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六章
王氏听完李莎莎念完信,不禁念叨道:“这孩子,该花钱的地方还是要舍得花,出门在外的,多不容易啊!”雷国珍劝道:“婆婆,您也别着急,宗辉心里都有数,他不是那不懂事的人。婆婆,您就放心吧!”
老太太也插话道:“是啊,三媳妇儿,我看宗辉这孩子不错,又机灵又懂事,比他爹强百倍的,以后一定能让你享福。”几人一通劝,王氏终于也没多说什么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天来了,这里的秋天气候很舒适,很有点秋高气爽的意思。虽然也会刮风,可那不是北方那特别冷冽的风,而是那种非常柔和的、轻轻的风。空气终于没有那么潮湿了,李莎莎最不适应的就是这里的潮湿,到了现在才能感受得到一点点类似于北方的干燥。
这天正好赶上李先智和李先平旬休,李苓苓跟李莎莎约好一起去山上耙丛么,开始的时候李莎莎根本不明白啥玩意叫丛么。李先智跟她解释半天,就是松树到了秋天也会有落叶,它的落叶就是松针,这种丛么是特别好的引火材料,每家每户都缺少不了的。不过这种东西得用一个短把的扒犁,在松树下扒拉,让它从一堆枯枝烂叶里扒拉出来,凑成一堆后再用手捧到背篓里,非常费事。
家里的柴也要趁着这个时侯多打一些回来,今年冬天肯定费柴,每间住人的屋子都有火道,这真要是人都回来了,这每天的柴火可是要烧不老少的。这回李莎莎家比李苓苓家住得高一些了,轮到他们兄妹俩过来叫他们,王氏怕几个孩子出事,叫了李玉兰跟着他们一起,旺旺也乐颠颠地跟在几个孩子后面。
几人背着背篓出了门,旺旺则撒着欢地跑前跑后。金秋十月,艳阳高照,云淡风轻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惬意。五个半大孩子一路嘻嘻哈哈地往山上走去。李莎莎如今也非常享受这种生活,起码有没污染的空气和环境,如今也算是能吃饱穿暖的了,所以更是愿意在这里生活下去,当然如果没有侯氏时不时地出点麻烦就更好了。
几人又走到那日采到地耳的大岩石那,坐着歇了歇,看着山下的房子跟火柴盒一般,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好像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下。每次看到这种景色,李莎莎觉得自己的胸怀都好像要宽广了许多。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没坐多久,李玉兰又指挥大家一起往上次采菌子的那片树林前进。上次李莎莎的身体刚刚恢复没多久,只记得爬上来,感觉气都要喘没了,如今有些游刃有余了。到了那片树林子,也不觉得自己费了多大的力气。还一个劲地不服气地说道:“还能往上吗?”
李先智看着妹妹这逞能的样子,只是笑着摇摇头,因为练过功的关系,他现在走起山路来,简直就是健步如飞,就自家妹妹那两下子,根本不够看的。
李苓苓见李莎莎开始吹上了,就神秘地笑着对她说道:“往上去,你敢吗?”李莎莎顿时豪情万丈:“这有什么不敢的?”“上面可是有土地庙!”李苓苓眼神里有些惧色闪过。
李莎莎看到有些愣神:“土地庙有什么?就是上去了又怎样?”李苓苓刚要说话,李先平出声打断了:“妹妹,不要吓唬莎姐儿!”李莎莎听得这话,更是有兴趣了,还不让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玉兰也上前来拽过李莎莎,小声地喝道:“莎姐儿,别在这说了,等回家姑姑一点点跟你说啊!”这话说得,李莎莎心里都要开始冒泡了,这肯定是有神秘事件啊。还不能在这说,还得回家去说,到底什么事啊!
不过见到余下的几人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她使劲地将心里疑惑的话咽了下去。气氛顿时有些沉重起来,李玉兰年纪最大,见了这种情况,只得喊道:“来吧,都到这里来了,赶紧耙丛么吧!”几人都不说话,蹲在松树下开始专心致志地耙丛么了。
突然,李苓苓叫了起来,吓得余下的几人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这动静闹得旺旺也跟着狂吠起来。李先平有些气恼地冲自家妹妹喊道:“苓姐儿,瞎叫唤啥,吓死大家了。”李苓苓不好意思地说道:“哎,不是故意的,这儿居然有一大堆的枞菌呢,咱们运气太好了!”
