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君子之道
“今日我们学习《诗》中大雅,文王之什篇的《思齐》。此诗,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必备,它反映出传统道德在文王身上的完美体现……”
我发现,弟子们也是会挑老师欺负的,比如,子明低着头在桌子底下不知道在搞什么小动作,其他弟子,也有不少明显心不在焉的。
有时候会觉得忧伤,难道我真的这么一点威信都没有吗?我再怎么好脾气,最多也就和二师兄那样了,也没见你们这么欺负二师兄的。
下了课,我在九曲回廊上闲逛的时候,看到子明正在一棵树下抓狂,似乎是受到什么刺激了。
“子明,怎么了?”
“四师公……”
相处的时间长了,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喜怒哀乐全都表现在脸上,天真可爱,对人真诚。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是不是我太笨了,这么一个小方块也对付不了,明明是那么简单的,班老头几下就弄好了,我为什么就弄不出来?”
原来是魔方,其实正好我是会的,可是我描述不来,而且多年没有碰到过了我也不能一下子给他全部还原。想了想,我只能安慰道:“子明,欲速则不达,你只要耐心,总能克服眼前这个小方块的。”
“真的吗?”
“我对子明有信心。”
看着他又一次沉溺在尚同魔方里,我起身走开了,这个小方块,只要有耐心,其实真的是没问题的。
几日之后,我路过六艺馆,听到一向是好学生的子羽,竟然和大师兄顶撞了起来。
“儒家说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都是一些没有用的空话!”
我停住了脚步,有些惊讶,这胆子也太大了吧?我都不敢这么大声跟大师兄说话。
“整天躲在家里念书,骑马,射箭,根本不管外面的风云变化,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才不要浪费时间学这些没有用的东西,我要学万人敌的真本事!”
不愧是日后的霸王,胆敢对大师兄说出这番话,还说的这么霸气的也只有他才能做到了。只是,他的内心还不够安定,其实大师兄说的没有错,六艺中的射箭是为了磨练弟子在面对目标时平静的内心和关注的意志,如果他不能平静下来顺着自己的目标走,是无法上战场的。
大师兄从子羽射箭上看出他内心的不安和困惑,那一句话更是直接戳中了子羽内心的伤疤。大师兄看似落后于时代,其实,他的心里应该比谁都明白。
年少轻狂,成长总会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午后,三师兄带着子明子羽出去了,其实我眼巴巴的看着,忽然也想要出去走走。好像,我已经很久都没有去桑海街头了。
我依旧是带着长笛找二师兄打发时光,扰的他无法看书,我反而觉得这样比较正常,一直看书,近视了可怎么办?
翌日,再看到子羽在练习射箭的时候,已经可以正中靶心了。真不知道三师兄是怎么劝解的,竟然能在短短的一日内就让他静下自己的心。
还没来得及去和三师兄打招呼,书邑走到我跟前,行礼说道:“四师公,掌门师尊说有事找您。”
“师兄可有说是什么事?”
“没有。”
我看着眼前的书邑,心里腹诲大师兄把书邑好好的一个孩子带的和他一样不爱说话,老气横秋的。
看不远处三师兄,似乎跟着子思走远了,看方向是议事厅。难道,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走吧。”
招呼书邑一声,我也慢慢的往议事厅走去。远远的看到二师兄和三师兄跪在那里,大师兄好像正在生气。难道是我们几个帮助墨家的事情被发现了?怎么可能?
“子思。”我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子思,“去半竹园,把师尊请过来,就说……就说我在议事厅,无论如何把他请过来。”
“这……”子思看我一脸凝重,也许是我一直以来对弟子都很随和,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表情,他犹豫了一瞬,“是,弟子这就去。”
刚进议事厅,大师兄一个冷冷的眼神扫过来,吓的我先一哆嗦,跪到三师兄旁边,不敢出声。
“置圣贤先祖遗训而不顾,按照家法,该如何处置?”
“逐出师们。”
我和三师兄异口同声的脱口而出:“不!”
大师兄和三师兄的争辩,我根本插不进任何话语。他们的立场不一样,这么多年我很少看到大师兄和三师兄心平气和的说过话,几乎都是通过二师兄来转达彼此的意思。
三师兄平日里颇为尊崇《孟子》,他反秦,并不全部是因为故国的关系,如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能够施行仁政,能够不那么急功近利,恐怕就不会有名动天下的“博浪沙刺秦”这样的事件发生了吧。
大师兄未必不明白秦始皇的暴戾,只是,我想大师兄更多的是考虑到小圣贤庄的安危,他是儒家的掌门,很多问题都必须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看待。这件事,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看待问题的立场不一样罢了。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嘭”大师兄狠狠的一拍身前的几案,“够了!你刚才说什么?”
大师兄这次只怕是真的生气了,不仅仅是我们几个的做法可能会危害到小圣贤庄的安危,更多的恐怕是因为三师兄言语里的不珍惜生命。
三师兄的表情依然是那么倔强,大师兄也是怒极,师尊怎么还不到?
“大师兄,可否能听子翾一言。子翾读的圣贤典籍不如三位师兄那么多,可是,子翾听过一句话,明主之道在于申子之劝独断也……”
“你给我闭嘴!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我现在让你说话了吗?”
我立刻闭紧了嘴巴,师尊,您再不来大师兄只怕真的要把三要把我和两位师兄逐出师门了。
“来人,把这三个……”
大师兄忽然不说话了,我回头一看,师尊总算过来了,我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这次的危机,应该已经过去了。
“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
师尊和大师兄只说了短短数句话,说完这句话之后就走出了议事厅。
儒家现在,真的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了吗?
