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4第四十四章
林智新对于打斗的场面要求甚高,请来的武术指导也对这位导演颇有微词,所指导的动作已经尽可能地体现出了真实感,但林智新却相当不满意,他认为,要体现高纯度的真实性必须真枪实干,这几乎给所有演员出了难题。
沟通是必须的,像席榕这样细皮嫩肉的演员自然不会立刻妥协,几乎没有演戏经验的他对导演的这种高要求很难接受。经纪人陈少泊无法,只好出面与林智新交涉,嘴皮子几乎磨破了,林智新都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陈少泊也不耐烦了,对席榕说你看着办吧,便不打算掺合了。
当初惯着他留在香港,又惯着他参加剧组的演出,现在好,自己不愿意了,叫苦了,能怪谁?陈少泊想来也是有气,觉得不让他吃吃苦头他是不会知道自己的幼稚,也不会明白他的苦心经营。
席榕打算朝陆丞诉苦,却料陆丞天生是个演戏痴,对于导演的要求那是求之不得,哪还有推辞的道理。这下席榕进退两难,只好硬着头皮咬牙上阵。
发生在街头的打斗很多是群架,需要不少群众演员的参演。在拍摄的时候,地点由窄巷慢慢推移到大街上,所以最开始主角们除了要应付对手的袭击,还要不停地在巷子里狂奔,巷子里的障碍物是事先准备好的,但导演没有告诉演员具体存在哪些道具,他只告诉陆丞等人,要懂得临场发挥,展现出最真实最自然的效果。
在开拍之前,陆丞与李允杉先到拍摄地点做了初步调查,了解了一番巷子里的大致情况,两人交流了很多,什么地方要怎么跑,要掀翻什么物体,都做了相当细致的探讨,在导演组准备就绪之后,两人都显得胸有成竹。
“别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能否拍出我要的效果还很难说。”林智新在拍戏时,显出了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语气和态度,常常皱着眉,会讽刺,会焦躁。
“导演,我觉得我和允杉从这条巷子的头跑到尾,加上跨越障碍物,大致需要三分钟,这是在镜头不剪辑的情况下。”陆丞想了一下,三分钟要表现出激烈的追逐打斗场面,是很考验人的,毕竟自己从未演过这类电影。
“我觉得三分钟绰绰有余了。”林智新道,“我不可能为了你们放低影片的要求。”
“我不是这个意思,”陆丞解释道,“我觉得,三分钟完全可以变为两分钟,激烈程度可以加倍。”
林智新很奇怪地看着他:“陆哲函,我知道你有点能耐,但是,三分钟与两分钟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很大。”陆丞正色道。
李允杉站在旁边听着,不做言语,在他看来,三分钟还是两分钟,他从没算过,他不知道陆丞是怎么算出来的,他更加不明白三分钟与两分钟会有什么区别。
“好,我问你,有什么区别。”林智新也摆正脸来了。
陆丞思忖了会儿:“我现在还不能准确地说出来,需要用表演才能诠释。”
林智新皱着眉头看着这个年轻人,搞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其实根本不在乎多一分钟还是少一分钟,他想要的只是影片的真实性和动人度。然陆丞的言语显然刺激到了他,两分钟可以让追逐的激烈程度加倍,这无外乎是个诱人的提议。
他很想试一试。
林智新边点头边说,“好,我可以给你这个机会,让你表现给我看。”末了他拍拍陆丞的肩,“希望你别让我失望。”
李允杉从头至尾没说过一句话,他一直是一个旁听者,以往的话唠形象完全不知所踪,实在是因为他不知该怎么插话,即便要插也不知从何插起。
“待会表演的时候,希望我们能好好配合。”陆丞朝李允杉说着。
李允杉有些愣神地点着头,说实在话,陆丞说配合,他心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配合,虽说动作什么的早就商量好了,但听到陆丞与导演的交流后他就蒙了,总觉得自己对于动作的理解与陆丞这人有着本质的差别,至少自己从未深究过一系列动作的完成会花多少时间。
陆丞看出李允杉的心思,拍拍他的肩,示意他不用担心,按照预定的策略演就行了。
表演开始了,陆丞也没说这是几分钟的方案,导演直接喊了ACTION,他便拉着李允杉往窄巷跑,这期间,他们是有对话台词的,陆丞说一句,李允杉本能地与他接上,两人一应一答,镜头前可以看到口型的变化。在窄巷里一路飞奔,不时推翻靠在墙边的阻碍物,然后继续跑。
