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姜鹏殉国
到了夜晚三更,负责打更的士兵才叫了一声,姜鹏就穿好魏军的盔甲,为了在保险一点,姜鹏没有带他那对板斧,只是拿了一把短刀藏在衣服里面。奔小道步行去了长坂坡。
到了魏军的营门口,门口的士兵把姜鹏拦在了外面:“站住,干什么的?”姜鹏学着河北的口音,点头哈腰的说道:“大兄弟,俺是夏侯将军帐下的,刚才从东门那边出来,上个便所,谁知道饶了一大圈,俺看从这里回去最近,所以就从这个门进来了,麻烦您让个道。”可是门口的士兵还是不让他进来,非叫他把今天晚上的口令对出来,情急之下,姜鹏想出了一个办法,趴在那个士兵的耳朵上嘀咕了两句:“实话告诉你,俺姓曹。”这招还真管用,那人听完还真害怕了,于是就把姜鹏放了进去。姜鹏真以为那个人是因为害怕才把它放进来,其实不然,他哪里晓得,是这小子歪打正着,无意之中把口令对上了,就是后面那句。
姜鹏鬼鬼祟祟的向里面走,贼眉鼠眼的,边走边观察,左看看,右看看,趁这个空闲的档子悄悄摸进了马棚,没来得及多想,拿出药就到进了草料里,用手搅拌了一下,全部都已经完成,刚要准备撤离。这时候,一个士兵在后面叫住了他:“喂,你是谁啊,怎么到这来了?”姜鹏心里一惊,以为他都看到了,于是装着傻,抬起手来挠着脑袋:“我。。。。。。啊,不是,俺是夏侯将军的贴身侍卫。”“既然是贴身侍卫,为什么到马棚来?”姜鹏一听这话,原来没有看见他的行动啊,就继续周旋下去:“啊,我是来。。。。。。我是来干什么的呢?”接着用手搭在他的肩膀,套着近乎,和他开玩笑道:“兄弟,你猜呢?”那个人看来也傻,一拍脑袋:“我知道了,你是来给夏侯将军换一批坐下马的吧?”姜鹏陪着他笑道:“小兄弟,你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不错,我就是来给夏侯将军换马的。”心里却想:“脑袋这么笨还敢出来打仗?让人卖了还给人数钱。算了,不陪你们玩了,我先撤了,白白鸟。”接着又要向外面跑,那个人又开口了:“那里为啥不牵马啊?”姜鹏支支吾吾的答道:“我,那个什么、那什么啊,我看着这些马。。。。。。啊,这些马也没什么好的,还是等明天再说吧。”那个人又开口了:“笑话,咱们的马都是百里挑一,怎么能没好的呢?”姜鹏心里暗暗叫苦:“祖宗诶,你要在这么问下去,我不露馅才怪呢。”只好决定灭口,对着他招一招手:“埃,兄弟,你过来一下。”那小子还真听话,让过来就过来,等他靠近时,姜鹏快速地用左手捂住他的嘴,另一只手马上抽出刀来,来了个一刀毙命。做得十分干净利落,附近的人一点也没察觉,姜鹏把尸体抬到草堆,用草盖住,做完这一切后,又要跑,可是魏军的集合号角偏偏在这个时候吹响了,但是姜鹏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谁管你啊,还是一溜烟的向外面跑。
眼看就要到大门了,眼睛也没往前瞅,一下子就撞到了一个人,抬起头来一瞧,只见此人面貌清秀,身长七尺颇有须,一身的儒生气却不缺少大将的威严,再看身上披的这身盔甲,一看就是武将,连忙敬礼:“参见将军。”那位将军直接训斥道:“你是谁手下的?不知道吹响了集合的号声了吗?还想外边跑,是不是想做逃兵啊?”姜鹏连摆手带摇头:“不不不,我不是要当逃兵,只是想出去方便一下,然后马上就回来,我是夏侯将军帐下的贴身侍卫。”那个人更加疑惑了:“我帐下的贴身侍卫,我怎么好像没见过你啊?”完了完了,这回撞枪口上了。姜鹏心里一个劲儿的嘀咕着:“惨了惨了,我这回是真的是摸老虎屁股了,没想到他就是夏侯兰啊。”然后又默默地给自己打气:“没事冷静,一定要冷静。”