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 重掌大权
公元1911年10月底,似乎出于默契,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称病上奏辞职。11月1日,摄政王载沣被迫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为内阁总理大臣组阁。 11月2日,在攻下汉口之后,袁世凯便按兵不动,开始暗中与南方议和。11月3日清政府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1月6日,宣统帝下罪己诏,释放革命党刺客汪兆铭、黄复生、罗世勋。11月13日,袁世凯带卫队抵京任内阁总理大臣。
而作为其进京的第一步,袁世凯下令所部一万新军迅速出击,按早已制定的战略布置,控制京津等处战略要地,自己领大军直奔北京。
战略布置为三线防御,第一以天津城区为依托,以辛庄、小站、河头镇为支点布置防御;第二以廊坊为中心,蓟县、霸州、香河、固安为支点布置防御;第三就是以北京为中心,燕山山脉为依托,房山、大兴、通州、顺义、怀柔为支点,丰台为枢纽,布置防御。此计划周密,执行迅速,新军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占领各处要点。
11月16日,组成袁世凯内阁。12月6日,袁世凯迫使醇亲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归府邸。12月16日,调冯国璋来接替禁卫军总统,解除良弼禁卫军第一协统职,调禁卫军炮队支援围剿山西革命军,分散禁卫军力量,又用准备出征的名义把禁卫军调出城外,派段芝贵另编拱卫军,驻扎城里。北京完全被袁世凯所控制。到12月18日南北议和谈判开始之前,当时关内18省都发生过武装起义,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含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十三省宣布独立,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西、山东五省在袁世凯控制下。
袁世凯可谓大权在握。袁世凯的阴谋得逞了,其以退为进,驱虎吞狼之计,即瓦解了载沣顽固派势力,借助革命的力量,使清王朝对自己充分依赖。只是他没有想过,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同胞,那些因此付出生命的仁人志士,其达成一己私利而陷天下于不义,如此实乃军人最大的耻辱。
袁世凯不久颁布了新届内阁成员:
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十二月八日(1912年1月26日)封一等侯)
外务部
外务大臣:梁敦彦(外务副大臣胡惟德暂署)
外务副大臣:胡惟德(前任外务部右侍郎曹汝霖署)
民政部
民政大臣:赵秉钧
民政副大臣:乌珍(十一月卅日(1912年1月18日)授步军统领,仍兼民政副大臣)
度支部
度支大臣:严修
度支副大臣:陈锦涛(十月十七日(1911年12月7日)病免)、周自齐(十月十七日(1911年12月7日)授)
学部
学务大臣:唐景崇
学务副大臣:杨度(九月廿七日(1911年11月17日)辞免)、刘廷琛(九月廿七日(1911年11月17日)授,十月廿九(1911年12月19日)病免)、张元济(十一月廿六日(1912年1月14日)授,十二月十六日(1912年2月3日)张元奇署)
陆军部
陆军大臣:王士珍(署江北提督;前任陆军副大臣寿勋暂署)
陆军副大臣:田文烈
海军部
海军大臣:萨镇冰(前任海军副大臣谭学衡署)
法部
司法大臣:沈家本
司法副大臣:梁启超(大理院正卿定成署,十一月十一日(1911年12月30日)辞免)、曾鉴(十一月十一日(1911年12月30日)授)
农工商部
农工商大臣:张謇(农工商副大臣熙彦暂署)
农工商副大臣:熙彦(暂署大臣;左丞祝瀛元署)
邮传部
邮传大臣:杨士琦(十一月十六日(1912年1月4日)辞免,邮传部左参议梁士诒署)
邮传副大臣:梁如浩(邮传部左参议梁士诒署;十一月廿三日(1912年1月11日)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李经迈署;十二月十五日(1912年2月2日)法制院参议阮忠枢署)
理藩部
理藩大臣:达寿
理藩副大臣:荣勋
此时自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并没忘记此时身处东北的张瑜和其得力干将段祺瑞,随即下令招此二人入京。
张瑜知道,此时北洋军阀气数未尽,发动一场彻底革命之时机未到,不敢怠慢,将奉天防务交由褚韦,而将城外大营新军主力的指挥权交由赵志代理后,随即启程入关。