陆丞的表情做得极其到位,叫喊的声音也有着很应景的响亮度,李允杉与他齐头并进,两人迈的步子几乎没有多大差别,这个细节是陆丞想出来的。他在开拍前对李允杉说,影片中的两兄弟虽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从小一起生活,一起打拼,在某种程度上是心有灵犀的。而同步速的跑,正好能客观地表现出这种默契,让观众一目了然。
看到这一幕的林智新,其实是有些兴奋的,陆丞果然没让他失望,能够不经提醒便摸索出影片的亮点,他很欣赏这样聪明的演员。
两人奔跑到小巷尾部,林智新喊了一声卡,随即按下了计时器,看了一眼,三分钟,精确到秒。这时候的林智新忽然浑身打了个寒颤,看着犹自镇定,缓缓走来的陆哲函,心里百般不是滋味。那种感觉他形容不出,他没见过这样可以算着时间来演出的演员,在他印象里,即便是影帝级的人物都没有这样的实力。该怎么说呢,除了震撼,还有一丝心惊。
他不能保证这是不是巧合,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陆丞接着演两分钟的方案,林智新其实有点不相信,毕竟,这几乎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做到的,除非陆哲函的脑子里装着高速旋转的机器。
“继续吧,我想看看两种方案差别在哪?”林智新随即说着,其实心里有更深层的目的。
陆丞点点头,也不耽搁,叫上李允杉重新朝巷头走去。走到巷头,他朝李允杉说:“这次没有台词,不过你可以自由发挥,可以加上一些语气词,增强气氛。”
李允杉嗯了一声,他总觉得在与陆丞拍戏的时候,自己丧失了不少主动权,身为电影的主角,反倒有点缺乏存在感了。
陆丞的光芒和气质是由内而外发出来的,即使陆丞不刻意去显现,与他对戏的人也能感觉得出。这使李允杉产生一种危机感,他深深觉得陆丞的出现会破坏影片的平衡,或者说,自己与他缺乏搭配感,甚至阿赫这个角色会压过阿维的光芒。若真是如此发展,那么影片所要弘扬的主旨就会出现偏颇,反派令人难忘,主角的正义倒被观众忽视,最终的结果是,价值观被误导。
李允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多了,但他无法摆脱这种想法。
“现在别想太多,专心演好这一场,后面的戏份后面再说。”
李允杉在听到陆丞这话的时候,也挺惊讶的,这男人的眼睛好像能看透人心似的,李允杉不知道陆丞的回答怎能如此符合他内心的想法。
这必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男人,他如是想着。
第二次小巷追逃大战,与第一种方案唯一的区别在于,减少了两人的对话,变成了奔跑中发出的感叹词。感叹词与对话相比,优势很明显,短暂急促,很能体现情节的紧张性。
这两种方案一表现出来,林智新是很有感想的,可以说,他是打心眼里欣赏陆丞这个演员的。当然,他也没忘了观察计时器的时间,分毫不差,两分钟。这时候,林智新已经无法形容心中的想法了。任何一个导演遇到这样的演员,都会产生一种惜才的心情,林智新也不例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恐惧,没错,越是强悍的演员越是会让导演觉得难以掌控,这种心情会幻化成恐惧的思想,最终让导演怀疑自己的能力。
陆哲函啊陆哲函,林智新在心中慨叹着,你确实是个优秀的演员,只是优秀得有点过头了,反而让人不敢用了。
林智新一边皱眉一边鼓掌,很矛盾的表现。
“确实是极好的,只是陆哲函,”林智新沉声,“镜头前的你有点抢戏了,希望你注意一下。”
陆丞倒是一愣,抢戏?他可没有这么嚣张,正要说些什么,脑子里却忽然浮现一个念想,让他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很谦恭地回了一句“我会注意的”便不再多言了。
陆丞猜测,林智新的意思,是自己对影片的掌控度压过了他这个正牌导演,所以心生危机感,才会产生“抢戏”这般说辞。如此相通了,陆丞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自己毕竟只是演员,还是不要太锋芒毕露的好。
“看林智新的脸色,倒是不怎么高兴?怎么,他觉得你演得不好?”阿青挺纳闷的,在他眼里,陆丞的演技比一年前简直有天壤之别,这时的陆丞,可以说已经应用自如了,哪还会让人不满意?