她这话一出来,余下的几人立马就靠拢到她身边,顺着她手指的地方看去,李莎莎看到一堆褐色的菌伞,跟上次采的不一样啊!上次都是黄澄澄的颜色,今天这堆菌子乌了巴突的,哪有上次那么好看。
看到她那不以为然的样子,李玉兰解释道:“这枞菌,春天采的时候都是橘黄色,到了秋天,也就叫重阳菌,颜色却变成了褐色,味道还是一样,这个时侯的菌子却是肉质最肥厚,咱们再细细看看,说不定运气好,还能多采一些炖肉吃啦!对了,用这个炖鸡味道不错,还可以让你娘亲滋补滋补。”
一听对自家娘亲的肚子有好处,李先智和李莎莎都跟打了鸡血一般每棵树每棵树地去找了。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又找到了几堆枞菌,将所有枞菌收集起来,居然足足装了大半背篓,这下能吃上一阵子了。
他们两人忙着采菌子,其余三人也没闲着,每人都耙了一背篓的丛么。李莎莎不好意思起来,打着耙丛么的旗子,却是采了一堆的菌子回去,整个就成了一吃货啊。李先智和李莎莎将那大半背篓的菌子放下,又开始突击耙起丛么来。终于两人也耙了一背篓的丛么,这才闲下来歇了口气。
几人休息了一会儿,才往山下走去。到了自家门口,李莎莎让李先平和李苓苓都等一下,她迅速地跑进院里拿了个背篓出来,将自家采的枞菌分了一半出来倒在那个背篓里,递给了李苓苓。李苓苓摆着手不接:“你们采的,就你们拿着吧,再说多给三婶娘炖一些补身子,我们就不要了。”李莎莎笑着说道:“苓苓姐,如果没有你发现,我们哪里会想起采菌子,咱们一起出去的,你们拿一半吧!这里这么多,我们家吃不完,到时坏了就糟践东西了。”
李苓苓笑道:“死娃儿,敢情是吃不了给我的啊!那我更不要了。莎姐儿,你听我说,这个菌子要吃不完也没有关系,可以让你奶奶榨菌油,那个东西不容易坏,吃面条的时候放点可香了。”
李莎莎有些傻眼,还能这么弄。李苓苓将那半篓的菌子放回她手里:“你给三婶娘多弄点吃吧,我也采了一点,回去能吃一顿就好了。”说完,转身拉着李先平的手就往家跑去。
李莎莎见她溜得快,也不搞那些个推来推去的假客气,就自家吃好了,以后有啥好东西再说呗。李玉兰帮着她拿了两个背篓进院子,李先智也背着一背篓的丛么跟了进去,李莎莎将身后的院门关上,又插上门闩。
几人一路进了灶屋,将丛么卸在了灶屋的柴火堆旁边。王氏看着她们笑道:“今儿捡着金元宝了,一个个喜笑颜开的。”李莎莎上前拽住王氏的手:“奶奶,今日我们采着枞菌了,居然有大半背篓那么多呢。姑姑说可以炖鸡给娘亲补补身子,老太太也可以多喝些鸡汤。只是菌子这么多,我怕吃不完,想给大爷爷家分一半去,苓苓姐说可以让您给榨了菌油,说完跑得贼快,生怕我撵上她。”
王氏惊喜地说道:“真的,这个时侯的枞菌又叫重阳菌,好吃着呢,咱们有口福了。今儿午饭先炖回肉,正好那挂起来晾的风干肉差不多了,用这个枞菌炖肯定特别香,明日鸡还没放出窝的时候再留一只用枞菌炖了给你娘和老太太都补一补。再剩下的,就按苓姐儿说的,我给榨菌油,到时吃面的时候浇上一些,嘿,那个香啊!”
