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六章
李爸对李可的喜爱程度毋庸置疑,当然这是除却李可惹祸的时候,为了照顾女儿以及减少小丫头给自己平添的祸乱,李教授将这死丫头的志愿填在了自己所在的大学,就地看管,其实也是这小丫头的分数太不给力,人既聪明又漂亮,可就是用不到正地。
鉴于李轶的前车之鉴,李母鲜有的和李教授在女儿的问题上达成同盟,李可大叫着不公平,可面对两位大佬也只能徒呼奈何。
李教授讲课随心所欲,从来不看课本上的条条框框,有人听的有滋有味,有人听的则是云山雾罩,但还好没人睡觉,足见其功力之深。其实是眼镜度数太高,远处看不清。
这些年,对于老头子忽悠人的本事,李轶深有了解,每次回家自己都被这无良的老头用一本《周易》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人老成精,特别是还知道学习的老家伙们。
校园里,李轶用鼻子嗅嗅,闻着自家老头的味道,拉着夏雨四处闲逛的同时转悠到了目的地—一间教室外面,粗略估计这教室装个三四百人不成问题,老头子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来。
低下头,推门,这是多年前与老头养成的默契。
“对不起,我来晚了”,说话间趁机从眼角向四处瞄一眼。
一个自家的老头,一张讲桌,一只指挥棒,一副眼镜,一色的少男少女,讲题别具特色:《周易》在生活中的作用,看样子是刚开课不久。
李教授:“嗯,你知道我上课的规矩,这位同学你来列举几条周易在生活中的作用”
大学迟到很正常,李教授一直这么认为,但上我的课就要有我的规矩,迟到就要回答问题,最牛掰的一次,老头让一百名学生回答了一节课的问题。
李轶:“第一条,追求女孩的法宝;第二条,生财之道的好出路;第三条,没事解闷玩”
青一色的少男少女们眼睛放光,一闪一闪亮晶晶,看传统文化对当今年轻人还是挺有吸引力的,有些男童鞋们已经开始实践出真知了。据说后来还真成了几对,结婚后特意来感谢过李教授。
李教授:“嗯,不错,进来吧”
李轶拉着夏雨钻进后排,看见夏雨这样的美女,有些人真的坐不住了,看见了吗,已经有实战成功的了,奋进吧。
李教授则是一副痛心疾首之状,学风日下。
教室后排,一只小手晃着,李可睡得正香且口水已经在课桌上初具规模,估计是李轶来惊动了小姑娘的春梦,抹去嘴角的痕迹,还不忘吧唧着小嘴。
李教授继续讲述着自己的经典理论,只是课堂上多了两个不听话的学生,因为他讲的这些东西已经不止一次的灌输给这两个小混蛋了,早就腻的不行了。
李轶:“这老头整天这么忽悠人,就没人来管管”
李可:“我都举报好多次了,检举信、匿名电话无所不用其极,可就是不管用,我估计是校长那老头给压下了”
李轶:“嗯,上层关系打得不错,这才是咱们家老头的作风”
李可:“尽讲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可气的是刚才有人还想拿我做实验”
李轶:“靠,老哥替你摆平”
李可:“太好了,他们在那”
小手一指,笑眯眯。
李轶顺着李可指的方向看去,齐刷刷一排1。8m的大个子男生,“他—们,那个,你自己玩去吧,老哥相信你”
李可:“不够义气,还好意思当人家老哥”
李教授终于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无视,“安静,安静,后排哪两个把你们的嘴给我闭上”,自己讲的这么形象生动,竟然还有人这么明目张胆的捣乱。
当然这个罪魁祸首让人很无奈,从声音的角度来讲,李教授知道是自己家那两个小兔崽子。
“你们啊,下课”,说完收拾东西走人。
李可:“耶,老哥还是咱们俩合拍,纵横于老头子课堂,无敌了”
李轶:“别废话,来你地盘上了,花销你全包了”
李可:“那是当然,看在夏雨姐姐的面子上,我也要尽地主之谊”
刀削面,李轶的最爱,受其迫害,李可也成了面食主义者,虽然没有李轶那么疯狂,但也自成一派。面条要是纯手工的削的,机器轧出来的没味道,筋道而有力道,配料也是很重要。对于李轶来说,还要有醋,酸的无法下口才好,再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才有味道。
小魔女李可站在卖刀削面的窗口,口水花花的看着大师傅的手法,忍不住的赞叹:“哥,要是你老妹我学会这手刀法,哪个不老实削哪个,我连名字都想好了‘断子绝孙天女散花刀’”
削面师傅的手就是一哆嗦,老祖宗有言在先:此手艺传男不传女果然有道理。
开水翻滚,面条出锅。
李可:“师傅,多放点辣椒,哎呀,多啦多啦,菜少放点,哎呀,又少啦,肉再来些,哎呀,那个料,不是那个,是那边那个,老哥你吃这碗”
李轶:“呃,还真是我的好妹妹,师傅再多来点醋”
