汪洋的脑海里盘旋着,而于此同时,相同的问题也在另一个人脑子里不得其解,那就是,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
晚上,邓华在39军军部召集了西线几个军的军长会议,在综合了各方面汇报的情报后,邓华也提出了汪洋想到的同样的问题,美军在骊州组织这次进攻的目地何在呢?
根据刚刚从志司传来的情报,在东线38、50军正面,联合军各师没有任何准备进攻的动向,相反,还在缓缓后撤,其动向仿佛是在竭力避免和志愿军有军事接触。
而在西线,美军第10军经过横城和砥平里两战,被重创,有情报说,李奇微对第10军的作战非常不落单,准备撤换10军军长阿尔蒙德,而这一线的敌人现在主要力量在于保住原州,而在右翼,朝鲜人民军2、5军团已进至旌善、宁城一线,正于南朝鲜7,9师激战中,美第10军的预备队美步兵第7师在砥平里又被重创。可以说,美军在整个西线都是自顾不暇。
看着地图,42军军长吴瑞林说道:“我感到奇怪的是,美军如果要组织反攻,为什么不在东线进行反攻,那里我军的38、50军经过前期的防御战,损失很大,而东线美军在前期进攻中,并无伤筋动骨的损失。而现在,美军把他们唯一可以调动的后备部队,也是总预备队陆战1师调上来,却用于反攻砥平里一线,不可理解。”
39军军长吴信泉在一边说道:“关键是,敌人经过砥平里之战,应该很清楚在砥平里一线我军的部署和实力,他们现在派一个师的兵力反攻砥平里一线,有点以卵击石的味道。”
42军吴瑞林军长点头赞同这一意见,他说道:“西线美军本来兵力吃紧,如果陆战1师在攻击中不利,被打残掉,那美军在西线不是全面吃紧,处处漏洞。”
一时间,下面的军长们也议论纷纷,40军军长温玉成说道:“敌人在东西整个战线上按兵不动,却冒险从中部的骊州出击,问题在于,我军虽然在整个战线上呈现压迫敌人之势,可实际上,我军一线6个军加人民军3个军团也基本呈疲态,并无多大攻击能量。”
42军吴瑞林军长听了这话,站起来指着地图说道:“就算敌人看破我军实际的弱势,但是以一个师的兵力突击砥平里一线,向砥平里这一线我6—7个师发起攻击,更不谈在砥平里至曲美里这一线只有唯一一条公路,根本不适合美军机械化优势的兵力展开,虽然我军现在很疲劳,减员大,补给跟不上,但美军以1攻5,这不是以卵击石又是什么?”
就在这时,主持会议的邓华司令员站起来,对大家说道:“谁告诉你们美军是要反攻砥平里的?或者说现在有什么确切的情报说明敌陆战一师的行动就是要反攻到砥平里的?”
这两个问题顿时把在座的军长们卡住了,大家一时回答不上来。
邓华司令员继续说道:“在砥平里美军被围期间,敌人是誓死要坚守的,并且两度增援砥平里,所以现在,一发现敌人兵出骊州,你们大家就有了一种惯性思维,就觉得敌人是一定要反攻砥平里了,而经过大家分析,敌人攻至砥平里又是自取灭亡之战,那岂不是矛盾?”
邓华看了看大家,继续说道:“所以,既然可以设定敌攻砥平里是错误之举,那么关于敌人要反攻砥平里的说法其实是一种错觉,你们想想看,既然我们能在战线陷入对峙时,还在不停的对敌骊州和原州进行小规模攻击,这种攻击对于本身在整条战线上兵力就不足的敌人来说,可以说是攻其一点,全线牵动。那么,敌人于其疲于奔命的围堵四处漏风的破墙,为什么不能主动出击,对我们的战线也来一个攻一点,而牵动全线呢?”
所以我判断,李奇微现在和我们的想法一样,他们也是要,以攻代守!”
在陆战队修筑桥梁的河边,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从日本空运来的钢便桥整体钢构件大大加快了修桥的进度,大约2个连的陆战队员已经先行过河,在桥头展开防御警戒阵地。而在桥后方,大批陆战队员已经钻进了睡袋里,或者在篝火下聊天,火光映红了年青士兵们不安的脸庞。
在桥对面不远的山头上,志愿军116所属的侦察兵正小心翼翼的看着远处桥头忙碌着的美军士兵。
在向北更远的曲美里,346团1营营长穆占巡视了一次部下的宿营地,全营隐蔽在避风的山沟里,士兵们用干草和军大衣包裹着沉沉睡去。
- 有速度,更安全! -
这时,另一个师参谋上来汇报:“这几天,美军的侦察行动明显增多,我们前方的警戒部队发现美军的零星侦察部队徒步过河,前出的侦察行动越来越频繁,而且侦察行动越来越深入,我们已经发现有敌人侦察兵出现在曲美里以南的公路一线。”
汪洋师长抬起头说道:“这一点要注意,一方面要加强警戒,另一方面各部队要注意加强哨兵,哨兵一律设双岗,零星人员外出要减少,避免出现被敌侦察兵抓俘虏的情况发生。”
参谋长薛剑强说道:“从现在的种种情况看来,我们这一线,大战在即呀。”
美军在搞什么名堂呢?年轻的师长汪洋陷入沉思,很明显,美军修好桥,只有可能是兵进曲美里,而后继续攻击前进至砥平里,敌人几乎是大张旗鼓的在准备进攻,毫不掩饰其目的,也不在意暴露他们的企图。
问题就在于,砥平里的战斗在以志愿军方胜利占领结束以后,整个战线都是我军部队,砥平里曾被我军包围进攻3天3夜,美军在砥平里失守前只派一个团来反攻增援,现在砥平里失守,相反却准备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反攻,有什么意义呢?
