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三章 千秋节(五)——姚黄魏紫
“她们这是要干什么?”
“天呐!她居然站到了那尊莲花底座之上!”
“那位凌芸公主只打算只用那一个小鼓来伴奏吗?别贻笑大方了才好!”
坐席上,议论纷纭,有嗤笑的,有讥讽的。
鼓声一下,两下,三下,当莲花底座上的少女随着鼓声开始起舞时,原本抱着看好戏的百官内眷们竟同时噤了声。
没有丝竹罄钟的伴奏,那鼓声却悠扬而动听,没有长袖曼舞,那少女却好似一株红梅,在夜明珠的光辉下翩然起舞。
鼓声停歇,少女最后的姿态收回,众人才似反应过来,称赞声此起彼伏。
前世,长孙妤三岁开始习舞,舞蹈底子自是一等一的强悍,所以今天站在专业的角度评判,这公主的舞蹈差不多能得个八十分,这在长孙妤的字典里算是个不错的分数了,但并不是优秀。
至于为什么能得到大家这么多的掌声呢,长孙妤总结出三点,一是灯光效果,夜明珠的光辉照在宝镜公主身上,会让人有一种如入梦境的感觉,二是东陵人看惯了水袖盈动,突然换了个舞蹈,当然觉得稀奇,其三就是凌芸公主的鼓声,长孙妤不得不承认,如果让她评,凌芸公主的鼓声能有九十五分。
“宝镜公主的舞姿果然名不虚传,凌芸公主的鼓声也令哀家耳目一新,甚好!苏麻,将哀家宫里那对血玉如意赠送给两位公主。”
“宝镜(凌芸)谢太皇太后恩典。”
宝镜公主这一舞俨然有下马作威的嫌疑,此刻不论宫中妃嫔还是各家内眷都不敢贸贸然向太后献舞了,跳好了或许能一夜飞上枝头变凤凰,可若跳差了,就只剩丢人现眼的份,这中间的风险太过大,让一众女子不敢贸然行事。
就连燕萧寒与太皇太后想找人赢回些颜面也不敢轻易点名。
宫殿的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有些压抑。
就在此时,嫔妃坐席上,一妃嫔忽然站起身,长孙妤见过她几次,是安元宫的主子,静妃,原也是燕萧寒的侧妃。
静妃莞尔而笑,朝主位行了个礼,道,“适才臣妾瞧了宝镜公主的舞,只觉得好看极了,这不禁让臣妾想起皇贵妃初进皇宫时在御花园为皇上舞的那曲惊鸿舞,至今臣妾都念念不忘,只可惜臣妾天资愚笨,总也学不好,今日太皇太后大寿,臣妾也想沾沾喜庆,跟皇上求个恩典,让皇贵妃娘娘再舞一曲,然后再将这恩典借花献佛,送给太皇太后,也当是臣妾尽孝心了。”
静妃是个能说会道的,一席话下来,惹得太皇太后掩嘴而笑。
“就你这嘴巴厉害,又是讨恩典,又是借花献佛的,最后这功劳还全往你自己身上揽。”
长孙妤看得出,这位静妃也深的太皇太后的喜爱。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天呐!她居然站到了那尊莲花底座之上!”
“那位凌芸公主只打算只用那一个小鼓来伴奏吗?别贻笑大方了才好!”
坐席上,议论纷纭,有嗤笑的,有讥讽的。
鼓声一下,两下,三下,当莲花底座上的少女随着鼓声开始起舞时,原本抱着看好戏的百官内眷们竟同时噤了声。
没有丝竹罄钟的伴奏,那鼓声却悠扬而动听,没有长袖曼舞,那少女却好似一株红梅,在夜明珠的光辉下翩然起舞。
鼓声停歇,少女最后的姿态收回,众人才似反应过来,称赞声此起彼伏。
前世,长孙妤三岁开始习舞,舞蹈底子自是一等一的强悍,所以今天站在专业的角度评判,这公主的舞蹈差不多能得个八十分,这在长孙妤的字典里算是个不错的分数了,但并不是优秀。
至于为什么能得到大家这么多的掌声呢,长孙妤总结出三点,一是灯光效果,夜明珠的光辉照在宝镜公主身上,会让人有一种如入梦境的感觉,二是东陵人看惯了水袖盈动,突然换了个舞蹈,当然觉得稀奇,其三就是凌芸公主的鼓声,长孙妤不得不承认,如果让她评,凌芸公主的鼓声能有九十五分。
“宝镜公主的舞姿果然名不虚传,凌芸公主的鼓声也令哀家耳目一新,甚好!苏麻,将哀家宫里那对血玉如意赠送给两位公主。”
“宝镜(凌芸)谢太皇太后恩典。”
宝镜公主这一舞俨然有下马作威的嫌疑,此刻不论宫中妃嫔还是各家内眷都不敢贸贸然向太后献舞了,跳好了或许能一夜飞上枝头变凤凰,可若跳差了,就只剩丢人现眼的份,这中间的风险太过大,让一众女子不敢贸然行事。
就连燕萧寒与太皇太后想找人赢回些颜面也不敢轻易点名。
宫殿的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有些压抑。
就在此时,嫔妃坐席上,一妃嫔忽然站起身,长孙妤见过她几次,是安元宫的主子,静妃,原也是燕萧寒的侧妃。
静妃莞尔而笑,朝主位行了个礼,道,“适才臣妾瞧了宝镜公主的舞,只觉得好看极了,这不禁让臣妾想起皇贵妃初进皇宫时在御花园为皇上舞的那曲惊鸿舞,至今臣妾都念念不忘,只可惜臣妾天资愚笨,总也学不好,今日太皇太后大寿,臣妾也想沾沾喜庆,跟皇上求个恩典,让皇贵妃娘娘再舞一曲,然后再将这恩典借花献佛,送给太皇太后,也当是臣妾尽孝心了。”
静妃是个能说会道的,一席话下来,惹得太皇太后掩嘴而笑。
“就你这嘴巴厉害,又是讨恩典,又是借花献佛的,最后这功劳还全往你自己身上揽。”
长孙妤看得出,这位静妃也深的太皇太后的喜爱。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