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六二 死城
“大人,大概天黑时分,我们的船就能进入东鄱县水域了,再经过半个时辰,就能抵达县、县城!”自从前天接受了姬野的洗髓丹后,陈胜对前者的恭敬,便开始是出自内心的了。只是,他在提到东鄱县县城的时候,脸上闪过了一抹恐惧。
天府郡内能够让一名紫麟军士官谈虎色变的,自然唯有“死城”东鄱县县城。东鄱县位于天府郡、楚阳国与楚东国三国交界之处,是天府郡倒三角平原的东边角落,也是楚东国直接进入天府郡的唯一路上通道。
但是,三百年来,这样一个交通要道,却未有任何商旅再敢踏足——哪怕是县城周围一百里方圆。
盖因这“死城”之名。
三百年前,同样是帝位之争。那一次是自诩正统的楚阳国与新帝都之间的战争。用最晦涩的南楚帝国历来推算,那是帝国历一千一百七十九年,冬天。
楚阳国大公楚衍应胞弟楚衍臻弑兄夺位,掀起了长达七年的南楚帝国夺位之战。
那是南楚帝国最为鼎盛的时代,英雄与强者辈出。新帝都楚天城皇帝楚清羽踞天府、平阳、定西、楚后四郡扼天险对峙叛乱的都江以东四国——楚阳、楚东、远东、远南,将八十万兵力囤积在了倒三角平原,正面迎击自号天兴皇帝的楚阳国新大公楚衍臻百万大军。
然而,就当正面战场拉锯之战愈演愈烈之时,当时的帝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楚阳国大将段辰天却领着一万精锐回撤绕到楚东境内,突然出现在东鄱县以东的天府和楚东边境,一日之内,大破六万守军,大战之后,只留尸骸,逼迫镇守东鄱的将军尚铭自杀以殉其职。
然而,更令各方倍为发指的还是,段辰天入主东鄱县城后,为稳守东鄱城,等待后援大军以此为击破点,奇袭天府郡城,他不仅下令将全城民房烧毁,将所有百姓聚在废墟之上的县城,更是押来俘虏与难民共计五十余万,加上原有百姓,当时方圆不过五十里的东鄱县城竟然羁押了这各种俘虏七十余万!
帝国历一千一百八十五年的冬天,天气奇寒,甚至就连东鄱县水域都覆上了一层薄冰。此时的东鄱城四个城门早已被新砌起石墙封住,在这四面高大、烽火通明的围墙之内,就在原是家园的废墟之上,无数的人——无论是居民、俘虏还是难民,因为饥寒而纷纷倒下。
死亡,铺天盖地而来。
虽然寒冬压抑了瘟疫的爆发,但是,寒冬同样让更多的人以更快的速度死去。
那个冬天。楚阳四国的后援大军没来,帝都的军队同样没来。
终于,当冬天就快结束的时候,最后一批奄奄一息的弃民似乎嗅到了死亡的味道——恐惧、绝望,以及饥寒交迫,终于让生存下去的意念绝地爆发!
生存,永远是生命延续数千万年的底线。
春的气息进入倒计时的某个严寒冬日,如同是上帝的预谋,羁押战争俘虏的城北监狱、城东、城南的居民、难民的聚集地,一夜之间爆发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暴乱!
然而,这暴乱,并非针对那些手握利刃,身负强弓,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的一万楚阳军,而是他们自己!
先是难民与东皤城的原居民之间的互相攻击、来自四郡的俘虏之间的倾轧,而后是各自内部的争端——手无寸铁的他们之间的战争,没有战火,也没有喧嚣,只有鲜血与死亡!
如果你认为即便是一个力大如牛的普通人,想要撕裂敌人的身体,那是魔幻现实主义,那么我只能告诉你,在那些从饥寒与绝望的地狱之中爬起来的、骨瘦如柴、双眸斥血的,不再是人类——至少,不是你我可知的“人”。
战火逼迫下的人类,永远不是用现实或者超现实可以一语概括的,而当段辰天及其手下一万大军站在铜墙铁壁之上,以背影旁观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心中是如何作想,或许唯有如今这座空荡荡的城市知道。
因为,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当楚阳四国的后援大军抵达城东五十里外,尚未立定,二十万大军便掉头回撤。而原本准备前往该城的十五万帝都大军尚未开拔,却直接北上加入了正面战场。
一个月之后,楚东国宣布退出此次战争。半年之后,战争结束,帝都的皇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此时的东鄱城,乃至东皤及下游直至入海的水域,都成了瘟疫的重灾区。
有人说,楚清羽的胜利有上天眷顾。
这一点,从瘟疫几乎侵袭了大半个楚东国,却未对隔江的天府郡未曾造成哪怕是一点伤害这一诡事上,似乎得到了足够有力的印证。
但是,同样有人疑惑,原本七天便可抵达的楚阳四国大军,为何迟了一个冬天方才抵达东鄱城?为何帝都大军甚至还为开拔,便被调整了进军方向?