大师傅感觉伺候这小丫头比削一天面还要累,头顿时大了三圈,这是哪里来的小姑娘。
夏雨的口味比较清淡,李可简单征询了一下她的意见,就开始发挥自己极品的刁难水平,刀削面师傅备受折磨。终于,大师傅不堪李可的纠缠,第三碗的时候,把面条和作料同时放在李可面前。
大师傅:“小姑娘,你自己来,我看着”
“好嘞,等的就是您的这句话,”李可伸出小魔爪,两只手上下齐飞,足足堆起一大尖碗,这小魔女先把嘴凑到碗边喝一口,阻止了汤水外流,然后又加了一大块牛肉,才算了事。
大师傅一脸肉疼,险些吐白沫。
说起吃的,不得不提另外一件事情,那个暑假,李可头一次进走进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所大学,而作为哥哥的李轶自然被拉来做壮丁,女人的东西只能用体积来计算。
话说,学校里有那么一处地标性建筑,有走廊,有花草,有果树,关键是一处小喷泉,很浅,上面还有石梯供人过往。作为学校未来的主人翁,李可很快发现了这处宝地,水里的两条大锦鲤,鲤鱼很可爱的呦。
夜黑风高夜,两个黑影,一个拿网,负责捞鱼,一个拿球棒,旨在把鱼砸晕。两条大鱼就彻底失去了它们在喷泉中的霸主地位,想来也不会有人注意的,两个偷鱼贼如是想。
可是此事偏偏就惊动了校长,当年建校初期以及现在的两位位校长亲自发动学生搜查,最后只在某隐蔽处找到了两条鱼骨,一堆炭火和两个歪七扭八的脚印。从而确定是一男一女所为,新生(老生绝对没那个胆子),有恋爱关系,一时间学校风声鹤唳。
从老爸那里打听小道消息才知道:那鱼是锦鲤,很贵的那种,从建校起就已经开始放养,已经成了这所大学的一景。李轶当时很认真的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50年,那鱼鱼竟然活了五十岁,乖乖,我们两个加起来都没一条鱼的岁数大,这回罪过大了。
李可对此事的记忆是:那两条鱼可贼了,就是不进网,多亏了有老哥在场;鱼的味道不错,下次要带些调料;嚣张的废话太多,在新生大会上整整讲了3个小时那两条鱼的历史及对学校的贡献,弄得李可好几天做梦自己变成一条鱼。
总之,提到吃,李轶和李可心里就是痒痒,学校里的食堂的确不是很好,改善才是正道。
“大师傅,再来一碗”
“对不起啊小姑娘,我这料没了”
“没关系,我这还有没吃完的,你给我打个半折就可以了”
“咳咳咳咳……”,大师傅摇摇欲坠之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偶憋了好多天,好多天哪
鉴于李轶的前车之鉴,李母鲜有的和李教授在女儿的问题上达成同盟,李可大叫着不公平,可面对两位大佬也只能徒呼奈何。
李教授讲课随心所欲,从来不看课本上的条条框框,有人听的有滋有味,有人听的则是云山雾罩,但还好没人睡觉,足见其功力之深。其实是眼镜度数太高,远处看不清。
这些年,对于老头子忽悠人的本事,李轶深有了解,每次回家自己都被这无良的老头用一本《周易》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人老成精,特别是还知道学习的老家伙们。
校园里,李轶用鼻子嗅嗅,闻着自家老头的味道,拉着夏雨四处闲逛的同时转悠到了目的地—一间教室外面,粗略估计这教室装个三四百人不成问题,老头子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来。
低下头,推门,这是多年前与老头养成的默契。
“对不起,我来晚了”,说话间趁机从眼角向四处瞄一眼。
一个自家的老头,一张讲桌,一只指挥棒,一副眼镜,一色的少男少女,讲题别具特色:《周易》在生活中的作用,看样子是刚开课不久。
李教授:“嗯,你知道我上课的规矩,这位同学你来列举几条周易在生活中的作用”
大学迟到很正常,李教授一直这么认为,但上我的课就要有我的规矩,迟到就要回答问题,最牛掰的一次,老头让一百名学生回答了一节课的问题。
李轶:“第一条,追求女孩的法宝;第二条,生财之道的好出路;第三条,没事解闷玩”
青一色的少男少女们眼睛放光,一闪一闪亮晶晶,看传统文化对当今年轻人还是挺有吸引力的,有些男童鞋们已经开始实践出真知了。据说后来还真成了几对,结婚后特意来感谢过李教授。
李教授:“嗯,不错,进来吧”
李轶拉着夏雨钻进后排,看见夏雨这样的美女,有些人真的坐不住了,看见了吗,已经有实战成功的了,奋进吧。
李教授则是一副痛心疾首之状,学风日下。
教室后排,一只小手晃着,李可睡得正香且口水已经在课桌上初具规模,估计是李轶来惊动了小姑娘的春梦,抹去嘴角的痕迹,还不忘吧唧着小嘴。
李教授继续讲述着自己的经典理论,只是课堂上多了两个不听话的学生,因为他讲的这些东西已经不止一次的灌输给这两个小混蛋了,早就腻的不行了。
李轶:“这老头整天这么忽悠人,就没人来管管”