一路上张瑜马不停蹄,直奔北京,而当袁世凯再次见到张瑜之时,一场热情,袁世凯对自己一直关注的年轻将领,也是大加赞赏一番。对袁格外的照顾,其灿烂笑容背后隐藏着什么,张瑜暗暗萌生一种不祥之感。
新年了,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而作为其进京的第一步,袁世凯下令所部一万新军迅速出击,按早已制定的战略布置,控制京津等处战略要地,自己领大军直奔北京。
战略布置为三线防御,第一以天津城区为依托,以辛庄、小站、河头镇为支点布置防御;第二以廊坊为中心,蓟县、霸州、香河、固安为支点布置防御;第三就是以北京为中心,燕山山脉为依托,房山、大兴、通州、顺义、怀柔为支点,丰台为枢纽,布置防御。此计划周密,执行迅速,新军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占领各处要点。
11月16日,组成袁世凯内阁。12月6日,袁世凯迫使醇亲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归府邸。12月16日,调冯国璋来接替禁卫军总统,解除良弼禁卫军第一协统职,调禁卫军炮队支援围剿山西革命军,分散禁卫军力量,又用准备出征的名义把禁卫军调出城外,派段芝贵另编拱卫军,驻扎城里。北京完全被袁世凯所控制。到12月18日南北议和谈判开始之前,当时关内18省都发生过武装起义,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含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十三省宣布独立,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西、山东五省在袁世凯控制下。
袁世凯可谓大权在握。袁世凯的阴谋得逞了,其以退为进,驱虎吞狼之计,即瓦解了载沣顽固派势力,借助革命的力量,使清王朝对自己充分依赖。只是他没有想过,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同胞,那些因此付出生命的仁人志士,其达成一己私利而陷天下于不义,如此实乃军人最大的耻辱。
袁世凯不久颁布了新届内阁成员:
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十二月八日(1912年1月26日)封一等侯)
外务部
外务大臣:梁敦彦(外务副大臣胡惟德暂署)
外务副大臣:胡惟德(前任外务部右侍郎曹汝霖署)
民政部
民政大臣:赵秉钧
民政副大臣:乌珍(十一月卅日(1912年1月18日)授步军统领,仍兼民政副大臣)
度支部
度支大臣:严修
度支副大臣:陈锦涛(十月十七日(1911年12月7日)病免)、周自齐(十月十七日(1911年12月7日)授)
学部
学务大臣:唐景崇
学务副大臣:杨度(九月廿七日(1911年11月17日)辞免)、刘廷琛(九月廿七日(1911年11月17日)授,十月廿九(1911年12月19日)病免)、张元济(十一月廿六日(1912年1月14日)授,十二月十六日(1912年2月3日)张元奇署)
陆军部
陆军大臣:王士珍(署江北提督;前任陆军副大臣寿勋暂署)
陆军副大臣:田文烈
海军部
海军大臣:萨镇冰(前任海军副大臣谭学衡署)
法部
司法大臣:沈家本
司法副大臣:梁启超(大理院正卿定成署,十一月十一日(1911年12月30日)辞免)、曾鉴(十一月十一日(1911年12月30日)授)
农工商部
农工商大臣:张謇(农工商副大臣熙彦暂署)
农工商副大臣:熙彦(暂署大臣;左丞祝瀛元署)
邮传部
邮传大臣:杨士琦(十一月十六日(1912年1月4日)辞免,邮传部左参议梁士诒署)
邮传副大臣:梁如浩(邮传部左参议梁士诒署;十一月廿三日(1912年1月11日)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李经迈署;十二月十五日(1912年2月2日)法制院参议阮忠枢署)
理藩部
理藩大臣:达寿
理藩副大臣:荣勋
此时自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并没忘记此时身处东北的张瑜和其得力干将段祺瑞,随即下令招此二人入京。
张瑜知道,此时北洋军阀气数未尽,发动一场彻底革命之时机未到,不敢怠慢,将奉天防务交由褚韦,而将城外大营新军主力的指挥权交由赵志代理后,随即启程入关。
一路上张瑜马不停蹄,直奔北京,而当袁世凯再次见到张瑜之时,一场热情,袁世凯对自己一直关注的年轻将领,也是大加赞赏一番。对袁格外的照顾,其灿烂笑容背后隐藏着什么,张瑜暗暗萌生一种不祥之感。
新年了,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