李莎莎让王氏说得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不自觉地擦了擦自家的嘴角,冲着王氏笑道:“奶奶,我中午可等您给做枞菌炖肉了啊!”王氏拍拍她的头:“累了一上午了,你和智哥儿都回屋里休息休息吧!玉兰,你也回去歇会儿,今儿的午饭我来做就好了。”
李莎莎和李玉兰两人应了声都回屋里休息去了,李先智却是回了书房开始温习功课了。王氏看着自家孙子越来越懂事,心里很是感到窝心。
到了午饭时候,李莎莎闻到灶屋里飘过来的枞菌炖肉的香味儿就自然醒了过来,和李玉兰两人赶忙去了灶屋帮忙。灶屋里的小桌上已经升起了一个红泥小炭炉,上面呼呼开着的是一大瓦罐的枞菌炖肉,旁边还放了几盘子炒青菜。
李玉兰不让李莎莎动那个炭炉子,怕她烫着,自己用了块抹布将炭炉子和瓦罐都分别端了过去。李莎莎则帮着把那几个炒青菜端到了堂屋里,这才去叫了书房里认真温习的李先智出来,两人又去正房喊了雷国珍,三人一起将老太太给搀了出来。
老太太也插话道:“是啊,三媳妇儿,我看宗辉这孩子不错,又机灵又懂事,比他爹强百倍的,以后一定能让你享福。”几人一通劝,王氏终于也没多说什么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天来了,这里的秋天气候很舒适,很有点秋高气爽的意思。虽然也会刮风,可那不是北方那特别冷冽的风,而是那种非常柔和的、轻轻的风。空气终于没有那么潮湿了,李莎莎最不适应的就是这里的潮湿,到了现在才能感受得到一点点类似于北方的干燥。
这天正好赶上李先智和李先平旬休,李苓苓跟李莎莎约好一起去山上耙丛么,开始的时候李莎莎根本不明白啥玩意叫丛么。李先智跟她解释半天,就是松树到了秋天也会有落叶,它的落叶就是松针,这种丛么是特别好的引火材料,每家每户都缺少不了的。不过这种东西得用一个短把的扒犁,在松树下扒拉,让它从一堆枯枝烂叶里扒拉出来,凑成一堆后再用手捧到背篓里,非常费事。
家里的柴也要趁着这个时侯多打一些回来,今年冬天肯定费柴,每间住人的屋子都有火道,这真要是人都回来了,这每天的柴火可是要烧不老少的。这回李莎莎家比李苓苓家住得高一些了,轮到他们兄妹俩过来叫他们,王氏怕几个孩子出事,叫了李玉兰跟着他们一起,旺旺也乐颠颠地跟在几个孩子后面。
几人背着背篓出了门,旺旺则撒着欢地跑前跑后。金秋十月,艳阳高照,云淡风轻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惬意。五个半大孩子一路嘻嘻哈哈地往山上走去。李莎莎如今也非常享受这种生活,起码有没污染的空气和环境,如今也算是能吃饱穿暖的了,所以更是愿意在这里生活下去,当然如果没有侯氏时不时地出点麻烦就更好了。
几人又走到那日采到地耳的大岩石那,坐着歇了歇,看着山下的房子跟火柴盒一般,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好像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下。每次看到这种景色,李莎莎觉得自己的胸怀都好像要宽广了许多。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没坐多久,李玉兰又指挥大家一起往上次采菌子的那片树林前进。上次李莎莎的身体刚刚恢复没多久,只记得爬上来,感觉气都要喘没了,如今有些游刃有余了。到了那片树林子,也不觉得自己费了多大的力气。还一个劲地不服气地说道:“还能往上吗?”
李先智看着妹妹这逞能的样子,只是笑着摇摇头,因为练过功的关系,他现在走起山路来,简直就是健步如飞,就自家妹妹那两下子,根本不够看的。
李苓苓见李莎莎开始吹上了,就神秘地笑着对她说道:“往上去,你敢吗?”李莎莎顿时豪情万丈:“这有什么不敢的?”“上面可是有土地庙!”李苓苓眼神里有些惧色闪过。
李莎莎看到有些愣神:“土地庙有什么?就是上去了又怎样?”李苓苓刚要说话,李先平出声打断了:“妹妹,不要吓唬莎姐儿!”李莎莎听得这话,更是有兴趣了,还不让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玉兰也上前来拽过李莎莎,小声地喝道:“莎姐儿,别在这说了,等回家姑姑一点点跟你说啊!”这话说得,李莎莎心里都要开始冒泡了,这肯定是有神秘事件啊。还不能在这说,还得回家去说,到底什么事啊!
不过见到余下的几人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她使劲地将心里疑惑的话咽了下去。气氛顿时有些沉重起来,李玉兰年纪最大,见了这种情况,只得喊道:“来吧,都到这里来了,赶紧耙丛么吧!”几人都不说话,蹲在松树下开始专心致志地耙丛么了。
突然,李苓苓叫了起来,吓得余下的几人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这动静闹得旺旺也跟着狂吠起来。李先平有些气恼地冲自家妹妹喊道:“苓姐儿,瞎叫唤啥,吓死大家了。”李苓苓不好意思地说道:“哎,不是故意的,这儿居然有一大堆的枞菌呢,咱们运气太好了!”