因为,这是昭天皇帝(楚清羽战后所改的年号,顾名思义,昭应天命)的两次暗中出手。第一次,从已经疲于应对的正面战场上抽调出一支五万精锐,做出强度都江大渠的姿态,硬是拖延住了四国的二十万大军;而第二次,则是因为昭天皇帝早已知道,东鄱城,已不复存在!
为什么?不禁有人问。
不知道。在昭天帝统治下的南楚帝国,没有任何一个官方机构愿意考证,甚至推测。
至始至终,他们所宣扬、百姓所乐道的,除了是昭天皇帝大赦天下,豁免了所有因战而罪之人,便是他密令八个镇守南楚帝国的皇级强者联手封印这个瘟疫之源,整整一百年。直到瘟疫,埋入了黄土之中。
只是那被瘟疫污染的水域,三百年来,却再也没有清澈过。
东皤江以东一百里的楚东国土,至今,仍是一片荒寂,与仅仅一江之隔的河套平原的富饶相比,堪称天壤之别。
姬野静静地坐在轮椅上,望着这片沉寂的水域尽头,黑暗尽头——那个数百年来没有人抵达的死城。
“这里就是那个‘死城’了啊!”姬野喃喃道。
“是的,大人。”站在姬野身后的陈胜,咬破舌尖方才止住了源自灵魂深处颤抖,但是回应姬野的声音里,恐惧之色却仍然浓郁。
“行了,我们下船后你们就可以折返了,回去之路,就不用麻烦大家了。”姬野淡淡地道。
“可是……”虽然他已经做好陪同姬野前往“死城”的心理准备,闻言心中仍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姬野没有回答,因为他的话不需要重复。
一刻钟后,小船终于靠岸。时隔三百年,姬野仍然嗅到了那浓郁至极的绝望与血腥的味道。手上被黑布包裹住的“龙魂”颤抖得更加厉害,只是那兴奋的颤鸣声,唯有姬野能够听到。
有“龙魂”在手,哪怕姬野现在是个废人,却仍比任何人要更加安全。
姬野选择了孙扬和高老头,因为两人都是拥有火属性元力的强者,前者是先天特质属性元力,后者则是火属性武宗强者。火为光明与炽热之源,自然是阴冷的天敌。
下得船后,孙扬与高老头纷纷运转起身上的火属性元力,将这汹涌而来的逼仄而阴冷的气息隔绝在外。
几人步程很快,不多时便出现在了西城墙之下。
数百年的光阴,却没有为这灰黑色阴冷的城墙染上任何岁月的痕迹,这座城市,仿佛是自传说中的地狱里空降而来,所以不带有任何人间的气息。
皇级强者的封印虽然已经消失多时,但是三人仍然能够感受到空气中涌动的浩瀚封印之力,以及夹杂其中的更加磅礴、无止无尽的死亡的气息。
孙扬已不是第一次踏足死亡之地,上一次在边云城,他就亲眼见过那些令人毛骨悚然怨灵,还有就连他的爆裂天罡都无法伤害的强大怨煞。当然,同样见识过姬野的恐怖的他,对于哪怕是伤成这样的姬野来到这死城,他也没有任何反对。
而或许是高老头艺高人胆大,一路行来,脸色却是平静如常。
与边云城佣兵酒栈那个充斥着怨灵的尖厉凄叫的死灵聚集之地想必,这座死城,却是安静异常。然而,正是这种异常的安静,让孙扬更加提醒吊胆。死一般的安静,远比不绝的凄厉声更为令人恐惧。
高老头在冰冷的城墙之上轻轻一拍,身上的元力瞬起瞬息,一个一人大小的入口,便从他面前的城墙上出现。高老头的这一掌,直接用元力将面前厚达三尺的墙砖震为粉碎。
姬野分别于两人相视了一眼,便与他们先后进入了这座名震南楚帝国的死城。
城内依旧寂静,甚至连风的气息都没有。
在元力火光的照射下,三人看到了地面上斑驳杂乱的印记,纵横交错,繁冗复杂,从他们脚下蔓延到了火光的尽头。
三人几乎是同时反应过来,这是七十万具尸体历经了三百年风化后,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印记。
他们的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绝对不止一次,被这些人的鲜血淹没。
<!-- 作者有话说 -->
天府郡内能够让一名紫麟军士官谈虎色变的,自然唯有“死城”东鄱县县城。东鄱县位于天府郡、楚阳国与楚东国三国交界之处,是天府郡倒三角平原的东边角落,也是楚东国直接进入天府郡的唯一路上通道。
但是,三百年来,这样一个交通要道,却未有任何商旅再敢踏足——哪怕是县城周围一百里方圆。