-----------
接下来会是自己YY的,不会再继续按照《秦时》的剧情,因为之后儒家的戏份本来也已经比较少的了,至于小五,我根本摸不到沈导的意思不敢随便YY。
求点评~~求指点~~
我发现,弟子们也是会挑老师欺负的,比如,子明低着头在桌子底下不知道在搞什么小动作,其他弟子,也有不少明显心不在焉的。
有时候会觉得忧伤,难道我真的这么一点威信都没有吗?我再怎么好脾气,最多也就和二师兄那样了,也没见你们这么欺负二师兄的。
下了课,我在九曲回廊上闲逛的时候,看到子明正在一棵树下抓狂,似乎是受到什么刺激了。
“子明,怎么了?”
“四师公……”
相处的时间长了,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喜怒哀乐全都表现在脸上,天真可爱,对人真诚。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是不是我太笨了,这么一个小方块也对付不了,明明是那么简单的,班老头几下就弄好了,我为什么就弄不出来?”
原来是魔方,其实正好我是会的,可是我描述不来,而且多年没有碰到过了我也不能一下子给他全部还原。想了想,我只能安慰道:“子明,欲速则不达,你只要耐心,总能克服眼前这个小方块的。”
“真的吗?”
“我对子明有信心。”
看着他又一次沉溺在尚同魔方里,我起身走开了,这个小方块,只要有耐心,其实真的是没问题的。
几日之后,我路过六艺馆,听到一向是好学生的子羽,竟然和大师兄顶撞了起来。
“儒家说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都是一些没有用的空话!”
我停住了脚步,有些惊讶,这胆子也太大了吧?我都不敢这么大声跟大师兄说话。
“整天躲在家里念书,骑马,射箭,根本不管外面的风云变化,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才不要浪费时间学这些没有用的东西,我要学万人敌的真本事!”
不愧是日后的霸王,胆敢对大师兄说出这番话,还说的这么霸气的也只有他才能做到了。只是,他的内心还不够安定,其实大师兄说的没有错,六艺中的射箭是为了磨练弟子在面对目标时平静的内心和关注的意志,如果他不能平静下来顺着自己的目标走,是无法上战场的。
大师兄从子羽射箭上看出他内心的不安和困惑,那一句话更是直接戳中了子羽内心的伤疤。大师兄看似落后于时代,其实,他的心里应该比谁都明白。
年少轻狂,成长总会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午后,三师兄带着子明子羽出去了,其实我眼巴巴的看着,忽然也想要出去走走。好像,我已经很久都没有去桑海街头了。
我依旧是带着长笛找二师兄打发时光,扰的他无法看书,我反而觉得这样比较正常,一直看书,近视了可怎么办?
翌日,再看到子羽在练习射箭的时候,已经可以正中靶心了。真不知道三师兄是怎么劝解的,竟然能在短短的一日内就让他静下自己的心。
还没来得及去和三师兄打招呼,书邑走到我跟前,行礼说道:“四师公,掌门师尊说有事找您。”
“师兄可有说是什么事?”
“没有。”
我看着眼前的书邑,心里腹诲大师兄把书邑好好的一个孩子带的和他一样不爱说话,老气横秋的。
看不远处三师兄,似乎跟着子思走远了,看方向是议事厅。难道,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走吧。”
招呼书邑一声,我也慢慢的往议事厅走去。远远的看到二师兄和三师兄跪在那里,大师兄好像正在生气。难道是我们几个帮助墨家的事情被发现了?怎么可能?
“子思。”我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子思,“去半竹园,把师尊请过来,就说……就说我在议事厅,无论如何把他请过来。”
“这……”子思看我一脸凝重,也许是我一直以来对弟子都很随和,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表情,他犹豫了一瞬,“是,弟子这就去。”
刚进议事厅,大师兄一个冷冷的眼神扫过来,吓的我先一哆嗦,跪到三师兄旁边,不敢出声。
“置圣贤先祖遗训而不顾,按照家法,该如何处置?”
“逐出师们。”
我和三师兄异口同声的脱口而出:“不!”
大师兄和三师兄的争辩,我根本插不进任何话语。他们的立场不一样,这么多年我很少看到大师兄和三师兄心平气和的说过话,几乎都是通过二师兄来转达彼此的意思。
三师兄平日里颇为尊崇《孟子》,他反秦,并不全部是因为故国的关系,如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能够施行仁政,能够不那么急功近利,恐怕就不会有名动天下的“博浪沙刺秦”这样的事件发生了吧。
大师兄未必不明白秦始皇的暴戾,只是,我想大师兄更多的是考虑到小圣贤庄的安危,他是儒家的掌门,很多问题都必须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看待。这件事,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看待问题的立场不一样罢了。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嘭”大师兄狠狠的一拍身前的几案,“够了!你刚才说什么?”
大师兄这次只怕是真的生气了,不仅仅是我们几个的做法可能会危害到小圣贤庄的安危,更多的恐怕是因为三师兄言语里的不珍惜生命。
三师兄的表情依然是那么倔强,大师兄也是怒极,师尊怎么还不到?
“大师兄,可否能听子翾一言。子翾读的圣贤典籍不如三位师兄那么多,可是,子翾听过一句话,明主之道在于申子之劝独断也……”
“你给我闭嘴!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我现在让你说话了吗?”
我立刻闭紧了嘴巴,师尊,您再不来大师兄只怕真的要把三要把我和两位师兄逐出师门了。
“来人,把这三个……”
大师兄忽然不说话了,我回头一看,师尊总算过来了,我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这次的危机,应该已经过去了。
“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
师尊和大师兄只说了短短数句话,说完这句话之后就走出了议事厅。
儒家现在,真的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了吗?
-----------
接下来会是自己YY的,不会再继续按照《秦时》的剧情,因为之后儒家的戏份本来也已经比较少的了,至于小五,我根本摸不到沈导的意思不敢随便YY。
求点评~~求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