陆丞给了阿青一个意味深长的答复:“不是不满意,是太满意了。”
阿青虽不懂这其中真义,但知道陆丞在演戏方面一向不用自己操心,他自有一套方法来化解一切矛盾,于是也不深究了,只管做好自己的分内职责。
席榕看向陆丞的眼神越来越让人浮想联翩,有时会凝视很久,带着某种难以言明的情愫,直让阿青胃里犯恶。
对于这样的席榕,阿青会毫不犹豫对视过去,两人的眼神会在空气中产生某种锐利的刀锋,看不见的厮杀之后,会因为陆丞的突然介入而忽然变得缓和。
陆丞对于席榕有着极致的吸引力,可能第一眼见到时还没有这么明确的占有欲,但时间一长,可望不可及的心情就会在胸腔里越陷越深,最后根深蒂固,连自己想摆脱都不可能。
“我一直好奇,他怎么对你如此执着?”阿青有时会忍不住这样问陆丞。
“因为我身上,会时不时出现另外一个人的影子。”这影子会勾起席榕潜藏在心底里的某种意识,但席榕必是不会想到这意识的真正来源,因为那个人已经死了,他也以为那种模糊的情感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它一直潜藏在席榕心底某个隐晦的角落,像一颗毒瘤,只要不摘除,就会越来越大,最后把整个人都腐蚀。
“另一个人,谁?”阿青虽是这么问着,脑子里却浮现出一张人脸来。那张脸嵌在墓碑上,与陆丞有着相同的名字。
“这个……”陆丞顿了顿,“以后跟你说罢。”
既然陆丞这么说,阿青便不再追问了,有些事情,今天不知道,不代表一辈子不知道。阿青一直坚信,陪陆丞走到老的那一天,他会知道一切真相,替这个好似潜藏着无数秘密的人分享秘密,然后带着秘密一起看尽夕阳,最终堕入尘埃。
不过有时候,阿青也会有其他的思想,比如说——
“哲函,如果你不想说,可以一辈子不说,我可以一辈子不用知道。我喜欢的是现在的你,过去的你究竟如何,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陆丞淡淡笑着,眼睛却掠过阿青看向身后的席榕。席榕的眼神与陆丞交汇,带着某种痴迷,陆丞眼里带着高技巧的笑意,席榕定是不会料到,陆丞的脸上可以同时摆出两种表情,嘴上的笑意是自然的,眼里却是虚假的。
作者有话要说:这文估计还有10W字就要完结了,面具我在考虑新文,可是脑子里一片乱,不知道亲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随便说说吧~~~面具想找一些灵感~~~
沟通是必须的,像席榕这样细皮嫩肉的演员自然不会立刻妥协,几乎没有演戏经验的他对导演的这种高要求很难接受。经纪人陈少泊无法,只好出面与林智新交涉,嘴皮子几乎磨破了,林智新都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陈少泊也不耐烦了,对席榕说你看着办吧,便不打算掺合了。
当初惯着他留在香港,又惯着他参加剧组的演出,现在好,自己不愿意了,叫苦了,能怪谁?陈少泊想来也是有气,觉得不让他吃吃苦头他是不会知道自己的幼稚,也不会明白他的苦心经营。
席榕打算朝陆丞诉苦,却料陆丞天生是个演戏痴,对于导演的要求那是求之不得,哪还有推辞的道理。这下席榕进退两难,只好硬着头皮咬牙上阵。
发生在街头的打斗很多是群架,需要不少群众演员的参演。在拍摄的时候,地点由窄巷慢慢推移到大街上,所以最开始主角们除了要应付对手的袭击,还要不停地在巷子里狂奔,巷子里的障碍物是事先准备好的,但导演没有告诉演员具体存在哪些道具,他只告诉陆丞等人,要懂得临场发挥,展现出最真实最自然的效果。
在开拍之前,陆丞与李允杉先到拍摄地点做了初步调查,了解了一番巷子里的大致情况,两人交流了很多,什么地方要怎么跑,要掀翻什么物体,都做了相当细致的探讨,在导演组准备就绪之后,两人都显得胸有成竹。
“别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能否拍出我要的效果还很难说。”林智新在拍戏时,显出了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语气和态度,常常皱着眉,会讽刺,会焦躁。
“导演,我觉得我和允杉从这条巷子的头跑到尾,加上跨越障碍物,大致需要三分钟,这是在镜头不剪辑的情况下。”陆丞想了一下,三分钟要表现出激烈的追逐打斗场面,是很考验人的,毕竟自己从未演过这类电影。
“我觉得三分钟绰绰有余了。”林智新道,“我不可能为了你们放低影片的要求。”
“我不是这个意思,”陆丞解释道,“我觉得,三分钟完全可以变为两分钟,激烈程度可以加倍。”