她这话一出来,余下的几人立马就靠拢到她身边,顺着她手指的地方看去,李莎莎看到一堆褐色的菌伞,跟上次采的不一样啊!上次都是黄澄澄的颜色,今天这堆菌子乌了巴突的,哪有上次那么好看。
看到她那不以为然的样子,李玉兰解释道:“这枞菌,春天采的时候都是橘黄色,到了秋天,也就叫重阳菌,颜色却变成了褐色,味道还是一样,这个时侯的菌子却是肉质最肥厚,咱们再细细看看,说不定运气好,还能多采一些炖肉吃啦!对了,用这个炖鸡味道不错,还可以让你娘亲滋补滋补。”
一听对自家娘亲的肚子有好处,李先智和李莎莎都跟打了鸡血一般每棵树每棵树地去找了。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又找到了几堆枞菌,将所有枞菌收集起来,居然足足装了大半背篓,这下能吃上一阵子了。
他们两人忙着采菌子,其余三人也没闲着,每人都耙了一背篓的丛么。李莎莎不好意思起来,打着耙丛么的旗子,却是采了一堆的菌子回去,整个就成了一吃货啊。李先智和李莎莎将那大半背篓的菌子放下,又开始突击耙起丛么来。终于两人也耙了一背篓的丛么,这才闲下来歇了口气。
几人休息了一会儿,才往山下走去。到了自家门口,李莎莎让李先平和李苓苓都等一下,她迅速地跑进院里拿了个背篓出来,将自家采的枞菌分了一半出来倒在那个背篓里,递给了李苓苓。李苓苓摆着手不接:“你们采的,就你们拿着吧,再说多给三婶娘炖一些补身子,我们就不要了。”李莎莎笑着说道:“苓苓姐,如果没有你发现,我们哪里会想起采菌子,咱们一起出去的,你们拿一半吧!这里这么多,我们家吃不完,到时坏了就糟践东西了。”
李苓苓笑道:“死娃儿,敢情是吃不了给我的啊!那我更不要了。莎姐儿,你听我说,这个菌子要吃不完也没有关系,可以让你奶奶榨菌油,那个东西不容易坏,吃面条的时候放点可香了。”
李莎莎有些傻眼,还能这么弄。李苓苓将那半篓的菌子放回她手里:“你给三婶娘多弄点吃吧,我也采了一点,回去能吃一顿就好了。”说完,转身拉着李先平的手就往家跑去。
李莎莎见她溜得快,也不搞那些个推来推去的假客气,就自家吃好了,以后有啥好东西再说呗。李玉兰帮着她拿了两个背篓进院子,李先智也背着一背篓的丛么跟了进去,李莎莎将身后的院门关上,又插上门闩。
几人一路进了灶屋,将丛么卸在了灶屋的柴火堆旁边。王氏看着她们笑道:“今儿捡着金元宝了,一个个喜笑颜开的。”李莎莎上前拽住王氏的手:“奶奶,今日我们采着枞菌了,居然有大半背篓那么多呢。姑姑说可以炖鸡给娘亲补补身子,老太太也可以多喝些鸡汤。只是菌子这么多,我怕吃不完,想给大爷爷家分一半去,苓苓姐说可以让您给榨了菌油,说完跑得贼快,生怕我撵上她。”
王氏惊喜地说道:“真的,这个时侯的枞菌又叫重阳菌,好吃着呢,咱们有口福了。今儿午饭先炖回肉,正好那挂起来晾的风干肉差不多了,用这个枞菌炖肯定特别香,明日鸡还没放出窝的时候再留一只用枞菌炖了给你娘和老太太都补一补。再剩下的,就按苓姐儿说的,我给榨菌油,到时吃面的时候浇上一些,嘿,那个香啊!”
李莎莎让王氏说得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不自觉地擦了擦自家的嘴角,冲着王氏笑道:“奶奶,我中午可等您给做枞菌炖肉了啊!”王氏拍拍她的头:“累了一上午了,你和智哥儿都回屋里休息休息吧!玉兰,你也回去歇会儿,今儿的午饭我来做就好了。”
李莎莎和李玉兰两人应了声都回屋里休息去了,李先智却是回了书房开始温习功课了。王氏看着自家孙子越来越懂事,心里很是感到窝心。
到了午饭时候,李莎莎闻到灶屋里飘过来的枞菌炖肉的香味儿就自然醒了过来,和李玉兰两人赶忙去了灶屋帮忙。灶屋里的小桌上已经升起了一个红泥小炭炉,上面呼呼开着的是一大瓦罐的枞菌炖肉,旁边还放了几盘子炒青菜。
李玉兰不让李莎莎动那个炭炉子,怕她烫着,自己用了块抹布将炭炉子和瓦罐都分别端了过去。李莎莎则帮着把那几个炒青菜端到了堂屋里,这才去叫了书房里认真温习的李先智出来,两人又去正房喊了雷国珍,三人一起将老太太给搀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