盖因这“死城”之名。
三百年前,同样是帝位之争。那一次是自诩正统的楚阳国与新帝都之间的战争。用最晦涩的南楚帝国历来推算,那是帝国历一千一百七十九年,冬天。
楚阳国大公楚衍应胞弟楚衍臻弑兄夺位,掀起了长达七年的南楚帝国夺位之战。
那是南楚帝国最为鼎盛的时代,英雄与强者辈出。新帝都楚天城皇帝楚清羽踞天府、平阳、定西、楚后四郡扼天险对峙叛乱的都江以东四国——楚阳、楚东、远东、远南,将八十万兵力囤积在了倒三角平原,正面迎击自号天兴皇帝的楚阳国新大公楚衍臻百万大军。
然而,就当正面战场拉锯之战愈演愈烈之时,当时的帝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楚阳国大将段辰天却领着一万精锐回撤绕到楚东境内,突然出现在东鄱县以东的天府和楚东边境,一日之内,大破六万守军,大战之后,只留尸骸,逼迫镇守东鄱的将军尚铭自杀以殉其职。
然而,更令各方倍为发指的还是,段辰天入主东鄱县城后,为稳守东鄱城,等待后援大军以此为击破点,奇袭天府郡城,他不仅下令将全城民房烧毁,将所有百姓聚在废墟之上的县城,更是押来俘虏与难民共计五十余万,加上原有百姓,当时方圆不过五十里的东鄱县城竟然羁押了这各种俘虏七十余万!
帝国历一千一百八十五年的冬天,天气奇寒,甚至就连东鄱县水域都覆上了一层薄冰。此时的东鄱城四个城门早已被新砌起石墙封住,在这四面高大、烽火通明的围墙之内,就在原是家园的废墟之上,无数的人——无论是居民、俘虏还是难民,因为饥寒而纷纷倒下。
死亡,铺天盖地而来。
虽然寒冬压抑了瘟疫的爆发,但是,寒冬同样让更多的人以更快的速度死去。
那个冬天。楚阳四国的后援大军没来,帝都的军队同样没来。
终于,当冬天就快结束的时候,最后一批奄奄一息的弃民似乎嗅到了死亡的味道——恐惧、绝望,以及饥寒交迫,终于让生存下去的意念绝地爆发!
生存,永远是生命延续数千万年的底线。
春的气息进入倒计时的某个严寒冬日,如同是上帝的预谋,羁押战争俘虏的城北监狱、城东、城南的居民、难民的聚集地,一夜之间爆发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暴乱!
然而,这暴乱,并非针对那些手握利刃,身负强弓,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的一万楚阳军,而是他们自己!
先是难民与东皤城的原居民之间的互相攻击、来自四郡的俘虏之间的倾轧,而后是各自内部的争端——手无寸铁的他们之间的战争,没有战火,也没有喧嚣,只有鲜血与死亡!
如果你认为即便是一个力大如牛的普通人,想要撕裂敌人的身体,那是魔幻现实主义,那么我只能告诉你,在那些从饥寒与绝望的地狱之中爬起来的、骨瘦如柴、双眸斥血的,不再是人类——至少,不是你我可知的“人”。
战火逼迫下的人类,永远不是用现实或者超现实可以一语概括的,而当段辰天及其手下一万大军站在铜墙铁壁之上,以背影旁观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心中是如何作想,或许唯有如今这座空荡荡的城市知道。
因为,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当楚阳四国的后援大军抵达城东五十里外,尚未立定,二十万大军便掉头回撤。而原本准备前往该城的十五万帝都大军尚未开拔,却直接北上加入了正面战场。
一个月之后,楚东国宣布退出此次战争。半年之后,战争结束,帝都的皇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此时的东鄱城,乃至东皤及下游直至入海的水域,都成了瘟疫的重灾区。
有人说,楚清羽的胜利有上天眷顾。
这一点,从瘟疫几乎侵袭了大半个楚东国,却未对隔江的天府郡未曾造成哪怕是一点伤害这一诡事上,似乎得到了足够有力的印证。
但是,同样有人疑惑,原本七天便可抵达的楚阳四国大军,为何迟了一个冬天方才抵达东鄱城?为何帝都大军甚至还为开拔,便被调整了进军方向?