林智新很奇怪地看着他:“陆哲函,我知道你有点能耐,但是,三分钟与两分钟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很大。”陆丞正色道。
李允杉站在旁边听着,不做言语,在他看来,三分钟还是两分钟,他从没算过,他不知道陆丞是怎么算出来的,他更加不明白三分钟与两分钟会有什么区别。
“好,我问你,有什么区别。”林智新也摆正脸来了。
陆丞思忖了会儿:“我现在还不能准确地说出来,需要用表演才能诠释。”
林智新皱着眉头看着这个年轻人,搞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其实根本不在乎多一分钟还是少一分钟,他想要的只是影片的真实性和动人度。然陆丞的言语显然刺激到了他,两分钟可以让追逐的激烈程度加倍,这无外乎是个诱人的提议。
他很想试一试。
林智新边点头边说,“好,我可以给你这个机会,让你表现给我看。”末了他拍拍陆丞的肩,“希望你别让我失望。”
李允杉从头至尾没说过一句话,他一直是一个旁听者,以往的话唠形象完全不知所踪,实在是因为他不知该怎么插话,即便要插也不知从何插起。
“待会表演的时候,希望我们能好好配合。”陆丞朝李允杉说着。
李允杉有些愣神地点着头,说实在话,陆丞说配合,他心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配合,虽说动作什么的早就商量好了,但听到陆丞与导演的交流后他就蒙了,总觉得自己对于动作的理解与陆丞这人有着本质的差别,至少自己从未深究过一系列动作的完成会花多少时间。
陆丞看出李允杉的心思,拍拍他的肩,示意他不用担心,按照预定的策略演就行了。
表演开始了,陆丞也没说这是几分钟的方案,导演直接喊了ACTION,他便拉着李允杉往窄巷跑,这期间,他们是有对话台词的,陆丞说一句,李允杉本能地与他接上,两人一应一答,镜头前可以看到口型的变化。在窄巷里一路飞奔,不时推翻靠在墙边的阻碍物,然后继续跑。
陆丞的表情做得极其到位,叫喊的声音也有着很应景的响亮度,李允杉与他齐头并进,两人迈的步子几乎没有多大差别,这个细节是陆丞想出来的。他在开拍前对李允杉说,影片中的两兄弟虽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从小一起生活,一起打拼,在某种程度上是心有灵犀的。而同步速的跑,正好能客观地表现出这种默契,让观众一目了然。
看到这一幕的林智新,其实是有些兴奋的,陆丞果然没让他失望,能够不经提醒便摸索出影片的亮点,他很欣赏这样聪明的演员。
两人奔跑到小巷尾部,林智新喊了一声卡,随即按下了计时器,看了一眼,三分钟,精确到秒。这时候的林智新忽然浑身打了个寒颤,看着犹自镇定,缓缓走来的陆哲函,心里百般不是滋味。那种感觉他形容不出,他没见过这样可以算着时间来演出的演员,在他印象里,即便是影帝级的人物都没有这样的实力。该怎么说呢,除了震撼,还有一丝心惊。
他不能保证这是不是巧合,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陆丞接着演两分钟的方案,林智新其实有点不相信,毕竟,这几乎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做到的,除非陆哲函的脑子里装着高速旋转的机器。
“继续吧,我想看看两种方案差别在哪?”林智新随即说着,其实心里有更深层的目的。
陆丞点点头,也不耽搁,叫上李允杉重新朝巷头走去。走到巷头,他朝李允杉说:“这次没有台词,不过你可以自由发挥,可以加上一些语气词,增强气氛。”
李允杉嗯了一声,他总觉得在与陆丞拍戏的时候,自己丧失了不少主动权,身为电影的主角,反倒有点缺乏存在感了。
陆丞的光芒和气质是由内而外发出来的,即使陆丞不刻意去显现,与他对戏的人也能感觉得出。这使李允杉产生一种危机感,他深深觉得陆丞的出现会破坏影片的平衡,或者说,自己与他缺乏搭配感,甚至阿赫这个角色会压过阿维的光芒。若真是如此发展,那么影片所要弘扬的主旨就会出现偏颇,反派令人难忘,主角的正义倒被观众忽视,最终的结果是,价值观被误导。
李允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多了,但他无法摆脱这种想法。
“现在别想太多,专心演好这一场,后面的戏份后面再说。”
李允杉在听到陆丞这话的时候,也挺惊讶的,这男人的眼睛好像能看透人心似的,李允杉不知道陆丞的回答怎能如此符合他内心的想法。