然后强堆出了笑容:“您这是贵人多忘事啊?我昨天晚上还是我给您倒得洗脚水呢?”夏侯兰一听,更生气了:“好啊,既然是我手下的,就应该知道军情紧急,什么事都得给我搁下,说,我平时是怎么教育你们的?”姜鹏嘴里小声的嘀咕:“谁知道你怎么教育的啊?”那夏侯兰的一双眼睛就像钩子一样,紧紧地盯着姜鹏,盯得姜鹏浑身发麻,逼得姜鹏只得一咬牙,迅速抽出衣服里的刀:“你奶奶的。”一刀就向夏侯兰划过去,可是夏侯兰无论是论武功还是论学识,都不怎么样,就是有一点好——反应快点,向后一闪,被划破了前胸的铠甲,这么锋利,一看就是好刀。旁边几个守门的一看,马上都抄家伙开始上了,姜鹏一个箭步向外冲,冲到了人群里,拿刀乱砍,不愧是力气过人,就像割韭菜一样,刷刷的几下,倒下了一片,姜鹏也不敢恋战,且战且走,谁知魏军欺负他人少,大票的人又围了上来,姜鹏力战,敌军已经死伤数百人,但还是不放过他,张郃在远处看见了,一伸手,旁边的人会意了,拿了一把硬弓交到了张郃的手里,张郃于是拉开弦,搭上箭,对准了目标,闭上一只眼睛,“搜”的一下就射了过去,那里喊杀声一片,姜鹏哪里听得见声音,“啊”,姜鹏大叫一声起攘臂,倒在了地上,原来张郃一箭射进了姜鹏的头颅,姜鹏当场毙命,张郃却只当他是偷袭,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马棚附近的地上有一个瓶子在那里,张郃只当这是大功一件,叫人报告了上面,姜鹏去了,在我大成八年里一直守着益州东面的门户白帝城,八年来未能让诸葛亮踏入蜀中一步,未完成孔明的隆中对,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岁,还未成家。正是“贤臣救驾辅明主,九泉含笑亦知足”,不知赵云那里安排的怎么样了?局势是否能在这一战扭转?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到了魏军的营门口,门口的士兵把姜鹏拦在了外面:“站住,干什么的?”姜鹏学着河北的口音,点头哈腰的说道:“大兄弟,俺是夏侯将军帐下的,刚才从东门那边出来,上个便所,谁知道饶了一大圈,俺看从这里回去最近,所以就从这个门进来了,麻烦您让个道。”可是门口的士兵还是不让他进来,非叫他把今天晚上的口令对出来,情急之下,姜鹏想出了一个办法,趴在那个士兵的耳朵上嘀咕了两句:“实话告诉你,俺姓曹。”这招还真管用,那人听完还真害怕了,于是就把姜鹏放了进去。姜鹏真以为那个人是因为害怕才把它放进来,其实不然,他哪里晓得,是这小子歪打正着,无意之中把口令对上了,就是后面那句。
姜鹏鬼鬼祟祟的向里面走,贼眉鼠眼的,边走边观察,左看看,右看看,趁这个空闲的档子悄悄摸进了马棚,没来得及多想,拿出药就到进了草料里,用手搅拌了一下,全部都已经完成,刚要准备撤离。这时候,一个士兵在后面叫住了他:“喂,你是谁啊,怎么到这来了?”姜鹏心里一惊,以为他都看到了,于是装着傻,抬起手来挠着脑袋:“我。。。。。。啊,不是,俺是夏侯将军的贴身侍卫。”“既然是贴身侍卫,为什么到马棚来?”姜鹏一听这话,原来没有看见他的行动啊,就继续周旋下去:“啊,我是来。。。。。。我是来干什么的呢?”接着用手搭在他的肩膀,套着近乎,和他开玩笑道:“兄弟,你猜呢?”那个人看来也傻,一拍脑袋:“我知道了,你是来给夏侯将军换一批坐下马的吧?”姜鹏陪着他笑道:“小兄弟,你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不错,我就是来给夏侯将军换马的。”心里却想:“脑袋这么笨还敢出来打仗?让人卖了还给人数钱。