李可:“我都举报好多次了,检举信、匿名电话无所不用其极,可就是不管用,我估计是校长那老头给压下了”
李轶:“嗯,上层关系打得不错,这才是咱们家老头的作风”
李可:“尽讲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可气的是刚才有人还想拿我做实验”
李轶:“靠,老哥替你摆平”
李可:“太好了,他们在那”
小手一指,笑眯眯。
李轶顺着李可指的方向看去,齐刷刷一排1。8m的大个子男生,“他—们,那个,你自己玩去吧,老哥相信你”
李可:“不够义气,还好意思当人家老哥”
李教授终于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无视,“安静,安静,后排哪两个把你们的嘴给我闭上”,自己讲的这么形象生动,竟然还有人这么明目张胆的捣乱。
当然这个罪魁祸首让人很无奈,从声音的角度来讲,李教授知道是自己家那两个小兔崽子。
“你们啊,下课”,说完收拾东西走人。
李可:“耶,老哥还是咱们俩合拍,纵横于老头子课堂,无敌了”
李轶:“别废话,来你地盘上了,花销你全包了”
李可:“那是当然,看在夏雨姐姐的面子上,我也要尽地主之谊”
刀削面,李轶的最爱,受其迫害,李可也成了面食主义者,虽然没有李轶那么疯狂,但也自成一派。面条要是纯手工的削的,机器轧出来的没味道,筋道而有力道,配料也是很重要。对于李轶来说,还要有醋,酸的无法下口才好,再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才有味道。
小魔女李可站在卖刀削面的窗口,口水花花的看着大师傅的手法,忍不住的赞叹:“哥,要是你老妹我学会这手刀法,哪个不老实削哪个,我连名字都想好了‘断子绝孙天女散花刀’”
削面师傅的手就是一哆嗦,老祖宗有言在先:此手艺传男不传女果然有道理。
开水翻滚,面条出锅。
李可:“师傅,多放点辣椒,哎呀,多啦多啦,菜少放点,哎呀,又少啦,肉再来些,哎呀,那个料,不是那个,是那边那个,老哥你吃这碗”
李轶:“呃,还真是我的好妹妹,师傅再多来点醋”
大师傅感觉伺候这小丫头比削一天面还要累,头顿时大了三圈,这是哪里来的小姑娘。
夏雨的口味比较清淡,李可简单征询了一下她的意见,就开始发挥自己极品的刁难水平,刀削面师傅备受折磨。终于,大师傅不堪李可的纠缠,第三碗的时候,把面条和作料同时放在李可面前。
大师傅:“小姑娘,你自己来,我看着”
“好嘞,等的就是您的这句话,”李可伸出小魔爪,两只手上下齐飞,足足堆起一大尖碗,这小魔女先把嘴凑到碗边喝一口,阻止了汤水外流,然后又加了一大块牛肉,才算了事。
大师傅一脸肉疼,险些吐白沫。
说起吃的,不得不提另外一件事情,那个暑假,李可头一次进走进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所大学,而作为哥哥的李轶自然被拉来做壮丁,女人的东西只能用体积来计算。
话说,学校里有那么一处地标性建筑,有走廊,有花草,有果树,关键是一处小喷泉,很浅,上面还有石梯供人过往。作为学校未来的主人翁,李可很快发现了这处宝地,水里的两条大锦鲤,鲤鱼很可爱的呦。
夜黑风高夜,两个黑影,一个拿网,负责捞鱼,一个拿球棒,旨在把鱼砸晕。两条大鱼就彻底失去了它们在喷泉中的霸主地位,想来也不会有人注意的,两个偷鱼贼如是想。
可是此事偏偏就惊动了校长,当年建校初期以及现在的两位位校长亲自发动学生搜查,最后只在某隐蔽处找到了两条鱼骨,一堆炭火和两个歪七扭八的脚印。从而确定是一男一女所为,新生(老生绝对没那个胆子),有恋爱关系,一时间学校风声鹤唳。
从老爸那里打听小道消息才知道:那鱼是锦鲤,很贵的那种,从建校起就已经开始放养,已经成了这所大学的一景。李轶当时很认真的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50年,那鱼鱼竟然活了五十岁,乖乖,我们两个加起来都没一条鱼的岁数大,这回罪过大了。
李可对此事的记忆是:那两条鱼可贼了,就是不进网,多亏了有老哥在场;鱼的味道不错,下次要带些调料;嚣张的废话太多,在新生大会上整整讲了3个小时那两条鱼的历史及对学校的贡献,弄得李可好几天做梦自己变成一条鱼。
总之,提到吃,李轶和李可心里就是痒痒,学校里的食堂的确不是很好,改善才是正道。
“大师傅,再来一碗”
“对不起啊小姑娘,我这料没了”
“没关系,我这还有没吃完的,你给我打个半折就可以了”
“咳咳咳咳……”,大师傅摇摇欲坠之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偶憋了好多天,好多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