这必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男人,他如是想着。
第二次小巷追逃大战,与第一种方案唯一的区别在于,减少了两人的对话,变成了奔跑中发出的感叹词。感叹词与对话相比,优势很明显,短暂急促,很能体现情节的紧张性。
这两种方案一表现出来,林智新是很有感想的,可以说,他是打心眼里欣赏陆丞这个演员的。当然,他也没忘了观察计时器的时间,分毫不差,两分钟。这时候,林智新已经无法形容心中的想法了。任何一个导演遇到这样的演员,都会产生一种惜才的心情,林智新也不例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恐惧,没错,越是强悍的演员越是会让导演觉得难以掌控,这种心情会幻化成恐惧的思想,最终让导演怀疑自己的能力。
陆哲函啊陆哲函,林智新在心中慨叹着,你确实是个优秀的演员,只是优秀得有点过头了,反而让人不敢用了。
林智新一边皱眉一边鼓掌,很矛盾的表现。
“确实是极好的,只是陆哲函,”林智新沉声,“镜头前的你有点抢戏了,希望你注意一下。”
陆丞倒是一愣,抢戏?他可没有这么嚣张,正要说些什么,脑子里却忽然浮现一个念想,让他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很谦恭地回了一句“我会注意的”便不再多言了。
陆丞猜测,林智新的意思,是自己对影片的掌控度压过了他这个正牌导演,所以心生危机感,才会产生“抢戏”这般说辞。如此相通了,陆丞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自己毕竟只是演员,还是不要太锋芒毕露的好。
“看林智新的脸色,倒是不怎么高兴?怎么,他觉得你演得不好?”阿青挺纳闷的,在他眼里,陆丞的演技比一年前简直有天壤之别,这时的陆丞,可以说已经应用自如了,哪还会让人不满意?
陆丞给了阿青一个意味深长的答复:“不是不满意,是太满意了。”
阿青虽不懂这其中真义,但知道陆丞在演戏方面一向不用自己操心,他自有一套方法来化解一切矛盾,于是也不深究了,只管做好自己的分内职责。
席榕看向陆丞的眼神越来越让人浮想联翩,有时会凝视很久,带着某种难以言明的情愫,直让阿青胃里犯恶。
对于这样的席榕,阿青会毫不犹豫对视过去,两人的眼神会在空气中产生某种锐利的刀锋,看不见的厮杀之后,会因为陆丞的突然介入而忽然变得缓和。
陆丞对于席榕有着极致的吸引力,可能第一眼见到时还没有这么明确的占有欲,但时间一长,可望不可及的心情就会在胸腔里越陷越深,最后根深蒂固,连自己想摆脱都不可能。
“我一直好奇,他怎么对你如此执着?”阿青有时会忍不住这样问陆丞。
“因为我身上,会时不时出现另外一个人的影子。”这影子会勾起席榕潜藏在心底里的某种意识,但席榕必是不会想到这意识的真正来源,因为那个人已经死了,他也以为那种模糊的情感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它一直潜藏在席榕心底某个隐晦的角落,像一颗毒瘤,只要不摘除,就会越来越大,最后把整个人都腐蚀。
“另一个人,谁?”阿青虽是这么问着,脑子里却浮现出一张人脸来。那张脸嵌在墓碑上,与陆丞有着相同的名字。
“这个……”陆丞顿了顿,“以后跟你说罢。”
既然陆丞这么说,阿青便不再追问了,有些事情,今天不知道,不代表一辈子不知道。阿青一直坚信,陪陆丞走到老的那一天,他会知道一切真相,替这个好似潜藏着无数秘密的人分享秘密,然后带着秘密一起看尽夕阳,最终堕入尘埃。
不过有时候,阿青也会有其他的思想,比如说——
“哲函,如果你不想说,可以一辈子不说,我可以一辈子不用知道。我喜欢的是现在的你,过去的你究竟如何,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陆丞淡淡笑着,眼睛却掠过阿青看向身后的席榕。席榕的眼神与陆丞交汇,带着某种痴迷,陆丞眼里带着高技巧的笑意,席榕定是不会料到,陆丞的脸上可以同时摆出两种表情,嘴上的笑意是自然的,眼里却是虚假的。
作者有话要说:这文估计还有10W字就要完结了,面具我在考虑新文,可是脑子里一片乱,不知道亲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随便说说吧~~~面具想找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