算了,不陪你们玩了,我先撤了,白白鸟。”接着又要向外面跑,那个人又开口了:“那里为啥不牵马啊?”姜鹏支支吾吾的答道:“我,那个什么、那什么啊,我看着这些马。。。。。。啊,这些马也没什么好的,还是等明天再说吧。”那个人又开口了:“笑话,咱们的马都是百里挑一,怎么能没好的呢?”姜鹏心里暗暗叫苦:“祖宗诶,你要在这么问下去,我不露馅才怪呢。”只好决定灭口,对着他招一招手:“埃,兄弟,你过来一下。”那小子还真听话,让过来就过来,等他靠近时,姜鹏快速地用左手捂住他的嘴,另一只手马上抽出刀来,来了个一刀毙命。做得十分干净利落,附近的人一点也没察觉,姜鹏把尸体抬到草堆,用草盖住,做完这一切后,又要跑,可是魏军的集合号角偏偏在这个时候吹响了,但是姜鹏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谁管你啊,还是一溜烟的向外面跑。
眼看就要到大门了,眼睛也没往前瞅,一下子就撞到了一个人,抬起头来一瞧,只见此人面貌清秀,身长七尺颇有须,一身的儒生气却不缺少大将的威严,再看身上披的这身盔甲,一看就是武将,连忙敬礼:“参见将军。”那位将军直接训斥道:“你是谁手下的?不知道吹响了集合的号声了吗?还想外边跑,是不是想做逃兵啊?”姜鹏连摆手带摇头:“不不不,我不是要当逃兵,只是想出去方便一下,然后马上就回来,我是夏侯将军帐下的贴身侍卫。”那个人更加疑惑了:“我帐下的贴身侍卫,我怎么好像没见过你啊?”完了完了,这回撞枪口上了。姜鹏心里一个劲儿的嘀咕着:“惨了惨了,我这回是真的是摸老虎屁股了,没想到他就是夏侯兰啊。”然后又默默地给自己打气:“没事冷静,一定要冷静。”然后强堆出了笑容:“您这是贵人多忘事啊?我昨天晚上还是我给您倒得洗脚水呢?”夏侯兰一听,更生气了:“好啊,既然是我手下的,就应该知道军情紧急,什么事都得给我搁下,说,我平时是怎么教育你们的?”姜鹏嘴里小声的嘀咕:“谁知道你怎么教育的啊?”那夏侯兰的一双眼睛就像钩子一样,紧紧地盯着姜鹏,盯得姜鹏浑身发麻,逼得姜鹏只得一咬牙,迅速抽出衣服里的刀:“你奶奶的。”一刀就向夏侯兰划过去,可是夏侯兰无论是论武功还是论学识,都不怎么样,就是有一点好——反应快点,向后一闪,被划破了前胸的铠甲,这么锋利,一看就是好刀。旁边几个守门的一看,马上都抄家伙开始上了,姜鹏一个箭步向外冲,冲到了人群里,拿刀乱砍,不愧是力气过人,就像割韭菜一样,刷刷的几下,倒下了一片,姜鹏也不敢恋战,且战且走,谁知魏军欺负他人少,大票的人又围了上来,姜鹏力战,敌军已经死伤数百人,但还是不放过他,张郃在远处看见了,一伸手,旁边的人会意了,拿了一把硬弓交到了张郃的手里,张郃于是拉开弦,搭上箭,对准了目标,闭上一只眼睛,“搜”的一下就射了过去,那里喊杀声一片,姜鹏哪里听得见声音,“啊”,姜鹏大叫一声起攘臂,倒在了地上,原来张郃一箭射进了姜鹏的头颅,姜鹏当场毙命,张郃却只当他是偷袭,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马棚附近的地上有一个瓶子在那里,张郃只当这是大功一件,叫人报告了上面,姜鹏去了,在我大成八年里一直守着益州东面的门户白帝城,八年来未能让诸葛亮踏入蜀中一步,未完成孔明的隆中对,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岁,还未成家。正是“贤臣救驾辅明主,九泉含笑亦知足”,不知赵云那里安排的怎么样了?局势是否能在这一战扭转?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