种种问题在汪洋的脑海里盘旋着,而于此同时,相同的问题也在另一个人脑子里不得其解,那就是,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
晚上,邓华在39军军部召集了西线几个军的军长会议,在综合了各方面汇报的情报后,邓华也提出了汪洋想到的同样的问题,美军在骊州组织这次进攻的目地何在呢?
根据刚刚从志司传来的情报,在东线38、50军正面,联合军各师没有任何准备进攻的动向,相反,还在缓缓后撤,其动向仿佛是在竭力避免和志愿军有军事接触。
而在西线,美军第10军经过横城和砥平里两战,被重创,有情报说,李奇微对第10军的作战非常不落单,准备撤换10军军长阿尔蒙德,而这一线的敌人现在主要力量在于保住原州,而在右翼,朝鲜人民军2、5军团已进至旌善、宁城一线,正于南朝鲜7,9师激战中,美第10军的预备队美步兵第7师在砥平里又被重创。可以说,美军在整个西线都是自顾不暇。
看着地图,42军军长吴瑞林说道:“我感到奇怪的是,美军如果要组织反攻,为什么不在东线进行反攻,那里我军的38、50军经过前期的防御战,损失很大,而东线美军在前期进攻中,并无伤筋动骨的损失。而现在,美军把他们唯一可以调动的后备部队,也是总预备队陆战1师调上来,却用于反攻砥平里一线,不可理解。”
39军军长吴信泉在一边说道:“关键是,敌人经过砥平里之战,应该很清楚在砥平里一线我军的部署和实力,他们现在派一个师的兵力反攻砥平里一线,有点以卵击石的味道。”
42军吴瑞林军长点头赞同这一意见,他说道:“西线美军本来兵力吃紧,如果陆战1师在攻击中不利,被打残掉,那美军在西线不是全面吃紧,处处漏洞。”
一时间,下面的军长们也议论纷纷,40军军长温玉成说道:“敌人在东西整个战线上按兵不动,却冒险从中部的骊州出击,问题在于,我军虽然在整个战线上呈现压迫敌人之势,可实际上,我军一线6个军加人民军3个军团也基本呈疲态,并无多大攻击能量。”
42军吴瑞林军长听了这话,站起来指着地图说道:“就算敌人看破我军实际的弱势,但是以一个师的兵力突击砥平里一线,向砥平里这一线我6—7个师发起攻击,更不谈在砥平里至曲美里这一线只有唯一一条公路,根本不适合美军机械化优势的兵力展开,虽然我军现在很疲劳,减员大,补给跟不上,但美军以1攻5,这不是以卵击石又是什么?”
就在这时,主持会议的邓华司令员站起来,对大家说道:“谁告诉你们美军是要反攻砥平里的?或者说现在有什么确切的情报说明敌陆战一师的行动就是要反攻到砥平里的?”
这两个问题顿时把在座的军长们卡住了,大家一时回答不上来。
邓华司令员继续说道:“在砥平里美军被围期间,敌人是誓死要坚守的,并且两度增援砥平里,所以现在,一发现敌人兵出骊州,你们大家就有了一种惯性思维,就觉得敌人是一定要反攻砥平里了,而经过大家分析,敌人攻至砥平里又是自取灭亡之战,那岂不是矛盾?”
邓华看了看大家,继续说道:“所以,既然可以设定敌攻砥平里是错误之举,那么关于敌人要反攻砥平里的说法其实是一种错觉,你们想想看,既然我们能在战线陷入对峙时,还在不停的对敌骊州和原州进行小规模攻击,这种攻击对于本身在整条战线上兵力就不足的敌人来说,可以说是攻其一点,全线牵动。那么,敌人于其疲于奔命的围堵四处漏风的破墙,为什么不能主动出击,对我们的战线也来一个攻一点,而牵动全线呢?”
所以我判断,李奇微现在和我们的想法一样,他们也是要,以攻代守!”
在陆战队修筑桥梁的河边,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从日本空运来的钢便桥整体钢构件大大加快了修桥的进度,大约2个连的陆战队员已经先行过河,在桥头展开防御警戒阵地。而在桥后方,大批陆战队员已经钻进了睡袋里,或者在篝火下聊天,火光映红了年青士兵们不安的脸庞。
在桥对面不远的山头上,志愿军116所属的侦察兵正小心翼翼的看着远处桥头忙碌着的美军士兵。
在向北更远的曲美里,346团1营营长穆占巡视了一次部下的宿营地,全营隐蔽在避风的山沟里,士兵们用干草和军大衣包裹着沉沉睡去。
- 有速度,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