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铁血帝国传奇

正文 第六章 何去何从

    窗外繁星点点,王冬的身前独照一缕月光。本以为死去的张瑜,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且有此际遇,身处如此冷漠的世界,竟得如此陌生的兄弟之情,临终的嘱托无形中给张瑜增添了重重的责任,难道自己最不屑一顾的现实穿越版小说竟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思之再三的张瑜想到:即来自则安之,多想无益。只是该何去何从呢?南下还是北上?

    还是北上吧,张瑜决定了,身为东北长春人,对家乡还是有更浓的一抹乡情。

    当时清朝最重要的基础建设莫过于铁路的修建,而讽刺将,本作为一个国家工业革命基础的铁路当时竟作为各国列强同来盘剥掠夺中国资源的工具, (1891— 1911)揭开东北铁路建设序幕的是以中国第一条官办铁路———关东铁路 (北宁路之山海关至沈阳段 ),而之后大规模的铁路建设陆续开展,大量国外银行的资金涌入中国,铁路被畸形般的催发起来,而钢厂、电厂乃至兵工厂等基础设施的建立中国90%以上的工业经济命脉,被牢牢地掌握在列强手中。

    张瑜悄悄返回王记医馆,但发现已经被查封。

    张瑜走到医馆对面的杂货铺,向小二询问道:“这医馆怎么了?前些日子还好好地,怎么今天被封了?”

    小二见张瑜衣着体面,随即说道:“谁知道呢,说是傍晚来了一伙官兵,把老板抓走了。”

    “哦”张瑜下意识答应了一下。

    张瑜想:不能见掌柜身陷囹圄置之不理,一定要想方设法将其解救出来,也好对得起这兄弟二人。

    张瑜又问小二:“天津最大的钱庄在哪?”

    小二答道:“客官,沿着前面大路往北500米,十字路口右侧瑞丰钱庄就是天津卫最大的钱庄了。”说着的时候显露出十分羡慕的表情。

    张瑜面带微笑道了声谢,就匆匆直奔钱庄。

    果然在大路的十字路口处,一座三层古楼建筑映入眼前。瑞丰钱庄四个铜体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耀眼。

    张瑜见此状,心想,看样子不错,应该有些斤两,随即走上前去。

    门口有两个侍应,间有人上前便来照应。满脸堆笑说道:“这位客官,可有小的帮得上的?”

    张瑜说道:“我有点买卖找你管事的。”

    这侍应见张瑜衣着尚可,面容不怒自威,以为是哪个达官贵人,不敢怠慢,引张瑜走侧门,如偏厅。

    一路上张瑜观门中景色十分秀美,不仅雕栏画柱比比皆是,盆栽景观陈列两旁,比不上金砖铺路,也的确尽显低调的奢华。

    进偏厅后,张瑜入座,里面女侍奉茶接待。男侍应关门而去。

    屋中摆设更加古色古香了,红木陈设上摆着古董花瓶,墙壁上挂着几幅古画。丝丝茶香不时飘出,让人陶醉。

    这是,屋子另一个门缓缓开开,走进一个四十多岁,衣着华丽的男子,应该算是大堂经理。随即示意女侍走开,并走上前举手一拜说道:“贵客临门有失远迎,不知有何见教?”

    张瑜起身说道:“我有一张银票,希望能在贵宝庄兑换。”说着拿出怀中那5万两的一打银票。

    那经理接过一打银票一看,颇为吃惊。又看了看张瑜,再仔细看了看银票。低声说道:“贵客稍等,此时需要我家掌柜处理。”说完递回银票。

    张瑜接过银票,从容说道:“好。”

    不多久,那经理引来一位年纪六旬的老者,体态已显臃肿,但两眼却是有神。

    掌柜温温说道:“贵客原来,失迎失迎。可是想将全部银票兑换现银?”

    张瑜说道:“正是,在下急用钱。”其实张瑜知道这么多银子兑换成实物,很难搬运而且十分难于看管,但晚清时期,一旦政府垮台,票据立即变成废纸,所以决定铤而走险。

    掌柜见张瑜很坚决兑换,说道:“贵客,等额兑换成金如何?”

    张瑜稍加思索将银票交予掌柜。说道:“换500两纹银,帮我买辆马车,其余换成金。”

    掌柜仔细看了看银票,并且拿出随身的放大镜观瞧,确认无误后说道:“明仁,按贵客意思去办。”说完便缓缓坐在张瑜身旁,却不再说些什么。

    行有行规,估计瑞丰钱庄做到如此之大,与其保密措施及从上到下只交易、不闲话的经营模式分不开。毕竟金钱方面,安全至上。

    不多久,那经理便返回,几个下人抬进来5个木箱,每个木箱不大,但显得十分沉重。每箱应该是31公斤(每两约31克计算)。

    张瑜自然开箱点验,那经理拿来公称,任由核准。当核准完毕,张瑜起身示意可以。

    掌柜微笑说道:“贵客慢走,侧门马车已经准备好,希望再次光临。”

    张瑜也学着抱拳感谢,也没料到事情如此顺利,也对钱庄的高效颇为敬佩。在下人的引导下离开,前面是下人抬的自己那五箱金子。

    上了马车之后,心想救人要紧,还是去官府打听王寒的下落吧,有钱能使鬼推磨。

    新年了,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