因为,这是昭天皇帝(楚清羽战后所改的年号,顾名思义,昭应天命)的两次暗中出手。第一次,从已经疲于应对的正面战场上抽调出一支五万精锐,做出强度都江大渠的姿态,硬是拖延住了四国的二十万大军;而第二次,则是因为昭天皇帝早已知道,东鄱城,已不复存在!
为什么?不禁有人问。
不知道。在昭天帝统治下的南楚帝国,没有任何一个官方机构愿意考证,甚至推测。
至始至终,他们所宣扬、百姓所乐道的,除了是昭天皇帝大赦天下,豁免了所有因战而罪之人,便是他密令八个镇守南楚帝国的皇级强者联手封印这个瘟疫之源,整整一百年。直到瘟疫,埋入了黄土之中。
只是那被瘟疫污染的水域,三百年来,却再也没有清澈过。
东皤江以东一百里的楚东国土,至今,仍是一片荒寂,与仅仅一江之隔的河套平原的富饶相比,堪称天壤之别。
姬野静静地坐在轮椅上,望着这片沉寂的水域尽头,黑暗尽头——那个数百年来没有人抵达的死城。
“这里就是那个‘死城’了啊!”姬野喃喃道。
“是的,大人。”站在姬野身后的陈胜,咬破舌尖方才止住了源自灵魂深处颤抖,但是回应姬野的声音里,恐惧之色却仍然浓郁。
“行了,我们下船后你们就可以折返了,回去之路,就不用麻烦大家了。”姬野淡淡地道。
“可是……”虽然他已经做好陪同姬野前往“死城”的心理准备,闻言心中仍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姬野没有回答,因为他的话不需要重复。
一刻钟后,小船终于靠岸。时隔三百年,姬野仍然嗅到了那浓郁至极的绝望与血腥的味道。手上被黑布包裹住的“龙魂”颤抖得更加厉害,只是那兴奋的颤鸣声,唯有姬野能够听到。
有“龙魂”在手,哪怕姬野现在是个废人,却仍比任何人要更加安全。
姬野选择了孙扬和高老头,因为两人都是拥有火属性元力的强者,前者是先天特质属性元力,后者则是火属性武宗强者。火为光明与炽热之源,自然是阴冷的天敌。
下得船后,孙扬与高老头纷纷运转起身上的火属性元力,将这汹涌而来的逼仄而阴冷的气息隔绝在外。
几人步程很快,不多时便出现在了西城墙之下。
数百年的光阴,却没有为这灰黑色阴冷的城墙染上任何岁月的痕迹,这座城市,仿佛是自传说中的地狱里空降而来,所以不带有任何人间的气息。
皇级强者的封印虽然已经消失多时,但是三人仍然能够感受到空气中涌动的浩瀚封印之力,以及夹杂其中的更加磅礴、无止无尽的死亡的气息。
孙扬已不是第一次踏足死亡之地,上一次在边云城,他就亲眼见过那些令人毛骨悚然怨灵,还有就连他的爆裂天罡都无法伤害的强大怨煞。当然,同样见识过姬野的恐怖的他,对于哪怕是伤成这样的姬野来到这死城,他也没有任何反对。
而或许是高老头艺高人胆大,一路行来,脸色却是平静如常。
与边云城佣兵酒栈那个充斥着怨灵的尖厉凄叫的死灵聚集之地想必,这座死城,却是安静异常。然而,正是这种异常的安静,让孙扬更加提醒吊胆。死一般的安静,远比不绝的凄厉声更为令人恐惧。
高老头在冰冷的城墙之上轻轻一拍,身上的元力瞬起瞬息,一个一人大小的入口,便从他面前的城墙上出现。高老头的这一掌,直接用元力将面前厚达三尺的墙砖震为粉碎。
姬野分别于两人相视了一眼,便与他们先后进入了这座名震南楚帝国的死城。
城内依旧寂静,甚至连风的气息都没有。
在元力火光的照射下,三人看到了地面上斑驳杂乱的印记,纵横交错,繁冗复杂,从他们脚下蔓延到了火光的尽头。
三人几乎是同时反应过来,这是七十万具尸体历经了三百年风化后,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印记。
他们的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绝对不止一次,被这些人的鲜血淹没。
<!-- 作者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